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生命与健康常识教学计划

生命与健康常识教学计划

来源:智榕旅游
生命与健康常识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担任五年级的生命与健康常识课,这个班大部分同学学习习惯好,个人卫生较好,但由于家庭条件好,很多学生受到家长的溺爱,个人习惯不好,以我为中心,集体意识不强,心理素质差,经不住打击,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调适,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潜力与特长,使之拥有健康的心理去面对困难、学习和生活。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生命与健康常识教育,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潜力与特长,确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发挥主动性、创造性。追求高质量、高效率的生活。

2、通过生命与健康常识教育,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调适。帮助学生正确对待自己接纳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养成正确的适应学校与社会的行为。 三、贯彻措施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生命与健康教育有深刻的认识。 3、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 4、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四、潜能生转化工作的计划

1、认真钻研教材,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生活。 2、多关注潜能生,多鼓励、多表扬、让他们充满自信。

3、上课时多给机会鼓励他们多举手发言,多让他们发挥潜能。 五、业务研修

多听有关卫生与健康的专题讲座,多看有关方面的书籍。 六、教学检测与评价:

通过灵活多样的小品、比赛、知识手抄报等成果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七、教学进度安排

课次 内容 课时 一 注意饮水健康 2

二 我的性格我了解 1 三 让生活更有情趣 2 四 吸烟有害健康 2 五 火场逃生 ABC 2 六 劳动中注意安全 2 七 野外生存有办法 2 八 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 2 九 做生活的强者 1 十 见义巧为 1

1、 注意饮水健康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生命中水的重要性;到底应该喝什么样的水;怎样科学饮水; 2、引导学生了解饮水的健康与安全; 教学方法:归纳法、举例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课时第1节 一、学生自由看书: 二、新授:

1、水,生命之源

A、问:人体内大概含多少千克水呢?

明确:儿童体内的水约占体重的80%,成人占体重的70%。 B、了解水的重要性;

问:你能具体说说人体的哪些生命活动离不开水吗? 学生回答。

C、问:如果人体内失去2%的水,就会感到口渴。你经常在哪些时候会感到口渴?当时感觉怎样?

学生填表P2。归纳。 2、健康饮水有学问

A、小调查:你的饮水健康吗? 现场做调查,做记录。P3

B、总结:水是一切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人体所需的水分主要从饮用水、饮料中和食物中获得。我们不仅要保证人体能够摄入足够的水,还要注意饮用健康的水。 C、怎样的水才是健康的水?

没有污染,无色、无异味、无菌;

含有人体所需的天然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呈中性或弱碱性,具有生命力; 小结:(白开水就是一种最符合人体需要的“天然饮料”)

第二课时 总课时第2节

一、水的重要性我们已经学习过,那么怎样做到科学饮水,适时适量呢? 二、新授: 1、明确:

健康成年人一天需要2.5-3升的水。

在适度活动适宜温度的情况下,每天饮用8杯或2升水是最低的饮水量。 吃含水分较多的蔬菜、水果,也可以补充体内的水。 2、问:能不能用咖啡或酒精等代替水呢? 明确。

3、问:你还有哪些健康饮水的好建议? 填空。P4

4呵护清洁水源

明确:地球表面的大部分被水覆盖着,但能被人们直接利用的淡水还不到其中的万分之一。更使人担忧的是,这数量极有限的淡水,正越来越多地受到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已经

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健康。

5、保护水源,节约用水,你有什么好建议? 填表P5 6、号召:

呵护水资源不受污染,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学后记: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人生命中水的重要性;到底应该喝什么样的水;怎样科学饮水;他们能举出一些实例。

2、我的性格我了解 总课时第3节

教学目标:了解自己的性格,进一步提高认知能力,能够初步较全面、正确地了解自己,确立自尊自信的前提。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走出性格缺陷的阴影,使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多彩的性格: 二、性格优点受人欢迎

我们每个都有理由相信自己是有长处的,这种优势、长处表现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个方面。自己的长处、优势,就是自尊自信的支撑点。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自己找到自己的长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感受?如果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又是怎样一种感受呢? (学生议论后,教师归纳)

如果找到自己的优势、长处,会使人产生自尊自信,如果找不到自己的优势、长处,就很难自尊自信起来。因此,培养自尊自信,关键是找到自尊自信的支点。那么怎样找到这个支点呢?(请学生看书,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第一, 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板书) 第二, 要全面地看待自己。(板书) 第三,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板书) 三、走进性格诊断室 1、克制多动 2、告别孤僻 3、远离焦虑 教学后记:

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走出性格缺陷的阴影,使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3让生活更有情趣

三维教学目的:培养广泛、健康的兴趣爱好,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做一个有情趣的人;

教学重、难点:培养兴趣的方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 双边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总课时第4节 一、健康情趣让生活更美

导入:健康情趣能够丰富我们的生活内容,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乐趣无穷。 二、新授:

问:你有哪些健康的生活情趣?它们给你带来了哪些收获和快乐? 小结:1、丰富生活内容 2、愉悦身心

用小故事说明健康生活情趣的重要性: B广交朋友,分享快乐 C乐观向上,享受生活 D放松心情,恢复健康 填表P14

3、激发创造灵感 4、陶冶良好品性 三、总结。

第二课时 总课时第5节

一、复习导入:健康的生活情趣可以培养,如何培养呢? 二、培养健康生活情趣的方法: 1、看书

2、学生发言。讨论。 3、小结:方法如下: A多尝试,多练习; B喜欢就坚持 C加入兴趣小组 D大胆展示自己

三、举例,过渡: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时,我们也有可能走进误区,如果把握不当,将会有害身心健康。兴趣爱好应该有度!

4、吸烟有害健康

三维教学目的:了解吸烟的危害性,懂得如何防治;

教学重、难点:做通思想工作,不受外界环境干扰。了解吸烟的危害性,懂得如何防治。 教学课时:二课时 双边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总课时第6节 一、导入:

众所周知,吸烟有害于健康。吸烟这常见的疾病是肺癌、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缺血性心脏病和其它血管疾病、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吸烟者的死亡率高于不吸烟者。肺癌死亡人数的90%为吸烟者,吸烟量越多,肺癌死亡率越高。 二、新授:

1、小小一支烟,危害万万千。 了解:尼古丁是一种难闻、味苦、无色透明的油质液体,

挥发性强,在空气中极易氧化成暗灰色。它能迅速溶于水及酒精中,通过口、鼻、支气管黏膜,很容易被人体吸收。粘在皮肤表面的尼古丁,可“渗”入人体内。

香烟中的尼古丁对人的致死量是50-70毫克,相当于20-25支香烟尼古丁的含量。如果将一支雪茄或三支香烟的尼古丁一次注入人的静脉内,3-5分钟人即可死亡。

吸烟与老年腰背痛,吸烟可导致腰背痛,是因为吸烟时,大量有害物质会伤害骨髓及腰椎间盘。

吸烟催人老,日本科学家指出,吸烟会扰乱人体的皮肤更新机制,从而导致皮肤出现皱纹。

吸烟会加重胃炎、溃疡病的病情,不利于胃炎、溃疡病的康复。

吸烟可能会损害血管壁,吸烟会导致人体内白蛋白大量流失,血管壁可能受到了损伤。 吸烟易患14种癌症

2、问:吸烟给你的亲人、朋友带来了哪些危害? 填表P20 3、小结。 调查一下你的身边的吸烟者是怎样吸上第一口烟的?

第二课时 总课时第7节

一、复习导入: 这些年来,尽管我国政府加强了对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并限制烟草制品的广告和促销活动,烟的毒害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发现,被认可,但很多烟民仍抱着一种侥幸恒,殊不知吸烟除了等于慢性自杀外,也毒害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可以说,人一旦开始吸烟,就等于把癌请进生命。吸烟是一种害人害已的行为,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勿吸烟。 二、新授:

1、看书P22-P24

2、我们的禁烟行动 A 设计禁烟标语 P23填表

B 我想帮助 戒烟! P23填表。

三、阅读与拓展酗酒的危害

四、小结: 让我们一起来开展禁烟行动,创造一个清新的无烟世界。

5火场逃生ABC 三维教学目标:

1、知道火灾消防的一般常识,学习扑来初起火灾。

2、学习几种简单可行的火场逃生的方法与技能,知道突遇火灾时,要沉着应对、紧急避险。 教学重点 :掌握火场逃生的几种方法 双边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总课时第8节 一、揭题导入:

火在给人类带来光明与温暖的同时,用之不当也会带来灾难。每个人都在祈求平安。但天有不测风去,人有旦夕祸福。一旦火灾降临,在浓烟毒气和烈焰的包围下,不少人葬身火海,也有人死里逃生幸免于难。“只有绝望的人,没有绝望的处境。”面对熊熊烈火,只要冷静机智运用火场自救与逃生知识,就有可能拯救自己。 二、扑灭小火有妙招

1、自己学习“扑灭初起火灾”

2、 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扑灭小火的其他妙招。 3、 教师小结。

4、 自主阅读小资料:“发生火灾后如何报警?” 5、 活动:119,快救我。 三、模拟拨打报警电话。

第二课时 总课时第9节

一、导入:火灾在一瞬间发生后,我们不能惊慌,要冷静沉着,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一些有效的办法,来保护自己。 1、 熟悉环境,记住出口 学生自由读文、读图 反馈:你知道了什么?

动手设计教学楼逃生线路图。 学生互相评议。 2、防止烟雾中毒 了解:在火灾中死亡的人,许多都是因为吸入有毒烟雾中毒而死,或者是在浓烟中窒息而死。因此,在火场上防止烟雾中毒是非常重要的。怎样才能防止烟雾中素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学和自主阅读。

交流:被大火围困,我们应该怎样防烟?应该注意什么? 逃生预演: 小结。

三、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6、劳动中注意安全 三维教学目标:

1、感受劳动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 2、认识常用的劳动工具,学会安全地使用劳动工具。 3、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劳动的方法。

4、学习一些常见的简单劳动伤害的处理办法,学会在劳动中保护自己。 双边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总课时第10节 一、感受劳动的美好 1、 你参加过哪些劳动?

2、 教师引导学生分类:家务劳动、集体劳动、公益劳动、产劳动。 3、 劳动中你有什么感受?劳动有什么好处?

4、 引导学生归纳劳动的好处:A有成就感;B锻炼了身体;C创造了财富,有物质收获; 5、 读P36

6、 学生写下自己的“名人名言” 二、认识劳动工具 1、出示劳动工具图。 2、认学生辨认劳动工具

三、正确便用劳动工具 读P32

自由回答。 会读说明书 完成劳动工具使用说明书。

第二课时 总课时第11节 一、劳动方法有讲究 我们在劳动中,应该掌握正确的劳动方法,遵守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时刻将安全记在心中,否则就有可能使我们的身体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1、学生阅读

2、学生自由说出自己身边发生的劳动伤害事件。 3、简单分析一下事故的原因? 4、你还知道哪些劳动注意事项? 二、家务劳动不简单 导语:

1、你会做哪些家务活?做这些家务活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2、小组交流

3、指名发言,介绍经验。 三、制作班级劳动安全手册

1、出示P34教材集体劳动的场景。提问:这样做可能会有什么后果? 2、学生讲述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3、教师用事例证明这样做存在的风险。 4、提问:参加班级劳动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5、学生回答,补充。

6、制作班级劳动安全手册。 四、劳动伤害巧处理

1、你在劳动中遇到过哪些小伤害?是怎么处理的? 2、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处理办法。 3、出示包扎伤口图。 4、模拟包扎伤口。

5、你还知道哪些劳动伤害的应急处理办法? 6、补充、归纳。 7、课堂小结。

第7课 野外生存有办法 三维目标:

(1) 掌握一些在特定的环境中避险求生的基本知识。

(2) 学习在野外辨别方向、寻找水源和食物、寻求救助的方法,提高学生在艰苦环境中的生活能力和生存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做生活的强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课时第12节 一、 故事讨论

(1) 教师讲述“夏令营”的故事。

(2) 学生讨论:当我们被困野外的时候,我们会面临哪些困难,怎样克服这些困难呢? (3) 教师:在野外,我们可能遇到无法想象的困难,当我们遇到这些困难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些野外生存的知识和本领,让我们一起走进生存训练营,一起学习一些生存的技能,学会在野外保护自己。

二、 走进生存训练营

教师:嗨!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生存训练营的教练,欢迎进入我们的生存训练营。 第一营:方向训练营

(1) 教师:辨别方向是我们生存训练营的第一站,同学们,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你会怎样辨别方向?

(2) 学生汇报自己知道的辨别方向的方法。

(3) 教师:同学们说的都不错,今天我们方向训练营中教给大家一个比较准确的辨别方向的方法——“立竿见影”的方法,请同学们仔细看清楚了。

(4) 教师:同学们,学会了吗?用“立竿见影”的方法,和你的同学到教室外面辨别方向。 第二营:找水训练营

(1) 教师:找到干净的水源是我们生存的一种重要的技能,怎样才能找到水呢?我们训练营给大家介绍四种找水的方法。

(2) 拓展:你知道哪些寻找水的方法? (3) 课堂小实验

第二课时 总课时第13节 一、 谈话导入

二、 走进生存训练营 第一:食物训练营

(1) 教师:食物是我们生存之本,在大自然中有许多可以食用的东西。许多动物、植物都可以食用,它们会帮助我们延续生命。

(2) 教师:你知道在你的身边有 哪些动植物可以食用? (3) 开火车: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可以食用的动植物。 第二营:求救训练营

(1) 教师:求救他人是我们生存训练营重要的技能训练,在紧急的情况下,你会如何寻求救助?

(2) 学生说出自己求救的方法。

(3) 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假设自己身在孤岛,你会如何求救? (4) 活动 三、 总结

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都不要放弃求生的信念,我们要勇敢地面对困难,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

第八课 父母不在身边的日 三维目标

1、 了解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了解他们生活中将遇到的困惑。

2、 懂得这些孩子的父母虽然不在身边,但是他们依然生活在来自父母、亲戚朋友、社会等各方面的爱的海洋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课时第14节 一、 情景导入

二、 自主探究:了解留守儿童

(1) 图文对照,阅读教材43---44页。

(2) 汇报读书所得:读了两个主题,你懂得了什么?

(3) 用小记者采访的形式,采访父母不在身边的小伙伴,问问他们在生活、学习等方面遇到过哪些问题。 (4) 学生思考讨论

三、 布置作业,引出新知

同学们,今天大家走进了这样一群父母不在身边的小伙伴,初步了解了他们的困难与迷惑,也懂得了世界上亲情常在,爱心常在。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多接触这些小伙伴,多关心和帮助他们。

第二课时 总课时第15节 三维目标

1、 让学生懂得在父母不在的日子里,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要学会自理和0自立。 2、教育学生不要面对挫折与困难,要学会坚强。 教学过程

1、 激情导入,质疑促思 2、 学习新知,指导方法

(1) 学习“生活学习能自理” (2) 学习“学会坚强” 3、 课堂小结 4、 布置作业

(1) 出一期“关注留守儿童”的黑板报

(2) 开展“手拉手,一帮一”的活动。带领同学们每人帮助一个父母不在身边的小伙伴。

第9课 做生活的强者 总课时第16节 教学目标:

(1) 知道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艰难困苦,人生路上苦难可能是财富,残缺也可以美丽。 (2) 懂得正确面对生命中的残缺,能承受疾病、贫穷等人生的意境,做生活的强者。 (3) 懂得有生命就有希望,没有生命就没有了一切,珍爱生命,对生命永不言弃。 教学准备

(1) 采访身边的残疾人或贫穷家庭,了解他们的故事。 (2) 收集残奥会和你喜欢的残疾运动员的资料。 1、 关注“被上帝咬过的苹果” 2、 让苦难成为人生的财富。 3、 寻找生命残缺后的美丽。 4、 发扬强者精神。 5、 结束语

要成为一个强者,是需要勇气和付出代价的。人,最大的困难是要战胜自我。希望同学们能牢记“强者精神”。在实际行动中发扬这种精神,迎接各种挑战,做生活的强者。

第10课 见义巧为 总课时第17节 教学目标

(1) 引领学生树立见义要有为的意思,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做到见义有为。 (2) 让学生明白生命至高无上,不做无谓的牺牲。 (3) 了解和掌握一些见义巧为的方法。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收集见义有为、见义巧为的事例。 教学过程

1、 谈话导入,从生活切入课题。 2、 路见不平,吼出正气。 3、 无私救援,真情助人 4、 尊重事实,说出真相 5、 我们的见义巧为宝典 6、 珍爱生命,精心呵护 7、 总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