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放大与缩小

放大与缩小

来源:智榕旅游
祁县实验小学( 六 )年级( 下 )册 ( 数 )学科集体备课表二

个 案 表

课 题 复备教师 授课教师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能 力 过 程 方 法 情 感 态 度 价值观 教学重点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郝月秀 郝月秀 课 时 复备时间 授课时间 1 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良好习惯,以积极进取的思想探究数学学科知识,体会本节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例将图形放大或缩小 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白板课件。 (课件教具等) 教 学 流 程 设 计 教 师 活 动 预 设 一 一、创设情景 ( 你见过下列现象吗?这些现象中哪些把物体放大?哪些把物体缩小了? 课件出示下列图片:熊猫宝宝照相、小明一家三口到张家界天门山游玩的照片、花草树木、江河湖海图片、地球图片等。(2)观察56页主题图:照相、投影仪放大图表、人和影子、用放大镜看书。 学 生 活 动 预 设 (3)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再汇报。 二二、探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现象 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1. (一)图形放大的特征 ) 课件出示例题4, 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师: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是把生:按2:1放大就是把各边放大到各边放大到原来的几倍? 原来的2倍。 手 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 画好后观察并思考两个问题:a.观师:同学们真聪明,画的图形很漂察放大后和放大前的相同点和不同亮。又善于想办法解决问题。特别点是什么?b.猜一猜三角形的两条是先猜测后又想办法验证的方法是直角边各放大2倍后,斜边是否也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放大了原来的2倍? 希望今后在学习中用得更好。 )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后汇报。 ) 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板书: 生:放大后与放大前都是一样的图一个图形按2:1放大后图形各边的形,没有变成别的图形。 长度放大到原来的2倍,但图形的生:放大后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也放形状没有改变,只是图形比原来放大了原来的2倍。 大了。 解 2. (二)图形缩小的特征 师:如果把放大后的三个图形各边 按1:3缩小,图形又发生什么变化? ) (1) 理解按1:3缩小意思。 1: (2) 动手操作:学生用数学工3. 具在方格纸中画出图形。 ( (三)归纳图形放大或缩小的特征 (1 学生举手发言,集体进行归纳性语 三、应用反馈 言描述。 1.:直角三角形的放大与缩小要考 虑(底)和(高),圆形则与(半 径)有关,平行四边形与(底)和(2 (高)有关。 2.完成58页“做一做” 3.投影仪出示题目:(1)哪些图形 是按3:1缩小了?哪些图形是按1: 2放大了? (2)在方格纸上画,把A图按4:1 放大得到B图,再把B图按 1/2缩 小得到C图。可以涂上你喜欢的颜 色。 四 四、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让学生畅 谈学习体会和收获。 学生谈收获。 板 书 设 计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形状:不变 大小:变了 长 宽 第一幅: 8厘米 5厘米。 第二幅: 16厘米 10厘米。 对应边的比是2:1 放大 比值大于1 对应边的比是1:2, 缩小 比值小于1 教 后 记

说明: 为了方便大家交流,教后反思、随笔或生成等以短文形式上传于个人工作室和协作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