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绚丽江浦

绚丽江浦

来源:智榕旅游
探寻江浦记忆

我努力在寻找对江浦县的记忆片段,其实这是一件很难的事,因为时隔二十年只去过一次。记得1987年,因公出差第一次去江浦县。那时去江浦县,没有直达车,要从江北的泰山新村转县郊长途车,从浦口的东门路经南门到达县城。

一般第一印象,是很深刻的,这也许就是首因效应,在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初到县城,我所看的的市容市貌,与我之前去过的苏北小县城,没何特别之处。县府门前一条不太宽的马路,自行车、板车、行人挤在一起,在嘈杂声中涌向各自的归宿;路两边,看不到高大建筑,传统的沿街民居,充塞着形形色色的小商贩;上世纪的江浦,还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县。

据史料记载,秦至东汉末年的500多年,江浦地域先后隶属九江郡棠邑县、东城县、建阳县和全椒县。三国时,地域先属魏,后属吴或属魏、吴弃地。两晋时,地域隶属淮南郡乌江县、秦郡尉氏县、顿丘县,并于今泰山街道范围内置宣化镇。南北朝时,于地域西部置怀德县。陈宣帝太建五年(573年)五月,伐北齐,渡江浦涂水,直取秦郡,“江浦”作为地名载入《南史》。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以州统县,江浦地域分属和州乌江县、方州六合县、滁州新昌县。开皇八年(588年),晋王杨广筑“晋王城”于桃叶山下(今泰山新村一带)。唐、宋、元各代,江浦地域分属和州乌江县、真州六合县、滁州来安县。

明洪武四年(1371年),以浦口“扼抗南北,钳制江淮”,在今顶山街道南门(原南门镇)和泰山街道东门(原东门镇)一带建浦子口城。洪武九年(1376年),拆六合孝义乡、和州遵教、怀德、任丰、白马4乡及滁州丰城乡置江浦县,隶属南直隶应天府,县治设在浦子口城内。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迁县治于旷口山(今江浦街道)。万历八年(1580年),知县余乾贞兴筑县治新城。清初,县域隶属江南省江宁府。雍正年间,县境划为5乡,原浦口地区为其东乡地。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设天浦省,区域属之。光绪末年,始行“市、乡自治”之制,改东乡为浦口市。

民国元年(1912年),江苏省行政公署实行省、县二级制,县域直属于省。民国3年(1914年),改行省、道、县三级制,县域属金陵道。民国16年(1927年),国民政府迁都南京,废道,区域复属于省。同年,浦口商埠划属南京市管辖。民国22年(1933年),浦口商埠区域建为南京市第八区。民国23~26年(1934~1937年),江浦县先后属江苏省第九、第十、第五行政督查区。

抗日战争期间,江浦沦陷后,浦口地区(南京市第八区)复属江浦县。境内县国民政府、汪伪政府和中共抗日民主政府“三权”或并存或交替。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仍以浦口商埠区域恢复为南京市第八区;江浦县仍属省第五督查区。

1949年4月解放后,江浦县划属安徽省皖北行政公署滁县专署。江浦所属浦镇、东门镇划归南京市,与南京市第八区合并建为南京市两浦区。1950年,两浦区先后改称第八区、新七区。1953年1月,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关于调整省、区建制的决定,江浦划回江苏省,隶属扬州专区。1955年8月,新七区定名为浦口区。

1956~1970年,江浦县先后隶属镇江专区、南京市和六合专区。1971年3月,六合专区撤销,复属南京市。2002年4月3日,区、县合并后,成立新的南京市浦口区,区政府驻珠江镇(今江浦街道)。

这就是江浦的历史,几度风雨,几度春秋。江浦的大发展,应归功于改革开放,归功于区、县合并,如今的新浦口正在实施“以江为轴、跨江发展”战略,建设新型江北新城,其规划范围以“老山以南、长江大桥以西、三桥引线以东、长江以北”,总面积约为310平方公里。核心区的规划范围是“津浦铁路以西、长江三桥以东、浦珠路和浦乌路以南、长江以北”,面积约70平方公里。总体形成“一带、一基地、五新区”为主要特征的空间形态新格

局。“一带”是指浦口区内长达51.5公里的长江岸线,未来将形成集生产、生活、景观为一体的江北城市新岸线。“一基地”是形成以高新区、浦口开发区、三桥开发区为主,镇街特色集中区为配套的江北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五新区”是以顶山为核心的江北现代化新市区;以华东茂、沃尔玛等大项目建设为重点的江北第一新商区;以七坝港为依托的江北金属建材物流新港区;以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为引领的新大学区和以“一山三泉”休闲度假为主的新旅游区。

愿浦口建成独具特色的江北现代化新市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