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卷第2期2014年4月
沙漠与绿洲气象
DesertandOasisMeteorologydoi:10.3969/j.issn.1002-0799.2014.02.002
李圆圆,支竣,张超.2013年6月喀什地区一次强冰雹天气的成因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4,8(2):19-26.
2013年6月喀什地区一次强冰雹天气的
成因分析
李圆圆1,支
(1.新疆气象台,新疆
竣2,张超1
乌鲁木齐830002;2.喀什地区气象局,新疆喀什844000)
摘要:利用喀什地区各气象站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气象观测资料和ECWMF(2.5毅伊
2.5毅)、T639(1毅伊1毅)细网格资料、喀什新一代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3年6月18日发生在新疆喀什地区境内的一次罕见的强冰雹天气从天气形势、中尺度系统、水汽条件、雷达回波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显示,此次冰雹天气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产生的,冰雹出现前,雹区附近低层到地面存在中尺度切变线、涌线和地面中低压等多个中尺度系统;水汽在中低层集中,并不断向冰雹区输送;雹区附近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为冰雹的出现提供了水汽和动力条件;11个对南疆冰雹预警具有较好指示意义的探空物理量参数均有利于大气不稳定能量的聚积和爆发;雷达回波上,超级单体强度越强、维持时间越长,造成的冰雹持续时间更长、直径更大、雹灾更重。
关键词:强冰雹;中尺度系统;雷达回波特征中图分类号:P45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0799(2014)02-0019-08
喀什地区位于新疆西南部,它三面环山,一面敞
开,北部有天山山脉,西部紧挨帕米尔高原,南部为绵亘东西的喀喇昆仑山,东部为一望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地势从南向东微微倾斜。喀什地区土地总面积1394.79伊员园源hm2,约占新疆土地总面积的1/12,以农业和牧业为主,由于地形复杂,天气多变,常出现强对流天气。随着农业、林业生产规模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强对流天气灾害的危害日益加剧。近几年,喀什地区强对流天气频次高、范围广、危害重,冰雹出现的频次也较高,据统计,每年5—9月,冰雹灾害均会给喀什地区带来不同的损失,个别年份经济损失达数亿元,冰雹灾害已成为夏季危害农业、林果业、设施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冰雹天气由于发展迅速、局地性强、生消快、危害重,一直是天气预报工作的难点。国内不少学者和业务人员对我国
收稿日期:2013-08-06;修回日期:2013-09-29
基金项目:科技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GYHY201006012)和中国沙漠气象科学研究基金(sqj2010004)共同资助。
作者简介:李圆圆(1982-),女,工程师,主要从事中短期天气预报和服务工作。E-mail:liyy_xjqxt@sina.com的冰雹天气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龙余
良[1]、郭艳[2]、王华[3]、张晰莹[4]等分别对江西、北京、黑龙江等地的冰雹天气进行了系统地研究,郑媛媛[5]、潘玉洁[6]等整理归纳了安徽、福建的超级单体风暴的雷达回波特征。张俊兰[7-10]通过对阿克苏地区强对流天气的研究,分析了阿克苏地区冰雹天气的环流形势、中尺度系统、雷达回波和能量特征等,刘进新[11]和彭江良[12]对南疆阿克苏的强对流和冰雹天气的影响系统、动力因子等进行了分析,张云惠等[13]揭示了南疆西部强降雨天气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王荣梅等[14]对2011年8月喀什一次冰雹天气做了雷达探测分析,魏勇[15]和王存亮[16]等人也对发生在北疆石河子地区的冰雹天气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揭示了新疆发生冰雹的物理触发机制,对冰雹预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利用喀什地区各气象站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气象观测资料和ECWMF(2.5毅伊2.5毅)、T639(1毅伊1毅)细网格资料、喀什新一代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3年6月18日发生在新疆喀什地区境内的一次罕见的强冰雹天气进行了研究分析,以期能为南疆地区冰雹短时和临近预报、预警
19
沙漠与绿洲气象
DesertandOasisMeteorology第8卷第2期2014年4月
提供思路。
1强冰雹天气实况
的强冰雹天气2013年6,月喀什18、日伽师,喀什地区、岳普湖出、现了莎车历史、英吉上沙罕、见麦盖提等6个县市先后遭冰雹侵袭。冰雹主要集中出现在18日下午至傍晚,各地降雹的起止时间(北京时18:10间,下文同)大约为:喀什市17:00—17:25莎车、—麦盖18:17提、、18:33英吉沙—等18:38地分,别岳于普19:30湖19:17、20:08—19:45,伽师、20:08,开始降雹,因降雹区地广人稀,无法确知冰雹的持续时间。此次冰雹共造成经济损失2.6亿元,是近年来喀什地区单次损失最大的冰雹过程。雹灾最重的岳普4湖县,冰雹持续时间28min,4个640.2乡、持续hm2个2,
农绝收场出面积现冰雹1935.4,最受大冰雹hm灾农2;其次作直为物总径6cm,伽师面县积
,冰雹约13min,最大冰雹直径2.5cm,最大积雹厚度4cm,受灾农作物面积3420.6hm2。2大尺度环流背景
此次强冰雹天气是在比较稳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出现的。天气过程前(15—17日),100hPa南亚高压呈双体型分布,两个高压中心分别位于伊朗高原和青藏高原东部,随着南亚高压发生东西震荡,位于中亚地区的副热带大槽逐渐南伸至30毅N附近,槽前西南气流在南疆西部长时间维持。500hPa上,伊朗副高东伸发展,在里咸海附近与欧洲脊叠加,脊前西北气流不断引导冷空气南下,使位于西西伯利亚的低槽南伸并在巴尔喀什湖附近切涡,在下游强烈发展的贝加尔湖脊的阻挡下,移动缓慢,并与减弱东移北收的中亚低值系统和阿拉伯海至印度半岛的低槽同位相叠加,使得西西伯利亚—中亚—印度半岛间60毅耀20毅N的40个纬距内均为低槽活动区。随着西太副高西伸北进,18日08时(图1a),阿拉伯海至印度半岛低槽前的西南气流携带阿拉伯海水汽北上青藏高原后继续进入新疆南疆盆地,中亚低槽与巴尔喀什湖低涡槽汇合,槽前在南疆西部不断有短波扰动,在喀什至岳普湖之间也有一条中尺度切变线,为喀什地区发生冰雹的主要影响系统。从环流和风hPa场的高速超高空,低过50低空m/s槽配,位于置(图1b)来看,同一时刻在200槽后喀什风速附不近足,槽20前m/s西南,急槽流前最辐大散风强烈。对应在700hPa和850hPa上,南疆盆地东部均有一支偏东气流,起到垫高作用的同时,也将一部分20
水汽从东部地区接力输送至雹区;在喀什到伽师(雹
区)附近,700hPa和850hPa均存在中尺度切变线,有利于水汽在其附近辐合上升和增加层结的不稳定,为产生冰雹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
a
b
图1
2013年6月18日08:00环流背景
a为500hPa位势高度场与风场;b为高低空配置,阴影为主
要降雹区)
33.1中地面尺度系统中尺度分系统
析此次喀什地区的强冰雹天气主要集中在岳普湖、伽师附近。从地面加密风场叠加气压场图上可以看出,18日02:00,伽师、岳普湖西部出现了中尺度低压(中心值999.9hPa),低压底部为西北—西南的999.6风切变;05:00此低压东移南压,略有加强,中心值
部东风hPa加;强08:00,由—411:00m/s增,低压为8减m/s弱;,12:00但11:00—16:00雹区,东雹区的西南部区域气压逐渐下降,生成2耀3个中尺度低压系统;17:00—19:00(图2a、b、c),从地面风场上可以分析出3个持续维持的中尺度低压环流圈,低压3995个底中部均尺度低压存在西的强北—度西南(或东北)的风向切变,且尺度低压还、994hPa存;20:00在,(南图较部2d强仅)从,,自风低压北场上减向南分别为996、可看弱,仅出西部存在的低压
中(李圆圆等:2013年6月喀什地区一次强冰雹天气的成因分析
abcd图22013年6月18日17:00—20:00区域自动站气压(填值+1000hPa)和风场分布
(a为17:00,b为18:00,c为19:00,d为20:00)
环流,雹区东部的偏东风也明显减弱。
从上述分析得知,降雹前,地面中尺度低压维持时间较长,雹区位于地面中尺度辐合中心北部,雹区西部、西南部提前十几小时出现了地面中尺度低压和中尺度切变线的中尺度扰动,强冰雹主要发生在地面中尺度系统的偏北区域。冰雹出现和持续的主要时段内,约有3个中尺度低压存在,当地面中尺度系统开始减弱时,冰雹天气也逐渐减弱。中尺度低压的出现、维持和加强增强了近地面层的辐合抬升,对a此次冰雹的产生起到重要作用。
3.2低层中尺度系统
冰雹出现前,18日08:00,T639(1毅伊1毅)初始场的低层700耀850hPa风矢量场上,出现了切变线和涌线等中尺度系统。700hPa(图3a)上,在雹区的西部和西南部,存在较明显的西北—西南方向的冷式风切变(双实线);850hPa(图3b),麦盖提附近有偏东风与偏西风的暖式风切变(双实线),且岳普湖和麦盖提之间出现了同方向(偏东方向)上较强东风区b图32013年6月18日08:00T639(1毅伊1毅)初始场水汽通量(等值线,单位:g/(cm·hPa·s))和风矢量场
(a为700hPa,b为850hPa)
21
研究论文
沙漠与绿洲气象
DesertandOasisMeteorology第8卷第2期2014年4月
进入较弱东风区的东风涌线,风场为向南疆西部辐合的局势,出现大冰雹的岳普湖和麦盖提恰好位于暖式风切变线的北部,即冰雹天气出现在地面中尺度低压的北侧。地面中尺度低压、低层切变线、涌线等中尺度系统有利于低层辐合的发展,形成低层辐合区,是启动、触发冰雹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在中尺度系统的作用下,大气层结不稳定层附近极易产生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4物理量诊断分析4.1水汽条件4.1.1水汽通量
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和维持,必须有丰富的水汽供应。冰雹天气发生前,对流层中低层要有一定的水汽输送至雹区上空并聚集。本文中的水汽输送通过T639(1毅伊1毅)08时初始场的水汽通量的水平分布场(图3的等值线)进行分析判断,冰雹出现前,来自阿拉伯海的水汽通过较强的西南气流输送至南疆地区,并且自低层700hPa伸展到500hPa中层,但
a
水汽在冰雹上空的较强输送主要出现在低层。17日
夜间,雹区低层水汽输送逐渐增大,18日08:00达到最强,700hPa(图3a)上主要为西南方向的水汽输送,伽师、岳普湖东部出现了范围较大的4g/(cm·hPa·s)的水汽通量高值区,最大值达到5g/(cm·hPa·s),水汽通量高值区的西南部配合有西南气流,对水汽输送较为有利。850hPa(图3b)上出现了偏东路径的水汽输送,雹区东部有6g/(cm·hPa·s)的水汽通量大值中心,并有6~8m/s的偏东气流,岳普湖和麦盖提之间的东风涌线对水汽输送和辐合也十分有利。
4.1.2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指空气的水汽压与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它的大小表示空气接近饱和的程度,与大气中的水汽含量有关,可反映空气干湿程度。沿雹区附近77毅E、39毅N的点,对T639(1毅伊1毅)相对湿度作13—20日1000耀200hPa的时间垂直剖面图(图4b)可以看出,16日20:00,600hPa以下层结的相对湿度开始增大,中高层湿度较小,300hPa以上的高
b
cd2013年6月13—20日20:00垂直速度(a)和相对湿度(b)沿77毅E、39毅N的时间垂直剖面;2013年6月18日700hPa08:00初始场的垂直速度(c)和相对湿度(d)
图4T639(1毅伊1毅)垂直速度(单位:10-2Pa/s)和相对湿度(单位:%)
22
李圆圆等:2013年6月喀什地区一次强冰雹天气的成因分析
层湿度增大。相对湿度高值区与上升运动区的高度
和层次基本对应,300hPa、700hPa附近为相对湿度大值中心,中低层650耀850hPa间为70%以上的高湿区,而此高度间的上升速度(图4a)相对也最大,说hPa明湿空气在中低层不断抬升。间的以湿度下的迅相速对从湿度明显接近饱和的降低90%,尤下降其18是日至60020:0030%耀700,500。相hPa对湿度08:00的平面分布也显示80%在700hPa(图4d)冰雹区上,雹区附附近近的湿度较大,18日的辐左右合作用。由增此强可,上以升看运出动加,冰雹天气大,强迫前抬,相雹区对湿度升明显中低为,层中低空湿度变大,显著增湿,特别在700hPa高度附近上升运动和增湿作用几乎同时进行,雹区700hPa的辐合抬升以及湿度增大为冰雹的出现提供了较好的4.2动力、上升水运汽动
条件。多数冰雹的形成都与系统性辐合及抬升运动有关,在水汽和稳定度满足的条件下,有低层的辐合、
抬升就能触发冰雹等对流天气[16]。
对本次冰雹天气,沿雹区附近77毅E、39毅N,使用T639(1毅伊1毅)模式08时初始场作6月13—20日垂直速度1000耀200hPa的600时间剖面图(图4a)可中低耀1层000出现了上hPa的升垂直运动运以;动为看出17日负,20:00值16,日说20:00,中低层,明600雹区耀850上空hPa在、高层250耀200hPa也存在上升运动;18日20:00,中低层有弱的上升速度,高层的上升运动区消失。冰雹出现前,雹区中低层和高层存在较明显的上升运动,起到了动力抬升作用,冰雹出现后,其上空的上升运动迅速减弱或消失。从18日08:00的700hPa垂直速度分布场(图4c)上可看出,麦盖提附近为上升运动负值中心,中心值-12伊10-2上升速度为-8伊10-2Pa/s,伽师、岳普湖的示了雹区的位置。
Pa/s左右,负速度中心较好的指5大气层结稳定度
表1中11个表征大气稳定度的探空特征物理量,在近几年南疆的冰雹预警中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选用冰雹天气出现前后喀什探空站的探空物理量参数,17日20:00—18日20:00的3个时次中,除SI指数、500hPa和850hPa的T-Td3项指标外,其余8项探空参数均于18日08:00出现单峰最大值,较为明显的是CAPE对流有效位能达到117.7J/kg。对流有效位能CAPE不是单层的指数,属垂直积分稳定度参数,是研究强对流天气过程能量变化最有
效08最为常用的物理量。从表1中可看出,6月18日大:抬00升指时,SI数指为数2.0为、-2.04IQ整、层TT比总湿指积数分为为52、1630.0BLI最、EHI能量螺旋度指数为22.1。比较3个时次的探空物理量,18日08:00,K指数、CAPE、BLI、TT、SSI、SWEAT、IQ、EHI等8个参数值更大、SI指数更低,非850常有利于强对流20:00hPa层和低为的层中湿度干T-T低湿d对均在,18比天气的中层增大日,08:00和发生低850hPa,层。仍的通过500hPa和增为湿度情况湿中更干为低湿,明显,17但日,T-中Td降为6益,20:00变为中湿低干。
每个物理参数只有达到一定的值域时,才会对对流天气的出现有贡献,上述探空特征物理量参数在18日08:00出现最大或最小值,大气不稳定条件较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产生,出现较强冰雹的概率较大。
表16月17—18日喀什探空物理量参数
探空物理量参数17K指数(益)20:00日18日SI指数(益)
CAPE湿对流有效位能(J/kg)3.122308:003020:0014SSI风暴强度指数98TT总指数(益)203.528.2-2.04117.73.64BLI最大抬升指数44237.7189.7SWEAT强天气威胁指数IQ整层比湿积分(g/kg)135.00239.51222.82.052630.0162.20.243EHI能量螺旋度指数064.4
T-Td500hPa(益)0.122.1T-Td850hPa(益)
4024286150276
雷达回波特征
本文所用资料为新疆喀什CINRAD-CC多普勒雷达每6min一次的体扫资料。此次冰雹天气中,喀什新一17:00代天气雷达监回波的—发生发20:00造展成,绘伽师测制了、追踪组岳合普了反湖射两地冰雹的2013年6月18日率因子(图25)个,强通过反射率因子强回波核心的反射率因子垂直剖面结构(图6)以及液态水含量密度的垂直剖从17:0518A单日体16:48主要造开成始了在伽师伽师县县境内北部的大冰雹面(图约60km。处该7)。发单展体,回波顶(图高5a伸展)开到始约增11强,km最,大大回于波50强dBz度达的到回55波顶dBz高,伸展至3km(图6a),液态水含量在垂直方向上最大
达到4g/m(
3图7a)。17:34(图5b)到18:02(图5c)为23
研究论文
沙漠与绿洲气象
DesertandOasisMeteorology第8卷第2期2014年4月
该回波发展的最强时段,其中17:34,A单体在入流区(西北方)有明显的V型缺口(箭头所指处),最大回波强度达到60dBz,回波顶高向上伸展至约13km,说明超级单体中具有非常强的上升运动,大于50dBz的回波顶高伸展至10km,大于60dBz的回波顶高达到8km,且出现了较明显的回波悬垂、有界弱回波区的结构(图6b),已发展为超级单体,同时大于50dBz的强回波的水平尺度达到8km左右,整层最大的液态水含量(图7b)在6km处约为
18:02(图5c),超级单体A继续发展,呈椭圆4g/m3;
形,大于50dBz的强回波面积增大,回波底下降,近
乎接地,且悬垂结构和有界弱回波区更为明显(图6c),对应的液态水含量在垂直方向上最大达到8g/且从地面向上伸展到8km以上(图7c),此时非m3,
常有利于出现冰雹(伽师实况冰雹最早起始时间约为18:10,最大直径2.5cm)。18:31(图5d),超级单体A的最强回波仍为60dBz,但密实的椭圆形结构开始松散,大于50dBz的强回波面积减小,大于60dBz的回波顶高下降至6km左右,仍然可以看出较明显的回波悬垂结构(图6d),对应的液态水含量虽
图56月18日喀什多普勒雷达组合反射率因子图(单位:dBz)
(a.17:05;b.17:34;c.18:02;d.18:31;e.19:05;f.18:59)
图6图5中通过反射率因子强回波核心的反射率因子垂直剖面(单位:dBz)
单体B:e.18:02;f.18:31;g.19:05;h.19:33)
(单体A:a.17:05;b.17:34;c.18:02;d.18:31
图7图5中通过反射率因子核心的液态水含量密度的垂直剖面(单位:g/m3)
(单体A:a.17:05;b.17:34;c.18:02;d.18:31
单体B:e.18:02;f.18:31;g.19:05;h.19:33)
24
李圆圆等:2013年6月喀什地区一次强冰雹天气的成因分析
然最大也达到8g/m3,但面积有所减小,高度在6km
左右(图7d),此时仍较有利于冰雹的发生(实况伽师境内18:33又出现冰雹)。19:05(图5e),A减弱为普通单体,强度减弱,面积减小,回波顶高降低,悬垂结构消失17:17B,液态水含量下降,此时冰雹天气已经结束。
为30,dBzB单单体。体和17:34在C(伽师单体图东均5b)北造成了岳普湖境内的冰雹。—方18:02约40(图km5c处),生B成单,体强强度度增dBz强,面积增大,最大回波强度由50dBz增至55悬垂,回结构波顶(图高发6e)展,成到为13超km级单左右体,,跃出4现了g/m3穹窿的垂直状的液水含量的顶高突破8km,底部接地,4km左右出出现了5d6g/m3的液水含量高值中心(图7e);18:31(图
段),—此19:05阶段回(图波强5e)度,为持续增超级强单,体最发大展组最为合反旺射盛率的因时
子由1460dBz增至65dBz,回波顶的km左右,回波范围也有所增高大也,50由13dBzkm和伸展60dBz到10回km波(核图顶6f高),分垂直别由液水11含km量伸最至大128g/mkm、7km伸至
3,
伸展高度在km降(,8图底km部左右7g延伸();19:33至图(67f图km),(19:055f图),6g,超)65级,垂直dBz单体液的B水回仍含波顶发量高达8展开强始盛下,强回波范围仍较大,但已经东南移至莎车境内,此时回波顶高仍在14km左右,50dBz和60dBz的回波核顶高分别位于11km、8km,强回波底部不接地图6h),垂直液水含量在4~10km之间均达8g/m3图7h60C)单,此体时于莎18车:境内开02开始始发降雹展,。
19:05分别达dBz,到回10波顶km高、912kmkm、3,50km、,55且超、60过dBz最55的强dBz回回波顶波达的强高回波底部已接地,垂直结构上有弱回波区,垂直液水含量上升至8g/m3;同一时刻,在C单体左侧岳普湖境内又生成一个单体D,并不断发展。19:33,C、D单体之间又生成多个小的对流单体,形成了线状多单体结构,与超极单体B共同造成了岳普湖境内的冰雹。
B以上分析显示,造成此次冰雹的回波单直具径备2.5超级cm单冰雹的体的显超著级特征单体,,AB单单体体为强影响体度更伽师A和强,县最强min回波顶),波高回达分波顶到65别为高dBz12达km到,和14并10km维持km,50了,dBz7个垂直和体液60扫水含dBz(约量的40最回大达8g/m3,其弱回波区的悬垂结构持续时间较长18:02—19:39),为影响喀什境内冰雹的最强超级单
体,此超级单体造成了岳普湖县境内直径6cm的大
冰雹。超级单体强度越强、维持时间越长,造成的冰雹直径越大、持续时间更长、雹灾更重。7
小结
(1)此次冰雹天气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产生的,影响系统为巴尔喀什湖低涡和中亚低槽,低涡南部的中低层到地面存在中尺度切变线、涌线、中尺度低压等多个中尺度系统;雹区位于地面中尺度切变线、中低压的北部,地面中低压较冰雹提前十几小时出现;中尺度系统的出现、维持和加强对此次冰雹的产生起到重要作用。
(2)11个探空物理量参数在此次冰雹出现前18日08:00)的变化对冰雹预警具有一定指示意义。8个参数达到最大值、1个出现最小值,这些参数的突然增大和减小,对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此时需高度关注雷达回波演变,及时发布冰雹预警。
(3)造成此次强冰雹天气的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具备显著的超级单体回波特征,最强超级单体(超级单体B)的回波顶高达14km,50dBz和60dBz的回波顶高也升到了12km和10km,其弱回波区的悬垂结构持续时间约一个半小时。对比分析得出,超级单体强度越强,维持时间越长,造成的冰雹持续时间更长、直径更大、雹灾更重。
(4)在南疆冰雹天气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此次冰雹天气,得出冰雹天气预报预警的主要思路是:首先具备有利的大尺度天气背景,其次分析是否存在触发对流天气的中尺度系统,再分析大气稳定度判断是否存在不稳定能量,并分析水汽、动力等条件;临近预警时重点监测雷达回波的反射率因子、径向速度、垂直液态水含量等数据产品的水平分布、垂直结构演变,使短时预报和临近预警有效结合,提高冰雹监测、预警的水平和能力。
(5)新疆是冰雹灾害的多发区,喀什地区近几年雹灾损失有加剧的趋势,在分析冰雹短时预报、临近预警指标的同时,应加大人工影响天气的力度,重点研究人工防雹联合作业体系建设,加强行政区域之间的联防协作,增加固定和流动防雹作业点,扩大防雹作业区域,减轻雹灾损失。参考文献:
[1]龙余良,刘建郭艳.大冰雹[J].气象文指,.江西2010标TBSS,冰雹36(与12雷雨大风气候变化特征的对[2]
比分析在)江西:62-67.
的应用研究[J].气象,
25
((((研究论文
沙漠与绿洲气象
DesertandOasisMeteorology第8卷第2期2014年4月
[3][4][5][6][7][8][9]
气中的作用[J].气象,2008,34(3):16-21.分析[J].气象,2008,34(2):38-42.
王华,孙继松.下垫面物理过程在一次北京地区强冰雹天
2010,36(8):40-46.
[10]张俊兰,罗继.新疆天山南麓一次冰雹天气成因分析[J].[11]刘进新,2008年盛夏阿克苏一次强对流天气成因及雷达[12][13]
回波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9,3(4):43-50.程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9,3(5):15-18.彭江良,吴芳,黄海云,等,阿克苏地区一次冰暴天气过张云惠,王勇,支俊,等.南疆西部一次强降雨的多普勒气象科技,2012,40(3):436-444.
[J].中国沙漠,2012,32(4):1119-1126.
张晰莹,张礼宝,安英玉,等.弱冰雹云雷达回波结构特征
338.
勒天气雷达观测分析[J].气象学报,2004,62(3):317-
郑媛媛,俞小鼎,方翔,等.一次典型超级单体风暴的多普
潘玉洁,赵坤,潘益农.一次强飑线内强降水超级单体风635.
暴的单多普勒雷达分析[J].气象学报,2008,66(4):621-
[14]王荣梅,支峻,阿吉买买提.喀什地区“8·11”冰雹过程的[15]
雷达探测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2,6(5):20-24.的综合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3,7(1):21-27.魏勇,雷微,王存亮,等.石河子地区三次冰雹天气过程
天气雷达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9,3(6):17-20.
(7):880-888.
张俊兰.8·19南疆柯坪强雷暴天气分析[J].气象,2011,37
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1,5(2):28-31.
张俊兰,张宁.2009年南疆阿克苏两次冰雹天气的对比张俊兰.南疆2011年5月一次强冰雹天气的综合分析
[16]王存亮,魏勇,郭金强.石河子地区一次强冰雹天气的多
46.
普勒雷达特征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1,5(5):43-
CauseAnalysisofaStrongHailWeatherinKashiAreainJune2013
(1.XinjiangMeteorologicalObservatory,Urumqi830002,China;
2.KashiMeteorologicalBureau,Kashi844000,China)
AbstractByusingtheroutinedata,ECWMFdata,T639data,thenewgenerationofdopplerradar
dataofKashiandtheregionalmeteorologicalautomatismstationdatainXinjiang,onestronghailweatherinKashiareaonJune18th,2013wasanalyzed.Theresultsshowedthat:thehailwashappenedinthefavorablelarge-scalecirculationbackgroundandhasmanymesoscalesystemswhichincludethemesoscaleshearline,pressurejumpline,mesoscalelownearthehailareabeforeithappened.Thewatervaporwasconcentratedandtransportedonthelowlevelandthestrongconvergenceascendingmotionbringhumidityanddynamicconditionsforthehail.Therealsohassomephysicalparametershelpedtheaccumulationandtheoutbreakoftheinstabilityenergy.Theanalysisofthisstronghailweathercanhelpusimprovethethinkingfortheshort-termforecastandtheearlywarningofthehailinsouthernareasofXinjiang.
Keywordsstronghail;mesocalesystem;characteristicsofradarecho
LIYuanyuan1,ZHIJun2,ZHANGChao1
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