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OPERATIONANDMANAGEMENT卫生经营管理CHINAHEALTHINDUSTRYDOI院10.16659/j.cnki.1672-5654.2019.04.079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提高急诊护理的应用马引弟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救中心袁内蒙古包头014010[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提高急诊护理的应用效果遥方法该院于2015年开始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袁随机抽取2015年1要12月期间到该院治疗的120例急诊患者作为观察组袁2014年1要12月期间到该院治疗的120例急诊患者作为对照组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率遥结果在护理质量评分方面袁观察组患者为渊93.84依2.25冤分袁而对照组患者为渊84.26依3.52冤分袁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高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渊t=9.112袁P约0.05冤遥在护理总满意率方面袁观察组患者为96.67%袁而对照组患者为80.83%袁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高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渊字2=4.462袁P约0.05冤遥结论采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袁使患者满意袁值得应用及推广遥[关键词]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曰急诊护理曰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渊2019冤02渊a冤-0079-02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袁其特点是诊疗工作量大及护理工作压力大遥急诊科每日会接收大量的患者袁并且患者的病种类型也非常多袁以该院现有的护理人员人手数量来看袁有时不足以满足急诊科的工作需求遥并且袁急诊科所接收的患者大多病情危急袁甚至随时有生命危险袁所以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诊疗技术的要求也很高袁有的护理人员业务能力不足或临床经验不到位而引发医疗事故袁引起护患纠纷袁则不但会危害到足袁都无法胜任急诊科护理工作[1]遥而一旦因护理工作不54.17%尧45.83%袁年龄在23~79岁之间袁平均年龄渊47.25依4.82冤岁曰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委员会批准同意遥1.2方法该院于2015年开始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袁义渊P跃0.05冤袁具有可比性遥该研究事先经过了该院伦理具体内容为院淤改善急诊就诊环境院有的患者发病后由于过于焦急袁所以在慌乱无措下容易进错就诊区域袁从而耽误了急救时间袁为此袁医院应当对门诊与急诊的就诊区域进行明确划分袁在不同的就诊区域处设置醒目的文字标识袁不同的诊室与功能区域也要设置相应的标识袁并做好导医工作袁尤其在就诊高峰时期袁应当要合理安排专门的协调人员来负责对患者的引导工作袁并根据实际情况袁合理设置和调整相关窗口和就诊流程袁以改善医诊科接收的患者很多都患有传染性疾病袁所以很容易引发院内感染袁对此袁医院必须要加强对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袁要求所有护理人员在接诊时都按要求穿戴好隔离服尧手套及口罩袁特别是在接诊具有创伤出血尧大小便失禁等问题的患者时袁更要加强安全防护袁做好消毒工作袁以最大限度地预防院内感染袁保证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安全[4]曰盂建立健全急诊分诊制度院医院要建立健全急诊分诊制度袁合理安排医疗资源袁执行野不见患者不挂号冶的制度和原则袁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如果遇到接诊困难或是急诊资源不足的情况时袁要及时上报护士长和科室主任曰榆提高分诊业务能力院医院应当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及急诊科的实际情况袁制定完善的急诊科分中国卫生产业患者的生命安全袁还会给医院的整体形象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2]遥所以袁为了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袁缩短患者的等待时间袁该院于2015年开始实施了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遥该文为探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提高急诊护理的应用效果袁选取了该院急诊科在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后的120例急诊患者与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前的120例急诊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袁详情报道见下遥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5年1要12月期间到该院治疗的120例急诊患者作为观察组袁2014年1要12月期间到该院治疗的120例急诊患者作为对照组袁所有患者均知情尧同意该次研究遥观察组中男性有68例尧女性有52例袁各占56.67%尧43.33%袁年龄在22~81岁之间袁平均年龄渊47.52依[作者简介]马引弟渊1973-冤袁女袁内蒙古包头人袁本科袁副主任护理师袁研究方向院护理遥院整体的急诊就诊环境[3]曰于加强控制院内感染院医院急4.64冤岁曰对照组中男性有65例尧女性有55例袁各占79HEALTHOPERATIONANDMANAGEMENT卫生经营管理CHINAHEALTHINDUSTRY诊标准袁并派遣知识技能高超尧临床经验丰富尧沟通能力良好的护理人员负责分诊工作袁做到迅速接诊尧准确评估尧及时送入对应科室[5]过对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合理运用来进行科学的分诊曰虞运用早期预警评分系统院通袁即先准确评估患者的体温尧心率尧血压等各项指标袁再结合患者的体征对其进行准确分诊袁尤其要将危急重症患者及时送往危重区域袁以免耽误治疗时机曰愚提高院内监管水平院医院应当要制定严密尧严格的监控系统袁对急诊科室进行全方位尧多角度尧多途径地监管袁及时尧准确尧详细地掌握科室内各类信息袁积极了解患者的问题袁并帮助他们进行处理袁以及及早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袁加强安全管理水平遥1.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率遥1.4统计方法利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数据袁计量资料渊x依s冤行t检验袁计数资料[n渊%冤]行字2检验袁P约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遥2结果2.1护理质量评分在护理质量评分方面袁观察组患者为渊93.84依2.25冤分袁而对照组患者为渊84.26依3.52冤分袁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高渊2.2t=9.112袁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满意率P约0.05冤遥在护理总满意率方面袁观察组患者为96.67%袁而对照组患者为80.83%袁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高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渊字2见表1遥=4.462袁P约0.05冤遥表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对比[n渊%冤]组别例数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观察组120对照组12079渊65.83冤43渊35.83冤37渊30.83冤54渊45.00冤23渊19.17冤4渊3.33冤116渊96.67冤97渊80.83冤P字2值值约0.054.4623讨论急诊科是医院中存在较大风险的一个科室袁一旦在急诊科中发生了医疗事故袁容易引起了护患纠纷袁则会严重损害医院的形象遥据调查发现袁急诊科中发生的护患纠纷袁大多都是由于护患沟通不良尧护理人员工作不负责尧科室管理不到位所引起的[6]始实施了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遥因此袁以求改善护理工作袁该院于2015年开质量遥对急诊科的各类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袁其主要集80中国卫生产业中在4个方面院淤环境因素院由于急诊科患者人数多尧病种差异大袁所以一旦遇到传染性疾病袁即会大大增加护理工作难度袁加之每日到分诊台进行咨询的患者人数也很多袁有时候也会使分诊人员由于忙于回答问题而导致无暇接待患者曰于工作内容因素院分诊人员的工作内容较多袁在接诊高峰期时经常分身乏力袁导致工作质量降低曰盂患者自身因素院由于急诊科患者大多患有急症袁所以心情比较急切袁情绪显得十分激动袁加之有时排队等候时间较长袁更会加重其负面情绪袁最终有部分患者就会将火气发泄到护理人员身上袁从而引起医患矛盾曰榆护理人员因素院部分急诊科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不足袁护理技能不过关袁或是工作责任心较差袁因此引起医疗事故[7]遥无论以上哪种因素而引起的医疗事故袁最终都会引发十分严重的后果遥而若采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袁改善急诊就诊环境尧加强控制院内感染尧建立健全急诊分诊制度尧提高分诊业务能力尧运用早期预警评分系统以及提高院内监管水平袁则能够提高护理质量袁最大程度地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遥根据该次研究结果显示院在护理质量评分方面袁观察组患者为渊93.84依2.25冤分袁而对照组患者为渊84.26依3.52冤量评分高分袁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渊t=9.112袁P约0.05冤遥在护理总满意率方面袁观察组患者为96.67%袁而对照组患者为80.83%袁意率高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渊字2综上所述袁采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4.462袁P约0.05冤遥高急诊科护理质量袁使患者满意袁值得应用及推广遥[参考文献][1]张灵钰的影响袁[J].沈水丽中医药管理杂志.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袁2018袁26渊13冤:71-72.[2]人健康王红月袁2018渊12冤:175..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人[3]陈树萍果观察.[J].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提升急诊护理质量的效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袁2018袁3渊20冤:127袁134.[4]家庭医药骆三梅.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提高急诊护理的应用.就医选药袁2018渊4冤:203.[J].[5]高云响[J].袁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苏红.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袁2017袁2渊38冤:82,85.[6]陈智萍质量的影响袁黄美娟[J].袁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罗静.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袁2017袁2渊24冤:[7]159袁162.郭兰英理质量的作用袁姚景景[J].袁杨晓燕中医药管理杂志.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对提高急诊护袁2016袁24渊22冤:99-100.渊收稿日期院2018-11-09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