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作文专题
具备哪些条件,才能成为写作的高手呢?一是要有丰富的生活经历,这是写作素材的源泉。二是要有丰富的词汇,这是写作的原料。三是掌握写作的技巧,这是写作的技术。
只要作文掌握好了这三点,作文对于我们就完全不是问题。 丰富的生活经历要靠大家平常多观察生活。
词汇就要大家花功夫大量的阅读。阅读时,对不熟悉的词汇要做好记号,先弄清意思,然后多抄写,多默写。要花大力气,就象愚公移山一样长期坚持下去。词汇丰富了,表达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有些同学写文章,头疼的是文章写不长。为了凑字数,往往写成流水帐。好多内容空洞无味,甚至有的是画蛇添足。毛病在哪里?就是只会叙述,不会描写。能够抓住重点进行描写,文章不但写得长,而且内容生动,主题突出。
快乐作文是打开作文殿堂的钥匙,老师希望随着这学期的学习,大家的作文水平都能有进一步的提升。
第一讲 介绍自己
自我介绍是每位同学展示自己的好办法,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同学们去理解彼此。自我介绍的一般方法是:先简单的介绍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等基本情况,然后着重介绍自己的外貌、性格、爱好等方面。一定要注意不要面面俱到,而是抓住自己最突出的特点来写,可写优点、长处,也可写缺点、不足。
下面让我们看看某学生的一段外貌描写。
进来一位青年教师,头上长着头发,戴着一幅眼镜,上身穿着一件衬衫,脖子上系着一条领带,下身穿着长裤,脚穿一双皮鞋,个子中等,圆脸,皮肤黑白一般,长得有点胖。他就是我们的班主任。
这位同学看来确实经过细致观察的,写了很多班主任的外貌。在这里,罗列了这么多外貌,象开了个中药铺似的。面面俱到,不能抓住人物的一二处最主要的特征,这是初学外貌描写的常见病。就是人物脸谱化,在我们熟悉的故事里面,猪八戒、孙悟空、路飞、关羽、张飞、林黛玉等等。我们虽然没有跟他们见过面,但会觉得跟他们每个人都很熟悉。秘诀何在?就是因为作者在刻画人物时,抓住人物的突出特征。
外貌描写一定要抓住人物与众不同的特征,象特写景头一样,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要通过外貌,象x光一样,透视出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
下面根据上面的要求进行修改后的外貌描写。
进来一位青年教师,戴着眼镜,镜片上闪烁着五六个圈儿;讲到得意之处,圆脸上会长出两个深深的酒窝。有时,好像换了一张脸,铁青的,冒出几个筋,在颤抖,那是有人违反了纪律。他就是我们的班主任。
把一个知识渊博,既平易近人又严格要求的班主任活脱脱地勾勒了出来。 佳作欣赏
《我的自画像》
大家好!我叫胡晓玲,今年八岁了,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我在耒阳市三都镇中心完小读三年级。我的个子在我们班算是高的了,坐在班里第五排。我有张可爱的苹果
1
脸,笑起来很可爱。我的眉毛弯弯的,像两个月牙儿,一双眼睛 像两颗圆溜溜的葡萄。怎么样,我可爱吧!
我的爱好可广泛了,看书呀、下棋呀、画画呀,我都喜欢,但我 最喜欢的是唱歌,每天我都会唱着歌儿去上学,哼着小调回家。
二年级的时候,我参加了学校的歌唱比赛,得了一等奖,我高兴得又蹦又 跳了。我多么希望自己快点长大,长大了就当歌星。
我有一个毛病就是嘴很馋,连上课都爱吃零食。有一次,我上课吃东西被老师发现了,老师很无情地叫同桌把零食都丢到垃圾桶里去了,我觉得太可惜了,心里想下回一定要藏好了。后来老师找我谈心我终于明白了老师的用意。
咳!以后我再也不在课堂上吃零食了,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会影响学习的,也会令老师生气。我一定要改掉这个毛病!
这就是我,你知道我是一个怎样的女孩了吗?希望我们可以成为好朋友。
在写自我介绍时,不仅可以写自己的外在特点,比如性格、爱好、优缺点等。还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突出自己的个性特征,向大家展示一个真实的你。
训练:写一篇介绍自己的文章。题目自拟。
第二讲 语言描写
财主提出,以雪为题,每人念一句诗。 秀才说了一句:“大雪落地似鹅毛”。
旁边一个戴乌纱帽的县官,马上接了一句:“皇家瑞气降人间”。 财主笑着说:“下它三年有何妨?”。
这时,正好来了一个穷人,一听就生气,嘟哝了一句:“睁着眼睛说瞎话”。
这段话,表明了不同身份的的人有不同的思想感情,说的话当然不同。秀才读书人,用了个比喻来形容;县官不忘为皇帝歌功颂德;财主不缺吃,不愁穿,把下雪看作是乐事;唯独穷人,饥寒交迫,当然要埋怨。
什么样人说就什么样话。语言描写必须适合每个说话人的身份。当然还要加上其他的描写,比如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使对话更加传神,语言描写更加形象生动。
下面是某一学生的语言描写。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拳头大的窟窿。 班主任来了,说“谁踢坏的?” 捣乱鬼董小天说:“没看见。” 旁边的张小勇还帮董小天说话。 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 董小天不承认。 老师说:“别吵了,还有谁看见的?” “没看见。”李星说。
这段描写显得单调乏味。如果加上符合他们性格的个性化语言,就会好象真的听见他们的声音。同时添上,说话时他们相应的表情和动作,就会加强对话的表达效果。
下面就在这两方面下了功夫,效果大不相同。
2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 班主任来了,瞪着眼:“谁踢坏的?” 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着:“鬼知道,有没有人叫我看好? 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 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
“是董小天,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用力一踢。” 那个捣乱鬼脚一跺:“我说你这个小丫头,别白天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 “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要狡辩。” 老师说:“别吵了,还有谁看见的?” “我,„„没看见。”李星使劲地咽了一口水,神情恍惚。
这段话,就把几个不同人的思想境界以及性格特点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 捣乱鬼无事生非,惟恐天下不乱。
高芳芳对不良行为敢于斗争,不留情面,说出话来尖锐泼辣; 李星性格软弱,胆小怕事。
训练:写一篇记叙文,可以是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故事或者一个活动。
第三讲 动作描写
抓住典型性的动作,进行描写,就能使人物,象放电影一样,出现在读者的面前,而且读者能从他的一举一动中体会出人物做事时的思想感情。
下面我们来看看几段精彩的动作描写。
陶绍文背着冲锋枪,抱着爆破筒跳出战壕,向暗堡匍匐前进。暗堡里射出来的子弹在他身边啾啾地响着。他一会儿跳进炮弹坑,一会儿躲在树背后,终于靠近暗堡,爬到了射击口下面。停了一会儿,他猛地站起来,拉着了导火线,把爆破筒塞进射击口。敌人把爆破筒推出来,他又推进去,用肩窝使劲地顶住。
“跳出”、“匍匐前进”、“跳进”、“躲在”、“爬到”、“猛地站起来”、“塞进”“使劲地顶住”,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就使一个活生生的爆破英雄跃然纸上了。读者仿佛不但看到了爆破的惊险过程,而且看到了一个机智勇敢,坚决战胜敌人的英雄人物。
下面是某一学生《学游泳》的动作描写。
今年夏天,爸爸带我到南湖去学游泳。爸爸带着我骑着自行车去南湖。路上瞧见建筑工人在造房子,听到树上的蝉儿在不停地鸣叫。到了南湖,从自行车上面跳下来,放好自行车,脱下衣服,走到水里,就开始游泳。吃力了,休息一会儿,再游。过了一个小时。我们就回家了。游泳真开心。
“带着”、“骑着”、“瞧见”、“听到”、“放好”、“脱下”、“走到”等动词,可以装满一箩筐。 但读来枯燥无味,好像工厂流水线在做机械运动。
毛病的病根在哪里?
原来动作描写,并不是动作堆砌,而是要选择那些关键性的动作去写。就是要选择最生动、最精彩的动作,选择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动作。
下面是经过老师指导后修改的动作描写。
终于下水了,可不像岸上,两腿发软,身体好像飘来飘去。我急忙紧紧地抱住爸爸的脖子,两腿夹住爸爸的腰部。口里直喊着“我要回家”。爸爸说:“别害怕,一步一步地学,总是能学会的。”过了一会儿,我才壮着胆,两脚稍微向后伸了一下,觉得没事,接着两脚再用力一前一后地伸了几下,好像后半身浮了起来。反反复复,终于学会了用脚游水。这时,我脸上露出了笑容。
删除了和学游泳无关的动作描写,着力描写学游泳的动作,来体现学游泳的感受。
3
“两脚发软”、“紧紧地抱住”、 “两腿夹住”、“口里直喊”,真实地表现出小朋友刚学游泳时害怕心里。“壮着胆”、“稍微向后伸了一下”,体现了小朋友的小心谨慎。
训练:
第四讲 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的灵魂。先来看几个片段。 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 “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逆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皇帝的新装》
心里描写能够刻画出不能用口说出的心里活动。抓住老大臣衰朽的特点,写心里,多用悲叹的语气。“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生怕对自己不利,老大臣说假话。这些心里描写,把他虚伪的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
下面是某一学生的一段心里描写。 昨天,张老师找我谈话,说:“你要好好学习。”
那时,我心潮澎湃,想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虚度年华怎么行呢?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等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这样马马虎虎对得起牺牲的英雄们吗?又想到,邓爷爷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技术日新月异,不努力学习,就会被时代淘汰。父母辛辛苦苦劳动,为了什么?就是为我读书。我不好好学习,在父母面前,怎么交代?老师的一句话,使我太感动了。心里想,我一定要学习雷锋叔叔的“钉子”的精神,努力学习,争取当上一名三好学生。
心里活动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而这段心里活动,没能交代好发生的条件。另外,表面上读来气势磅礴,但给人感觉是说假话,说大话,不合情理。心里描写一定要以现实生活为依据,才能真实可靠,使人信服。
下面是修改后的心里描写。
昨天,张老师找我谈话。一进办公室,张老师让我坐在他的对面。我想,找我什么事?是不是要挨批评?
张老师从抽屉里,拿出我的作文本。打开一看,很吃了一惊,上面密密麻麻用红笔都修改了,旁边还加了批注,连每一个标点也没有放过。老师详细地给我指出几处语法错误,还讲了怎样避免写错别字。老师说你妈待岗在家,你爸踏三轮车,挣点钱,不容易。好好想想,不认真学习,能行吗?
临时走时,他送我一本《作文辅导》,嘱咐我下次作文时,再要找我。
那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在回家的路上,暗地里下决心:我要学习张老师那种一丝不苟的精神,就象老师所说的象雷锋叔叔那样的“钉子”的精神,去努力学习,不辜负老师和父母的希望,争取当上一名三好学生。
练习:题目1我的苦恼
要求:1、写一段心里描写2、描写心里要真实,有根有据。3、心理变化要自然,合情合理。
第五讲 景物描写
4
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是烘托和渲染气氛,还能为文章中的人物提供活动的环境。 下面看几段精彩的景物描写。
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的篝火烧起来了。在风雨,在烂泥里跌滚了几天的战士们,围着这熊熊的野火谈笑着,湿透的衣服上冒起一层雾气,洋瓷碗里的野菜“嗞—嗞”地响着„„——王愿坚《七根火柴》
这段环境描写很好地烘托红军战士生起篝火后的欢乐情绪,说明无名战士用生命保存下来的七根火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给部队给同志们带来了温暖和力量,从而赞颂了无名战士的革命品质,突出了全篇的中心意思。
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以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也是极近的,极洪大的也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陆定一《老山界》
先写所见,三种景物都作了比喻,星星比作“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山峰比作“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山谷比作“一口井”。
接着写所闻,声响难以模写,用比喻才显得形象直觉:“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奇特的高山景色,多美啊!目的是什么呢?为了烘托出红军战士的乐观主义精神。 所以,写景的文章不仅仅要描写景物的特色,还要借助想象和联想把景物写的更形象更生动。另外记得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这才是写景的宗旨所在。
下面是某一同学的《记一次救灾活动》中的一段环境描写。
星期天的清早,我起床后推门一看,太阳还没有露出来。过了一会儿,东方出现了一片红色,渐渐钻出一点红色,后来越来越大,红红的,大大的,照得大地全亮了。到了中午云层逐渐变厚,天气逐渐变得闷热,到了下午,突然,雷声隆隆,天空不时划出一道道闪电,不久就下起了雷阵大雨。大约下了三个多小时后,雨停了,天气也凉快了很多,河水暴涨。
广播里传来紧急通告:三里湾堤坝决口,滚滚洪水„„
这段写景,有点地方纯粹为写景而写景。写景的要有明确的目的,一是烘托和渲染气氛,使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形象更鲜明。二是为下文作铺垫,引出下面的事情。所以与目的无关的写景一定要砍掉。
下面是修改后的景物描写。
暴雨一连下了两个多星期。鬼天气,到了中午云层又逐渐变厚,天气变得更闷热,。到了下午,突然,雷声隆隆,天空不时划出一道道闪电,不久就下起了雷阵大雨。河水暴涨。
广播里传来紧急通告:三里湾堤坝决口,滚滚洪水„„ 训练:写写你的校园或者你游览过的某一处美景。题目自拟。
第六讲 介绍一件物品
在我们学习的状物类作文中,不外乎三类,可能描写一件静态的物品(如建筑类、生活用品等。),也可能描写一类动物,或者介绍一种植物。状物的主要目的就是使读者对所描摹的物体有一个鲜明的印象。这就需要我们把状物片段的内容写具体。 首先,状物要有顺序。状物的顺序通常有以下几种: 1、从上到下,从前到后;或从下到上,从后到前。
5
2、比如描写一棵树,你可以先写枝叶然后写干,最后写到它的根,这是从上到下的顺序,反过来就是从下到上。写一只猫,你可以先按头→脸→身子→尾巴的顺序写,这就是从前到后,反过来就是从后到前。上与下,前与后,先写哪个都可以,但绝不能忽上忽下,忽前忽后,否则就会把顺序搞乱了,使文章条理不清。
2、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如有位同学写《我的照片》,既可以先总的介绍一个所有的照片,然后再重点写其中的几张,也可以反过来,先写某几张照片,再总述所有的照片。怎样写更好,完全取决于这位同学对照片的感觉和对文章的安排。
3、由外向里或由里向外。有些实物是可以有里有外的,比如建筑物,外形如何,内部结构陈设怎样;再比如水果,果皮是什么样子的,果肉又是什么状态的,对于这样的实物,在写 作 时 就 要 把 握 好 先 写 “ 里 ”还 是 先 写“外”,然 后 按顺序写出来,给人一个完整的印象。
第二,状物要“活”。就是把所描摹的物体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先说状写动物。一般说来,写动物,总要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但这个情不是靠一两句话直接说出来的,主要还是通过描状、刻画,让别人看了以后也觉得它可爱,这才达到了写作目的。怎样才能让所写动物形象变得可爱呢?首先,应该把动物神态刻画出来。下面这个片断写得挺好,你不妨看一看:
我家有一只鹅。它周身的羽毛洁白无瑕,那淡黄色的脚和扁圆的嘴像嵌在白玉上一样。 头上那突起的疙瘩很有特点。它蹒跚的步子显得从容、沉着。它昂首挺胸、引吭高歌时,更表现出一副昂扬雄健的姿态。
再说状写静物。
目前很多写静物的作文主要集中在摹仿小动物制成的各类静物上,比如:小金鱼、小猪、小 猫 等 等 。这些静物本身是不动的,但我们描写时,应力求让它们动起来,这样才会形象生动,才会体现作者的喜爱之情。例如下面这个片断:
爸爸出差回来,给我买了一件礼物。啊,是“小白兔”。这只“小白兔”浑身的毛像雪一样;两只又细又长的耳朵竖着,仿佛在侧耳倾听;一双又圆又大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好像在观察周围的动静;三片嘴唇抿得紧紧的,好 像 要 笑,却又 笑 不 出 声 来;那 条 又 短 又 小 的 尾 巴,稍 稍 翘 起,显 得 有些调皮。“小白兔”是坐着的,两只雪白的前爪托着下巴,好像在思考问题似的。我用手一摸,原来它是蜡做的。
你看,小白兔本来是蜡做的,是一个静物,而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只栩栩如生的小白兔,这就把静物写活了。
要把静物写活,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细 致 地 描 绘 它 的 外 形 。因为这是基础,外形写不准,写不细,写不像,活灵活现就无从谈起。所以,要观察仔细,写好细节。
6
二是要抓住主要部分细致刻画。上文写“小白兔”时主要抓住了它的耳朵、眼睛、嘴、前爪,从这几部分中体现出了生气。
三是要展开联想,运用一些修饰语言的方法。静物本身没有动作行为,如果照实写出来,写得再细、再像,它仍是静的,也不能招人喜爱。所以要展开联想,由静止的状态联想到与人或动物活动有相似点或有关联的那些行为动作,再加以描绘。上文对小白兔的耳朵、眼睛、嘴、前爪都是这么写的。
最后说状写植物。写植物要从形状、色彩、质地等方面入手,写出它的细微之处,避免 笼 统 地 勾 勒。这 里 说 的 让 植 物 “活”起来,是 说 让 植 物 富 有 生气。如果 只 是 一般 地 描 写 它的“模 样”,那 还 不 算 成 功。所以,要 仔 细 观 察,富于联想和想象。具体写作时,可用打比方或把物写成人的修饰语言的方法,这样写出的植物形象才能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才富有感染力。
下面这段写桔子树的短文很成功,可作参考。
春天,树枝上冒出一个个绿色的小芽,好像一个个刚出生的娃娃,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夏季,一个个花蕾含苞欲放,好像是一颗颗闪闪发光的珍珠。细看,是一朵朵白色的小花,齐密地挤成一团,好像是一些小伙伴。不久,花谢了,就像一颗颗宝石在轻轻摇晃。秋天来了,桔树上果实累累,一个个黄澄澄的桔子,好像一盏盏挂在树上的小灯笼。 训练:
第七讲 读后感
读一本好书或读一篇好的文章,它会告诉你怎样生活,怎样做人,对自己不仅有教育意义,还长知识,而且还开阔眼界,甚至还能影响你的一生。的确,读一篇好文章常常使你久久不能平静。它把你的情感激发起来,使你陶醉在书里,而且由书里的内容想到自己,由现在想到未来。一篇好的文章,它的作用是很大的。怎样把感想永远留下来?最好的形式就是把它写成读后感。
写读后感首先要选对篇目,要选择能够读得懂而且有意义,在读完之后能引起你很多思考激起你思想上的波澜。其次侧重点应该是在“感”。 欣赏:
读《桂林山水》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江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我读着读着,觉得那清澈碧绿、水平如镜的漓江,简直就像一块晶莹、纯净、碧绿、精美的玉石镶嵌在大地上。
读《匆匆》有感
翻开《匆匆》这篇极富哲理的散文,我被深深的吸引住了。朱自清独到的深刻的见解改变了我的思想,使我对生活、成败、生命有了新的认识与感受。 《匆匆》一文让我知道了时间的珍贵。“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沉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这几句话中蕴藏着多么深刻的道理啊!约翰.马勒斯说得好:“时间只是度过之后才神圣起来。”时间是最公正的裁判:它给勤奋者的是一条条成功的大道;留给懒惰者的,是一个个失败的泥潭!
说起时间,我真感到羞愧。放学回家,我常常是东跑跑、西逛逛,东张张、西
7
望望。考试成绩不理想,看到别人考试成绩好,特别是我的同桌竟然也优秀,心理真不服气。心想:他们考试成绩好不就是晚上回家拼命看书吗!我要是多花点时间,肯定也能考好。其实,他们比我多的不光是分数,更重要的是他们比我懂得珍惜时间,多了一份刻苦努力呀!莎士比亚有句话说得好:“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抛弃他。”时光老人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多的,就看你能不能珍惜它把握它!
人生不能虚度,生命精彩与否,是由我们自己把握的。时间就是生命,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把握时间就是把握人生。要让人生如花朵般散发出诱人的清香, 就必须珍惜分分秒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匆匆》一文告诉我们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这样才能让生活更充实,让今天更精彩,让明天更美好。
第八讲 作文的修辞
怎样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呢?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是一种最简单、最有效的手段。修辞手法很多,最常用的是比喻和拟人。
先来所说比喻,这是我们写作当中经常遇到的修辞手法。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春风给人的感觉,比作“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抽象变具体,巧妙地表达了春风的温暖和柔情。
春天,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灿烂的朝霞。——《月亮湾》 桃花有多少?颜色怎样?不直接说出,打了个比喻“像一片灿烂的朝霞”,多形象!多含蓄!
下面是某一学生的几个比喻:
今天,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象老鼠开会似的挤在一起过生日。 习惯上把“老鼠”,看作鬼鬼祟祟的坏东西,在这里比作同学聚会,感情色彩不对头了。
修改:今天,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象燕子聚会似的挤在一起过生日。 他感动得哭了,眼泪就象自来水管崩裂似的喷射出来。 比喻要求具有相似性,不能过分夸张。
修改:他感动得哭了,眼泪就象泉水似的涌了出来。
在选择使用比喻句时,要符合事物的特点还要注意词语的褒贬义。 第二个经常使用的修辞是拟人。
油岭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唱。 “油岭”、“蟋蟀们”被人格化了,使他们具有人的动作情态,倍感亲切。
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黑衣裳。醒了醒了,变成黄姑娘。
把蚕当作姑娘来写,“睡”、“脱”完全是人的举动,栩栩如生,亲切柔情。
下面是某学生的几个拟人
洪水猛冲过来,跳着舞,唱着歌,把好端端的堤坝冲跨了。 运用拟人,所表达的感情必须符合所描写环境气氛。“堤坝冲跨了”,还有什么好心情,显然和洪水“跳着舞,唱着歌”的欢快情景不协调。
修改一:洪水猛冲过来,张牙舞爪,把好端端的堤坝冲跨了。
修改二:通过大坝的洪流猛冲下来,跳着舞,唱着歌,顿时发出强大的电流。 当然我们还可以使用排比、反复、对比、设问、反问、夸张等我们学习过的修辞手
8
法。这样我们的文章自然而然就显得形象而富于文采。
下面我们来练习几个修辞:
1、 天气真奇怪,太阳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个比喻句,表示天气很热)
2、 他站立着,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动也不动。(造个比喻句,表示呆着不动)
3、 我心中充满了对烈士的崇敬和热爱,愿烈士们像____________________。(造个比喻句,愿烈士们的精神永远流传)
4、 许许多多的小麻雀站在电线上像________________。(造个比喻句,表示小麻雀站立的形状)
5、 池塘里的荷花盛开,像___________________(造个比喻句,描写荷花的姿态)
6、 泰山上的迎客松______________________迎接客人的到来。(造个比拟,烘托出欢乐的气氛)
7、敌人哪能抵挡得住,只能____________________(造个比拟,描写逃跑的姿态) 8、跑出考场,感觉良好,仿佛我已经跨进了大学的门槛。那时凉风徐徐吹来,路旁的青青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造个比拟句,形容当时轻松的心情)
9、山上长满了绿树,田里长满了庄稼,村庄盖起了新房,人们穿上了新衣。(排比) 10、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反问) 11、我的心激动得要跳出胸膛。(夸张)
第九讲怎样使文章更有文采
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文”就是文采、文饰,也就是讲求语言的艺术性。好的内容,如果没有优美的形式来表达,也不容易流传开来,这说明了形式对内容的重要影响。
下面教你几招: (一)用词精当
1、用最富有特征的词语,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下面是闻一多的诗句 眼泪在眼边等着, 只需要一句话, 一句话便会碰落, 你莫惹我„„ “等着”,“碰落”、“惹”几个动词,看来朴素、平淡,却把作者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那欲滴的泪珠,仿佛就在眼前。
2、用具体的词语,能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 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 —鲁迅《孔乙己》
怎么打?“打了大半夜”,具体化了,突出了心狠手辣,非常残忍的特点。
又如: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头怎么摇?“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其体化了,摇头的神态好像近在眼前。 (二)引用
巧妙地引用名人名句和古诗词,能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如:
9
那种感情,是凯旋的骑士对战马的感情,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的射手对良弓的感情。
诗词引自三国时曹植的诗《白马篇》
又如:母亲那忙忙碌碌、辛苦劳作的身影,不时浮动在我的脑海里。我激动地吟道: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词引自唐朝诗人孟郊《游子吟》
再如:从火车遥望泰山,几十年来有好些次了,每当想起“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句话,就觉得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
名句引自《孟子·尽心下》 (三)插入适当的议论或抒情
在适当的地方,插入精简的议论或抒情,能够深化主题。如: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今后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又如: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鲁迅《孔乙己》
透露了丁举人有权有势、凶狠霸道的人。
再如:海夜,静寂得象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夏衍的《包身工》
(四)字里行间渗透强烈的感情
有感而发,不作无病之呻吟。有时,淌着血而写;有时,流着泪而写;有时,含着笑而写;有时,含着爱而写。作者写作时,一定要投入,就像演员演戏一样进入角色。
如: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鲁迅《故乡》
悲凉的心境,才能写出悲凉的文字。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