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监护·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对策
徐小琴
(防城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防城港 538021)
摘要:目的 探讨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效果。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防城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之间收治的10777例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患者为观察对象,全部观察对象均接受系统的临床护理,回顾分析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护理效果。结果 全部10777例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对象中,625例出现不良反应症状,不同性别观察对象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不同年龄段观察对象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不同类型良反应症状发生情况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狂犬疫苗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症状的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症状的减轻。关键词:人用狂犬病疫苗;不良反应;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92.260
0 引言
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是目前临床上最为有效的一种犬、猫、鼠等温血动物抓伤或咬伤后,预防狂犬病的措施,但部分患者接种后容易出现不同程度和类型的不良反应症状[1]。因此,通过何种措施降低狂犬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提高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的安全性 [2]。本次医学研究就对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理所得数据。计数资料通过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计
量资料通过(±s)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和表示,其他数据资料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如果所得分析结果P<0.05,可以证实两组数据资料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年龄和性别分别。从性别构成来看,不同年龄段男性与女性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从年龄构成来看,10岁以下儿童以及60岁以上老人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更高,且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不同年龄段人群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 人用狂犬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性别和年龄分布年龄10岁以下10~20岁21~40岁41~60岁60岁以上合计
女性12260305830300
男性85401515170325
比例(n/%)
2071004573200625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次医学研究选择防城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之间收治的10777例狂犬疫苗接种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性与女性比例为5050:5027,最小年龄3天,最大年龄56岁,平均(32.4±41.2)岁,其中,625例观察对象出现不良反应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
1.2 方法。第一,注射前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过敏史和既往病史进行全面调查,对人用狂犬病疫苗的有效性和生产日期进行仔细核对,并将其保存在2~8℃的冰箱中,从而保证接种的质量,防止出现质量问题诱发的不良反应症状。接种前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嘱患者仔细阅读相关注意事项和知情同意书,确定掌握潜在的不良反应危险,并做好相关的心理准备。第二,局部不良反应护理。疫苗接种后,局部可能出现硬结、瘙痒、疼痛和红肿等不良反应症状,但短期内症状会逐步消退,因而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如果患者硬结、红肿部位过大,则可局部贴服白萝卜或是马铃薯切片,每天2次,每次30min,也可外用50%硫酸镁湿敷,每次30min,每天 2 次,从而达到消肿、消炎的作用。第三,全身不良反应护理。临床常见的全身不良反应症状包括:荨麻疹、全身瘙痒、四肢关节酸痛、食欲衰退、呕吐、恶心、头晕头痛、乏力、全身发热以及全身不适感等。疫苗所致的全身发热症状通常出现在接种的6~24h左右,且患者体温通常不高于38.5℃,且症状1~2d内会逐渐改善,此时护理人员应嘱患者多休息,用温水洗澡,多饮水。对于体温在38.5℃以上的患者,则可采取物理措施进行降温,也可适当应用药物降温措施。对于食欲不佳、恶心呕吐的患者,则应改善饮食结构,多食高维生素、高蛋白、高能量的食物。对于头晕头痛的患者,应增加休息时间,不能过于劳累。第四,心理护理。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症状后,常会出现怀疑、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严重者还会出现放弃接种治疗的念头,此时,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治疗,从而更加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
1.3 统计学处理。本次医学研究通过SPSS 17.0软件分析和处
2.2 不良反应类型。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后,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类型为注射部位硬结、瘙痒、肿痛和红肿,而发生率相对较低的不良反应类型为淋巴结肿大,且不同类型不良反应症状发生情况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2所示。
表2 人用狂犬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表现分析[n/%]
表现
全身瘙痒、荨麻疹、红斑、全身皮肤丘疹
胃肠功能紊乱、肌肉痛、关节痛
头痛、头晕乏力、发热淋巴结肿大
注射部位硬结、瘙痒、疼痛和红肿
例数12169189228225
比例1.9227.0430.2436.480.324.00
3 讨论
狂犬病的发生会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直接的急性损伤,也是传染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类型,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被口边冒白色沫的疯狗咬伤才会发生感染,但实际情况是,被猫、老鼠、狐狸或蝙蝠等咬伤、抓伤也会诱发狂犬病[3]。患病动物咬伤人后,病毒会通过伤口进入人体内,这也是狂犬病主要的传染途径,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传染则较为少见,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4]。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 第16卷 第92期303
·临床监护·延续护理在低温等离子射频扁桃体术后提高患者满意度中
的应用
李立,王爱丽(通讯作者),郑一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北京 100000)
摘要:目的 探索延续护理在射频扁桃体术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射频扁桃体术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30)和实验组组(n=30),对照组按照护理常规,在患者出院前进行自我康复健康指导并发放指导材料。实验组在常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及延续访视(即在患者出院第7天和第14天分别采用电话访视的方式进行健康宣教)。并在第14天采用电话访视的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护士的饮食指导、功能性训练、心理护理等方面满意度均高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在低温等离子射频扁桃体术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至关重要。
关键词:延续护理;低温等离子射频术;扁桃体切除;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766.1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92.261
2.1 建立护理档案。责任护士在实验组出院前一天对患者及家
延续护理是利用信息化工具,通过电话、信函、电子邮件、属进行出院宣教,根据伤口恢复情况做具有个体化的宣教内容:登门造访等方式进行的一种开放式、延伸式护理形式。它能有效(1)全面的信息采集,建立回访档案:姓名、性别、年龄、联提高出院患者生活质量,在护士和患者乃至家庭成员间建立有效、系方式、文化程度、手术时间、手术名称、伪膜恢复情况、吞有目的的互动,从而促进和维护患者健康。[1]低温等离子射频扁咽疼痛程度、精神心理状况和需要观察的要点等。(2)告知患桃体切除术由于切除范围局限,术后组织肿胀减轻,与传统切除者出院后电话访视的时间(术后第7天及第14天)。(3)告方法相比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疼痛大大减轻,因知病房服务热线,有问题随时电话咨询。
[2]
(1)饮食指导:①术后一周之内冷流食,此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但其中的不足如:2.2 个性化指导内容。
少食多餐;第二周为半流食;第三周从软食开始恢复正常饮食,术后伪膜脱落时间有可能延长,疼痛时间延迟,有继发性出血的
[3]
但应禁食较硬、辛辣刺激性食物。②根据不同年龄告知相应的风险增大等。我院对使用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扁桃体患者给予
饮水量,以减少伤口感染的危险。(2)康复指导:①指导患者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及延续性护理,在减轻疼痛、降低术后出血发
舌部运动操,防止舌肌群粘连,影响发音清晰度。②掌握正确生率、舌肌群功能恢复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具体介绍如下。
的漱口方法,漱口液尽量充分接触创面。③出院2周内避免高1 对象与方法
声叫喊及剧烈活动。(3)突发情况处理:如痰中出现血丝或少1.1 对象。本次研究选取我科2014年5月到2015年4月扁桃体
量鲜血时,口含冰水或冰块,血量增多或不止时及时就医。(4)切除的患者。选取标准:(1)入院诊断为扁桃体肥大、病灶扁桃
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的康复及预防并发症知识。体、扁桃体肿物。(2)患者或其监护人有沟通能力(对于年龄未
2.3 满意度评定。采用电话访视方式进行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满12周岁的患者由其监护人接受延续性护理)。(3)自愿接受
并配合术后延续护理。入选患者60人,其中男性44人女性16人。定,满意度问卷分为4个条目:知识宣教、饮食指导、功能性文化程度:文盲22人,小学10人,初中4人,高中6人,大学6人。训练、心理护理。5个维度:非常满意5分,满意4分,一般3
分,不太满意2分,不满意1分。1.2 方法。本次研究对入选患者均采用电话回访方式收集其对
3 结果护理的满意度,具体方法:(1)按照随机分配分为两组,实验
通过SPSS.18进行统计。组30人,对照组30人。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
对照组在患者出院前常规进行康复指导及发放宣教材料。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根据其伤口伪膜颜色及薄厚程度加强了功能训练、饮食及心理指导。(3)实验组在坚持术后第7天、第14天的出院延续护理指导及电话访视。
表1 观察组满意度n=30(%)
内容知识宣教饮食指导功能性训练心理护理
非常满意
28262927
满意1402
11一般1
不太满意
0000
不满意0000
满意度(%)
96.710096.796.7
0 引言
2 延续性护理实施
目前临床上尚无一种特异性的狂犬病治疗药物和方法,唯一的途径就是接种狂犬疫苗,而随着动物咬伤、抓伤人发生率的提高,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所导致的不良反应问题也得到了人们的关注[5]。护理人员在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需要对人用狂犬病疫苗的保存温度进行适当把握,避免其冷链系统受到破坏,同时,需要严格把握狂犬疫苗接种的护理注意事项,并为其提供全程接种协助[6]。
参考文献
[1] 石吉玲.浅析对狂犬疫苗接种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7):117-118.
[2] 王慧楠.接种狂犬疫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
2011,8(12):87-88.
[3] 王安岗.探讨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出现的4个问题[J].医学动物防
制,2011,08(01):96-96.
[4] 杨永萍.接种狂犬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J].中国药物经
济学,2014,2(11):166-167.
[5] 赵林英.注射狂犬疫苗后出现药疹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
学专业),2012,14(4):369-370.[6] 许真,刘波,殷文武,等.2006-2008年全国狂犬病流行病学监测分
析[J].疾病监测,2010,09(05):220-67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