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探讨
摘要: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工商管理人才,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要结合企业实际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校企合作成为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发展潮流,在就业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但在当前的高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因此,本文就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
在校企合作中,要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同时,要加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工商管理专业中的应用和创新,优化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让校企合作为高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条件和平台,进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通过这些方面的优化加强,就可以让学生在校企合作中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明确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具竞争优势,在这一过程中,要将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利用校企合作模式来对学生进行培养。对企业来说,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人才,企业需要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在工作过程中掌握先进的
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1]。对高职院校来说,要把市场需求作为导向,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要对当前市场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明确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例如在市场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当前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主要是具备较强的市场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等,因此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要将这些能力作为重点进行培养,这是校企合作中最为关键的一步,评估能够让企业了解到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是否能够适应岗位需要。校企合作过程中评估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校企合作来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二是对学生毕业后就业情况进行调查;三是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再就业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评估能够让企业了解到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是否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是否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等,这些都是校企合作中需要注意到的内容。
二、优化课程体系
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和企业积极沟通,建立与企业共同合作的机制,对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进行合理规划,按照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对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合理定位,让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充分发挥作用,让学生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中学到更多的实际操作技能。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来完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与企业签订相关协议的方式来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可以在企业中进行实习,学校要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掌握更多的实际操作技能,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与企业联合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方式来提高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利用率,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在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合作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与企业的需求相结合,使学生更加具有实践能力。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可以让企业参与到课程体系构建中,参与到专业建设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2]。企业参与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校企合作可以通过企业员工培
训等方式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可以让学生与企业人员进行交流沟通,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管理人才支持。
三、改革教学方式
校企合作是以企业为核心的,教学方式要充分考虑企业工作实际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工商管理案例,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研究,让学生对案例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和认识。在案例分析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己讨论案例的结果和评价[3]。当然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让学生在思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还可以将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引入到教学中来,让学生了解企业需求和存在问题的原因,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并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方向,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当前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个性化的,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要与企业需求相吻合。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要求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拥有团队协作精神和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要求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能够处理企业内部各种事务,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要求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根据市场需求提出创新策略。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方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但是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校企双方地位不对等等。因此,高职院校要采取积极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加大对校企合作的重视程度,通过政府支持、学校引导、企业参与等方式促使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效率,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工商管理人才,促进学生就业与企业发展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陈迪.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营销界,2022(52):280-281.
[2]万吉玲.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2):12-14.
[3]陈淑芬,谭波.基于\"术科\"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校企深度合作研究——以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术科班\"为例[J].2021(2018-5):162-16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