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学 位 论 文
论文题目:以部件为核心的对外汉字课堂教学
设计
学 生 姓 名: 赵明 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研究生 申请专业名称:汉语国际教育 研 究 方 向: 汉字教学 指导教师姓名: 韩鉴堂 专业技术职称 副教授 提交论文日期: 2016年 3 月 22日
以部件为核心的对外汉字课堂教学设计
摘要: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蓬勃发展,但是对外汉字教学却面临着滞后的局面。为
解决此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前人的研究,确立了以部件为核心的教学法。
本文首先介绍了部件的相关理论,涉及部件的定义、切分、分类和区别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部件教学法的优势与不足。其优势在于减少学生的畏难心理、培养自学能力、便于识记识别和减少汉字偏误。其劣势在于部件的本体研究不完善、注重汉字书写能力而忽视认读能力和不适合作为汉字教学的开端。为了弥补其缺陷,拟确立部件教学与笔画教学法、字理法、形声字教学法结合的方法,即以部件为核心的教学法。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选取《体验汉字》为教材,并以《体验汉字》(入门篇)第八课为例,针对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进行了以部件为核心的教学设计,并对教学设计效果进行了调查,最后分析调查结果和学生反馈得出了此法的可实施性以及存在的局限,以期形成一个更为系统、行之有效的汉字教学方法。
关键字:对外汉字教学;汉字部件;部件教学法;教学设计
I
An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Components-based Method for Teaching Chinese Characters to Foreign student
Abstract: Even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n Teaching Chinese as Second Language
in recent years, teach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is still lagging behind.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phenomenon was analyzed, and an instructiongal design of components-based teaching method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relevant theories on the key components such as definition, disassembly, classification and features of distinctiveness, a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advantages and diaadvantages of components-based teaching method was discussed. From the results, it can be seen that this method has many advantages including to reduce th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fear of the difficulty in learning Chinese characters, to develop self-learning capability, to make it easy for memorizing and identifying Chinese characters and to reduce errors. While the disadvantages such as the incomplete ontology research, only focusing on the ability to write Chinese characters and ignoring the reading ability as well as not suitable for the beginning of Chinese, are also existed. In order to compensate for its limitations, a comprehensive method which combines the merits of strokes teaching, motivation teaching methods and pictophmetic characters teaching method was put forward.
Above analysis above, a teaching scheme of Lesson Eight to the students who have no background of Chinese in textbook EXPERIENCE CHINESE CHARACTER(beginning vision)was explore, then the effect of teaching was investigated, and finally the feedback of student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scheme was summarized, so that a a systematic, efficient teaching method was established.
Key words:Chinese character instruction to foreigner students; Chinese character
component; component teaching method; Instructional design; EXPERIENCE CHINESE CHARACTER
II
目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 1 1.2 研究现状 ......................................................... 2 2. 汉字部件相关理论...................................................... 3
2.1 部件的定义 ....................................................... 3 2.2 部件的切分 ....................................................... 4 2.3 部件的分类 ....................................................... 5 2.4 部件的区别特征 ................................................... 6 3. 部件教学相关理论...................................................... 7
3.1 部件教学法的优势 ................................................. 7 3.2 部件教学法的不足 ................................................. 9 3.3 以部件为核心的教学法 ............................................ 10 4. 课堂教学设计......................................................... 12
4.1 教材分析 ........................................................ 12 4.2 教学对象分析 .................................................... 12 4.3 教学案例 ........................................................ 13 4.4 教学反馈调查分析 ................................................ 22 4.5 存在的局限 ...................................................... 25 5. 结语................................................................. 26 参考文献................................................................ 28 附录.................................................................... 29 致谢.................................................................... 32
I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欣欣向荣,但是作为重点和难点的汉字教学却面临着滞后的局面。原因之一就是汉字教学没有引起广大汉语教师和研究者的注意。
汉字教学之所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方面是因为对外汉语教学基本上是以西方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理论为指导的,而在西方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理论中,文字和文字教学无足轻重,但此理论适用于拼音文字的英语等而不适用于表意体系的汉语。
摆脱西方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理论,不难发现汉语是以字为基本结构单位,正如徐通锵先生(1994)所言:“字是汉语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构单位”。字与词在形音义方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单音词,构词字的形音义就是词的形音义。对于复音词,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构词字为单纯词和合成词提供了语音和词形,还为合成词提供了词义,构词字字义加之特定的组合方式构成词义。比如“笔直”一词,构词字“笔”和“直”的字义加之偏正式的组合方式,可得“像笔一样直”的词义。此特定的方式还有联合、补充、动宾、主谓等。由此可见,汉字教学是词汇教学的基础,汉字教学是词汇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应正视汉字与汉语之间的关系,提高对汉字的关注度。
除此之外,学好汉语应具备听说读写全方位的能力,但很多学生重听说轻读写,这为将来的汉语学习埋下了隐患。正如德国的柯彼得先生(1995)指出:“不少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在口语交际上不成问题的外国人在书面交际方面是文盲或半文盲。”毋庸置疑,要想获得读写能力,学习汉字是第一步。要想提高读写能力,清晰地识字、读字、写字是良好的途径。而且,汉字对汉语交际也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初次见面时相互介绍,对方说自己姓章,但是听者不知是章还是张,这时利用汉字称说十分必要,所以很多人介绍为“我姓章,立早章”,若没有汉字知识,便不知对方的姓,无法完成交际。中国各地方言的发音不同,但汉字完全相同,如果可以写汉字、识汉字,那么交际就可以实现。
综上所述,汉字是词汇学习的基础,并对汉语听说读写技能都有影响,因此,在汉语教学中只有重视汉字,使汉字切实纳入汉语教学的框架之中,才能使学生学好汉语,流畅地完成书面和口语交际。
然而,仅仅重视汉字不足以提高教学效率,只有提出更为科学、有效的教学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回顾汉字教学法研究的历史,学者们提出了多种多样的汉字教学法,比如笔画教学法、偏旁教学法、字理教学法、趣味教学法等,但是这些教学法都
1
有各自的缺陷,难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部件为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途径,以部件为核心的教学法可以减轻学生的畏难心理,减少汉字偏误,以更有效地解决汉字辨认难、书写难的问题。
1.2 研究现状
语言教学研究规律是由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一般教育规律共同决定的。(吕必松,2007)具体到汉字部件教学,其研究现状可分为部件本体研究、部件学习规律研究、部件教学法研究三部分。
部件本体的研究涉及部件的定义、切分原则、分类、数量等。有关部件的定义众说纷纭,国家语委(1998)规定“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有关部件切分的原则主要有两种意见,即苏培成(1995)提出的“确定组合层次,有两个原则:一个是单纯字形原则,一个是构字原则。”亦即通常所说的“据形切分”和“据理切分”。苏培成(2001)把部件分为“成字部件”和“非成字部件”,赵晶(2012)的《汉字的部件与对外汉语教学》则按部件功能分为表意部件、表音部件、符号部件。关于部件数量,张旺熹(1990)的《从汉字部件到汉字结构—谈对外汉语教学》对《常用字和常用词》中1000个最常用汉字的部件及结构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非成字部件和成字部件共344个,其中基础部件118个。邢红兵(2005)的《<(汉语水平)汉字等级大纲>部件统计分析》对2905个汉字进行拆分,建立了“等级汉字拆分数据库”和“等级汉字基础部件数据库”,得到基础部件515个,其中成字部件285个。
部件学习规律研究包括部件的偏误、认知和调查实验研究。张旺熹(1990)的《从汉字部件到汉字结构——谈对外汉字教学》指出常见的部件偏误有部件混乱、部件错位、结构松散等。肖悉强(2001)的《外国学生汉字偏误分析》将部件偏误分为部件的改换、增加和减损、变形和变位;姜丽萍(1998)的《基础阶段留学生识记汉字的过程》通过对留学生的跟踪调查发现留学生主要采用“组块”记忆、联系记忆、特征记忆等方式识记汉字;石定果、万业馨(1998)的《关于对外汉字教学的调查报告》对学习汉语平均年限为5年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对汉字的基本结构与特征都有一定认识,并且对声旁的判别能力明显低于对形旁的判别能力,读音方面的困难多于书写,“见字不知音”是最大的困难。冯丽萍(2002)的《非汉字背景留学生汉字形音识别的影响因素》对一批中级水平、无汉字背景的留学生的汉字形音识别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测试和研究,探讨了部件对字形识别的影响。
部件本体研究和部件学习规律研究促进了部件教学研究,伍巍(2004)的《对外
2
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初讨》认为在掌握了大部分作为偏旁的独体汉字的基础上,进入汉字部件的组合教学,通过部件组合教授汉字。朱慧(2014)的《部件趣味性教学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应用》结合部件教学法和趣味性教学法,对部件趣味性教学的课堂应用进行了初步的设计,旨在探讨又有趣又有效的汉字教授方法。段婧(2012)的《部件在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字教学中的应用》以《汉语教程》为基点,对书中出现的汉字进行分析,针对学生学习难点,分别对初级、中级、高级汉字教学提出了利用部件进行教学的不同方法。
但是,总体而言,有关部件教学的研究数量还不多,如何在正式的课堂中使用部件进行教学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从对部件和部件教学法的分析出发,确立了以部件为核心的教学法,并以《体验汉字》(入门篇)为教材提供了可供实施的教学方案,以期提高汉字教学的效果。
2. 汉字部件相关理论
2.1 部件的定义
国家语委(1998)颁布的《信息处理用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件规范》(简称为《汉字部件规范》)指出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得到普遍认可和应用,本文采用此定义。比如,“笑”字由“⺮”和“夭”部件组成,“⺮”还可以和其他的部件组成“笔”、“筑”等,“夭”还可以和其他的部件组成“袄”、“沃”等。由此定义可知,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笔画也可以成为部件,如“丨”是一个部件,它可以组成汉字“旧”、“引”等。
然而,部件与部首、偏旁易混,区分清楚十分必要,通过对三者的区分,能更好地认识部件及其特点。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解释“部首是指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部件”,它起源于许慎的《说文解字》,许慎按照字形结构,把具有同一个形旁的字归为一类,称为一“部”。它主要用于编纂、检索汉字,是以归类为目的的构形法研究的产物。而部件是从汉字形体结构角度提出的,部件与部首在某些字上可能重合,比如“换”,“扌”既是部件,又是部首,关键在于其在何种范围内使用,在归类意图中便是部首,在分析字形结构中便是部件。
偏旁最初是指“六书”中会意字、形声字里的两个组成部分,《辞海》(第6版)解释为:“旧称汉字合体字中,左为偏,右为旁。习惯上左右上下统称为偏旁。”偏旁或表音或表义,可分为音旁和义旁。它用二分法对合体字的进行一次性切分,是传统汉字结构学说里的一个概念。而部件是对全部的汉字进行字形结构的分析,包括独
3
体字。并且,部件采用层次切分的方法,如“做”第一层切分得部件“亻”和“故”,第二层切分得部件“古”和“攵”。
综上所述,部件、部首、偏旁分属字形结构分析、词典编纂与检索、结构学等不同的范畴,因不同的用途而提出。部件是对所有汉字形体结构进行层次分析而获得的构字单位。
2.2 部件的切分
学者们对部件的定义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对部件的切分也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总体而言切分的标准主要为两种:据理切分和据形切分。据理切分是指依据汉字构字理据进行切分。①据形切分,是指不考虑构字理据,以字形结构规律进行切分。不同的目的切分的原则不同,若面向计算机信息处理,则切分越细越有利于信息输入,适合据形切分。而面向对外汉语教学,切分过细会使学生记忆负担加重,因此应以理据进行切分,使切分出来的部件与整字有形、音、义的联系,便于学生学习和记忆。
虽然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大部分汉字都有理据可循,但是随着汉字隶变、楷化,一些汉字的构字理据变得不太明显,还有一些汉字形字理发生矛盾,这时要按照字形进行切分。总之,切分时寻求理据,据理切分为主;同时,尊重现实,据形切分为辅。
在此原则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种类的汉字采用不同的方法: (1)理据可析的,按理据切分。例如:“明”、“休”。
(2)按理据切分时,属于层次结构的,依层次切分;属于平面结构的,一次切分。例如:“滩”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汉字,第一层切分为“氵”、“难”,第二层切分为“又”“隹”。“林”是平面结构,一次性切分为“木”、“木”。
(3)无法分析理据或者字形与理据有矛盾的,依形切分。例如:“更”,从攴丙声,现已看不出字理,据形切分。
具体进行切分时,尤其是据形切分时,注意以下几点:
(1)交重不拆。例如:“东”是交重结构,不可拆分为“七”“小”。 (2)切分后的各部分均不再构成其他汉字的,即使是相离或相接,也不拆分。例如“来”不可拆分为“丷”“未”。
(3)因为构字造成独体字部件相离的,拆分后仍将相离部分合一,保留独体字的原形。“乘”切分为“禾”、“北”,不切分为“禾”、“丬”、“匕”。
部件的切分十分重要,它直接决定了汉字教学内容,即一个汉字由什么部件以及
①
理据是指构字的理论依据,是汉字的字形能指与字义字音所指之间的关系,即汉字的组成规律。
4
如何组成。不同的切分原则与方法,教学的内容不同,采用据理切分为主、据形切分为辅的原则是从教学实际出发,符合教学规律的。
2.3 部件的分类
汉字按照以上原则和方法切分后得到一个个部件,每个部件并不相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可以更深入地认识部件。
(1)成字部件和非成字部件
按部件能否独立成字,可分为成字部件和非成字部件。(苏培成,2001)此处所言独立成字的确定,是就现代汉字而言,以《现代汉字通用字表》为标准的。能在此表中查到并且有独立的意思和使用环境的即可称为成字,反之,为不成字。能够独立成字的部件是成字部件,即独体字,此类部件还可以和其他的部件组合成字,即合体字。例如“女”可以独立成字,也可与“口”组成合体字“如”。而非成字部件是不能独立成字的部件,这类部件不能单独构成一个完整的汉字,必须和别的部件组合成汉字,如“宀”不能单独成字,可和部件“丁”组合成“宁”。
一般而言,成字部件即独体字是学生学习汉字的开端,而且相对简单,教师采用直观有趣的方法解释这些成字部件有益于引起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习汉字的信心。
(2)变形部件和本体部件
按部件构字时形体是否变化,分为变形部件和本体部件。(朱慧,2014)在构字时为了协调、美观,结构上匀称合理,一些部件在形体上产生了部分变化,这类部件称为变体部件。而自身原有形体没有变化的部件则称为本体部件。本体部件发生形体变化成为变体部件,这种变化一般是改变本体部件的笔形、笔势、或笔画组合。大部分变化很小,如自—鼻,爪—采。只有很小一部分变化很大,如肉—脸,火—煎。显而易见,不是所有的部件都有变体。
在教学中,应该指出变体部件的本体部件,这有利于学生对部件意义的理解,进而有益于学生对整个汉字形义的理解及记忆。教师应整理本体部件的变形部件,使学生对此类部件有系统的了解。
(3)表意部件、表音部件和符号部件
按部件的功能,构字时能表示汉字意义或意义类属的部件称为表意部件。(赵晶,2012)如“洗”中的“氵”。构字时能提示汉字读音的部件称为表音部件(赵晶,2012),表音部件的读音与它所构成汉字的读音相同或相仿。如部件“青”的读音与汉字“清”的相同,部件“官”的读音与汉字“馆”的相近。符号部件指既不表音也不表意的部
5
件。(赵晶,2012)在汉字简化的过程中,很多表意或表音的部件被符号代替。如“對”简化为“对”,部件“又”为符号部件。
部件的功能保留了汉字的理据,通过对部件功能的分析使学生了解汉字理据,认识到每个部件对汉字意义或者读音的贡献,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识记汉字。
2.4 部件的区别特征
以上只是阐述了部件的类别,但若要阐明一个个具体的部件,分析每个部件的区别特征十分必要。部件的区别特征包括形体、功能和结构区别,这些区别特征也是汉字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1)形体区别
部件是汉字的构字单位,汉字是由一个或几个部件构成的,因此部件的形体区别构成了整字形体区别的基础,“汉字由哪些构件构成,这是它最重要的的属性,也是决定字与字区别的关键”。(王宁,2002)比如部件“木”与“大”形体差别构成了其组成的汉字“困”与“因”的形体差别。
汉字系统中存在大量的形似部件,例如“己”和已”、“问”和“间”、“太”和“犬”。这些部件的差别很小,只能依据一些细微的特征,如笔画的形状、关系等。在教学中,由于混淆部件形体而导致的错误很多,比如把“留”右上角的“刀”写作“力”,“乱”右侧“舌”写作“禾”。这类错误常见于欧美学生中,因为此类学生习惯拼音文字以语音识记词语的方法,对汉字“以形别义”的区分方式不敏感,或者忽略了一些细小的形体区别。因此,作为教师,应告知学生汉字属于表意体系和“以形别义”的特点,并且在讲解部件时和相似部件进行细致的区分。
(2)功能区别
仅仅从外在的字形上区分部件是不完整的,还应从部件的构意功能上认识它们的差别,这样才符合汉字认知规律。在介绍部件分类一小节中,本文按照功能把部件分为表音部件、表意部件和符号部件。学生把“邀请”写作“激请”是因为对部件的构意功能不清楚造成的,“邀”由表意部件“辶”和表音部件“敫”构成,表示“邀请”,其中表意部件“辶”表示与行走有关。理解到此处,学生便不会犯同样的错误。部件功能的重要性以上已提到,不再赘言。
(3)部件结构
部件按照一定的空间位置、方位布局组合成汉字,部件的结构是指各部件组成汉字时的布局图式。部件结构共有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右上包围结构、左上包围结构、左下包围结构、上三包围结构、下三包围结、左三包围
6
结构、全包围结构、框架结构和独体结构等13种。(黄伯荣、廖旭东,2002)部件结构是汉字构形的重要元素,如果没有部件结构,汉字无法形成方块字的立体结构。部件结构也是部件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部件结构很容易区分,但是学生在书写时极容易出错。结构松散、结构混乱是常见的错误,学生学习汉字之初常常把左右结构的字写得左右分离,把上下结构的字写得上下分家,以致于整个字不协调、不美观。学生也会把汉字写得不成方块,左高右低。另外,学生有时会混淆一个字的结构,比如把上下结构的“落”写作左右结构。由此可见,对于学生来说,在汉字书写方面处理好各个部件的空间关系很难。
因此,在教授汉字之初,让学生养成用四字格写字的习惯十分重要,这有利于学生理解汉字方块字的特征,区分不同的结构,减少错误的出现,写出均匀美观的汉字。
3. 部件教学相关理论
3.1 部件教学法的优势
从汉字书写的角度分析,它是一个由基本笔画到基本部件再到完整汉字的逐步生成的体系。(桑萍2012)笔画只是基础,并且不与整字的意义和读音相联系,而部件在汉字生成过程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依据理据切分出来的部件又蕴含着整字的意义或读音,由此可见,部件是汉字结构的核心,是汉字构形中最重要的元素。
部件在汉字结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部件教学成为汉字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部件必须成为汉字学习的步骤之一。部件教学法立足于部件是汉字的直接构字单位,通过分析部件的形体、功能、结构,使学生理解整字的形、音、义,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汉字构字规律和方块字等特点。部件教学法有以下几个优势:
3.1.1 减小畏难心理
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第一次接触汉字时,认为汉字像一副画,虽然有趣,但毫无规律,抓不到头绪。而且加之认识和识记汉字这项艰巨的任务,便产生畏难情绪。这样的情绪会持续地阻碍学生汉字水平的提高,久而久之,汉字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而另一方面,受表意文字字母组词习惯的影响,学生学习汉字之初会主动寻找组成汉字的结构要素。教师应利用这样的学习心理,适时地提出部件,教授学生汉字也是有构成要素的,部件就是汉字的构字单位。学生解决了内心的疑惑,而且发现和自己的语言有相同之处,便会对学习汉字产生信心。随着部件学习的深入,学生透过部件认识到汉字表意性、方块字和理据性等特点,畏难情绪大大减少。
除此之外,研究表明,如果学生熟练地掌握了118个部件的正确书写形式,也就解决了1000最常用汉字中80%的部件书写问题。(张旺熹,1990)所以,部件教学法
7
化繁为简,减小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增强了学生学习汉字的信心。
3.1.2 培养自学能力
在引入部件之后,教授学生部件的形体、功能和结构,从而使学生理解汉字的特点,把握汉字的规律。首先教授部件的功能,讲解部件的形音义如何提示整字的形音义,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整字,进而理解汉字构造的理据性。这种理据性也是汉字的特点之一。
学生较早接触的成字部件,即独体字,是学生认识汉字的大门。很多成字部件都保持了汉字象形的特点,比如“山”、“火”、“朱”等,通过对照这些字的字形和它们所要表达的实物,引导学生了解汉字最重要的特征—表意性。汉字和欧美学生的母语不同,同样作为符号系统,汉字记录的是汉语中的词或语素,因而学习汉语不能采用学习印欧语系语音识记等方法。通过成字部件这扇大门使学生认识到汉字的表意性,并启发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不同于母语的汉字学习方法。
通过对部件功能的讲解,学生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整字,而且学习了汉字理据性和表意性的特征。除此之外,部件的结构也是部件教学的重要内容。在部件书写正确的前提下,学生只有学会合理安排每个部件的空间,才写出均衡、美观的汉字。并且通过部件结构的教学,学生会发现部件经过几个层次逐渐生成整字,这为教师教授汉字构造规律奠定了基础。学生也会观察到汉字最终的形体都是方块状,也就自然习得了汉字方块字这一特征。
总之,部件教学法贯彻了形象直观的教学原则,把汉字的基本理论蕴于部件教学的实践之中,使学生在实际材料之中把握汉字的特点和规律。对汉字特征和规律的把握有益于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自学能力,并助力学生汉字学习的长远发展。
3.1.3 便于识记识别
汉字系统庞大,结构复杂,数量众多,识记汉字是一项重大而困难的任务。心理学表明,人的识记容量是7+2个模块。传统的笔画教学法以准确识记每个字的笔画为前提,据统计,汉字中笔画数是6—12的约占一半,常用字平均笔画数一般在10以内,相比之下,汉字的平均部件数为2.3。(殷凌燕,2004)显而易见,部件教学法更符合学生识记规律,有利于学生识记汉字。心理语言学认为:可音读性在单词识别中具有重要作用。词义是单词识别的重要变量„„,词的意义不可避免地要影响知觉。(殷凌燕,2004)按照理据切分的部件一般有可称谓性、较为固定的意义或表音性。成字部件一般都有表意或表音的功能,容易识别。非成字部件如“冫”“辶”“亻”也具有可称谓性,标示着整字的意义,如“亻”称为单人旁,由它组成的汉字一般与人有
8
关。总之,部件教学法使汉字识记、识别更加容易。
3.1.4 减少汉字偏误
学生的汉字偏误大多与部件有关,包括部件混乱、部件位置错误、部件结构混乱、部件结构松散等等。在部件区别特征一节我们已经谈过,不再重复。这些错误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对部件的意义不明确,对部件结构分辨不清。部件教学法会教授每个部件的意义和其结构,使学生建立部件意识,减少错误的发生。
3.2 部件教学法的不足
部件教学法有诸多优点,但是它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汉字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必须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汉字教学系统与之相对应。
3.2.1 部件本体研究不完善
本体研究支撑着教学研究,教学研究随着本体研究的发展而发展。而部件本体研究尚不深入,需进一步更深入的研究。
部件的切分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学界就这个问题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也没有学者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虽然《汉字部件规范》确定了“从形出发,尊重理据、立足现代、参考历史”的基本原则,但是这份文件毕竟是立足于汉字信息处理,而不是汉字教学,不适合教学使用。在这之后的《现代常用字部件及部件名称规范》,虽然是面向汉字教学对现代汉字常用字的部件和名称做出的统一规定,但它是《汉字部件规范》的一项后续工作,沿用了《汉字部件规范》的基本原则,对《汉字部件规范》中的部件拆分只做了局部的修改,不符合教学规律,并没有引起重视和认同。总之,关于部件的切分原则和方法至今没有形成科学、权威的理论,有待深入研究。
部件的名称也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简明、科学的称谓,可以使教学实现视听并用,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效率。有关部件名称的研究尚少,虽然《现代常用字部件及部件名称规范》对现代汉字常用字的部件和名称做出了统一的规定,但是实用性不强,比如“”称为“尔字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尔”字并不常用,这可能会加重学生的记忆负担。如何命名更加科学、不同的部件名称对学生学习记忆汉字有什么不同的影响,都需要进一步研究,为教学提供理论支撑。
3.2.2 注重汉字书写能力,忽视认读能力
对外汉字学习的目标是形音义的统一,见字知其音、义,知字的音、义能书写其形体,这是汉字的基本能力。
汉字部件是汉字的构字单位,部件教学法着重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即一个汉字由哪些部件以什么结构组成,因此字形是其教学的重点,此法着重汉字的书写能力。
9
汉字的书写能力是汉字能力的基础,但是认读能力也是组成汉字能力不可缺少的部分。认是指见字知音,部件教学仅仅在分析部件功能时涉及字音,难以减少学生识记字音的困难。读是指见字知义,部件按照理据进行切分,在此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然而随着现代汉字形体的变化,符号部件占有一定的比例,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汉字意义的认知,加重了记忆的负担。
3.2.3 不适合作为汉字教学的开端
虽然部件在汉字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但是以部件作为学习汉字的开端是不合理的。部件是汉字结构的核心单位,而不是基本单位。初级早期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汉字,对他们来说,此时最重要的是接受并熟悉这个表意体系的文字。过早的讲解部件知识会使学生感到挫败,失去对汉字的信心和兴趣。而且初级早期阶段涉及的部件切分、功能、结构的知识很少,此阶段只需要介绍涉及到的最简单的部件知识,使学生逐步形成有部件的意识。
综上所述,部件教学法既有优势,也有不足。单纯的部件教学不足以形成一个科学系统的教学法,应以部件教学为核心吸收其他教学法的长处,形成以部件为核心的教学法。
3.3 以部件为核心的教学法
3.3.1 初级阶段笔画先行
汉字是由笔画到部件再到整字的层级体系(张旺熹,1990),汉字教学应以作为汉字结构基本单位的笔画为起点。笔画与部件分属汉字结构的不同层级,这为笔画教学法与部件教学法的结合提供了可能。
教师要教授基本笔画、笔顺和笔画变体等,使学生建立笔画意识。笔画意识薄弱则难以辨别部件的细微差别,会影响后继的部件教学。笔顺教学必不可少,按照笔画书写规则书写能提高书写速度,写出美观大方的汉字,减少笔画松散、笔画缺失的错误。此外,笔画教学还包括笔画数的学习,正确数出汉字的笔画数,在字典和词典中才能找到相应的汉字。检索也是汉字学习的内容之一,是学生具备自学的能力的必由之径。
教学中可以采用书空说字、逐笔画写汉字的方法,以具有代表性的独体字为学习材料,既练习了笔画,又学习了基础的汉字。在笔画、笔顺及其扩展练习中可以引入单笔部件和成字部件,与部件教学法对接。
众所周知,笔画的认知和书写是学习汉字的基本功,笔画教学是汉字教学不可逾越的步骤。笔画教学法作为传统对外汉字教学法,弥补了部件教学在初级早期阶段的
10
不足,为学生写好汉字、学好汉字奠定了基础。
3.3.2 部件法与字理法结合
字理教学法是以汉字的理据为主导的教学法,此法旨在引导学生认识汉字形、音、义三者之间内在联系,变机械记忆为意义识记,降低认读难度,增强认读效果。部件的切分是以理据为主要原则的,此为部件教学法和字理教学法的结合点。
在教学中,讲解到部件的切分时,为使学生加深对字义的理解,教师有必要讲解切分的依据即理据。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汉字都可以追溯理据,但只要具有理据,就应充分利用。
教学中的字理主要是六书理论, 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转注”与“假借”也被认为是用字法,不做讨论。对于象形字与指事字,采用溯源法,这部分汉字大都可以寻找到其演变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字形,借助古文字形, 阐释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 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字形与字义。对于会意字,采用会意字分析法。部件切分结束后,解释每个部件的意义,阐明会意字“比类合谊,以见指撝”的构意方式,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字义。对于形声字,采用形声字偏旁分析法。部件切分完成后,讲解义旁的表义性和音旁的表音性,使学生形成形声字的概念。
字理教学法能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汉字的表意性,也有益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汉字构形的系统性和规律性。部件法结合字理法可以平衡字形与字义的教学,增加字义教学的比重,提高学生的认读能力。
3.3.3 充分利用音旁教授字音
字音一直是学习汉字的难点,在对外汉字教学中,“见字不知音”、“见字难定音”的现象很常见。而现代汉字中形声字占主体且形声字的音旁具有标示字音的功能,据此,利用形声字音旁进行字音的教学是可行的。
而且,根据调查,在《现代汉字通用字表》的形声字中,把声旁读音跟它们组成的形声字的读音相比,声韵调全同与声韵同仅调不同的超过一半。(费锦昌 1998)在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的统计中也出现了相同的规律,因此,利用形声字音旁教授字音符合现代汉字的特点,是字音教学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讲解了形声字之后,学生认识到了音旁具有提示字音、识记汉字的作用。初级阶段从某些表音准确或比较准确的形声字的具体分析开始,范围一般限定在学生已经认识且组字多、规律性强的音旁之中。在学生拥有较大识字量以后,可以逐步增加音旁系联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归纳音旁表音的特点和规律,同时也让学生理解音旁表音的局限性,防止音旁表音规律的负迁移。
11
音旁是体现汉字字形表音的基本要素(李香平,2012),利用音旁教授字音的方法符合习惯于使用拼音文字的留学生“因形求声”的认知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音旁掌握字音的意识和能力,弥补了部件教学法在字音教学方面的缺陷。
4. 课堂教学设计
4.1 教材分析
随着对外汉语教材的与日俱增,对外汉字教材也有所增长。据统计,可以独立使用的对外汉字教材一共27本(胡炳立,2013),通过对比分析,选定《体验汉字》(入门篇)为教材,主要因为此教材明确指出“本教材是由笔画到部件再到整字的习得过程”(邓秀均、田艳,2009),体现了以部件为核心的教学法。
《体验汉字》(入门篇)由邓秀均、田艳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9出版,遵循体验式学习理念和任务型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学习潜力的机会。此教材设计了任务型的课后练习,比如认读词语(双人练习)、打字练习、街头汉字等等,增强了学生的互动和合作,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教学的效率。
本教材共15课,供45——60课时的教学使用,每一课分为“学习目标”“汉字知识”“书写模块”“认读模块”“综合模块”五个部分。教材根据《常用汉语800字表》和《常用汉语1500高频词语表》选词,注重实用,要求学生学会写386个常用汉字,认识由这些汉字构成的约800个常用词语,了解汉字的基础知识,掌握汉字书写的正确方法。
此教材以认写分流和循序渐进为特点,根据初学者的特点,要求正确书写笔画少、结构较为简单的常用汉字,认读笔画较多、结构较为复杂的常用汉字。这有助于分解学生学习汉字的困难,树立学好汉字的信心。本教材还遵循由笔画到部件再到整字的习得规律,按照独体字在前、合体字在后,由独体字演变的部件在前、复杂部件的顺序编写。而且不是就字学字,而是结合词语和简单的句子进行书写和认读,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体现了经由汉字教授汉语的系统性。
然而,此教材也有不足之处,它混淆了部件和偏旁的概念,部件和偏旁不具有区分性,第六课“汉字知识”板块把 “亻”、“讠”、“扌”称为部件,但在“学习目标”却称偏旁。在教学中,教师应指明部件和偏旁的区别。
4.2 教学对象分析
本次教案设计主要针对非汉字文化圈的初级成年学习者,其母语与汉语的固有差异导致了其认知和学习方面的一些特点。非汉字文化圈的学习者大都习惯表音文字的体系,表音文字的语音直接与字形联系,且呈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的一维线性排列,
12
结构简单,形成的视觉映像复杂程度低,换而言之,表音文字以听觉感知为主。相比之下,汉字以视觉感知为主。汉字是由笔画到部件再到整字的多维结构,书写为多向进行,加之汉字表音度低,表义度高,构成的视觉映像复杂程度很高。在教学中,可引入古文字字形,使学生了解汉字表意性的特征,并逐渐形成视觉感知的习惯。
除此之外,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以形—音—义的方式记表音文字,见形知音,知音则知义,但此法迁移到记忆汉字则不妥,汉字不直接表音,汉字的记忆应从形出发,建立形与义之间的联系,之后把音与义相联,最后形成音与形的关联。教师应教授学生记忆汉字的方法,减少非汉字文化圈学生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而且,拼音文字书写为圆笔画且不交叉,并有倒笔和逆笔。汉字则是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在教学中,教授学生笔画的基础知识并带领学生一笔一划写汉字十分必要。
然而,在学习汉字方面,成年的非汉字文化圈学生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他们具有完整的认知结构,成熟的思维方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良好的学习动机。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此方面的有利特征,保持其学习动机,并加入教授汉字规律的内容。
本次教学设计的对象是天津师范大学进修生,共12人,平均年龄为25岁,来自土耳其和葡萄牙等欧美国家,学习汉语6个月左右,处于初级阶段,可以完成最简单的交流,大部分对汉字都有浓厚的兴趣并认为汉字很难。
4.3 教学案例
一、课型
初级汉字课 二、使用教材
《体验汉字》(入门篇)(第八课) 三、教学对象
已学完《体验汉字》(入门篇)前七课,学习了181个汉字,认读了316个词语,掌握了基本笔画、复合笔画、独体字、部件、造字法等汉语知识。 四、教学目的
1.学习8个部件
忄、钅、衤、礻、犭、阝、刂、攵 2.学写30个汉字
忙、快、怕、性、情、银、钱、钟、袜、裤、裙、礼、视、祝、狗、猪、阳、院、那、都、邮、别、到、刻、剧、刮、教、放、数、收
3.认读37个词语
13
快乐、性别、热情、爱情、银行、多少钱、换钱、分钟、钟头、袜子、裤子、裙子、礼物、电视、猪肉、太阳、医院、学院、电影院、那里、那儿、都是、邮局、邮票、别人、别的、来到、京剧、剧院、刮风、教师、教室、放假、数学、数一数、收信人、收入
4.学习汉字知识
部件分为本体部件和变形部件;根据部件记忆合体字的方法;造字法(复习巩固);利用音旁记忆读音的方法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识记8个部件和30个汉字
2.学会根据部件记忆合体字的方法,具备拆分和组合部件的意识和能力 六、教学用具 PPT及黑板 七、教学课时
共三个课时,两次课,每课时四十五分钟 八、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导入
(1)复习上一节课的汉字,PPT展示实物图片,请学生说出实物名称,如“果汁”、“酒吧”等。
(2)根据上节课的“清”引出“情”,请学生猜测“情”的意思和读音,进入新课。 2.学习部件
(1)讲解部件
忄:竖心旁,教师手指心脏的位置,询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忆起汉字“心”及其意义,教师再明确指出“忄”为心的变体。接着解释由它组成的汉字大都与内心活动有关(教材有英文和俄文辅助),一般为表意部件,位于左边。注意强调部件左边是点,不是撇。如情、忙、快、怕、性(有拼音辅助)
钅:金字旁,PPT展示金属的图片,并标注其英文以解释字义,指出“钅”为金的变体,之后解释由它组成的汉字大都与金属有关,一般为表意部件,位于左边,如钱、银、钟
衤:衣字旁,PPT展示一张表示衣服的图片以解释字义,指出“衤”为衣的变体,由它组成的汉字大都与衣服有关,一般为表意部件,位于左边,如袜、裤、裙
14
礻:示字旁,PPT展示“示”的古文字形,配以有祭台和祭物的祭祀图片,解释“示”为把祭物(手指两点)献上祭台(手指字的主干)之意,之后说明“礻”为示的变体,由它组成的汉字大都与鬼神、祭祀及精神有关,一般为表意部件,位于左边。如礼、视、祝。询问学生与“衤”的区别,使学生注意到“衤”多一撇,如礼、视、祝
图1“示”的字形演变
犭:犬字旁,PPT展示“犬”的古文字形,使学生猜测“犬”的意义,学生大体可以猜测出其表示动物之意,肯定学生的猜测。之后解释“犭”为犬的变体,由它组成的汉字大都与动物有关,一般为表意部件,位于左边。如狗、猪。请学生注意第一笔为撇,第三笔与第二笔相接,不相交。
图2“犬”的字形演变
阝:双耳旁,阜和邑的变体,为表意部件,由右“阝(邑的变体)”组成的汉字一般与城镇、地名有关,由左“阝(阜的变体)”组成的字一般与山或山形有关。如阳、院、那、都、邮
刂:立刀旁,教师展示实物刀,使学生回忆起“刀”的意义,接着解释“刂”为刀的变体,由它组成的汉字大都与刀有关,一般为表意部件,位于右边。如别、到、刻、剧、刮
攵:反文旁,PPT展示“攴”的古文字形,教师做出手持木棍击打某物的姿势,解释此字表示其击打之意,之后解释“攵”为攴的变体,由它组成的汉字多与举手做事有关,一般为表意部件,位于右边。如教、放、数、收
图3“攴”的字形演变
讲解完部件的意义和功能后,在黑板上带领学生(学生在课本上)一笔一划书写,注意笔顺,重点讲解书写易忽视或易错的地方。 (2)部件知识
同时列出八个部件,引导学生归纳出它们都是由独体字演变而来的部件,记住了独体字的意义,也就记住了部件的意义。
15
(3)巩固练习
学生分为两组,教师为裁判。PPT展示汉字,给学生一分钟时间准备,教师说开始,组员抢答,组员需说出序号并猜测字义(可用英文),教师评判,归类与猜测字义全对才算答对,答对得一分,答错扣一分。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回答正确的汉字,游戏结束,教师表扬获胜组和表现积极的学生,最后教师再次归纳所出现的部件。 练习一:找出具有相同部件的字,并猜测其字义。
①忙 ②钟 ③快 ④袜 ⑤到 ⑥礼 ⑦裙 ⑧刻 ⑨视 ⑩钱 3.学习汉字 (1)讲解汉字
情:询问学生“情”是什么结构,学生可以回答出左右结构。肯定学生的回答,接着讲解其由部件“忄”和“青”组成,为形声字,“忄”表意,“青”表声,意为某种心理状态。其可组词“爱情”(有英文辅助),意为男女之间的感情,造句如爱情常常很美好(表示爱情美好的图片辅助),还可组词“热情”,意为热烈的感情,如他对我很热情(表示热情的图片辅助)。
钱:询问学生“money”用中文怎么说,学生不知,此时教师展示“钱”字,讲解其由部件“钅”和“戋”组成,为形声字,“钅”表意,“戋”表声,意为交换物品使用的凭证。左右结构。强调“戋”上边为两个横,下边是撇。并延伸出常用短语“多少钱?”,词语“换钱”,以把美元换为人民币为例,造句如我去银行换钱。
裤:教师手指自己或学生的裤子询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会说出英文,但不知中文,此时展示“裤”字,解释其由部件“衤”和“库”组成,“库”还拆分为“广”“车”,表示房屋里面有很多战车。为形声字,“衤”表意,“库”表声,左右结构。请学生注意书写最后的“车”时,第三笔为横,不是竖。因长度较长故量词为条,一条裤子。
祝:讲解其由部件“礻”“口”和“儿”组成,会意字,“礻”“口”和“儿”都表意,“儿”是一个人的形状,“祝”表示一个人跪在神灵面前,开口祈祷。意为祷告(表示祷告的图片辅助)。左右结构。常用句“祝你生日快乐!”
讲解了生字的形音义之后,教师领读两遍,学生跟读。教师在黑板上带领学生一笔一划写该字,强调容易出错的地方,注意笔顺。最后,教师按汉字、词语、句子的顺序领读全部生字。 (2)部件知识
把14个汉字按部件进行分类,相同部件为一类,再一次强化部件的意义和汉字的
16
意义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部件的记忆。 (3)巩固练习
学生分为两组,教师为裁判。PPT展示汉字,给学生一分钟时间准备,给学生教师说开始,组员抢答,答对得一分,答错扣一分,读音、部件、应用全对才算答对。游戏结束,教师口头表扬获胜组,最后按汉字、词语、句子的顺序领读全部汉字。
游戏一:请读出下列汉字并说出它的部件、应用。 例:明:读míng,由日和月组成,明天我想去游泳。
1.忙 2.银 3.钟 4.袜 5.裙 6.祝 7.快 8.怕 9.性 10.情 4.布置作业
(1)每个汉字写5遍,写在练习本上 (2)完成课后书写练习一
(3)准备听写,内容为所学14个汉字 第二课时 1.导入
(1)询问作业情况,收练习本
(2)听写,教师以“快乐”的“快”形式读出汉字,读两遍,学生在听写本上写出。
(3)校正练习答案
采用点名的方式,选择听写中表现不太好的学生,请学生说出答案和理由。教师给予评价,正确则称赞,错误则鼓励。应点明1—4题旨在辨认出相同的部件,5—6意在复习独体字与合体字的区别。
书写练习第一题:请根据字形挑选出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个汉字。 例:a.明 b.姐 c.妈 d.姓→√a.明 b.姐 c.妈 d.姓 答案:1.b 2.c 3c 4.c 5.b 6.d 2.学习汉字 (1)讲解汉字
猪:询问学生“猪”可能表示什么,学生可以回答出表示动物,教师继续询问表示什么动物,学生无法回答,此时教师PPT展示猪的图片。讲解其由部件“犭”和“者”组成,形声字,“犭”表意,“者”表声,左右结构。因体形大故量词为头,“一头猪”,可组词“猪肉”,如我不喜欢吃猪肉。
阳:直接解释其由部件“阝”和“日”组成,形声字,“阝”表山,“日”表太
17
阳,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阳光照在山上的简笔画,并解释其意为太阳照在山上,“阳”即太阳,左右结构。组词“太阳”,如太阳终于出来了。
都:复习“猪”,把“猪”的部件“犭”换为“阝”,引入“都”,解释其由部件“阝”和“者”组成,形声字,“阝”表意,“者”表声,左右结构,联系右“阝”表城镇义,则“都”意为都市,此时读dū。还可以读dōu,此意为全部。如同学们都来了。
到:解释其由部件“刂”和“至”组成,形声字,“至”表意,“至”在古代汉语中表示到来,“刂”表声,表示人的到来,左右结构。左侧“至”的最后一笔为提,不是横。可造句我九点钟到学校。
教:直接解释其由部件“攵”和“孝”组成,“孝”还可拆分为“爻”、“子”。会意字,爻”、“子”、“攵”都表意,PPT展示其古文字形,表示教师手里拿着教鞭督促学生学习算数,意为教学,左右结构。多音字,读jiāo或jiào,如教师读作jiào,可造句我是一名汉语教师,教汉语读jiāo,可造句我正在教汉语。
图4“教”的字形演变
讲解了生字的形音义之后,教师领读两遍,学生跟读。教师在黑板上带领学生一笔一划写该字,强调容易出错的地方,注意笔顺。最后,教师按汉字、词语、句子的顺序领读全部生字。 (2)分类分析
把16个汉字按部件进行分类,相同部件为一类,再一次强化部件的意义和汉字的意义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部件的记忆。 (3)巩固练习
PPT展示部件,给学生半分钟思考时间。教师随机点名,被点名学生去黑板上写出一个可组成的汉字并说出简单的句子,请其他学生观察笔顺的正误。学生写完后,教师进行评价,若有错误则进行修改(笔顺错误请学生修改),多称赞与鼓励。游戏结束,教师按汉字、句子的顺序领读全部汉字。
游戏二:请用下列部件组成汉字,有的部件可以多次使用。
钅 者 方 中 日 句 犭 至 孝 舌 丩 由 攵 居 忄 亥 另 青 娄 刂 氵 阝
例:都,我们都是美国人。
18
3.汉字知识
(1)复习左右结构
列出本课30个汉字,引导学生发现都为左右结构,提醒学生不要写得左右距离过大,注意左右的宽窄比例,“刻”、“邮”左宽右窄,“怕”、“视”左窄右宽,只有把握好比例,才能写出美观的汉字。 (2)讲解汉字结构层次
列出“教”和“数”的结构图,使学生清晰地明白汉字结构具有层次性,部件的切分具有层次性,所以可以根据部件记忆汉字,记住了汉字的部件和结构就记住了整字。
教 数 ╱ ╲ ╱ ╲ 孝 攵 娄 攵 ╱ ╲ ╱ ╲ 爻 子 米 女 (3)讲解音旁表音特点
列出本课的形声字及其部件,请学生归纳出形声字音旁表音的特点即有的音旁和汉字的读音完全相同,如“钟”,有的音旁和汉字的声韵相同,如“情”,有的音旁和汉字的韵母相同,如“忙”,有的音旁和汉字的声母相同,如“猪”。最后,总结出根据音旁学习、记忆汉字读音的方法。 4.完成练习
请两个学生在黑板上完成,其他学生在自己的课本上完成,老师巡视指导。完成后,教师带领学生纠正答案,最后领读一遍汉字。
书写练习第二题:请给下列汉字加上一个偏旁,组成一个左右结构的新汉字。 例:月→明
答案:1.怕 2.院 3.猪 4.礼 5.剧 6.狗 7.教 8.裙 9.视 10.钟 5.布置作业
(1)每个汉字写5遍,写在练习本上 (2)完成课后综合练习二
(3)准备听写,内容为所学16个汉字 第三课时 1.导入
19
(1)询问作业情况,收练习本
(2)介绍上次听写情况,表扬听写优秀的学生,讲解听写中出错较多的地方 (3)听写,教师以“收入”的“收”形式读出汉字,读两遍,学生在听写本上写出。
(4)校正练习答案
采用集体回答方式,教师公布答案并修改错字。
综合练习第二题:下列每组有四个词语,其中一个词语里边有错别字,请挑出这个词语。
例:a.下午 b.地万 c.女儿 d.本子→a.下午 √b.地万 c.女儿 d.本子 答案:1.c(词语不存在) 2.a(分中→分钟) 3.d(体息→休息) 4.c(词语不存在) 2.完成课后练习
(1)完成书写练习二
教师指定一个学生去黑板上完成,其他学生在自己课本上完成,请学生做题时不要翻阅课本,教师注意学生的笔顺、结构。完成后,教师公布答案并重点讲解书写有误的地方。最后教师领读一遍词语。
书写练习二:看拼音写汉字。 例:māma( )→māma(妈妈)
答案:1.银行 2.换钱 3.袜子 4.太阳 5.电视 6.那儿 7.性别 8很快 9.不怕 10.一个钟头 (2)完成综合练习三
教师指定某同桌两个人在黑板上分开写,其他学生写在自己的课本上。书写过程中,教师注意学生书写笔顺、结构等。书写完成后,请同桌互相交换,教师公布答案并讲解书写有误的地方,注意漏字、不写标点符号等错误。同桌互相纠正答案。最后教师领读一遍句子。
综合练习三:按拼音组词成句。
例:wǒmen jīntiān qù fànguǎn chīfàn ba. 饭馆 去 吧 我们 今天 吃饭 我们今天去饭馆吃饭吧。 答案
1.王小姐很怕狗。
20
2.这双袜子多少钱? 3.妈妈给她买了一条红裙子。 4.他一个人吃牛肉,别人都吃猪肉。 5.我们都祝他生日快乐。 (3)完成综合练习四
学生分为两组,教师为裁判。请学生不要翻看课本。小组讨论,限时5分钟,讨论结果由两组学生代表同时写出,以正确汉字的数量计分,一个一分,得分高者胜。教师评定时,先请小组的另一名成员读出,读音错误不得分。若有未学过的字,教师标音并讲解字义。最后领读一遍这些字。
综合练习四:请写出你知道的带有下列部件的汉字。 例:女:妈、妹、姐、好 1.忄:忙、快、怕、性、情 2.钅:银、钱、钟 3.衤:袜、裤、裙 4.礻:礼、视、祝 5.犭:狗、猪
6.阝:阳、院、那、都、邮 7.刂:别、到、刻、剧、刮 8.攵:教、放、数、收 (4)完成认读练习二
教师指定以上练习中不太活跃的学生认读并纠正,注意学生的发音、语气,讲解生字,要求学生见字知义即可。最后教师领读一遍句子。
认读练习二:认读下列句子。 1.我去邮局寄信。 2.他们八点一刻到教室。 3.她妈妈在医院工作,非常忙。
4.我在电视上看过京剧,但是没去剧院看过。 5.今天的报纸放在哪儿了? 6.朋友们都来参加她的生日晚会。 7.请问,怎么办银行卡?
8.这是你上个月的收入,请数一数。
21
(5)完成认读练习三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点名请学生读一遍。
中国有很多银行,如果你走在街上,经常可以看到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这两个银行都是有名的大银行,你可以在那儿换钱。在中国,星期六、日银行都开门,很方便。 3.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打字练习,若有问题,下一节课统一解决。 (2)完成课后作业二 (3)预习下一课的偏旁
4.4 教学反馈调查分析
笔者按照以上教案教授12名学生汉字,学生对学习汉字的热情很高。为了检验以部件为核心的教学法的效果,设计了教学反馈调查问卷。考虑到学生为初级水平,此调查设为中英文对照形式。在第二次讲完第三节课后进行发放,共发放12份,学生填写了30分钟左右,有2名学生未完成作答,有效问卷为10份。
4.4.1教学反馈调查内容分析
此问卷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教学效果测试,第二部分为访谈。教学效果测试意在考察教学的具体效果,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分为4道大题,25道小题,共100分。每题的要求与目的具体如下:
表1教学效果测试内容分析
题号 举例 目的 分值 请把左边的部件与右边对应的汉字连考察学生对主要部件每题3分,共15一 接起来。 衤 示 礻 衣 请写出汉字或拼音。 二 1.kuài( )乐 2.爱情( ) 请按拼音组成句子。 了解学生认读主要汉每题6分,共30分 了解学生对本课主要每题4分,共40汉字的掌握情况 分 的掌握 分 三 1.Wǒmen kuài zuǒ ba,wǒ pà chídào. 字的情况 迟到 吧 我们 怕 我 快 走 22
四 请判断对错,正确的填“√”,错误的检验学生对汉字知识每题3分,共15填“×”。 1.“狼(láng)”可能表示一个动物。( ) 2.“怜(lián)”由“忄”“令”组成。( ) 第二部分的访谈旨在获得学生对以部件为核心的教学法的建议,以聊天的方式进行,共两个问题:
1.你希望老师使用这种方法教授汉字吗? 2.请你对这种方法提出建议。
的掌握情况 分 4.4.2教学反馈调查结果分析
得到学生的反馈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首先整理分析第一部分,对每一道题分别进行统计分析才能检测出学生每一部分的具体掌握情况。
表2教学效果测试题一分析
答题情况 总个数 回答正确 回答错误 平均分 41 9 统计结果 总分数 123 27 12.9 比例 82% 18% 根据上表可知,本题的正确率很高,平均分也较高,学生对部件的接受度和掌握程度很好。“礻”和“钅”出现错误,可能是因为学生对这两个部件对应的汉字不太熟悉。没有出现“礻”和“衤”相混的情况,由此可见,教师强调两个相似部件或汉字的不同十分必要并有效。
表3教学效果测试题二分析
答题情况 总个数 回答正确 回答错误 平均分 70 30 统计结果 总分数 280 120 28 比例 70% 30% 分析上表,此题的正确率较低,平均分尚可,表明学生基本掌握了主要的汉字,
23
但依旧存在很多问题。标注拼音的四道题出错较少,但有2个学生只标注了声母和韵母,没有标注声调,可能是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也可能是因为语音知识学习不完善。写汉字的六道题出错率很高,“银”倒数第二笔的撇与最后一笔的捺相离,不相接。
表4教学效果测试题三分析
答题情况 总个数 回答正确 回答错误 平均分 38.7 11.3 统计结果 总分数 232 68 23.2 比例 77.3% 22.7% 由上表可知,此题的正确率较高,平均分不低,学生已经较好地完成了本课认读汉字的学习任务。绝大部分学生可以将读音与汉字的字形准确地对应起来,但在答题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很细小的书写错误,“狗”的第一笔没有弯度,或没有钩,“到”的第一笔缺失,“数”的第三笔横缺失。有书写时急迫的心理原因,也有笔画学习不到位的原因,在教学中,教师应提醒学生易出错的细微部位,使学生避免此种错误的出现。
表5教学效果测试题四分析
答题情况 总个数 回答正确 回答错误 平均分 39 11 统计结果 总分数 117 33 11.7 比例 78% 22% 分析上表可知,此题的正确率较高,平均分也较高,表明学生基本掌握了本课的汉字知识。出错最多的题是第二小题,考察部件的切分,学生虽然接受了部件的概念,但是还未学会部件拆分。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课堂练习没有涉及此方面,学生未注意此方面的内容,在之后的教学中,要增加此方面的教学,使部件教学法更加完善。
表6教学效果测试分析
答题情况 总个数 回答正确 回答错误 平均分 188.7 61.3 统计结果 总分数 752 248 75.2 比例 75.5% 24.5% 24
上表表明本次测试学生的正确率较高,平均分也较高。刚学汉语6个月左右的学生还未习惯汉字,在交流和学习中一般使用拼音。本次测试能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然而,此次测试也显示了本次教学的缺陷。在之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细小笔画极其关系的强调,完善部件知识的教学。
第二部分的访谈对进一步完善此种方法具有重大意义,其访谈结果如下:
表7访谈结果分析
题目 问题一 你希望老师使用这种方法教授汉字吗? 回答情况 选项 非常希望 比较希望 不太希望 人数 8 1 1 问题二 请你对这种方法提出建议。 比例 80% 10% 10% 题目 回答情况 学生1:This method is quite useful, I think it is quite easy to comprehend. (这种方法很有用,我认为它很容易理解。) 学生2:In my opinion, this method of studiyng hanzi is very useful, and can memorize it easily, but please explian it easier, some of us couldn’t understand it exactly . (在我看来,这种学生汉字的方法很有用,可以便于识记,但是请解释得更简单些,我们中有些人不能清楚地理解。) 学生3:I mostly like the way you explained. (我尤其喜欢你解释汉字的方法。) 学生4:我觉得真好,你今天教我们一个字,然后给学生例子,邮-邮件,教-教室。 学生5:It’s a little hard to me. (这对我来说有一些难。) 根据访谈结果可知,大部分学生接受以部件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并觉得十分有用,希望教师使用此法教授汉字。学生的建议也印证了之前所说的此法的优势,即便于记忆、易于理解等。另外,学生也受益于字不离词的方法。但也有学生提出希望更加简明地解释汉字,这一建议应受到重视并分析其形成原因和解决方法。
4.5 存在的局限
25
虽然以部件为核心的教学法得到了学生很好的反馈,但是分析调查反馈结果,发现学生依旧有一些书写错误,应用汉字还是有一些困难。一方面是由于该教案尚有不妥之处,如时间分配不太合理、练习形式不多等。另一方面是因为此法本身并不完善,需不断发展。
此法提倡以部件学习整字,但是由于汉字的发展和简化,很多汉字难以通过部件清晰地解释整字,如“别”,由部件“另”和“刂”难以解释“别”的基本义另外。再如“礼”,由音旁“乚”难以解释“礼”的读音。即使有的汉字可以通过部件解释整字,但若要讲解得清楚明了并不容易。这也是以部件为核心的教学法的局限之一。 而且,有些汉字的部件学生还未学过且不常用,解释并学习、记忆此类部件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学生记忆负担。如“刻”的部件“亥”,学生并未学过而且极少见到。除此之外,在听写中,出现了未预料到的偏误,如“到”,部件“至”的下部误写为“工”,以部件为核心的教学法只能在某种程度上减少汉字偏误。
综上,以部件为核心的教学法还需不断补充发展,最终形成一个高效实用的汉字教学方法,促进对外汉字教学的发展。
5. 结语
对外汉语事业蒸蒸日上,但是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对外汉字教学发展却十分缓慢,究其原因,其一是汉语教师和研究者并未认识到汉字教学的重要性,其二是至今还未形成科学高效的汉字教学法。而部件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有益启示,本文在深入分析前人有关部件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以部件为核心的教学法,并得出以下结论:
1.部件教学法具有一定优势,如减少学生畏难心理、培养自学能力、便于识记识别、减少汉字偏误,但与此同时,它也存在一些劣势,如本体研究不完善、注重汉字书写能力而忽视认读能力、不适合作为汉字教学的开端。为了弥补其不足,本文将其与笔画教学法、字理法、形声字教学法相结合,形成了一个以部件为核心的教学法。
2.本文按照以部件为核心的教学法,以《体验汉字》(入门篇)为教材,以12位非汉字文化圈的成年学生为教学对象,设计了教学案例,为课堂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3.本文还对本次教学案例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调查,调查分为教学效果测试和访谈。根据调查结果,学生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绝大多数学生都认可以部件为核心的教学法,有的学生认为此法便于记忆、易于理解。由此可见,以部件为核心的教学法是可实施、高效率的教学法。
4.但分析学生反馈并反思,此法还有一些缺陷。其一为很多汉字难以通过部件清晰地解释整字。其二为用一些未学过或者不常用的部件解释并学习、记忆汉字会在一
26
定程度上加重学生的记忆负担。其三为此法只能在某种程度上减少汉字偏误。总之,以部件为核心的教学法还存在不足,需继续丰富发展,最终形成一个完善、系统的汉字教学方法。
27
参考文献:
[1]段婧.部件在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字教学中的应用(D).沈阳:辽宁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2. [2]费锦昌.对外汉字教学的特点、难点及其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1998(5):121-124. [3]冯丽萍.非汉字背景留学生汉字形音识别的影响因素[J].《汉字文化》2002(3):47-48. [4]国家语委.信息处理用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件规范[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2. [5]胡炳立.初级对外汉字教材评估与编写思考(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6]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47. [7]姜丽萍.基础阶段留学生识记汉字的过程[J].《汉语学习》1998(2):46-48.
[8]柯彼德.关于汉字教学的一些新设想[C].//胡明扬.《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105-109.
[9]李香平.汉字理论与应用[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10.
[10]吕必松.汉语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4. [11]桑萍.音节汉字词汇等级高级汉字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2.
[12]石定果、万业馨.关于对外汉字教学的调查报告[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1):45-48. [13]苏培成.现代汉字的部件切分[J].《语言文字应用》,1995(3):53-56. [14]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增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 [15]田艳、邓秀均.体验汉字(入门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 [16]王宁.汉字构形学讲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3.
[17]伍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2004(7):34-39. [18]肖悉强.外国学生汉字偏误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2(2):79-84.
[19]邢红兵.《(汉语水平)汉字等级大纲》汉字部件统计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5(2):48-55.
[20]徐通锵.“字”和汉语研究的方法论[J].《世界汉语教学》1994(3):1-4. [21]殷凌燕.论对外汉字教学中的部件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3):8-12. [22]张旺熹.从汉字部件到汉字结构——谈对外汉字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0(2):114-120. [23]赵晶.汉字的部件与对外汉语教学(D).杭州: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2.
[24]朱慧.部件趣味性教学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应用(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4.
28
附录 课堂教学反馈调查
课堂教学反馈
(Teaching Feedback)
姓名Name 国家Nationality 母语Native language 年龄Age
是否华裔Chinese race or not
学习汉语时间The length of Chinese learning
第一部分 教学效果检测 First part Teaching Effect Detection
一、请把左边的部件与右边对应的汉字连接起来。(每小题3分,共15分)
(Match the component on the left and Chinese character on the right. 3points*5= 15points)
衤 示 礻 金 忄 刀 钅 衣 刂 心
二、请写出汉字或拼音。(每小题4分,共40分)
(Please write Chinese character or pinyin. 4points*10= 40points)
例:míng( )天→(明)天 大小( )→大小(xiǎo) 1.kuài( )乐 2.爱情( ) 3.yín ( )行 4.kù( )子 5.电视( ) 6.电影yuàn( ) 7.yóu( )局 8.京剧( ) 9.guā( )风
29
10.教( )师
三、请按拼音组成句子。(每小题6分,共30分)
(Write words and sentences according to the pinyin provided. 6points*5= 30points)
1.Wǒmen kuài zuǒ ba,wǒ pà chídào. 迟到 吧 我们 怕 我 快 走
2.Zhâ tiáo qúnzi duōshǎo qián? 钱 多少 这 裙子 条
3.Tā jiǔ diǎn yí kâ lái dào yīyuàn. 到 一刻 医院 他 九点 来
4.Qǐng shǔyishǔ yǒu jǐ zhī gǒu. 有 只 数一数 请 几 狗
5.Wǒ shōudào hěn duō shēngrì lǐwù. 生日 很 我 礼物 多 收到
四、请判断对错,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每小题3分,共15分)
(Please judge correct or wrong, fill in the correct“√”, fill in the wrong“×”, 3points*5= 15points)
1.“狼(láng)”可能表示一个动物。
(“狼(láng)”may indicate an animal.) ( )
2.“怜(lián)”由“忄”“令”组成。
(“怜(lián)”consists of“忄”“令”.) ( )
3.可以用“中”记忆“钟”的读音。
(It can be used“中” in memorizing the pronunciation of “钟”.) ( ) 4.“数”、“教”都不是左右结构。
(Both“数”and“教”are not left-right-structure.) ( )
5.大部分汉字都可以分为两个部件。
(Most Chinese character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omponents.) ( )
30
第二部分 访谈 Second part Interview
此调查是为了解您对以部件为核心的教学法的看法。请按自己的真实想法回答,十分感谢!
The questionnaire is designed to know your opinion on the components-based teaching method. Choosing the options by your real idea will be appreciated, thank you very much!
1.你希望老师使用这种方法教授汉字吗?
(Do you want your teacher to use the method to teach Chinese character?)
2.请你对这种方法提出建议,可以用英文。
(Your suggestions on the method,you can write in English.)
31
致谢
首先,要特别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韩鉴堂教授,我论文的完成有赖于韩老师的倾心指导,在确定选题的过程中,由于自己对中国文化的喜爱,选题一直有些偏颇,因为韩老师的指引才选定了一个有价值的题目。韩老师认真负责,每次都会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细小错误,因给我们修改论文而染上重感冒,我们都十分感动。韩老师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我影响很深,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这种精神十分重要。
其次,感谢学院的各位老师,为我们提供整洁的教学环境和高质量的教学内容,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见识了很多大师的风采。尤其感谢开题报告会时三位老师提出的建议,这些建议十分受用,使我的论文结构更加完善。
最后,感谢为我提供实习机会的Palm-Chinese学院,因为这次实习,我有了教授汉字的机会。在实习中,各位老师指导我进行教学,对我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十分有益。也特别感谢一直陪伴我、支持我的家人和朋友,是他们给了我不断前进的力量。
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