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学生网瘾现的剖析与对策

中学生网瘾现的剖析与对策

来源:智榕旅游
 -

中学生“网瘾”现象的剖析与对策

蚂蚁河乡中心学校——王瑞军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交往目前已经成为中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大多数条件较好的中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交流沟通、查找信息、了解世界、掌握知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网络的便捷、丰富为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搭建了宽广的平台。但是网络交往又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也有弊,尤其对于意志力薄弱、自控能力差、好奇心强、逆反闭锁心理占相当比例的中学生来说,这把“双刃剑”的破坏力更大。这已经成为共识。中学生上网成瘾,不可自拔,造成成绩严重下降,身体健康严重损害,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有的学校教师及家长对上网屡禁不止的学生采取了一些极端的方式,但事与愿违,收效甚微。社会各有关部门也采取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但中学生“网瘾”现象呈愈演愈烈的趋势,如何应对?现就这一现象的形成与应对策略进行粗浅剖析。

心理学家提出具有“网瘾”表现出“网痴”的10条标准:(1)下网后总念念不忘网事;(2)总嫌上网时间太少而不能满足;(3)无法控制上网;(4)一旦减少上网时间就会焦躁不安;(5)一上网就能忘掉种种不愉快;(6)上网比上学更重要;(7)为上网宁愿放弃重要的人际交往和工作;(8)不惜支付巨额上网费;(9)对亲友掩盖频频上网的行为;(10)下网后有失落感、犯罪感。

心理学家认为,上述10种情况,一年只要有过5种以上,便是“网痴”。

1

-

并非所有人上网都会成瘾,网瘾常常与自身的某些心理因素有关。例如,性格内向、不善交往,希望得到重视但十分孤独的人,没有特长、工作不突出、心情压抑的人,家庭不和的人,因环境变化导致成绩下降又难以适应的青少年学生,最容易上瘾。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的不是成功,而是挫折和失败,所以希望在网上得到安慰。利用上网消磨时间。或是寻找刺激。

那么中学生迷恋网络的负面影响到底有多大?

首先,影响道德观念的形成。大量的网络信息为上网学习的中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开拓了他们的眼界。大大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但是这些信息都是没有加工筛选的原始信息,良莠不齐。在各种信息、观点自由表达的网络上,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实用主义等西方价值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追求奢侈等腐朽生活方式以及注重感官刺激的庸俗情趣,乘信息大潮汹涌而来。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还没有成熟,还没有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大量接受这些信息,势必影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趋向,使他们逐渐认同西方民主和西方文化,并对自己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产生动摇,进而动摇传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另外,网络也是色情、暴力等文化垃圾生存和传播的土壤。据调查显示,上网中学生中,有近八成访问过色情网站。据报道,涉嫌性犯罪的未成年人几乎全部观看过淫秽影碟或访问过色情网站,青少年犯罪手段也大多来自网络。

其次,影响现实人际交往。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思维异常活跃,他们渴望与成年人同等的交流自由,网络正好给他们提供交

2

-

友的天地,这种交友是以网络为中介,以文字为载体,以虚拟化的交流角色为主体的交友方式,具有间接、虚拟、平等、自由的特点。这种特点使得中学生可以在网上宣泄自己的内心的真实的快乐、烦恼、孤独、痛苦。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扮演一个满意的角色,真实生活中的缺憾可以通过上网制造出的虚拟来弥补。它正是中学生内心渴望的一种交往方式,极具吸引力。中学生的性格尚未定型。长期迷恋网上交友,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他们与真实世界的交往能力,严重的还能导致心理疾病。据报载,一个重点中学的学生,自从迷上网上聊天后,一天短则二小时,长则四五小时,花费不菲还在其次,问题是竟像换了一个人,回到现实中就感到孤独,感到不适应,不愿与他人交往。心理学家说:他是患了一种“自闭症”,因为网络世界使他有种错觉,似乎可以不在关心现实生活的冷暖、得失。

第三、影响身心健康成长。中学时代正处于一个人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至关重要。迷恋网络世界,一方面挤占了课余体育锻炼和参与社会的锻炼 时间,有的甚至挤占正常的学习时间,不利于养成健康的体魄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也不利于学习。另一方面,长时间的上网也易导致眼睛疲劳和神经衰弱,造成视力下降、情绪不振等疾病,影响身体发育。另外,网络传播的形象化,强化了学生“看”的接受方式,而弱化了学生“想”的思维方式。经调查发现,常泡在网上的青少年,其写字作文、分析综合、评论欣赏的能力,要比受传统学习的学生差一些。

对此我们应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

3

-

一、作好上网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首先,是防患与未然,应在学生上网前就向学生传播有关上网可能导致心理障碍的信息,以及防止心理障碍产生的方法,使学生尽量避免上瘾。其次,是对已患上上网心理障的学生进行矫治。如适当控制上网时间,要求学生上网的同时不要忽视与学生、家长、教师的人际交往。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引导家长正确指导孩子上网等。

二、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免疫力,要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增强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树立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感和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其在西方的价值观观和腐朽生活方式、黄色信息面前,能够自觉抵制。

三、加大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力度。首先,是要多让学生参与各种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中面对各种道德问题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力和道德选择,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其次,要加强对学生的写字、运算等基本功的操练。特别是对正在大基础的小学生和初中生,更不能以电脑和网络来代替写字和运算。再次,是加强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在电脑面前,只要点击鼠标就能驰骋在因特网中。长此以往,由于手脚活动减少,不利于他们协调性的培养和大脑的全面发育。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可以弥补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这一缺陷。

四、加强对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目前还没有成熟和有效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来约束上网行为,上网人只是按照自己在信息网络中的

4

-

额需要来活动,这就对现实社会中主导的道德规范形成巨大的冲击,并使其约束力明显下降。我们应该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上网道德规范教育,使他们一开始就能按照一定的规范行事,免得问题成堆后回头来矫正。

五、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和管理。面对网络上良莠不齐的信息

流,有必要建立有关监控机制,可通过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控制信息源头,以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特别是技术部门,应承担起保护青少年的神圣职责,及早研究出能“过滤”有害信息,为青少年学生输送科学、正确、健康信息的软件。

六、加快教育网络的建设,随着信息技术向教育领域的扩展,计

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我们要加快建设步伐,尽快建立教育网络,有必要对已建的教育网络进行改造。以吸引更多的学生访问,使之成为中学生喜欢的网络。

七、家长对孩子上网,要制定家庭政策进行限制,如邮件的接受、

收发和上网聊天的时间,另外,计算机安置在所有家庭成员都可以使用的地方,而不是放在孩子的房间里,这样可以很方便的监督他们使用互连网。安装一套互连网安全产品,例如诺顿网络安全特警,对孩子浏览的网站加以限制。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