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 = c + v + m B)w = c + v + p
C)w = k + mD)w = k + p + h
2. 政府间接宏观调控的特点是( )
A)政府通过指令性计划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
B)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直接控制
C)政府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D)完全由市场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
3. 产业资本在循环中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
A)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B)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C)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D)产业资本、商品资本、借贷资本
4. 下列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是( )
A)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B)支付的租金 C)发放的工资 D)偿还的债款
5.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把剩余价值看作是( )
A)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B)可变资本的产物
C)工人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 D)工人劳动创造的部分价值
6.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 )
A)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大小决定的 B)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大小决定的 C)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具体劳动时间决定的
D)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的
7. 资本主义再生产是 ( )
A)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价值转移过程的统一
D)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8.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
A)无产阶级专政
B)社会主义公有制C)国家所有制
D)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9. 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成分是( )
A)公有制经济 B)集体所有制 C)私营经济
D)全民所有制
10. 预付资本总周转,实际上是指( )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平均周转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C)货币资本各部分的平均周转 D)商品资本各部分的平均周转
11. 资本主义经济中各部门的利润率同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 )
A)按相反方向变化B)按相同方向变化 C)按正比例变化 D)按反比例变化
12. 以延长工作日和增加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 )
A)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B)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C)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D)平均利润的生产方法
13. 假定某产业资本家,依靠借贷资本100万元经营产业,平均利润率为18%,年利息率为10%,该产业资本家获得企业利润为( )
A)8万元B)10万元 C)18万元 D)20万元
14.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A)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B)实行多种所有制并存 C)实行按劳分配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 )
A)按劳分配制度 B)按资本分配制度 C)按生产要素分配制度
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6. 要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必须 ( )
A)超越生产力的状况 B)落后于生产力的状况
C)适合生产力的状况D)长期稳定不变
17. 商业店员的工资相当于他在( )
A)必要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B)剩余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
C)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剩余价值 D)全部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
18.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所以叫不变资本是因为 ( )
A)它的实物形态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 B)的价值不会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C)的价值会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但价值量不发生变化D)对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不起任何作用
19. 我国经济发展中,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A)改革是目的,发展是动力,稳定是前提 B)稳定是目的,改革是动力,发展是前提
C)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D)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前提,稳定是动力
20.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 D)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主,以计划经济体制为辅
21. 不同的具体劳动创造出不同商品的( )
A)使用价值B)价值 C)交换价值 D)价格
22.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
A)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劳动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C)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或价格
D)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23.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 ( )
A)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B)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C)产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D)计划经济的基本矛盾
24.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各企业之间存在商品关系是因为各个企业( )
A)是不同的所有者 B)经营方式不同
C)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D)属于不同的部门或地方所有
25. 单个商品生产者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是使商品( )
A)个别价值降低B)个别价值提高 C)社会价值降低 D)社会价值提高
26. 考察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是( )
A)社会生产两大部类是如何划分的
B)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C)剩余价值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D)利润是如何被平均化的
27.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是( )
A)危机阶段B)萧条阶段
C)复苏阶段 D)高涨阶段
28. 现阶段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主体地位的经济成分是( )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公有制经济D)私营经济
29. 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 )
A)个人业主制
B)公司制C)合伙制
D)外资企业制度
30. 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使 ( )
A)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B)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合一 C)资本的经营权和使用权分离 D)资本的所有权和占有权合一
31. 既属于流动资本又属于可变资本的是用于购买( )
A)厂房、机器设备的资本 B)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的资本 C)劳动对象的资本
D)劳动力的资本
32. 在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市场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 )
A)价值
B)生产价格C)市场价格 D)生产成本
33. 在产业资本循环的购买阶段,资本的职能形态是由( )
A)货币资本变为生产资本B)生产资本变为商品资本 C)商品资本变为货币资本 D)生产资本变为货币资本
34. 在物质资料生产的三个要素中,合称做生产资料的是( )
A)劳动和劳动资料 B)劳动和劳动对象
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D)劳动能力和劳动对象
35. 金银之所以能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是因为( )
A)它们天然是货币
B)它们的天然特性最适合充当货币的材料C)人们协商的结果 D)聪明人的发明创造
36. 产业资本循环的决定性阶段是( )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C)流通阶段 D)销售阶段
37. 资本主义社会商业资本执行的是产业资本的( )
A)流通资本的职能 B)货币资本的职能
C)生产资本的职能
D)商品资本的职能
38. 资本主义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
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 B)土地地理位置的差别 C)对土地资本主义经营权的垄断
D)对土地资本主义私有权的垄断
39.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中,创造商品使用价值的是( )
A)具体劳动B)抽象劳动 C)简单劳动 D)复杂劳动
40. 借贷资本利息率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动,其最高界限不能等于 ( )
A)利润率
B)平均利润率C)年剩余价值率 D)剩余价值率
1. 商品是 ( )
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B)具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的劳动产品 C)有价值而没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D)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E)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是要在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 )
A)社会化B)合作化 C)货币化
D)市场化E)现代化
3. 资本家为了加快资本的周转速度,可以采取的方式有( )
A)缩短生产时间B)缩短流通时间C)加快固定资本周转D)加快流动资本周转
E)降低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的比例
4.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有( )
A)产业利润B)商业利润C)银行利润D)利息E)地租
5. 我国现阶段调节个人收入的原则是( )
A)使全国人民同步富裕 B)取消个人收入的差别
C)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D)鼓励一部分人先富,同时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方向E)拉大差距鼓励高收入
6. 资本主义社会的通货膨胀 ( )
A)纸币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结果B)是纸币取代金属货币流通造成的必然结果
C)会导致物价上涨D)会导致实际工资下降E)会导致名义工资下降
7. 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的基本实现形式有( )
A)工资B)奖金C)津贴
D)资本收入 E)专利收入
8. 人们要利用经济规律来为社会谋福利,就要做到( )
A)深刻认识经济规律
B)为某些经济规律提供发挥作用的场所
C)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D)改造或废除某些经济规律
E)选择有利于某种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实现形式
9.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
A)价值尺度职能B)流通手段职能C)贮藏手段职能 D)支付手段职能 E)世界货币职能
10.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这是因为( )
A)社会平均利润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相等B)生产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相等
C)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D)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E)生产价格是市场价格
11. 在我国不断发展生产力,归根到底是为了( )
A)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B)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解放生产力
D)经常不断地变革生产关系
E)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2. 我国的对外开放是( )
A)全方位的开放B)多层次的开放C)宽领域的开放
D)仅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 E)仅在沿海领域对外开放
13. 企业经营机制包括:( )
A)动力机制B)约束机制C)破产机制
D)运行机制E)建立机制
14.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实现主要依靠( )
A)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B)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C)扩大生产场所和劳动者人数
D)提高资金、设备、原材料的利用率E)技术的不断进步
1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A)是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须经历的阶段
B)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经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C)说明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D)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E)我国将在较短时间内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经济成份包括( )
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C)个体经济D)私营经济E)外资经济
17. 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 ( )
A)增加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B)增加预付的可变资本
C)增加年剩余价值量D)提高年剩余价值率E)提高剩余价值率
18. 以下属于“紧缩银根”货币政策的是( )
A)中央银行在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
B)中央银行在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C)提高再贴现率
D)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E)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19. 相对剩余价值是( )
A)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延长工人工作日的结果
B)在工人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C)所有企业都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必然结果
D)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工人必要生活资料价值下降的结果E)劳动力价值下降,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缩短的结果
20. 在资本家的纺织厂中,棉花是( )
A)劳动对象B)生产资料
C)可变资本的物质形式
D)不变资本的物质形式E)流动资本的物质形式
1. 因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所以只要不断地变革生产关系,就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Y
N
2. 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一旦加入生产过程,就转化为物质生产力
YN
3. 资本主义流通的实质,是实现已经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
YN
4. 平均利润形成后,各个生产部门的资本家所得到的利润就不一定等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了
YN
5. 共同富裕就是同步富裕
Y
N
6. 考察资本循环,主要是分析产业资本的运动过程;考察资本周转,主要是分析资本运动的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的影响
YN
7. 社会主义社会只有发展生产力的问题,没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Y
N
8. 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是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律化、和现代化,重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提高社会保障的社会化水平
YN
9.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标志,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YN
10. 完善的市场体系的特征是充分开展竞争
Y
N
11. 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收入差距
Y
N
12.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按照它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划分的
Y
N
13.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YN
1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Y
N
15. 贸易顺差就是输入大于输出,贸易逆差就是输入小于输出
Y
N
16. 借贷资本家得到利息相当于平均利润
Y
N
17. 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Y
N
1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所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一个阶段
Y
N
19. 市场机制能够推动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所以单纯利用市场机制就能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Y
N
20. 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Y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