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

来源:智榕旅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

作者:丁文霞

来源:《文学教育》2013年第05期

内容摘要:“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推进力量,关系到职业院校的生存及发展。通过建立健全考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在教学科研中的骨干作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

关键词:教师队伍建设 双师型 考评机制

随着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日益成为职业院校的紧迫任务。当前,各院校都在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适应新的形势任务,建立健全系统配套的考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双师型”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办学水平整体提升,是各院校深化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建立“双师型”教师考评激励机制的意义

近年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初见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无论是概念体系还是操作层面均未理清思路,“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缺乏权威性;二是培养、认定、使用相互脱节,以证书数量充人才质量,“双师型”教师发挥指导实践性教学的作用不突出;三是人才发展欠缺规划,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为终身制,缺乏持续的教育培养和动态的考核。解决上述问题,最关键的就是要加强考评激励机制建设,发挥导向、激励和评价功能。

(一)有利于把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正确方向。建立“双师型”教师考评激励机制,可以加深对“双师型”概念内涵的理解,促进职业院校深入研究“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职业发展路径,探索和改进工作,固化成功经验,树立良好的导向,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化和科学化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职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作用,在教学、科研、学术上争先创优,在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必须有健全的考评激励机制作保证。只有这样,才能使“双师型”教师既有光荣感和使命感,也有“降”、“退”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促进他们精力向一线教学、向科研创新聚焦,从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有利于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目前,教师队伍中仍然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甚至“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喊的”等现象,以及“吃大锅饭”、“论资排辈”等问题,障碍了一批优秀教师特别是优秀中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建立和完善“双师型”教师考评激励机制,坚持以能力和实绩作为考评的基本依据,鼓励人才冒尖,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从而形成你追我赶、奋发向上、人才辈出的大好局面。

二.“双师型”教师考评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目前国家尚没有一套正式、统一的对“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考评标准,着眼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职业院校应充分学习借鉴国内外成熟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探索建立完善适合“双师型”教师特点的考评激励制度,并通过严格执行,保证有效落实。

(一)资格认证制度。“双师型”教师资格的认定,是考评激励机制有效运行的首要环节。教师是否具备“双师”资格,应把握好三个“关口”。一是严把“入口关”。“双师型”教师不是简单的教师与工程师的简单相加,而应该是两者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的有机融合。职业院校应结合专业建设和具体岗位,区分不同类型,联合相关行业、企业,制定不同类别的“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明确学历、经历和素质能力标准,按照公开公正的原则,通过理论考试、答辩、试讲等基本环节,选拔认定“双师型”教师。二是注重“胜任关”。是不是合格的“双师型”教师,更重要的是看其是否胜任岗位职责,能否完成相应教学科研任务。因此,要建立和实行“双师型”教师岗位责任制度,明确规定各类“双师型”教师应当承担的岗位职责,依据不同的专业层次,作出不同的具体规定和要求,使“双师型”教师各司其职,真正发挥作用。三是控制“出口关”。对“双师型”教师实施特殊的保护制度,严格控制“双师型”教师工作岗位调整,除领导岗位需要外,一般不轻易调动教学骨干,保持“双师型”教学队伍的稳定。

(二)绩效考评制度。建立考核评价制度,严格实施考评,是实行激励的重要手段,也是“双师型”教师考评激励机制的关键环节。首先要建立“双师型”教师考评指标体系,根据不同层次和不同岗位的特点,科学确立考评内容,既坚持共性,又突出个性,加强考评的针对性。量化考评标准,合理设置“德、勤、能、绩”四个方面的分值,注重实际成绩和日常工作表现,充分发挥评价指标的导向作用。其次要建立和实行“双师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师有别于普通教师的特殊工作量制度,按年度规定课程改革、科研任务、实践课程等数量和质量要求,并在组织考评时进行重点考查,如连续两年不能胜任,则应当取消“双师”资格。

(三)重点扶持制度。“双师型”教师是职业院校的宝贵财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重点培养和帮助,促进其能力素质进一步提升。同时,也要落实严格有效的奖惩,保证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一是建立重点培养制度。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双师型”教师的职业诉求,掌握他们的工作情况和工作状态,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鼓励在职进修提高学历层次,结合实际需求安排到企业顶岗工作和挂职锻炼,支持其参加科研项目研发,提高“双师型”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二是完善岗位聘任制度。要摒弃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形成积极鼓励“双师型”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薪酬体系,对于部分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在评定职称有困难时,可通过岗位聘任的方式,使其享受相应的待遇。三是完善奖励制度。职业院校应根据各自的特点,建立诸如“名师”、“名著”、“名课”等奖项,并向“双师型”教师有所倾斜,对经评审符合奖励条件的“双师型”教师,除给予表彰外,还要予以物质奖励。

三.建立健全考评激励机制需把握的问题

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考评激励机制,事关广大教师的切身利益,事关教师队伍的长远建设和发展,在建立机制和执行中应把握以下问题。

(一)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任何制度规定都必须遵循这个基本原则。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考评激励机制,首先要符合最广大教师的根本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益,要有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有利于调动而不是压抑甚至挫伤教师的积极性,这才是根本目的所在。因此,要坚持实事求是,不搞形式主义的花架子,不提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做到既让教师有压力,更使教师有动力;既力求严谨完备,也便于组织实施;既注重考评过程,更注重激励效果。

(二)坚持公正公开。公正公开是考评激励的基本前提。所谓公正,就是不分“亲疏”、不论“老新”,一切以工作实绩为依据,客观考评每一位教师。这就要求对“双师型”教师的各种考核、评价及奖惩制度科学合理,并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方式进行评价。所谓公开,就是要做到公开政策、标准和规定,公开考核、评价和奖惩的结果,接受群众监督。

(三)坚持考在平时。对“双师型”教师的考评,最重要的是平时的“持之以恒”和“一以贯之”。应通过平时的考勤、试教、查课、召开学生评教会、座谈会等方式,多角度了解教师的思想品德、教学态度、教学科研能力、教学质量等情况,考评数据资料要作为学年或年终奖惩的依据,从而引导教师争在平时、竞在日常。

(四)坚持奖惩并用。奖优罚劣是对考评结果处理必须遵循的原则,坚持做到赏罚分明、以奖为主、奖惩并用。在奖优方面,以实绩和贡献大小为依据,不搞论资排辈、轮流坐庄,确实使贡献大的得实惠。在罚劣方面,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迁就照顾,采取限期改正、取消“双师”资格等措施,使劣者得到警示和惩戒。要注意把激励和约束结合起来,防止只奖不罚、重奖轻罚的倾向,这样才能保证考评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发挥最大效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郭晖.影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因素和对策[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03) .

[2]辛磊,刘兴.湖南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激励现状的调查研究[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03).

[3]钟建宁,易今科.浅谈高职院校人才激励机制的构建[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2).

[4]罗孝高,刘晓林.论高职青年教师的激励问题[J]. 成人教育,2008,(04) .

[5]钟敏.高职院校员工激励机制初探[J].湘南学院学报,2008,(03).

[6]田路也.浅谈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问题[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

丁文霞,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