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

来源:智榕旅游
 教学资料范本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1 / 4 赵燕 人在刚刚降生时是非常软弱无力的.他们的命运的确掌握在别人手中。两岁以后.孩子的能力发展了.这时的孩子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宝宝干”.因为孩子知道了快乐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而得到。但是“现在你干不了”、“你别摔着了”等.家长这些充满爱意的话却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无能.也让孩子知道了即使自己不用动.家长就会给自己带来满足。家长都恨不得把孩子捧在手心含在嘴里.为孩子包办一切.而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要听话.好像听话就是好孩子。而孩子到了幼儿园.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上厕所.玩具自己玩……而孩子长大了.进中学了,父母还要为他们收拾书包.送他们上车。有的孩子考大学了.考什么专业都是父母原先拟定的.没有一点自我的意愿。我认为, 矫治独生子女自私、懒惰、做事胆小、依赖性强等弱点,应从幼儿时期入手.尤其是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尤为重要。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利用以下几种方式来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 一、游戏中体现自主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游戏过程中的玩具和活动场地是幼儿最直接接触的。同时.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最能发挥主动性;它不仅使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得到再现.而且为幼儿各种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游戏中教师常常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教师不参加游戏实践过程.只是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材料.让幼儿自主活动。另一种则是教师参加游戏实践过程.只做幼儿的伙伴.不操纵游戏过程.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尊重幼儿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自主、自由.活动类型老师不做 2 / 4 硬性安排.由幼儿自己选择.玩什么.怎样玩均由幼儿自己做主。幼儿在游戏中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尽情玩耍。老师只是作为游戏伙伴参加游戏.并以饱满情绪感染影响幼儿.对幼儿的活动表示支持、赞许。为幼儿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游戏氛围.让游戏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流露出幼儿的真实感受。当然在游戏中.教师并非完全放任.而应做到心中有数。并依平时对幼儿活动特点的观察和了解。进行相应的指导。当孩子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我们都积极鼓励幼儿.自己动脑想办法.去克服困难.在活动中我们允许孩子有失败.鼓励孩子再试一试.孩子就会在一次次尝试失败的过程中获得经验、发展能力.从而体会到了克服难关之后的愉悦。 二、启发语言表达 爱说爱问是幼儿的天性.对幼儿提出的各类问题.教师要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花一点时间同他们进行讨论.并认真做出解答.以后他们就会大胆地表达想法。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多地限制幼儿说话.教师要围绕教育内容积极引导.选择有吸引力的话题。引导得当了.孩子们就不会说题外话.而是围绕教育内容向老师左问右问。这样不但不会影响教学.而且能使教育内容在幼儿头脑中打下更深的烙印。如主题活动《小雨伞》中.我与幼儿认识了伞的开与合.站在不同角度观察伞的不同形态后.我请幼儿想雨伞有什么用途.幼儿的回答令我大开“耳”界。“下雨的时候打伞”、“下雪、天气热的时候打伞”、“我过生日的时候.妈妈送给我小伞做生日礼物”、“我看见电视里面小朋友拿着小雨伞跳舞”、“我看见时装模特拿着伞进行表演”……小朋友有的边想边表演.有的拿着雨伞去操作.通过不断的探索.幼儿增加了对雨伞的 3 / 4 认识.能够比较清晰的表达出雨伞的形象.并积极考虑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