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6.3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授课 第一课时 课型 班级授课 第几 课时 课 教具 投影仪 时间 学具 【知识与能力】 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的实际含义;能从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 时 求出或估计相关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过程与方法】 教 初步经历数据的获取,并求出或估计相关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学 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目 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相互间合作交流,让所有学生都有所获,共同发标 展. 教 1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教学 采用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同时用实物与教具,PPT等相结合。 方法 与 手段 使用 教材 的 构想
达 标 检 测 板 书 设 计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内容:为了检查面包的质量是否达标,随机抽取了同种规格的面包10个,这10个面包的质量如下图所示. (1)这10个面包质量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多少? (2)估计这10个面包的平均质量,再具体算一算,看看你的估计水平如何. 目的:通过学生读取随机抽取了同种规格面包的统计图的信息,复习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初步体会估计相关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过程,从而引入新课. 注意事项:引例的解答要让学生自主参与,带着积极的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 第二环节:活动探究 内容1:试一试:某次射击比赛,甲队员的成绩如下: 成绩甲队员10次射击成绩 10 9.89.6 9.4 9.29 8.88.6 8.4 8.28 次数12345678910 (1)根据统计图,确定10次射击成绩的众数、中位数,说说你的做法,与同伴交流. (2)先估计这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再具体算一算,看看你的估计水平如何. 内容2:议一议:甲、乙、丙三支青年排球队各有12名队员,三队队员的年龄情况如下图:
甲队队员年龄人数5432101819202122年龄/岁乙队队员年龄人数66人数丙队队员年龄4201819202122年龄/岁5432101819202122年龄/岁 (1)观察三幅图,你能从图中分别看出三支球队队员年龄的众数吗?中位数呢? (2)根据图表,你能大致估计出三支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哪个大、哪个小吗?你是怎么估计的?与同伴交流. (3)计算出三支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看看你上面的估计是否准确? 内容3:做一做:小明调查了班级里20位同学本学期计划购买课外书的花费情况,并将结果绘制成了下面的统计图. (1)在这20位同学中,本学期计划购买课外书的花费的众数是多少? (2)计算这20位同学计划购买课外书的平均花费是多少?你是怎么计算的?与同伴交流. (3)在上面的问题,如果不知道调查的总人数,你还能求平均数吗? 目的:以上“试一试”、 “议一议”、 “做一做”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加工与整理的过程,分别从折线图、条形图、扇形图中获取信息,估计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并与同伴交流,学生能都有所获,形成学习经验,进一步发展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注意事项:注重学生读图、估计的过程、方法与结果,及时评价矫正. 第三环节:运用提高 内容: 1. 下图反映了初三(1)班、(2)班的体育成绩. 初三(1)班体育成绩初三(2)班体育成绩人数 人数2520 25202020 151010111510 1085510 5150 0不及格及格中良好优秀不及格及格中良好优秀成绩成绩 (1)不计算,根据条形统计图,你能判断哪个班学生的体育成绩好一些吗? (2)你能从图中观察出各班学生体育成绩等级的“众数”吗? (3)如果依次将不及格、及格、中、良好、优秀记为55、65、75、85、95分,分别估算一下,两
个班学生体育成绩的平均值大致是多少?算一算,看看你估计的结果怎么样? (4)初三(1)班学生体育成绩的有什么关系?你能说说其中的理由吗? 目的:通过学生的反馈练习,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从统计图估计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情况,及分析数据的能力,以便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矫正. 注意事项:教师除了掌握学生从统计图估计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情况,还要关注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认识.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内容: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通过从统计图估计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学习有什么认识,有什么经验?(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目的: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整理归纳的能力. 注意事项: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不要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 作 业 设 计 1.为了解学生课余活动情况,某校对参加绘画、书法、舞蹈、乐器这四个课外兴趣小 组的人员分布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并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了下面两幅不完整的统 计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面的问题: (1)此次共调查了多少名同学? (2)将条形图补充完整,并计算扇形统计图中书法部分的圆心角的度数; (3)如果该校共有1000名学生参加这4个课外兴趣小组,而每个教师最多只能辅 导本组的20名学生,估计每个兴趣小组至少需要准备多少名教师? 人数 90 书320 绘画 书法 舞蹈 乐器 组别 法 舞蹈 绘画 45﹪ 乐器 2、某瓜农采用大棚栽培技术种植了一亩地的良种西瓜,这亩地产西瓜13.6 600个,在西瓜上市前该瓜农随机摘下了10个成熟的西瓜,称重如下: 西瓜质量(单位:千克) 西瓜个数(单位:个) 13.5 13.4 时间(秒) 5.5 5.4 5.0 4.9 4.6 3413. .3 1 2 3 2 131 .2 1 13.1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次数 (第6题) (1)这10个西瓜的平均质量是 千克. (2)根据计算结果你估计这亩地的西瓜产量约是 千克. 3、某校在一次考试中,甲乙两班学生的数学成绩统计如下:
分数 甲 人数 乙 3 5 15 3 13 11 50 1 60 6 70 12 80 11 90 100 15 5 请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甲班众数为 分,乙班众数为 分,从众数看成绩较好的是 班; (2)甲班的中位数是 分,乙班的中位数是 分; (3)若成绩在80分以上为优秀,则成绩较好的是 班; (4)甲班的平均成绩是 分,乙班的平均成绩是 分,从平均分看成绩较好的是 班. 4、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10次,成绩如图: (1)请计算甲、乙两入射靶的平均成绩各是多少? (2)请说出甲、乙两入射靶的中位数各是多少? (3)请说出甲、乙两人射靶的众数各是多少? (4)如果你是教练,将选谁去参加比赛?说说你的理由. 5、小明调查了班级里20位同学本学期计划购买课外书的花费情况,并将结果绘制成了下面的统计图. (1)在这20位同学中,本学期计划购买课外书的花费的众数是多少? (2)计算这20位同学计划购买课外书的平均花费是多少?你是怎么计算的? 6、某题(满分为5分)的得分情况如右图,计算此题得分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7、下图反映了初三 人数2520151010550不及格及格初三(1)班体育成绩(1)班、(2)班的体育成绩。 初三(2)班体育成绩人数252015105020101不及格及格中良好优秀成绩11820105中良好优秀成绩 (1)不用计算,根据条形统计图,你能判断哪个班学生的体育成绩好一些吗? (2)你能从图中观察出各班学生体育成绩等级的“众数”吗? (3)如果依次将不及格、及格、中、良好、优秀记为55、65、75、85、95分,分别估算一下,两个班学生体育成绩的平均值大致是多少?算一算,看看你估计的结果怎么样? (4)初三(1)班学生体育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什么关系?你能说说其中的理由吗? 教 学 后 记
本节课以数学活动为主,通过情境导入的引例和课堂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的“想一想”、 “议一议”、 “做一做”的探究活动和运用提高,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实际含义;学会从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估计相关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从而增强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体验数学活动的趣味与应用价值,让学生在相互间交流中,互相启发,共同进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