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平面布置
本工程基础施工阶段,由于场地较小,西侧及南侧无材料加工、堆放场地,所有材料在东侧、北侧进行堆放、加工,采用塔吊倒运至施工作业面。场内倒运量较大,影响工程进度。
总平面布置:按照1个基础主体同步施工阶段,1个主体施工阶段和1个装修施工阶段分别布置现场,每个阶段均按照下述内容布置。
现场布置分为生产区、办公区两部分,进行分块管理。生产区以材料加工,周转料具的堆放为主;办公区是现场管理人员的办公室、会议室。
第二节 物流运输
基础施工阶段,垂直和水平运输量最大的是钢筋、混凝土、模板和工具。 土方:主要有土方开挖和回填作业。其中地下三层的机械车库是土方开挖的重点、难点。土方回填是未来土方作业中的主要工作,土方进场后直接堆放在基坑边缘,拌和后由人工回填入基坑。
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泵经管道输送至浇注面。 钢筋、模板、工具运输:采用塔吊解决运输问题。
主体施工阶段主要体现在本作业层内的水平运输和层间钢筋、模板、工具等运输。拟采用四台塔吊,解决层间垂直、水平运输,短距离局部运输由人工配合完成。
车库顶板施工,主要是水平运输,借助主楼的塔吊运输钢筋、模板、工具等,塔吊未覆盖区域由人工解决。
此外砌体及装修工程施工阶段,设置四台双笼外跨电梯,作为砌体、装修及设备安装阶段的垂直运输设备。
第三节 材料供应策略
由于现场临时施工场地,不能堆放所有的工具及材料,因此材料及机具的供应,总体上按照每个工序需求计划,且在各区域内根据每个工程施工流水段需求量随工程进度逐步进入施工现场作业面,即各种资源(机械设备、大型工具、工程材料等)的供应,采用小批量,高密度的方式逐步投入工程。
为保证工程施工的连续性,现场必须设置存放必要的,且是最小库存量的常
用、必备工具材料的缓冲库房。
第四节 临时用电布置方案 1.施工准备
(1)根据现场特点,进行施工现场配电线路,配电箱等选择与布置。 (2)组织相关人员熟悉现场,进行有关安全技术交底。 (3)按照本方案组织人员和电器设备、电线、电缆。 2.现场配电的原则 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箱式变压器→现场一级电箱→现场二级电箱→用电手提电箱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布置
(1)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电源,施工时沿作业面周边设置供电配电箱,引至用电部位。采用橡胶电缆连接,由电源处引出,分别布置到生活办公区、材料加工区及作业面。
(2)在提供的变压器旁边设变电室,通过配电箱,送至用电部位。按照施工机械的布置情况,现场设配电箱和若干台关开箱。按照安全规定电缆均采用埋地敷设,埋地深度600mm。
(3)施工照明
施工区公共通道(包括建筑内公共通道)照明:每50m需设置功率大于1000W的灯,并在整个施工期间负责照明设施的维护管理,保持施工区公共通道(包括建筑内公共通道)的照明,以保证施工安全、便捷,现场大功率照明的布置位置考虑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光照污染,不可避免部位设置遮光挡板,夜间施工现场只开启必要照明设备。
(4)线路布置
本工程用电主干线路使用铜芯铠装电缆,埋地不低于700mm,下铺细纱,上盖高强绝缘多层板。并在地面上作明显标示,标明其走向、位置、型号等。
(5)配电室和配电箱布置
本工程配电室依给定电源布设,配电室内每路进户电路设SLX-01(MD)G配电柜两台。
配电箱选用符合有关规定的标准配电箱,室外选用整体柜式配电箱。建筑物内选用箱式配电箱,配电箱在平面布置的间距不大于50m。
(6)施工照明布置
工作面安装高压汞灯,保证工作面的整体照明,工作面用低压碘钨灯照明。 (7)场区
场区四角及个别部位设置灯塔,安放高压汞灯保证夜间照明。 (8)楼梯间
楼层内楼梯间设36V低压照明,确保施工期间上下照明的需要。 (9)施工通道
施工通道采用36V低压照明,每50m设置功率大于1KW的碘钨灯,并在整个施工期间负责照明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施工期间通道照明的需要。
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计算详见《临时用电专项方案》。 第五节 临时用水布置方案 1.临时用水设计
本工程现场临时用水包括施工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及消防用水系统。根据施工现场布置的实际情况,生产和消防水源合用两根市政供水管,按照施工生产用料场、库房和生活用房及办公用房的布置,采取就近布管供水。水源从建设单位指定的给水管网上接入。
施工现场前期临时消防、临时用水主要是现场临建房建设、土方开挖、地下基础结构及主体结构施工等,主要用水是混凝土养护、砌墙抹灰和施工人员用水。临时用水水源直接从室外环形管线上接入,按照整体工程分区布置临时消防管道及临水用水管道。中后期主要为结构施工、装修施工、管道试压和施工人员用水,这时装修材料较多,楼内的防火是重点,因此在楼内装修区域要配置足够数量的消火栓,建筑物室内消火栓系统派专人加强维护,各消火栓箱配备DN65消火栓头1个,25m水龙带2条和水枪2个,消火栓箱下部放5Kg灭火器2个。同时在走道及防火重点区域要放置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满足施工现场消防防火的要求。
(1)根据消防要求、现场水源采用DN100总管接入工地。沿现场施工道路敷设DN50干管。
(2)考虑施工平面布置图和现场实际情况,自水源接至办公区、模板加工场地、现场材料仓库以及建筑物等附近。
(3)在管段中间沿场地四周安设消防栓,冲洗地面及洗车用水设置在重型车辆出入口及场地出入口处。
(4)给水系统
由市政给水接入点处引出上水总管,并设置水表,总体管线呈环状敷设,室外消火栓间距为50m设一个,埋管深度设置在防冻线以下。
给水点分别供水,每处从给水点分出两路,一路接室外消防给水系统,另一路接至消防水池,经泵房接至室内消防给水系统。
在现场入口安装冲洗水龙头,下面设冲洗池,便于循环利用。 用水点引自给水环管,与室外消防管道共用。 (5)临时给水系统布置原则:
1)应尽量避免临时给水管道布置在正式工程和地下各类正式管网位置上。 2)管道布置应简捷,下管尽量靠近用水量大的建筑物或临时设施用水点处。 3)管道做枝状布置,必要时设置简易阀门井,作为控制和检修用。 4)埋设深度应保证不冻、不被大型重型车辆压坏,在穿越主施工道路时应加套管保护。
5)当水压满足不了用水要求时,可设置蓄水池,设临时加压水泵供水。 6)因施工用水不均衡,可设简易高位水箱或气压罐给水设备,以调整用水的连续性。
7)寒冷地区的集中用水点,应做好防冻措施。
8)在仓库区、易燃材料堆放区、电气焊加工区应设置消火栓,并做出标记和保护措施,防止车辆碰撞或碾压。
9)做好临时用水的维修管理,防止:“跑、冒、滴、漏”及长流水现象,宜在总干管上设置水表进行计量。
10)待正式管道接通后,拆除临时用水管道。
临时水管的埋设采用暗管,为保证冬季正常供水,埋设深度0.6m以下,给排水管道做20mm岩棉保温,外缠玻璃丝布防腐。管线上方过车部位进行硬化处理。对于管井内添加锯沫保温。中转消防水箱采用50mm岩棉保温,并增加电暖气防止冰冻。室内消防给水管道采用30mm岩棉保温。
2.临时用水计算 (1)施工用量统计 序号 用水名称 单位 耗水量(L) 季度工程量 总用量(L) 1 2 3 4 5 混凝土浇水养护 模板浇水湿润 砌体工程 抹灰工程 浇砖 7 空压机 m3/min.台班 台.台班 9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 (2)施工用水计算: 施工用水按日最大用水量计算:q1=K1Σ(Q1•N1•K2)/(T1•t×8×3600) 其中:K1 = 1.05,K2 =1.5,每季度有效作业天数按85天计算,每天1.5个工作班。Q1=8735200L;
因此,q1=1.05×8735200×1.5/85×1.5×8×3600=3.7L/S 3、施工机械用水计算: q2=K1Σ(Q2•N2•K3)/(8×3600)
其中:K3=2,Q2按每天机械用水量计算。Q2=480L; 因此,q2=1.05×480×2/8×3600=0.035L/S 4、施工现场生活用水: q3 =(P1•N3•K4)/(t×8×3600)
其中: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高峰期按1000人考虑,即P1=1000人 N3 = 30L /人·日,K4 =1.3,t =1.5
因此:q3 =1000×30×1.3 / 1.5×8×3600 =0.9L/S 5、生活区生活用水:
L/人 30 40 m3 m2 m3 m2 千块 200 5 150 30 200 26000 140000 900 90000 1 ΣQ1 5 5200000 700000 135000 2700000 200 8735200 200 8 木工机械 20 14 ΣQ2 500 ΣQ3 280 480 15000 15000 q4 =(P2•N4•K5)/(24×3600)
其中:P2按500人考虑,即P2 =500人 N4按100L考虑,即N4 = 100L/人·日 K5 =2 所以,q4 =100×500×2/24×3600 =1.2L/S 6、消防用水:
消防用水只考虑施工现场消防用水。 场地面积:A <5ha
因此,消防用水量q5按10L/S考虑。 7、总用水量
因为:q1+ q2+q3 +q4 =3.7+0.035+0.5+1.2=5.435L/m² 其中:管网中水流速度速度按V=1.5m/S取值。 所以,d =(4×11/3.14×1.5×1000)1/2 =97mm 经过计算,给水干管的直径为100mm。 第六节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详见附图一、附图二、附图三各阶段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