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经济学试卷及参考答案4

宏观经济学试卷及参考答案4

来源:智榕旅游
宏观经济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3分×5题=15分)

1. 流动性偏好 2. 挤出效应 3. 充分就业 4. 自动稳定器 5. 经济周期

二、单项选择题(2分×15题=30分)

1. 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2、在四部门经济中,GDP是指( )的总和。

A.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D.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3、在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0.8,那么自发支出乘数值应

该是( )。

A.4 B.2.5 C. 5 D.1.6

4、在两部门经济模型中,若现期GDP水平为4000亿元,消费者希望从中支出2900亿元消费,计划投资为1300亿元,则可预计( )。

A. GDP处于不均衡状态,将下降 B.GDP处于不均衡状态,将下降 C. GDP处于均衡水平 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

5、长期消费函数的特征是( )。

A.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B.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平均消费倾向 C.边际消费倾向等于平均消费倾向 D.两者关系不好判断

6、从经济学意义上讲,下列各项不属于投资的是( )。

A.厂房的增加 B.人们购买土地 C.企业存货增加 D.新住宅增加

7、按照凯恩斯的观点,人们持有货币是由于( )。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 投机动机 D.以上都正确

8、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右移,若要使均衡收入变动幅度接近LM曲线的移动幅度,则需要( )。

A. IS曲线陡峭,LM曲线平缓 B. IS曲线与LM曲线一样平缓 C. IS曲线平缓,LM曲线陡峭 D. IS曲线与LM曲线一样平缓

9、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购买增加会使IS曲线( )。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保持不变 D.发生转动

10、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时表示( )。

A. 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而货币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 B. 产品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而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C.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 D.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处于非均衡状态

11、下列( )情况下,挤出效应可能很大。

A.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B.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 C. 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D. 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

12、如果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以( )。

A.在公开市场买入债券,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上升 B.在公开市场卖出债券,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下跌 C.在公开市场买入债券,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下跌 D.在公开市场卖出债券,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促使利率上升

13、如果中央银行认为通货膨胀压力太大,其紧缩政策为( )。

A.在公开市场出售政府债券

B.迫使财政部购买更多的政府债券 C.在公开市场买入政府债券 D.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14、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 B.价格水平上升时,需求会减少 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 D.以上几个因素都是

15、下面关于自然失业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失业率包括磨擦性失业 B.是恒定不变的失业率 C.自然失业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D.最低水平的失业率

三、简答题(第1、2题各6分,第3题8分,共20分)

1. 请说明宏观经济学中的“长期”、“短期”与微观经济学中的含义有什么不同?(6分)

2. 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哪三项?它们分别是如何起作用的?(6分)

3. 什么是GDP?它有哪些含义?有哪些缺陷? (8分)

四、作图题(附简单文字说明):(5分×3题=15分)

1、请推导IS曲线。

2、请用IS—LM模型表示“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的变动”。

3、请用AD-AS模型,说明宏观经济中的萧条、高涨(或过热)和滞涨的状态。

五、计算题:(10分×2题=20分)

1. 假定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

(1)求IS和LM曲线; (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和国民收入。 2、设某一个三部门的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200+0.75Y,投资函数为I=200-25r,货币需求函数为L=Y-100r,名义货币供给是1000,政府购买G=50,求该经济的总需求函数。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5题×4分=20分)

1、流动性偏好陷阱: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太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这种情况称为流动性偏好陷阱,或凯恩斯陷阱。

2、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和投资降低的效果。

3、奥肯定理: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 2个百分点。 4、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产生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5. 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周期或商业循环,是指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 二、单项选择题:

B、B、C、B、C、 B、D、C、B、C、 D、C、A、D、A、

三、简答题

1. 参见教材428-429;441-442

2. 答: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和调整法定准备金率三项。(1)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放款的成本;(2)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库券,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量,并通过货币乘数影响市场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3)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的方式改变商业银行准备金,并通过货币乘数影响市场货币供应量。 3. 参见教材622-625

四、作图:参考答案(见书,略)

五、计算题:(每问10分,共30分)

1. 假定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1)求IS和LM曲线;(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和国民收入。 解:(1)由Y=C+I可知IS曲线为:Y=100+0.8Y+150-6r,即Y=1250-30r 由L=M推导LM曲线0.2Y-4r=150,即:Y=750+20r

(2)由IS=LM得知:1250-30r=750+20r,即r=10,Y=950。

2. 解:

由题意有

Y=C+I+G

代入题目中的数据得:

Y=200+0.75Y+200-25r+50 ① 又设价格为P,则有 M/P=L(r)

即 1000/P=Y-100r ② 联立①和②解得该经济的总需求函数为 Y=500/P+9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