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检测 砂石有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而最大干密度和 最优含水量一般只有通过击实试验获得,这就意味 着砂和砂石可以通过击实试验来求得其最大干密 度和最优含水量。 土是由固、液、气体构成的三相体系,液体和气 体是游离于土体颗粒之间的。在一定含水量状态下, 土体颗粒间有一定润滑,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土体最 易压实,液、气体所占空间被挤压至最小,由此求得 土体的最大干密度,此时的含水量为最优含水量。 由砂石的构成可知,液相不仅存在于砂和砂石 的空隙间,部分还被吸附于砂和砂石体内。虽然液相 对砂石压实有一定的润滑作用,但由于部分液相是 存在于砂石体内,无论含水量多少,或击实功多大, 对挤压液相所占空间都是无效的,因此也就无法获 得最大干密度。故击实试验不适用砂和砂石填土。 2试验方法 2.1试验土样 在施工和验收过程中,一般一个工程只做一组 击实试验,并将所得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作为 施工和验收的依据。但若分层或分阶段施工所用土 体不同,则应针对不同土体分别做击实试验,以求得 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作为相应土体的判定依 据。笔者曾经历一工程,将基坑侧壁回填土击实试验 成果应用于该工程室内地坪回填土验收检测,导致 现场检测所得干密度普遍大于击实试验求得的最大 干密度,不合常理。分析认定,是由于二者使用的土 体不同,击实试验和现场施工没有可比性。后改用室 内地坪回填土重做击实试验后,数据回归正常。因 此,击实试验土样必须和现场施工土样保持同一性。 2.2土样制备 根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3J (以下简称《土工规范》),土样制备分为干法和湿 法。干法是将土样风干碾碎过筛,测定风干含水量, 根据预估最优含水量,给每份土样加不同量的水:湿 法是将土样直接分份,测定天然含水量,根据预估最 优含水量,不同试样分别风干或加水。 根据实际操作经验,上述方法存在以下不便之处。 1)现场取回的土有时较潮,且胶结成大块,不易 敲碎,无论干法或湿法,风干土样都需较长时间;如 遇阴雨或冬天,根本无法自然风干至试验要求状态。 而一般自现场取土到出报告,难以在对外承诺的时 间内完成。 2)干法和湿法都需预先测定一次土样含水量, 增加了试验工作内容和设备损耗。 为此,可采取以下变通方法: 根据《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41(以 下简称《公路规范》),击实试验土样制备也分干法和 湿法。干法是将土样风干或在50℃温度下烘干。借 鉴这一做法,在土样制备时作以下变通: 将取回的土样直接倒入盒中,放入烘箱,设定温 度50℃左右,烘干至干燥状态,取出土样、敲碎、过 筛,分样。由每份土样质量,直接乘上预设含水量,可 得加水质量,均匀喷洒,充分拌和,闷料一夜,可上击 实仪试验。此方法的优点是.①烘干代替风干,可控 制试验时间;②不需事先测定土样含水量,省时省 力;⑧加水量计算直观、简便。 2.3试验过程 《土工规范》对试验过程描述如下:装好护筒,分 层击实,交界面刨毛,击实完成后,土样超出击实筒 顶应小于6mm。 (1)涂润滑油问题 按《土工规范》操作,在击实筒内壁均匀涂一薄 层润滑油,可以保证土样侧壁光滑。但当土样含水量 稍大时,击实完成后,击实筒连土样紧紧粘在底座 上,不易取下。当土样含水量较小时,由于土样粘结 性差,击实完成取筒时,会有部分土样粘在底座上, 造成击实土样不完整,湿密度不;隹确,且很难弥补。 而在底座面也涂一层润滑油,上述问题迎刃而解。 (2)击实后的土样高度控制 标准击实试验所得的击实曲线是指余土高度为 0时,单位体积击实功下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的关 系曲线。如果余土高度过大,则筒内土体的单位体积 击实功达不到规范要求,曲线上的干密度小于规定 击实功下的干密度,试验误差增大,故《土工规范》对 余土高度作了相应规定[3]。 轻型、重型击实筒高度均为116mm,护筒高度 为50mm,约为击实筒高度的一半。若分三层击实,加 土样时,第一层高度加至击实筒中部,第二层加至与 击实筒口平齐,第三层加至与护筒项平齐,可以保证 三层土样高度基本相等,且完成后土样高度刚好超 过击实筒顶,满足规范不超过6mm的要求。上述方 法便于实际操作,效果良好。 2.4仪器设备 《土工规范》第10.0.5条规定,称筒与试样的总 工程质量2008.No.6(A)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质量,应精确到lg,笔者认为欠妥。规范l0.0.3条规 果的判读与理解。 定的主要仪器有: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 3.2干法和湿法 0.01g;台秤: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无最小分度 《公路规范》条文说明中注明,大量试验证明:干 值为lg的量器。其中天平是测定含水量时称铝盒所 法和湿法求得的结果有很大差别,对于最大干密度, 用,台秤则用于称筒及筒和土样质量。筒和土样总质 前者大,后者小:对于最优含水量,前者小,后者大。 量约为6-7kg,若精确至1g,所需量器价格昂贵,且 既然两者有很大差别,在击实报告中应明确注明是 无必要。用台称精确至5g,可以满足试验精度要求。 干法还是湿法,以利于对报告的判读和应用。对于高 3结果判读 含水量的土,采用湿法比较符合实际,如仍按干法做 3.1轻型和重型 击实试验,无形中增加了对地基压实难度,甚至根本 击实试验分为轻型和重型,两者适用范围的主 达不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 要区别是颗粒粒径不同。《土工规范》规定,轻型:小 4结语 于5mm:重型:不大于25mm,若采用三层击实,最大 击实试验是土工检测中常见的试验,相关规范 粒径不大于40mm。《公路规范》规定,轻型:不大于 对击实试验的描述和规定都比较简短,给了试验者 25mm:重型:不大于50mm。 定的想象和发挥空间。只有紧密联系规范,总结提 轻型和重型的核心区别是,轻型击实的单位体 炼实践操作经验,才能确保击实试验的准确性。 积击实功小,重型大,约为轻型的4.5倍。因此,在相 同含水量下,由于重型的单位体积击实功大,对土体 参考文献 结构破坏力强,土体被压得更密实,湿密度大,相应 [1]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 干密度也更大。由于曲线上五个试验点存在同样原 业出版社,2002 因,重型试验得出的最大干密度大于轻型。 [2]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北 因此’,检测单位接受委托时,应根据客户意愿和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现场土样综合确定采用何种击实方法。土工压实度 [3]GB/T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 报告在引用击实报告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数据时, 社 1999. 应注明击实报告编号或明确何种击实,以便于对结 [4]JTGE40-200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s]1]E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罐蹙¨l镌馕嚷键'《《 键 《 《豫 麟罐罐礓《铤键 :罐 《— 《《1曩 — — 《《镭《 — — ,曛 推动断裂活动的动力是从哪来的 这要先从海洋说起。海洋的最深处并不在海洋的中 部形成了一系列北北东走向的山脉、断裂。我国南部还有 间,而是在边上,海洋中间反而较浅。因为海洋中间的地壳 一个印度洋板块,由南向北挤压,使我国西部形成了一系 很薄,甚至上地幔炽热的岩浆由此处涌出。岩浆受海水冷 列东西向山脉、断裂。喜马拉雅山是这两个板块挤压的结 却后变成岩石,形成新的地壳,新地壳除了向上拱起外,还 果。四JII和云南西部是东西向构造带向北北东向构造带转 将以前形成的地壳向两侧推挤,因此,海底的地壳从此处 折的部位,此处的山脉、河流均由东西向转为南北向。由此 向两侧移动,在海洋边缘的地壳与大陆地壳相遇后,海洋 可见,板块运动的动力来自于海洋中部地幔物质的涌出。 地壳会沉到陆地地壳下面,并对陆地地壳产生推力。洋壳 地幔物质为什么会从海洋中部涌出呢7目前人们认为是地 沉入陆壳处形成海沟,是海洋最深的地方。此外,洋壳与陆 幔物质对流形成的。地幔物质在海洋中部上升,在陆壳边 壳摩擦除产生地震外,还产生热量,将岩石熔化形成岩浆, 缘下降,因此,地幔物质对流是断裂活动的动力来源。地幔 岩浆沿断裂上升到地表喷发出来形成火山。从中国地图上 物质是高温熔融状态的岩浆,岩浆内部的温度差异是导致 可见到许多弧形分布的岛屿,如琉球群岛等,就是这种火 对流的原因。地幔物质的高温又是从哪来的呢?现在有许 山形成的。洋壳向陆壳移动产生的推力传递到陆壳中,形 多假说,其中一种假说认为是在地球形成时,放射性物质 成推动陆壳中断裂活动的动力来源。我国的陆壳与欧洲是 衰变产生的热量。放射性物质是按照一定的物质序列衰变 一个整体,称为欧亚板块。我国东南的太平洋海底地壳是 的。目前在元素周期表中还可见到镧系、锕系及钴、铀等的 太平洋板块,它从东南向西北的欧亚板块挤压,在中国东 同位素。物质衰变是宇宙、天体形成过程中的现象。 工程质量2008.No.6(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