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白公鹅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在这篇课文中描写了一只白公鹅的所作所为,表现了鹅的海军上将派头——高傲和近乎霸道的特点。课文是从白公鹅走路的姿态和平时活动两方面写的。写鹅走路的姿态,突出了“慢条斯理”的特点:不仅每一步都掂量着走,即使遇到狗,也不举步奔跑,让人感受到白公鹅的高傲;写鹅的活动时,作者抓住了戏水、抢地盘、吃鱼饵等具体事例,突出了鹅无拘无束、近乎霸道的特点。拟人和夸张的写法,风趣幽默的语言,是本文写作上的特点。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白鹅》和《白公鹅》两篇文章的异同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同点:一是行文结构上的类似,都是先总后分。《白鹅》以过渡段统领全文,从叫声、步态、吃相三方面表现鹅的高傲;《白公鹅》则以“海军上将的派头”作为总起,然后从走路的姿态和平日的活动两方面来表现它的海军上将派头。只是《白鹅》一课线索更清晰一些。二是描写方法上,两篇课文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得他们笔下的白鹅形象都那么鲜活生动,并以此来表达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三是他们都善于运用明贬实褒的反语。四是语言特点都一样的幽默风趣。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不同点:一是语言风格不同。由于国籍不同,民族不同,两位作家的语言也有各自的特点。二是叙述的语气不同。虽然两位作家都在文中表达了对鹅的喜爱之情,但丰子恺的语气似是善意的揶揄,而叶诺索夫的语言中透露出更多的是欣赏。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二、教学目标:
1.能认读七个生字,理解“荣膺”、“慢条斯理”、“掂量”、“径直”、“主宰”等词语的意思。
2.能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思考问题,能通过朗读表现白公鹅的特点,感受作者对白公鹅的喜爱之情。
3.能找出本文与《白鹅》两篇课文之间的相同处以示对总分结构、拟人写法、明贬暗褒写作手法的掌握。能根据语例比较语言风格的不同。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4.能初步运用拟人、明贬实褒的写作手法写白鹅武斗的片段。 教学程序:
一、回顾《白鹅》,导入课文。
1、同学们,我们昨天认识了丰子恺爷爷笔下的白鹅,丰子恺笔下那只“架子十足”的白鹅,它是那样可笑而可爱。同时也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作者对白鹅由衷的喜爱之情。今天,让我们再来认识另一位作家笔下的另一只鹅,那就是俄国作家叶.诺索夫的《白公鹅》。个人收1 / 6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板书:14*白公鹅 2、插图利用
认真观察这幅插图,想象一下:此时白公鹅可能正在干什么?
3、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只白公鹅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4*白公鹅 齐读课题。
这样的课文是略读课文,请大家读读阅读提示(学生齐读) 二、 粗读课文
1、 这篇课文生字比较多,又是外国作家的作品,语言表达方式可能不同与我们,所以请大家认真朗读课文,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再想想,这只白公鹅又有什么特点。(学生自读课文)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2、 交流检查: 出示词语:
军衔 腔调 车辙 涟漪 勾当 鱼饵 禽类 荣膺 攀谈 掂量 率领 厮打 撕咬 主宰 泥泞 凌乱 径直 慢条斯理 耀武扬威
(1) 指名朗读,正音,强调“勾当、率领”两个多音字。
(2) 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交流解答。(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分析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词语,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预设:
军衔:你知道哪些军衔?(元帅、将、校、尉、士) 车辙:车轮轧过的痕迹;“南辕北辙”
涟漪:从字形看,一定与什么有关?怎样的波纹? 勾当:坏事情
荣膺:联系上下文猜想意思,再想想每个字的意思,说说词语的意思。
掂量:作动作,边做这个动作时还边想什么?于是引申出掂量的另一个意思:思考 主宰:找到句子,读一读,猜想意思。白公鹅认为自己掌握、操控着整条河。 3、梳理脉落:
(1)讨论交流:这是一只怎么样的白公鹅?(耀武扬威、威风凛凛、派头十足) (比丰子恺笔下的白鹅更高傲、蛮横、霸道,有海军上将派头的公鹅。)
(2)为了突出白鹅的高傲,丰子恺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三方面进行具体的描写,
2 / 6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这篇课文又是怎样写的呢?
4、理清课文内容,比较文体结构。
自由谈谈课文的结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引导: (1)课文围绕着哪一个短语来写?(海军上将的派头)
(2)课文围绕着海军上将的派头这个短语描写了哪些具体事实?一小节一小节概括,加小标题。 板书:
第二小节:步调(慢条斯理); 第三小节:戏水(气势十足); 第四小节:地位(主人意识); 第五小节:抢地盘(横行霸道); 第六小节:抢鱼饵(从从容容);
5、复习回顾第13课白鹅的提纲(ppt),你发现了什么?(都总的写,都写了步态)
叫声
高傲 步态 吃相
小结:不同国家的作者,在写作思路上还真有点相似,都是先总写,再分着几个方面写。 过度:这节课我们就用比较阅读法学习——与《白鹅》比较,两篇文章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三、对比相同处,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本文与《白鹅》的相同之处。 学生可能说到的:
(1)两只白鹅的特点有相似之处,都有高傲的特点。 (2)两只鹅的步调都差不多。
教师引导:这是两只鹅本身的共同特点,也是两位作者选材的共同点,都选取鹅的步调来表现鹅高傲的特点。再从课文结构、写作方法这些方面去思考一下,两篇文章有什么共同点。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3)都是总分结构。 (4)都采用拟人写法。
(5)都运用了明贬实褒的写作手法。 2、比较不同处,感受语言特色。
(1)快速读课文,感受本文与《白鹅》的不同之处。
3 / 6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2)交流讨论。(浅议即止。) 3.比较两段话,引入课文。
(1)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2)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会儿这个姿势,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想象鹅的每一步动作,并用手演示一下“先。。。再。。。然后。。。最后。。。”用这样的连词写出了白公鹅走路时慢条斯理的样子。)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指名读、齐读,再次感受白公鹅走路时慢条斯理的样子。 请说说分别出自哪里,它们之间有什么异同点?
共同点:它们都是描写鹅的步调;在这两段话中,鹅走路的姿态是一样的。
不同点:丰子恺用国人熟悉的京剧里的净角来比喻,简洁却形象生动。叶诺索夫用自己的语言具体细致地进行描写,使人如同身临其境,亲眼见到鹅走路的样子。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思考:为什么丰子恺这样写,诺索夫却这样写,只是偶然吗?(国籍不同,语言风格也受国籍的影响,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中国人都熟悉京剧,丰子恺的比喻是信手拈来。但俄国人不熟悉京剧,自然比喻不出来。)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小结:两段话无所谓谁比谁逊色,谁比谁优秀,只是语言风格的不同。我们的同学在作文中也会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但作为学习者,我们应该在多学习别人的各种写作方法的基础上,再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特点。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4、学习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白鹅 白公鹅 姿态 叫声 步态 吃相 5、抓重点段,进行对比阅读。
(1)丰子恺怎样写鹅的吃相?(三眼一板,需要人伺候)
(2)叶诺索夫写了鹅吃东西时的玩相。(戏水、抢占地盘、主宰一切)
4 / 6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齐读5、6自然段。
欣赏第三段:
1、 自由读第三部分3-6自然段,同样用一个词语形容白公鹅的玩相。(无忧无虑、自由自在、耀武扬威……)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2、 又是怎样把它玩相的特点写出来的?同样来欣赏一下,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好,为什么?
预设: (1)
可是最糟糕的是,白鹅把我下了鱼饵一片水面,也划为自己的地盘。我们为这片水面打了好长时间官司,它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打了好长时间的官司”是什么意思?“它没把我放在眼里”又是什么意思?哪些句子写出了它没把我放在眼里?与“有时……有时……有时……”比较,体会“要不……就…….”作用。]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2) 干这种勾当它从不偷偷摸摸,总是从从容容、不紧不慢的,因为它自认为是这条河的主宰。白鹅大概认为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东西都属于它。[“勾当”是什么意思?这里指什么?按理说,做这些事应该—?而白公鹅却—?那是因为—?理解“主宰”]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4、 体会作者情感: (1) 事实如此吗?
(2) 出示句子,读一读:它要是知道了连它自己也属于村里的少年斯焦普卡——他愿意的话,就可以把它抓起来,交给母亲,用它和鲜白菜一起熬汤喝——那可就要大吃一惊了。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3) 理解两个破折号的作用:转移话题;如果不用破折号这个意思应该怎样表达? (4) 对白公鹅这种放肆的行为,我为什么不采取措施,再读这两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5) 读课文第一段,体会作者对白公鹅的喜爱。
(6) 小结:白公鹅走相慢条斯理,玩起来大胆放肆,但在作者的笔下,这一切都让人觉得这白公鹅是那么可爱,我们禁不住也和作者一样喜欢上了这只白公鹅。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四、 拓展延伸
如果大家读完叶.诺索夫笔下《白公鹅》整篇文章,大家一定会更加喜爱这只派头十足的白公鹅的。
5 / 6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