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湖北省黄石市某校2021-2022学年-有答案-七年级(上)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湖北省黄石市某校2021-2022学年-有答案-七年级(上)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来源:智榕旅游


湖北省黄石市某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考试历史

试题

一、选择题

1. 考古学家在黄河流域发现了粟的遗存,下列人类遗址中与之相关的是( ) A.元谋人遗址

2. 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②教人们挖井,制造船只③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④教人通商交换 A.①②

3. 据历史学者考证,历史上商朝屡屡迁徙,最后一次迁都到殷后才稳定下来。迁殷的商王是 A.桀

4. 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属于公元前 A.20世纪前期

5.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A.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 B.让诸侯给周天子交纳贡品 C.巩固对西周周边的统治 D.炫耀周天子的权威

6. 用齐鲁代表山东、燕赵代表河北,这追溯于古代的什么( ) A.纳贡制

7. 如图是战国形势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了当时不同的诸侯国.其中灭掉六国,完成统一的是()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

B.20世纪后期

C.21世纪前期

D.21世纪后期

B.汤

C.盘庚

D.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A.①

B.②

C.③

试卷第1页,总13页

D.④

8. 商鞅变法内容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 A.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C.奖励耕战富国强兵

9. 近代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胡适曾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孔子的主张中,最能突出体现胡适这段评价原意的是( ) A.仁者爱人

10. 《华阳国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这是古人对哪项水利工程的赞美 ( ) A.都江堰

11. 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弱肉强食 C.适者生存

12. “孔子是万世师表。他很了解自己的学生,知道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 A.三人行必有吾师 C.因材施教

13. 西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的时期,其建立时间与建立者是( )

A.公元前207年 汉高祖 C.公元前202年 汉高祖

14.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文修武备,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治国的核心思想来源于( ) A.法家学说

15. 汉武帝开创了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局面,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他的大一统措施?

⋅⋅⋅

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D.推行县制治理地方

B.因材施教 C.有教无类 D.为政以德

B.郑国渠 C.大运河 D.灵渠

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D.统一

B.有教无类 D.以“德”教化人

B.公元前207年 汉光武帝 D.公元前202年 汉光武帝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大力反击匈奴

B.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D.统一文字

试卷第2页,总13页

16. 有这样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曾经激励了很多人发愤图强。其中“卧薪尝胆”的是 ( ) A.吴王夫差

C.春秋首霸齐桓公

17. 秦始皇统治时期,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的事件是() A.统一文字

18.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这句话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它爆发于( ) A.渔阳

19. 下侧材料描述的作品是

B.大泽乡

C.陈

D.陇西

B.焚书坑儒

C.统一度量衡

D.修建长城

B.越王勾践 D.楚庄王

A.《史记》

C.《伤寒杂病论》

20. 我国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于( ) A.公元3世纪20年代 C.公元2世纪初期

二、判断题

以下各题都有错误,请你找出,并加以改正。

(1)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距今约七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动展现了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 ________改为________

(2)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巨大的四羊方尊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________改为________

(3))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北海,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________改为________

试卷第3页,总13页

B.《兰亭集序》 D.《大明历》

B.公元3世纪初期 D.公元2世纪20年代

三、综合题

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请回答:

(1)“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这句诗反映的历史人物是谁?他奠定了图一中哪个政权的基础(填写字母代号)?这一政权的建立者是谁?

(2)材料一中B政权的建立者是谁?他曾三次亲自上门求见隐居的诸葛亮出山,这一故事流传至今,请写出对应的成语。

(3)请写出材料一中政权C建立的时间。政权B、C的建立者曾经联合迎战曹军,请写出这次战役的名称。

(4)材料一中政权C曾派将领到达某地,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请写出该地名称。A、B、C三个政权中,最先灭亡的是哪一个(填写字母代号)?

(5)列举材料一中三个政权的名称、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序号 A B C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它的许多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围绕秦朝的相关历史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一起解决问题。 【史料结合】

材料: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试卷第4页,总13页

﹣﹣李白

(1)材料中的“秦王扫六合”指的是什么事件?有什么意义? 【画图学史】

(2)如图是肖鹏同学为方便知识的掌握制作的一张示意图。请你帮他把图中空缺的部分填写完整。

①________②________。肖鹏制作的这张示意图反映的是秦朝创立的________制度。 【角色扮演】

(3)李磊在历史剧中扮演一位正在宣读诏令的官员:“统一度量衡;今后凡买卖交易统一使用________(货币)。废除原六国的文字,以________为全国规范文字。” 【历史感悟】

(4)显赫一时的秦王朝在历史的长河里仅存在了短短的15年。它短暂而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学习了秦朝的历史,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试卷第5页,总13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湖北省黄石市某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考试历史

试题

一、选择题 1. 【答案】 D

【考点】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解析】

本题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今天陕西西安半坡村,属于黄河流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和磨光的石器耕地,石刀收割庄稼,种植粟,饲养猪狗等动物,制造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河姆渡人种植水稻,元谋人和北京人不会种植农作物,排除ABC三项,故选D.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 【答案】 A

【考点】

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所学可知,黄帝是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

学等,被称为人文初祖,①②符合题意;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是禹,③不符合题意;教人通商交换的是炎帝,④不符合题意;故 选A。 3. 【答案】 C

【考点】

商朝的建立与灭亡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所学可知,盘庚是商朝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搬迁到殷,史称“盘庚

迁殷”。盘庚迁殷后,整顿商朝的政治,发展经济,使衰落的商朝出现复兴的局面,C

试卷第6页,总13页

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君主都不是迁都到 殷的君主,排除;故选C。 4. 【答案】 C

【考点】

夏朝的兴亡与“家天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本题考查的是公元纪年法的相关知识,解决本题可画一数轴,进行简单标画,因此,我们可看出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 ,这一年属于21世纪前期,所以答案是C。 5. 【答案】 C

【考点】 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

试题分析: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封给亲属、功臣,让他们当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疆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因此,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对西周周边的统治。故选C项。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6. 【答案】 B

【考点】 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西周时期,为了巩固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和现代贵族等,封他们为诸侯。并以地名作为

诸侯国的名字。齐鲁燕都是古代分封的诸侯国名字。故本题答案选B。 7. 【答案】 D

【考点】

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 秦统一中国及秦疆域图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试卷第7页,总13页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奏灭六国,统一全国。奏国位于战国七雄的最西面,应是图中④。因此ABC不符合题意 ,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8. 【答案】 B 【考点】 商鞅变法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商鞅变法以依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故答案选B。 9. 【答案】 C

【考点】 老子和孔子 【解析】

本题考查孔子的相关知识,着重把握孔子的教育思想。 【解答】

孔子是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在此以前,由于学在官府,平民子弟无权进入官府的学校学习,孔子创办私学,才使平民子弟有机会上学,“有教无类”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思想。 故选C。 10. 【答案】 A 【考点】 都江堰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战国时期,各国都注意兴修水利,奏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故选A.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1. 【答案】 D

试卷第8页,总13页

【考点】

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 春秋争霸 【解析】

本题考查了春秋争霸的影响。 【解答】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客观上有利于国家统一。 故选D。 12. 【答案】 C

【考点】 老子和孔子 【解析】

本题考查了孔子的教育贡献。 【解答】

题干给出的材料“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表明孔子注意“因材施教”。 故选C。 13. 【答案】 C 【考点】 楚汉之争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内 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4. 【答案】 C

【考点】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老子和孔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汉武帝在位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在政治、经济、思想和军事上的大一统,其中在思想方面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

试卷第9页,总13页

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我国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这是他治国的核心思想。故答案选C. 15. 【答案】 D

【考点】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所学可知,汉武帝开创了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局面,为了加强统治,他在政治上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军

事上,发动战争,大力反击匈奴,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BC三项都是汉武帝采取的措施,“统一文字”是奏始皇的措施 ,D项符合题意;故选D。 16. 【答案】 B

【考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春秋争霸

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本题考查春秋争霸的相关知识。题文的关键信息是“卧薪尝胆”。依据所学知识,“卧薪尝胆”描述的是吴越争霸过程中越王勾践发奋图强的故事。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 17. 【答案】 B

【考点】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历史文化常识 百家争鸣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四个选项,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修建长城,在当时来讲都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而其思想上的焚书坑儒虽然加强了思想控制,但也摧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对我国古代的文化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故选B项。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8. 【答案】

试卷第10页,总13页

B

【考点】

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所学知识,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等九百多个戍边农民,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按照奏法,戍守误期要被处死。于

是,戍边农民决心反抗奏朝的残暴统治,他们斩木为武器,举起反抗的旗帜,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由此可知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于大泽乡,故B项符合题意,AC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应选B. 19. 【答案】 A

【考点】

司马迁和《史记》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题干的表格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又称《太史公书》,是中国历史上第

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著

作没有题干表格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20. 【答案】 A 【考点】 三国鼎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所学可知,220年曹丕称帝,建立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建立蜀汉,定都成都;222年孙权称王,建立昊,定都建康

,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222年换成世纪纪年的公式是在百位数加上1,即2+1=3,所以应该是公元3世纪20年代,故 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二、判断题 【答案】 (1)___ ___ (2)___。 【考点】 青铜器

试卷第11页,总13页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依据所学可知,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动展现了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应该把“半坡”改为“河姆渡”。

(2)依据所学可知,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巨大的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应该把“四羊方尊”改为“司母戊鼎”。

(3)依据所学可知,秦始皇建立的秦朝,是当时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疆域十分辽阔,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应该把“北海改为“长城一带”。 三、综合题 【答案】

(1)曹操;A;曹丕 (2)刘备;三顾茅庐 (3)222年;赤壁之战 (4)夷洲;B (5)

序号 A B C 【考点】 三国鼎立 【解析】

政权名称 魏 蜀 吴 建立时间 220年 221年 222年 建立者 曹丕 刘备 孙权 都城 洛阳 成都 建业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依据 “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句诗反映的历史人物是曹操,他奠定了图一中魏政权即A的基础,公元220年,由魏文帝曹丕建立魏国。

(2)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一中B政权的建立者是刘备,221年,刘备在四川成都称帝,续汉之大统,国号“汉”,史称蜀汉,他曾三次亲自上门求见隐居的诸葛亮出山,这一故事流传至今,即为三顾茅庐。

(3)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一中政权C是吴国,222年,孙权称王,并改元黄武,229年孙权称帝,定都武昌后迁还于建业,吴国建立,孙权就是吴大帝;政权B、C的建立者曾经在赤壁联合迎战曹军,史称赤壁之战。

(4)依据所学可知,吴国孙权曾派将领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是三国中最早灭亡的国家。

试卷第12页,总13页

(5)依据所学可知,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答案】

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御史大夫,郡,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圆形方孔半两钱,小篆

秦的暴政;统治者要实行“仁政”,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考点】

秦统一中国及秦疆域图 历史开放性问题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及历史意义。 (2)本题主要考查秦朝创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3)本题主要考查圆形方孔半两钱和小篆。

(4)本题主要考查短暂而亡的根本原因及学习了秦朝的历史得到的启示。 【解答】

材料中的“秦王扫六合”指的是秦灭六国、统一中国;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后称秦始皇)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它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实现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肖鹏制作的这张示意图反映的是秦朝创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秦始皇为了发展经济,统一了货币,将六国的钱币统一为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的规范文字,后又推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显赫一时的秦王朝在历史的长河里仅存在了短短的15年。它短暂而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本问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统治者要实行“仁政”,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试卷第13页,总13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