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湖北省黄石市某校2021-2022学年-有答案-九年级线上教学联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湖北省黄石市某校2021-2022学年-有答案-九年级线上教学联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来源:智榕旅游


湖北省黄石市某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线上教学联合调研考

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欧洲殖民者在贩卖黑人奴隶的过程中形成了“三角贸易”,在“三角贸易”中后来居上的主要经营者是( ) A.葡萄牙

2. 奴隶贩子贩卖奴隶,大发横财之后,把赚来的血腥钱投资到 A.农业

3. 17世纪以后,英国走上殖民争夺的道路,它相继打败了下列国家,到18世纪后半期,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 ①荷兰 ②法国 ③西班牙 ④德国 A.①②③④

4. 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是 A.珍妮

5. 有南美各国足球俱乐部冠、亚军参加的足球联赛冠名为“解放杯”,这是为了纪念“南美的解放者” A.玻利瓦尔

6. 他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领袖,他曾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出生于德意志,他获得过博士学位,这个人是( ) A.马克思

7. 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C.英国宪章运动

8.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人民宪章》的发表 C.巴黎公社成立

9. 俄国1861年改革的最根本的目的是 A.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 C.发展资本主义

试卷第1页,总14页

B.西班牙 C.法国 D.英国

B.工商业 C.金融业 D.手工业

B.①②③ C.③①② D.②③④

B.章西女王 C.伊丽莎白 D.贞德

B.圣马丁 C.哈格里夫斯 D.史蒂芬孙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B.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D.巴黎公社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国际歌》的发表

B.扩大政权基础

D.消灭本国农奴制度

10. 19世纪中期,日本封建统治阶级中掌握实权的是 A.天皇

11.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 A.推翻了旧政权 C.废除了农奴制

12. 下列关于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C.都采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 D.都获得了成功

13. 19世纪80年代促使飞机和汽车研制成功的重要发明是 A.蒸汽机的发明 C.内燃机的发明

14.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的标志是 A.电力的广泛应用 C.内燃机的出现

15. 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发明者是 A.亨利·福特

16.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是在 A.19世纪70年代 C.19世纪上半期

17. 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主要依据是 A.参战国都是帝国主义国家 B.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斗争 C.苏俄退出了战争

D.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18.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引爆这只“火药桶”的“火星”是 A.三国同盟的形成 C.亚洲的觉醒

试卷第2页,总14页

B.将军 C.大名 D.武士

B.由资产阶级领导 D.改变了社会性质

B.发电机的发明

D.石油提炼法的发明

B.珍妮机的发明 D.蒸汽机的改进

B.莱特兄弟 C.卡尔·本茨 D.爱迪生

B.18世纪60年代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B.三国协约的形成 D.萨拉热窝事件

19. “见风使舵”比喻跟着形势转变方向。结合“一战”爆发前后的史实,下列哪一国家的举动最符合这个成语的含义( ) A.英国

20.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第一次世界大战

21.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称作“绞肉机”的战役是 A.奥斯特里茨战役 C.凡尔登战役

22. 下图的作者是

B.索姆河战役 D.纳西比战役 B.美国南北战争 D.希波战争

B.俄国

C.法国

D.意大利

A.达·芬奇

23. 2015年以纪念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110周年,下列对这一成就的评述正确的是 ( ) ①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的革命 ②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③为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④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 A.①②

24. 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士比作“文明恶棍”,还说天主教是“一群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的思想家是 A.伏尔泰

25. 牛顿创立的科学理论中,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影响最大的是 A.万有引力定律 二、综合题

马克思说:“殖民制度大大地提高了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累的强有力的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人宗主国,在这里化为资本。”

①请举出一个殖民主义“垄断公司”的名称。

②回忆所学课文,从哪里可以看出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质? ③材料中的“宗主国”主要指哪些国家?

B.牛顿三定律

C.微积分

D.进化论

B.顾炎武

C.卢梭

D.孟德斯鸠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B.但丁

C.荷马

D.梵高

试卷第3页,总14页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材料二:他出生于贵族,一生积极探索人生意义。他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列宁称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1)材料一中的话是谁的名言?他为拿破仑而作的著名作品是什么?

(2)材料二说的是哪一位作家?请你至少列举出他的两部不朽名作。

(3)两位艺术家在创作上有什么共同点?

林肯在1858年6月的一次演讲中说:“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会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①文中的“房子”指什么?“半奴隶”和“半自由”分别是指什么经济? ②双方矛盾的焦点是么?内战爆发后,颁布哪部文件解决此矛盾? ③南北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读图:

以上两幅图片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中哪两项主要改革的内容?这次改革对日本有什么影响?明治维新的一些重要措施对当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试卷第4页,总14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湖北省黄石市某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线上教学联合调研考

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答案】 D

【考点】

葡萄牙与西班牙的殖民掠夺 三角贸易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欧洲一些人看到从非洲运黑人到美洲有利可图,纷纷加入罪恶的黑奴贸易行列。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人,英国人后来居上,成为“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D符合题意;A不合题意;西班牙和法国也参与了黑奴贸易,但不是最早

的,也不是主营者。B、C不合题意。由以上分析可知,ABC不合题意,选择答案D。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 【答案】 B

【考点】

葡萄牙与西班牙的殖民掠夺 三角贸易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三角贸易中,奴隶贩子贩卖奴隶,大发横财之后,把赚来的血腥钱投资到工商业的发展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早

期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B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B。 3. 【答案】 C

【考点】

英国的殖民扩张与殖民争霸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7世纪以后,英国走上殖民争夺的道路,它相继打败了西班牙、荷兰、法国,到18世纪后半期,英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殖民地

,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被称为“日不落帝国”,C符合题意;英国没有打败

试卷第5页,总14页

德国,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D;B的顺序是 错误的,不符合“相继”这一词语,排除;故选C. 4. 【答案】 B

【考点】

印度民族大起义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857-1859年,印度爆发了大起义,章西女王带领印度人民积极反抗英国殖民者,最后壮烈牺牲,B符合题意;珍妮不是印度民

族大起义的民族英雄,A不符合题意;伊丽莎白是英国的女王,C不符合题意;贞德在英法百年战争(1337年~1453年)中带领

法国军队对抗英军的入侵,D不符合题意;故选B. 5. 【答案】 A

【考点】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和南美的解放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玻利瓦尔是南美洲北部地区民族独立战争中最为重要的领导人,也是整个拉丁美洲反抗殖民统治的革命运动中最为杰出的领袖

,为了永远纪念这位功勋卓越的革命者,他被授予了“南美的解放者”的称号,A符合题意;圣马丁也是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

领导者,但是不如玻利瓦尔贡献大,B不符合题意;哈格里夫斯是发明珍妮机的人物,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C不符合题意

;斯蒂芬孙是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发明蒸汽机车的人物,D不符合题意;故选A. 6. 【答案】 A

【考点】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马克思是德国人,他和恩格斯一起起草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科学,A符合题

意;恩格斯不是博士学位,B不符合题意;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由

试卷第6页,总14页

理想变为现实,C不符合题意;斯大林领导

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使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D不符合题意;故选A. 7. 【答案】 C

【考点】 英国宪章运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所学可知,1836——1848年,英国工人掀起了宪章运动,工人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管理。宪章运动是世

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C正确;

ABD都是无产阶级采取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的方式,排除。故选C.。 8. 【答案】 B

【考点】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 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揭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故选B。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9. 【答案】 A

【考点】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9世纪中期的俄国仍然是一个实行封建农奴制的国家,农奴制的腐朽阻碍了俄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造成严重的统治危机

,农奴反抗斗争此起彼伏,为了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缓和社会矛盾,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A符合题意;BCD不是最根本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 【答案】 B

试卷第7页,总14页

【考点】

日本的大化改新 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日本封建统治阶级中掌握实权的是将军。日本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天皇实际上

大权旁落。幕府是古时日本一种权利曾一度凌驾于天皇之上的中央政府机构。其最高权力者称征夷大将军,也称幕府将军,所

以B项符合题意;天皇、大名、武士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 【答案】 D

【考点】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都改变了社会性质,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D符合题意

;日本推翻了幕府统治,俄国仍然是沙皇统治,A不符合题意;二者都不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俄国改革是由沙皇为首的农奴主集

团实行的,日本明治维新是由中下级武士领导的,B不符合题意;废除了农奴制是俄国改革的特点,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2. 【答案】 D

【考点】 戊戌变法 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都采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

展,ABC都是相同点,不符合题意;戊戌变法被慈禧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镇压下去,以失败告终,D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故 选D。 13. 【答案】 C 【考点】

试卷第8页,总14页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解析】 “ 【解答】

看到题文中“19世纪80年代的重要发明”应该知道是这是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成汽油内

燃机,几年后,德国工程师迪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这一领域内引发了

一场变革,以内燃机为动力,促使飞机和汽车研制成功。所以答案选C. 14. 【答案】 A

【考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9世纪70年代以来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电力成为工厂的主要动力,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电

气时代”,A符合题意;珍妮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的成就,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B不符合题意;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内燃机的出

现主要作用于交通领域,C不符合题意;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进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5. 【答案】 C

【考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被称为“汽车之父”,C符合题意;亨利·福特发明了汽车生产流水线,A不符

合题意;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B不符合题意;爱迪生发明了电灯,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6. 【答案】 D

【考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生产和资本日益高度集中,垄断组织出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了垄

试卷第9页,总14页

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D符合题意;ABC三项的时间不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时间,不符合题意;故选 D. 17. 【答案】 D

【考点】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战争目的决定战争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主要国家的目的都是为了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因此对

双方主要国家而言,这场战争都不具有正义性质,而是帝国主义的争霸、掠夺战争,D正确;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也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A排除;BC符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史实,但不是说明战争性质的主要依据 ,排除。故选D. 18. 【答案】 D

【考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与结果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列强争夺的焦点集中在巴尔干半岛。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和妻子

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枪杀,酿成了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在巴尔干半岛的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 界大战的导火索。故选D. 19. 【答案】 D

【考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与影响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882年意大利加入同盟国,1915年意大利见风使舵又加入协约国,在背后捅了同盟国一刀,D项符合题意;英国、俄国、法国本来是协约国成员。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0.

试卷第10页,总14页

【答案】 C

【考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与影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三十多个国家、15亿人口被卷入了战争,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

,给人类带来了灾难,C符合题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的国内战争,A不符合题意;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内战,B不符合题

意;希波战争是古代波斯帝国与希腊的战争,不属于世界战争,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1. 【答案】 C

【考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与结果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6年,德国和法国在凡尔登交战,交战双方投入100多个师兵力,军队死亡超过25万人,50多万人受

伤,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C符合题意;奥斯特里茨战役发生在拿破仑对外战争时期,A排除;索姆河

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重要战役之一,但没有“绞肉机”之称,B排除;纳西比战役发生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D排除 。故选C. 22. 【答案】 D

【考点】 近代文学艺术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题干图片是《向日葵》,是荷兰画家梵高的作品,D符合题意;达·芬奇的绘画作品是《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A不符合题

意;但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三杰”之一,作品是《神曲》,B不符合题意;荷马是古希腊文学家,作品是《荷马史诗 》,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3. 【答案】 C 【考点】

试卷第11页,总14页

近代科学家 【解析】

本题以2015年以纪念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110周年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爱因斯坦的历史贡献. 【解答】

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提出的相对论,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由此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24. 【答案】 A 【考点】 启蒙运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核心人物,他主张自由、民主、平等,猛烈批判天主教会,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士比作“文明

恶棍”,还说天主教是“一群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A符合题意;顾炎武是中国明清时期的思想家,B不符合题

意;卢梭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C不符合题意;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理论,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5. 【答案】 B

【考点】 近代科学家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他创立的科学理论中,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影响最大的是牛顿三定律,B符合题意;万有引力定

律和微积分不是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影响最大的科学理论,AC不符合题意;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D不符合题意;故选B. 二、综合题 【答案】

①东印度公司。

②殖民主义的罪恶,如:屠杀、奴役印第安人,奴隶贸易,对亚洲的殖民掠夺。 ③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等。 【考点】

英国的殖民扩张与殖民争霸 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解析】

本题以一则文字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英国的殖民扩张,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试卷第12页,总14页

【解答】

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殖民主义“垄断公司”的名称如东印度公司。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活动开始于17世纪,当时,英国东印度公司负责对印度等亚洲国家进行殖民统治,是英国殖民统治机构,它先是在印度的沿海地区建立一些殖民据点,最初主要从事一些贸易活动。

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殖民主义的罪恶,如:屠杀、奴役印第安人,奴隶贸易,对亚洲的殖民掠夺,可以看出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通过三角贸易、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等方式迅速发展,完成了早期的资本原始积累。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的过程,充满了罪恶、血腥和掠夺。

③据材料“殖民制度大大地提高了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累的强有力的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人宗主国,在这里化为资本”可知,材料中的“宗主国”主要指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等。 【答案】

(1)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

(2)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任意两部即可)

(3)反映社会题材。 【考点】 近代文学艺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贝多芬和列夫·托尔斯泰的相关史实,掌握两位艺术家在创作上的共同点。 【解答】

(1)据材料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可知,材料一中的话是贝多芬的名言。他为拿破仑而作的著名作品是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 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从1796年开始,听觉日渐衰弱,他对生活的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创作力量的源泉,他敢于和命运抗争,喊出“我要扼住命运咽喉”,在痛苦中仍然顽强地创作了《英雄交响曲》,五十六岁的贝多芬听觉完全丧失,依然坚持音乐创作。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完成于1804年,是为拿破仑所写的。它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法国大革命)的交响乐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说的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家,批评现实主义文学巨匠,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这些作品深刻

地揭示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展现了俄国剧烈的社会变动。 (3)据以上内容可知,贝多芬和列夫·托尔斯泰两位艺术家在创作上都反映社会题材,来源于社会现实。 【答案】

①美国;南方种植园经济;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 ②奴隶制的废存问题;《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③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考点】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

试卷第13页,总14页

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 美国南北战争的经过 【解析】

本题以林肯在1858年6月的一次演讲为切入点,考查美国南北战争的相关知识。 【解答】

①据材料“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房子”指美国联邦政府;“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分别是指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经济和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19世纪中期,美国北部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需要大量自由的劳动力,迫切需要废除奴隶制。美国南部种植园奴隶制经济发达,需要大量奴隶劳动,反对废除奴隶制。美国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经济水火不容,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②双方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南方种植园主反对废除奴隶制,北方资产阶级主张废除奴隶制;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废除奴隶制,最终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宣告结束,通过南北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

③据所学知,南北战争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 【答案】

内容: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影响: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启示:要坚持对外开放,学习他国的先进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考点】 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日本明治维新。 【解答】

依据所学,图片“明治初期的小学课堂”反映的措施是: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图片“东京街头有了电灯”反映的是措施是: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1868年,明治天皇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由明治维新的措施,可以看出,当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对外开放,学习他国的先进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试卷第14页,总1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