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员们早早的起来,迎接我们重要的工作,我们分成四队,分别负责四个地区展开调查工作。这个任务看来轻松,实质操作难度还是非常大。
锻炼了工作中交际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干工作绝不是一个就能行,必须依靠团队,依靠同事才行,而怎样获得同事们的帮助与支持是很值得考虑的。
认识到自身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克服和改善。如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依然不足,与人交流能力有待提高等等。
在实习工作中我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绝不迟到早退,严格遵守请销假制度,顺利完成了实习任务。
我认真的听着培训的内容,不懂得地方就问,最后还是感觉很好的,收获也挺多,学会了如做好一份问卷。负责人说的很对,教人做问卷是一回事,自己做又是另一回事。培训完我就出去做问卷,我也体会到了第一份问卷的难度。 被人拒绝的感觉就是自信心受打击,最大的原因还是自己脸皮太薄,放不开。后来连续问了几个都没有成功,不是没有办过工商银行的业务就是不配合我们的工作,我再也没有做下去的心情了,就坐车回到了学校。 同学也劝我说第一天都这样,万事开头难。这样的话我也知道,可真正体会到开头难那是真正的难,我也问了几个同学她们做不做,她们也认为这种问卷不好做,找到客户的概率很小,我也有退出的想法。
任何事情只要用心去做就会做好,提前做好准备问卷工作就很顺利。 每天就这样重复着自己的工作。初起的兴奋还没有让自己厌倦这样的工作,尽管是很热的天也乐此不疲。
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中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中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近三个月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我在实践中得到许多的感悟! 在这次实践中,让我很有感触的一点就人际交往方面, 大家都知道社会上人际交往非常复杂,但是具体多么复杂,我想也很难说清楚,只有经历了才能了解.才能有深刻的感受,大家为了工作走到一起,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要跟他(她)们处理好关系得需要许多技巧,就看你怎么把握了.我想说的一点就是,在交际中,既然我们不能改变一些东西,那我们就学着适应它.如果还不行,那就改变一下适应它的方法。让我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掌
握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使我在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在这次实践中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
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但是认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选择了会计为专业的我,在这次实践中自然比较关注这一环。虽然在实践中只是负责比较简单的部分,但能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出来也使我颇感兴奋!在学校上课时都是老师在教授,学生听讲,理论部分占主体,而我自己对专业知识也能掌握,本以为到了企业实践应该能够应付得来,但是在企业里并没想象中如此容易。平时在学校,数字错了改一改就可以交上去了,但在工厂里,数字绝对不可以出错,因为质量是企业的第一生命,质量不行,企业的生产就会跟不上,而效率也会随之降低,企业就会在竞争的浪潮中失败,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企业要时时保持着这种竞争状态,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因为这样,企业会对每一个在厂的员工严格要求,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这种要求在学校的课堂上是学不到的,在学校里可能会解一道题,算出一个程式就行了,但这里更需要的是与实际相结合,只有理论,没有实际操作,只是在纸上谈兵,是不可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所以一定要特别小心谨慎,而且一旦出错并不是像在学校里一样老师打个红叉,然后改过来就行了,在工厂里出错是要负上责任的,这关乎工厂的利益损失 7月1日 星期日 晴
队员们早早的起来,迎接我们重要的工作,我们分成四队,分别负责四个地区展开调查工作。这个任务看来轻松,实质操作难度还是非常大。
一开始,我们想要沿街调查,但由于天气太热,人们都不愿意停留,于是我们改变了策略,经过一天下来,我总结出了以下经验。
一、 观天气首先,就要选对天气,像下雨、打雷、地面有很深的积水这样的情况肯定是不行的。一来不安全,二来出行也不方便。而我们选的那几天正好天气晴朗,比较适合做调查。 二、 定地点然后,就是选好地点。因为正值盛夏,酷暑难耐,人们往往不愿过多停留,因此在调查是行不通的。我们只有入户展开我们的调查。
三、 选对住户最后,就是要选对人了。而这也成为了问卷调查是否能成功的关键。当然,选人也要讲究几点原则。一、所选的人要有时间,二、要有意愿
这是出于我们们问卷设置的需要,而第二点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取决于第一点。因此,看他们 有无时间也就成为了问题的关键。观天气是为了“天时”,定地点则是为了“地利”,而选对人则是为了“人和”。只要天时、地利、人和,方能调查成功。
7月2日 星期一 晴
今天,吸取了昨天的经验,和我的队友一起去了另一个村庄。由于遇见的人不同,而且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去填写问卷,我们的任务量又比较大。所以我们要想办法让他们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调查。对不同的人自然也就有不同的应对方法。对此,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一、 应对时间充足的人 这类人有时间,因此,大多都愿意填写问卷,他们可能还会问一些问题,我们则要耐心解答,而一般最后的问答题则要指望他们了。当然,他们可能会花费你比较多的时间,但一定要有耐心,对于他们的问卷不能求快,而一定要保证高质量。 二、 应对赶时间的人 这一类人通常会说:“不好意思,我赶时间。”而对于他们,我们则要先说:“我知道您的时间比较紧,但我们很需要您的帮助。”这样,可以让他们体会到他对于你们来说很重要,也就会停下来听你的近一步讲说。接着,你可以说:“其实,这份问卷要不了您多少时间,顶多一两分钟,在您的选项上划勾就可以了。”这样说,他可能就没有了再推托的理由,也就会由犹豫变为了愿意。
三、 应对忙于工作的人 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去采访这类人,但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他们也会加入到我们的被调查人群。当然,他们肯定会自己没有时间,你则要回应说,“没有关系,如果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我们将感激不尽。”你还要接着说:“您可以继续忙您的,不用停下来,我们只是问您几个简单的问题,您只要回答一下就可以了。”这种情况下,让他们填表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要把填写改成采访的形式。还要注意在问的时候,要适当减少选项。或者是在一开始就制定一个简单的采访稿,也会对数据分析有所帮助。 当然,在调查的开关和结尾也很重要。开始的时候一定要表明身份,哪个学校,什么目的,什么课题,一般情况下,把身份定义为“学生”或“志愿者”更容易被大家接受。这主要是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为进一步的交谈打下基础。在调查结束的时候,一定要说:“谢谢您接受我们的调查。”这不仅是出于感谢,也是因为你代表的是你们学校、社团的形象。
7月3日 星期二 晴
第一天,大家热情都很高,都超额完成了任务。于是,第二天,队长决定提高指标,增加了难度。第三天,则是要全部完成。之所以要不断的提高要求,一来是出于我们自己的意愿,想要速战速决,其二则是我们的绩效确实还不错。当然,随着指标的提高,我的状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开始的轻松自如变得有些吃力;从最初的守株待兔(当然是在守对株的情况下)变成了主动出击;我所调查的人群也从开始的时间充足的人群到赶时间的人群,最后连正在工作的人也被加入到了我的调查名单。但是,说实话,我喜欢这种充实的感觉。不仅可以让你提高效率,让你发掘出自身的潜力,并且还可以引发更多的的思考:如何在短时间内调查更多的人,如何让没时间、没意愿的人也停下来,接受调查。有的时候,我们真的不可以放松自己,让自己轻松过关。目标定的高一点,我们才有更高的追求。我始终相信,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7月4日 星期三 晴
在结束了三天的调查之后,我们今天的任务非常明确,就是要完成数据的统计。
一开始,我们还兴致勃勃。可到了开始实行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这其实是一项很有难度的工作。因为,我们要提取有用信息,并且整理分析。终于算是有了点头绪了。到了正午的时候,我们才完成了一百份问卷中的二十份。我的队友则宽慰地说:“没关系,反正调查已经完了。接下来的工作就简单的啦。”虽然是很简单的一句话,但是感觉担子一下子就没那么重了,而且心是暖暖的。可能是前几天一直只顾着调查问卷,而忽略了队友们一起的快乐。的确,有朋友在,痛苦减半,快乐加倍。我们这几天的战果不是一某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来自于我们每一个的共同努力,来自于我们的团结、互相鼓励、互相宽容与谅解。当然,还少不了我
们饭桌上的狼吞虎咽,少不了茶余饭后的各种搞笑谈资。
感谢我的队友,在疲惫时,还能用各种笑料让我们忘掉烦恼、轻松上路。感谢队友,旅途中的互相鼓励与关心,早已深烙心底。
这四天,真的很开心。这一帮人,真的很感谢。有你们,才使这次的实践更有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