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云老师:《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

小云老师:《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

来源:智榕旅游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

设计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课程定位突出了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是要实现儿童的“言语习得”。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文体特点,更要在品味文字的同时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并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理解文本内容、体悟表达方式,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了解双龙洞各景点的特色,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2、揣摩作者将景点特色写具体的方法及独特的结构方式,感知游记类文章的特点及写法;

3、引导品读感悟,仔细观察,大胆想象,尝试解说,学做“小导游”。

流程设计:

一、引出话题巧激趣

1、同学们,知道导游是干什么的吗?

2、如果你就是一位导游,现在接到了一项任务——带领游客游览浙江金华双龙洞。出发前,你得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做小导游,叶圣陶爷爷将成为我们此次学习历程的特别顾问。

1

【评析:孩子对游玩常常乐此不疲,让孩子学习做小导游能激发起孩子学习的欲望。如此导入新课,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教者紧扣文本特点,从儿童的兴趣出发,从“语言文字的运用”出发,既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又明确了学习的目标。】

二、游览路线要了解

1、准备工作的第一件事是安排好路线,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叶圣陶爷爷的游览路线,谁来说说?(板书游览路线和各景点名称)

2、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欣赏了一路风光,哪一个词最能概括叶圣陶爷爷对眼前美景的感受?

3、如果你就是小导游,该怎样向游客介绍这“明艳”的景色呢?(抓住“明艳”一词回忆一路优美的风光,引导孩子说出一路看到的景物及景物的特点。)

【评析:对游览路线的回顾非常重要,既是对全文的一个整体把握,也为下面学做小导游作了有效的准备。对课文第二自然段“一路风光”的复习亦很有必要,让学生抓住主要景物及景物特点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也是为学做小导游作了有力的铺垫。】

三、景点特色须熟知

※ 披文入境,感受空隙之“小” 1、做好小导游,最重要的一件事当然是要对每一处的景点了如指掌。通过初读课文,你觉得哪个景点最惊险最刺激?为什么?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找找看,哪些词语能让我们体会到孔隙的小?

2

3、叶圣陶爷爷真不愧是大师,光用文字就能让我们身临其境,如果你也贴在小船里进入孔隙,会怎么做?心里什么感觉?能读出你的感受吗?

4、要说孔隙的特点,一个字便能概括——“小”,可就是这个“小”叶圣陶爷爷却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还从多角度来写,你觉得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引出侧面描写)

※ 合作探究,感受写法之“妙”

5、不止如此,叶圣陶爷爷在介绍其它景点时还用到了许多方法,你能发现吗?请大家小组合作学习第四、六、七自然段,像我们刚才所做的一样,抓住重点词句去朗读、去发现、去品味。

集体交流(板书各景点特色及方法):

⑴洞口:宽 (打比方)

⑵外洞:大 (打比方 想象说明)

⑶内洞:黑、大、奇

【评析: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读写分家将徒然浪费时间和人力资源。新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引导儿童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让他们去探索文本形式的秘密,触摸作者表达方面的秘妙,如此便能加强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为阅读和表达之间架设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 迁移想象,感受内洞之“奇”

6、重点感受“奇”(出示句子):“其次是些石钟乳……也很值得观赏。”

3

① 仔细读读这段文字,你觉得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奇在哪?

②“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什么意思?

③ 拓展小资料:双龙洞内石钟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布局巧妙,有“黄龙吐水”、“倒挂金钟”、“彩云遮月”、“天马行空”、“海龟探海”、“龟蛇共生”、“青蛙盗仙草”、“寿星与仙桃”…… 幻化多变,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龙宫。

7、欣赏不同的石钟乳和石笋图片:各位小导游,你们知道吗?导游工作时经常还要解答游客们各种各样的疑惑,问题来了,都说双龙洞里的石钟乳和石笋很奇特,有的像这个,有的像那个,我怎么看不出来,你能看出来吗?请用以下句式写出你的观察和想象。

出示句式:你瞧,那石钟乳(石笋)有的像 , ;

有的像 , ;有的像 , ……

【评析:小资料的呈现,让学生欣赏到了形态各异的石钟乳和石笋图片,这种适时的拓展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宽了学习的空间,也能调动起孩子们言说的欲望。想象是儿童心灵的游戏,让他们在观察中张开想象的翅膀,并提供平台让他们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思,就是让他们经历一次语言运用的愉快旅程。】

※ 对话作者,感受双线之“妙”

8、到此,我们总算游完了整个路线,可这一路与我们相伴的还有另外一个会唱歌的导游,它是谁?请迅速地到文中找找写溪流的句子,想一想,如果要在黑板上画出小溪流向的线路图,该怎么画呢?

9、(指名学生发言,教师画小溪流向示意图),仔细观察板书,你有什么发现吗?你能猜到叶圣陶

4

爷爷这样写的用意吗?

四、激情解说我能行

1、各位小导游们,做了那么多准备工作,终于要出发了,这次我们要来进行解说接力游戏。

2、出示游戏规则:

① 整个行程分8个部分,用抽签的方式选出每组要解说的内容;

② 解说词由小组合作完成,可结合资料,可引用文中语句,也可自我创新,解说时间控制在1分钟左右;

③ 每组推选一位解说员参加解说接力。

3、小组准备。

4、模拟解说。

5、自由评价。

【评析:此时让学生玩一玩“解说接力游戏”,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通过前面对游览路线的了解,对景色特点的赏读,对表达方式的感受,学生就如何做小导游已有了充分的知识储备。美国有一句格言:我听见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学生通过“解说接力游戏”的语言实践能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了“言语习得”的核心目标。】

五、总结方法我会用

5

1、同学们,今天的这节课真是一次紧张有愉快的旅程,你们都有些什么收获呢?如果你去某地旅游归来,想将所见所闻写下来的话,你能从我们的特别顾问叶圣陶爷爷写的这篇《记金华的双龙洞》中学到什么呢?

2、课后延伸:我们的家乡高邮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古城,被誉为“东方邮都”,这里有迷人的自然风光、令人向往的名胜古迹、丰富的物产资源,还有引人入胜的民间传说,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喜欢的视角,借助搜集资料、亲身游历、实地寻访等方式,精心创作一篇导游词。

【总评:李老师的教学设计凸显了“以语言文字运用为中心”。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者不仅引导孩子们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更让学生知晓了作者在观察、构思、表达等方面的匠心,并能借助“小导游”的形式让学生尝试运用例文的语言进行再创造,把作者笔下的景点用自己的方式介绍出来。相信孩子们经历了这样的“语言运用”之旅后,对叶圣陶笔下的“金华的双龙洞”的景点特色能够了然于胸,对如何做导游能够有极为充分的认识,并能习得游记的表达方法,将来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