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研究了国际市场上对货物价格研究的相关内容。在国际货物买卖中,货物的价格是买卖双方争论的焦点,是决定货物能否进入市场的重要因素,关系着买卖双方的切实利益。本文研究了在实际业务中,影响进出口商品成交价格的因素、计价货币的选择对成交价格的影响、以及进出口商品合同中的条款作价方法,和佣金以及折扣的换算等相关方面的叙述。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对以后进出口商品的价格方面起到一些作用。
关键词:出口商品 价格条款 作价方法 佣金
引言
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扩大出口,扩大出口除了积极发展适销对路的商品、保证充足的货源提供出口外,商品的价格是否适应市场需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价格过 高、阻碍商品销售,价格过低、不仅造成自身的经济损失,而且进口国常以商品倾销为由,采取相应限制商品进口的措施,同时还要征收反倾销税,致使出口国在政治上带来 不利影响,业务上被迫中断贸易。此外某些商品(如药品等)往往还会由于价格过低,有失商品的身价,反而使客户 怀疑质量不敢问津,影响销售。因此,出口商品的作价问题成了国际贸易实践中买卖双方交易磋商的核心内容。然 而,出口商品作价问题又将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下面就出口商品作价过程中的常见方法,尤其是如何正确制定合同中的价格条款探讨如下. 一. 影响出口商品成交价格的因素
在对外贸易中,我国进出口商品的作价原则是,在贯彻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根据国际市场价格水平,结合国别(地区)政策,并按照我们的经营意图确定适当的价格。由于价格构成因素不同,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确定进出口商品价格时,必须充分考虑影响价格的种种因素,加强成本和盈亏核算,并注意同一商品在不同情况下应有合理的差价。确定进出口商品价格除遵循上述原则外还应考虑下列因素: 1、交货地点和交货条件
在国际贸易中,由于交货地点和交货条件不同,买卖双方承担的责任、费用和风险也不同,在确定进出口商品价格时,必须首先考虑这一因素。例如,在同一距离内成交的同一商品,按CIF条件成交与按DES(到货港船上交货)条件成交,其价格应当不同。 二、运输距离
国际商品买卖,一般都要经过长途运输,运输距离的远近关系到运费和保险费的开支,从而影响到商品价格。因此,在确定商品价格时,必须核算运输成本,作好比价工作。 三、商品的品质和档次
在国际市场上,一般都是按质论价,即优质高价,劣制底价。品质的优劣,包装装潢的好坏,款式的好坏,款式的新旧,商标、牌名的知名度,都影响商品价格。 四、季节因素
在国际市场上,某些节令性商品,如赶在节令前到货,抢行应市,即能卖上好价。过了节令商品往往售价很低,甚至以低于成本的”跳楼价”出售。因此,应充分利用节令因素,争取按有利的价格成交。 五、成交量
按国际贸易的习惯做法,成交量的大小直接影响价格,成交量大,在价格上应予适当优惠,或采用数量折扣办法。反之,成交量小,可适当提价。 六、支付条件和汇率变动的风险
支付条件是否有利和汇率变动风险的大小,都影响商品的价格。例如,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采取预付货款同采取凭信用证付款方式,其价格应有区别。同时,确定商品价格时,一般应采用对自身有利的货币成交。如采用不利货币成交时,应把汇率风险考虑到商品价格中去,即适当提高价格降低买价。
以上是影响我国进出口商品成交价格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还有交货期的远近、市场销售习惯和消费者的爱好等因素,对价格的确定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必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盘考虑,权衡得失,然后再确定适当的价格。
二、计价货币的选择
在一般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价格都表现为一定量的特定货币(如每公吨为300美元),通常不再规定支付货币。根据国际贸易的特点,用来计价的货币,可以是出口国家货币,也可以是进口国家货币或双方同意的第三国货币,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由于世界各国的货币价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在世界许多国家普遍实行浮动汇率的条件下,通常被用来计价的各种主要货币的市值更是严重不稳。国际货物买卖通常的交货期都比较长,从订约到履行合同,往往需要有一个过程。在此期间,计价货币的市值是要发生变化的,甚至会出现大幅度的起伏,其结果必然直接影响进出口双方的经济利益。因此,如何选择合同的计价货币就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是买卖双方在确定价格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1、选择可自由兑换的货币 可自由兑换货币,是指对国际间经常往来的付款和资金转移不施加限制、不施行歧视性货币措施或多种货
币汇率,在另一国要求下随时有义务换回对方在经常往来中所结存的本国货币。使用可自由兑换货币,有利于调拨和运用,有助于转移货币汇价风险。
2、在出口业务中尽量争取采用硬通货
硬通货,是指从成交至收汇这段时期内汇价比较稳定且趋势呈上浮的货币。 3、在进口业务中,争取采用软通货
软通货,是指从成交至付汇这段时期内汇价不稳定、疲软且趋势呈下浮的货币。
三、合同中的价格条款及作价方法
在交易磋商中,价格自始至终是买卖双方最为关心的问题,价格条件当然是买卖合同中最重要的一项交易条件。价格不仅关系到贸易利益在买卖双方之间的分配,价格还与其他交易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贸易实践中,合理运用价格制定方法,选用有利的计价货币,采用与价格有关的佣金和折扣,正确制定进出口商品价格和订立合同中的价格条款,对做好进出口贸易、提供按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合同中价格条款的内容
2、进出口商品的作价方法 3、如何正确的计算佣金
A.佣金
在对外贸易活动中,买卖双方在价格磋商、作价与报 价时,常常会遇到客户要求我方将出口商品的不含佣金的 价格—即净价,改报为含佣金的价格;或将含佣金价格 改报为净价。这就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如何正确合 理地计算和给付佣金的问题。
佣金(Commission)是指卖方或买方支付给中间商代理买卖或介绍交易的服务酬金。 在我国的外贸专业公司,在代理国内企业进出口业务时,通常由双方签订协议规定代理佣金比率,而对外报价时,佣金率不明示在价格中,这种佣金称之为\"暗佣\"。如果在价格条款中,明确表示佣金多少,称为\"明佣\"。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主要出现在我国出口企业向国外中间商的报价中。
包含佣金的合同价格,称为含佣价,通常以含佣价乘以佣金率,得出佣金额。其计算公式为: 佣金=含佣价X佣金率 佣金=含佣价-净价
整理后得含佣价和净价的关系: 含拥价=净价/(1-拥金率)
佣金通常以英文缩写字母C表示。比如每公吨1000美元 CFR西雅图包含佣金2%,可写成:每公吨1000美元CFRC2西雅图。其中的\"C2\"即表示佣金率为2% 。
卖方应在收妥货款后,再向中间商支付佣金。 B.折扣
折扣(Discount)是卖方在原价格的基础上给予买方的一定比例的价格减让。 使用折扣方式减让价格,而不直接降低报价,使卖方既保持了商品的价位,又明确表明了给予买方的某种优惠,是一种促销手段、如数量折扣、清仓折扣、新产品的促销折扣等。比如每件20美元CIF纽约减5%折扣。卖方在开具发票时,应标明折扣,并在总价中将折扣减去。 结论
本文选择进出口商品的价格方面进行研究讨论。根据有关法律和国际惯例,贸易合同中的价格可以使明确规定的,也可以之规定作家的方法二部明确规定价格。所以在实际业务中,价格的设定是依据双发的讨论而决定的。本文为大家介绍了在实际业务中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因素,几种常见的作价方法,以及佣金和折扣的计算。通过研究,发现进出口商品常见的作价方法中,非固定作价比固定作价更常用。本文的实证结果具有稳健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