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 l ■童 口 一 1目的与范围 断和年度考核中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五同时” 的管理规定。 2.4各车间负责在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中 1.1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 合治理”的方针和“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 的原则,增强事故的预防和预控能力,避免工 伤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规定了安全生产“五同时”(即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五同时”的管理规定。 3经营计划中的安全管理 3.1企业长远规划中应有安全健康的内 容。 1)长远规划是本企业在一个时期内改革 发展、生产经营的总框架。在编制企业长远规 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 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的 方法和内容。 1_3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单位。 2职责 划中,应依据企业现状,由安技部制定职业安 全健康的目标指标、措施等内容,纳入总体规 划中。 2.1安技部是安全生产“五同时”的监督部 门,负责制定安全生产“五同时”的管理办法, 检查督促相关部门执行安全生产“五同时”的 管理规定,考核相关部门执行安全生产“五同 时”的情况。 2)规划针对性强,有配套的措施、检查、考 核办法,每年应有诊断总结。规划中的目标指 标要科学合理,尽可能量化,且有认证分析的 支撑材料。 2.2生产调度部负责在组织生产过程中严 格执行安全生产“五同时”的管理规定。 3.2企业年度工作计划中应有安全健康的 内容。 2-3经营计划部负责在编制计划、目标诊 1)企业年度工作计划中,应建立完整的安 实整改项目的措施、部门、责任人、时间、监督 身的安全保护。 七、评价分析 整改负责人。 第七,检查人员深入现场时,应遵守企业 规章制度,穿戴好安全帽、工作服等劳保用品。 检查时要有人带领,进变配电室时走在带领人 之后,出来时走在带领人之前。对变配电室的 电器,未经停电验电时一律视为有电,注意自 一对检测检查记录进行分单元逐一汇总计 算,以百分比的形式进行评价。然后,编写变配 电站、电气线路、电网接地、动力配电箱柜、防 雷接地等工厂供电系统及其电气设备设施安 全评价结论。③ 1 8一 全健康目标、指标考核体系,以及具体的管理 措施和安全技术改造措施,确保目标指标的实 现。年度工作计划应有规范的文本资料。 2)年度安全健康目标、指标应由安技部分 解到各职能部门、车间,各职能部门、车间也应 建立相应的措施和对策,确保计划落在实处。 同时,每季度各职能部门、车间应有阶段分析 或目标诊断。 3-3年度安全健康目标、指标应纳人经济 责任考核中,由安技部依据各职能部门、车间 目标、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兑现。 3.4年度各类先进评比实行“一票否决 制”,凡在本年度内发生死亡事故的单位,一律 不得评为任何先进单位,其单位领导不准获得 任何先进称号;凡在本年度内发生重伤事故的 单位,其单位领导不准获得任何先进称号;凡 在本年度内发生轻伤事故的单位,一律不得评 为生产经营方面的先进单位,其单位领导不准 获得生产经营方面的先进称号。 4生产组织中的安全管理 4.1企业在组织生产,安排任务中要坚持 “安全第一”,在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坚 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4.2生产调度部在组织生产时,应同时考 虑安全问题,对作业条件进行安全认证。 4.3公司每天、每周的生产调度会,由安技 部分析安全状态,针对生产经营T作,提出安 全注意事项和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各车间的 生产协调会,南_乍间主任或副主任分析安全状 态,针对生产经营__r作,提fn安全注意事项和 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4.4凡T艺、材料发生变化,由技术部提Ⅲ 卡I1应措施和埘策,安技部组织相关 位进行安 令条件认 ,经认 合格后,力‘能 织,卜产 4.5各科室、车间在本单位组织生产经营 活动时,应同时进行安全条件认证,制定安全 防范措施,确认无误后方可组织实施。 5检修工作中安全管理 5.1装备部在组织停产检修前应将检修计 划报安技部,以便安技部在进行现场检查时有 重点的进行抽查。 5.2停产检修工作开始前,各责任单位应 当召开检修保养工作会,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落实检修保养的安全措施。 5.3所有的检修项目要有安全负责人,负 责监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安全工作。 5.4检修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 度,穿戴好劳保用品,按规定办理“危险作业审 批”“停送电审批”“动火审批”“临时用电审批” 等手续,悬挂安全警示标志。 5.5多人配合检修项目要有一人负责总体 指挥,避免因多人指挥配合不当而发生事故。 5.6检修保养时,设备的安全装置应当一 并进行保养和检修。检修保养时应当采取安全 措施(如:必要时可以切断电源、气源等)防止 设备误动作。 5.7检修保养验收时,安全装置保养、安全 整改的完成情况与设备保养检修验收一同进 行。 6考核 对因忽视安全生产,不严格执行安全生产 “五同时”规定,按考核规定执行。 本制度由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提出; 本制度南安技部归口管理; 本制度F}1安技部负责起草; 本制度F}1安技部负责解释。 一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