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真题试

201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真题试

来源:智榕旅游


201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真

题试卷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部题型 3. 名词解释 4. 简答题 7. 现代汉语写作

名词解释

1. 唐装

正确答案:唐装:由清代满族的马褂演变而来,是以马褂为雏形,加入立领和西式立体裁剪所设计的服饰。唐装主要使用织锦缎面料,其款式结构有四大特点:一是立领,上衣前中心开口,立式领型;二是连袖,即袖子和衣服没有接缝,以平面裁剪为主;三是对襟,也可以是斜襟;四是直角扣,即盘扣,扣子由纽结和纽袢两部分组成。印花面料、小立领、中间扣的样式是唐装的典型样式。

2. 十一税

正确答案:十一税:又名“十一捐”,是古代以色列民族一种古老的捐献方法,常用于指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宗教奉献,欧洲封建社会时代被用来指教会向成年教徒征收的宗教税。其名称源于《圣经.旧约.创世记》,希伯来文原意是“十分之一”,即规定每年将地上长的、树上结的和牛羊牲畜等交付十分之一给上帝。

3. 启蒙运动

正确答案:启蒙运动:17至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文艺复兴之后欧洲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主张破除迷信和神秘主义,弘扬科学和理性的巨大力量,把人们从恐惧、愚昧和各种各样的思想禁锢与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这个时期又被称为“理性时代”。启蒙运动兴起于西欧,很快波及欧洲大多数国家,并影响到全世界,其中心在法国。启蒙运动代表人物有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和卢梭等。

4. 甲午战争

正确答案:甲午战争:指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甲午战争以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结束。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清朝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的失败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得以跻身强国之列。

5. 三权分立

正确答案:三权分立: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著名的“三权分立”理论,将国家权力分为三种: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其通过法律规定,将三种权力分别交给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管辖,既保持各自的权限,又要相互制约保持平衡。美国是实行三权分立制度的典型国家。

6. 岐黄之术

正确答案:岐黄之术:指中医学术或医术、中医理论。“黄”指的是轩辕黄帝,“岐”是他的臣子岐伯。相传黄帝常与岐伯、雷公等臣子坐而论道,探讨医学问题,其中的很多内容都记载于《黄帝内经》这部医学著作中。后世出于对黄帝、岐伯的尊崇,遂将岐黄之术指代中医医术,并认为《黄帝内经》是中医药学理论的渊源。

7. 打虎拍蝇

正确答案:打虎拍蝇:是反腐热词,是“老虎苍蝇一起打”的简称。“老虎”喻指位居高层的腐败官员,“苍蝇”则指身处基层的腐败官员。“打虎拍蝇”反映了党中央在惩治腐败这一大是大非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和政策措施,既形象又深刻。“打虎拍蝇”行动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行动。

8. 单独两孩

正确答案:单独两孩:又称“单独二孩”,是指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第一胎非多胞胎,即可生二胎。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随后,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单独二孩”政策正式实施。

9. 马航客机失联

正确答案:马航客机失联: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称一架载有239人的波音777—200飞机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该飞机航班号为MH370,原定由吉隆坡飞往北京。马来西亚航空启动救援和联络机制寻找该飞机。3月24日,MH370失联17天后,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宣布马航MH370航班坠毁于南印度洋,机上人员无一幸存。2015年7月29日,在位于印度洋上的法属留尼汪岛,MH370航班的残骸首次被发现。

10. 苏格兰独立公投

正确答案:苏格兰独立公投:2013年3月21日,英国苏格兰政府首席部长萨蒙德宣布,苏格兰将于2014年9月18日举行独立公投,以决定苏格兰是否脱离英国独立。当地时间2014年9月19日,苏格兰独立公投计票结果公布,55%选民投下反对票,对独立说“不”,英国将保持统一。同时,英国苏格兰政府首

席大臣萨蒙德在苏格兰独立公投否决独立后宣布辞职。

11. 西进运动

正确答案:西进运动:又称“西渐运动”,是美国独立后至内战爆发前,从东部逐渐向西部殖民扩张的运动。美国独立后,政府采取种种措施,鼓励土地投资者、种植园主以及欧洲移民涌进西部地区,大规模屠杀印第安人,强占阿巴拉契亚和密西西比河之间大片的土地。此外美国还兼并了英国、法国和西班牙在北美殖民地的部分土地,扩大国土,将国境线扩至太平洋沿岸。西进运动使美国缓和了社会矛盾,扩大了国内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2. 2014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

正确答案:2014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是自2014年2月开始爆发于西非的大规模病毒疫情,先后波及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塞内加尔、美国、西班牙、马里八国,并首次超出边远的丛林村庄,蔓延至人口密集的大城市。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暴发的感染及死亡人数都达到历史最高,并仍处于恶化状态中。2016年1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利比里亚结束埃博拉疫情。至此,西非埃博拉疫情全部终结。

13. 文艺复兴

正确答案:文艺复兴:指14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其核心是人文主义精神,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倡导个性解放,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文艺复兴的本质是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文艺复兴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

14. 堰塞湖

正确答案:堰塞湖: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地震活动,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堰塞湖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占的数量比例不大,但其危害性很强。若堰塞湖蓄水到一定程度,处理不当或遇到强余震、暴雨,则可能溃决,形成大范围洪水灾害。

15. Wi—Fi

正确答案:Wi-Fi:Wireless-Fidelity的简称,又称802.11b标准,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pad、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它实际上是一个高频无线电信号。其最大优点是传输速度较高,可以达到11 Mbps,另外它的有效距离也很长,同时也可与已有的各种802.11 DSSS设备兼容。

16. 涂鸦

正确答案:涂鸦:该词起源于唐朝卢仝训其儿子乱写乱画的顽皮之行,后逐渐演变成了带有时代色彩的艺术行为。涂鸦主要的介质为墙,但进人20世纪后期,涂鸦所创作的介质不只是墙。其创作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和多元化,并且一度成为前卫时尚的设计师的专利。

17. 奥斯维辛集中营

正确答案: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 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劳动营和灭绝营,有“死亡工厂”之称。奥斯维辛集中营于1940年4月27日由纳粹德国党卫队领导人希姆莱下令建造。该集中营距波兰首都华沙300多公里,是波兰南部奥斯威辛市附近40多座集中营的总称。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人世界文化遗产。

18. 银河系

正确答案: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星系,包括1 000亿到4 0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还有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银河系本体直径为10万~12万光年,中心厚度约为1.2万光年。银河系总质量是太阳的2 100亿倍,与邻居仙女星系均为本星系群中较大的星系。

19. 北回归线

正确答案:北回归线:又叫夏至线,是太阳在北半球能够直射到的离赤道最远的位置,其位于热带与北温带之间,是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北回归线的位置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在北纬26°26’正负一度的范围内变化。在课本中,将其粗略规定为23.5°。

20. 信用卡

正确答案:信用卡:分为贷记卡和准贷记卡。贷记卡是指银行发行的、并给予持卡人一定信用额度、持卡人可在该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准贷记卡是指银行发行的、持卡人按要求交存一定金额的备用金,当备用金账户余额不足支付时,可在规定的信用额度内透支的准贷记卡。现在所说的信用卡,一般单指贷记卡。

简答题

将下面两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对其思想观点进行评价。每一评价部分的文字应不少于300字。

21. 1.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选自《史记.屈原列传》翻译(10分):评价(20分):

正确答案:翻译: 屈原也痛恨他(子兰),虽然自己被流放,仍然眷恋楚国,心里挂念着怀王,不忘祖国而想返回朝中,他希望君王有一天能够觉悟,楚国坏的习俗有一天能改变。屈原关怀君王,想振兴国家,改变楚国的形势,在一篇作品(《离骚》)里再三表达这种意愿。然而终于无济于事,所以不能返回朝中,由此可以看出怀王始终没有醒悟。做君王的无论愚笨或明智、贤明或昏庸,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帮助自己做好国君,选拔贤良的人辅佐自己;但是亡国破家的事一件接着一件,而圣明治国的君主好几代都没见到过,正是因为他们所谓忠臣不忠,所谓贤人不贤。怀王因为不明白忠臣应尽的职责本分,所以在内为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而相信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结果)军队被打败,国土被割削,失去了六个郡,自己远离故国而死在秦国,被天下人所耻笑。这就是不识人的祸害了。评价: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以记叙屈原生平事迹为主,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热烈歌颂了屈原的爱国精神、政治才能和高尚品德,严厉地谴责了楚怀王的昏庸。选段远承上文,复转入直叙。前文叙述了屈原从被黜到放流,而楚国则从兵挫地削到怀王被扣;屈原虽志在存君兴国,时刻不忘回朝任职,而怀王却为群小蒙蔽,终不曾觉悟。后楚怀王客死秦地,国人纷纷指责子兰,屈原亦怨恨之。至此,叙述中断,又转而阐发人君“知人”对国家兴亡的重要性,并将楚国兵挫地削的深刻原因归结为该用者不为用,该听者不为听,使人知楚之治乱存亡,系于屈子一人,并为万世逆忠远德者戒。文章大开大阖,或实或虚,或断或续,一如神龙摇曳于云雾之中。同时,文章主题又异常显豁,作者全副笔墨都集中于屈原“其志洁”“其行廉”,集中于其不为世俗所容。文章夹叙夹议,叙议浑融一体,文笔沉郁顿挫,咏叹反复,情词慷慨,声彻九霄。本篇赞语层层转折,给人以缭绕无际之感。

解析:【注释】(1)眷顾:怀念。(2)翼幸:侥幸希望。(3)分:职分,本分。评价:【分析】 本段是《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写屈原部分的节选。屈原是战国后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司马迁在本篇中以楚国命运为背景,叙述了屈原的身世、才干以及受谗遭贬、自沉于汩罗的过程,展现了爱国政治家、伟大诗人屈原的悲剧一生,以及他对国家兴亡的重大意义,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司马迁的遭际与屈原十分相似,可谓“与我心有戚戚焉”,因而本篇写得激情四溢,荡气回肠,感人至深。

22. 2.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翻译(10分):评价(20分):

正确答案:翻译: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这两种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欢喜或悲伤。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中(在野),则替君主担忧。这样(他们)进朝为官也忧虑,退居江湖为民也忧

虑。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评价: 选段是全篇的重心,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古代的仁人,就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这似乎有悖于常理,有些不可思议。作者也就此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结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悲凉慷慨,一往情深,令人感喟。表现了作者虽身居江湖,仍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贬官在外,“处江湖之远”,本来可以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清闲快乐,但他提出正直的士大夫应立身行一的准则,认为个人的荣辱升迁应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勉励自己和朋友,这是难能可贵的。这两句话所体现的精神,那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无疑在今天仍有教育意义。

解析:【注释】 (1)嗟(jie)夫:唉。嗟夫为两个词,皆为语气词。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曾经。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之,的。心,思想感情(心思)。 (3)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口气。异,不同于。为,这里指心理活动。二者,这里指前两段的“悲”与“喜”。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此句为互文)。以,因为。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在朝中做官担忧百姓。庙,宗庙。堂,殿堂。庙堂:指朝廷。下文的“进”,对应“居庙堂之高”。进:在朝廷做官。 (6)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僻远的地方则为君主担忧。处江湖之远,处在偏远的江湖间,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下文的“退”,对应“处江湖之远”。之,定语后置的标志。是,这样。 (7)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吧。先,在……之前;后,在……之后。其,指“古仁人”。而,顺承。必,一定。 (8)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样的人,那我同谁一道呢?微,没有。斯人,这样的人。谁与归,就是“与谁归”。归,归依。 评价:【分析】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范仲淹借作记之机,含蓄规劝好友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交融在一篇文章中,记事简明,写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岳阳楼记》全文只有三百六十八字,分五段。选段为该篇第五段。

现代汉语写作

23. 1870年3月17日,英国轮船“诺曼底”号与“玛丽”号相撞。“诺曼底”号船长哈尔威镇定地指挥乘客及船员有序逃生,自己却以身殉职。2014年4月16日,韩国一客轮沉没,船长最先逃走,数百名乘客遇难,韩国法院最终判处船长36年徒刑。 请自拟题目,就“船长精神”写一篇800字左右的

议论文。

正确答案: 船长掌舵,精神导航 作为独立存在的个体,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职责与坚守,而长期的坚守与尽责离不开精神的支撑,因此,为人者,职责也;坚守者,精神也。 听闻1852年2月,英国商船“伯根黑德”号航行过程中遭遇恶劣天气,船只触礁。在船体即将倾覆的危急关头,该船船长萨尔蒙德下令将船上仅有的三艘救生艇优先留给老弱妇孺,让他们获救,而自己和其他所有船员仍坚守在甲板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自此,妇孺优先逃生、船长最后离船,成为海难逃生行为准则。同样,1870年3月17日,英国轮船“诺曼底”号与“玛丽”号相撞。“诺曼底”号船长哈尔威镇定地指挥乘客及船员有序逃生,自己却以身殉职。在为这些人献出自己宝贵生命而惋惜的同时,他们尽职尽责的职业操守以及超越人道主义关怀的“船长精神”更令人动容。 在物欲横流、信息爆炸的当下社会,有些人觉得大谈“船长精神”已经过时,其实不然。纵览新闻,我们会发现,确实有部分人将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危难当头时弃职责于不顾。类似韩国客轮沉没时最先逃走而致使数百名乘客遇难的“船长”大有人在,这导致了社会的不安定、不和谐。社会这艘大船在大海上航行时需要靠舵手,确保它能朝着正确方向航行,而安全到达目的地则需要依靠众多像一船之长的人发挥其敬业、勇敢、坚守、自律的“船长精神”。 “船长精神”是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每个人在各行各业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和需要承担的责任。所谓敬业就是要在其位、谋其政,做好本职工作。企业家为了公司的运营发展辗转于各类会议和业务洽谈之间,是为敬业;老师认认真真备课,为学生批改作业,关心学生身心发展,是为敬业;战士们轮班守卫天寒地冻的祖国边疆地区,亦是敬业;环卫清洁工人默默无闻地将自己所负责的区域打扫干净,同样是敬业……工作不分大小,职位不论高低。踏踏实实做事,兢兢业业干活,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付出的人都可以称得上是敬业之人,是具有“船长精神”的人。其次。“船长精神”是关键时刻舍己为人的勇气和奉献精神。所谓“做最后一个离船者”,就是一种舍己为人的勇气,是奉献精神的最高境界,更是一种在危及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牺牲小我、保全大我的精神。古有为了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今有敢于担当、披荆斩棘捍卫国家和集体利益的维权人士。他们既有为了他人奉献自己生命的牺牲精神,也有弘扬传统礼让的忍让精神。奉献的过程也是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过程,更是传播爱的过程。正是这种精神、这种爱让人们体会到世间的温暖。 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船可以沉没,但那份恪尽职守、勇于奉献、舍己为人的“船长精神”将永远屹立不倒。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旅程,难免遭遇荆棘塞途,生活就像一艘船,难免遇到惊涛骇浪的袭击,唯有始终坚持斗志昂扬的精神,唯有化身“船长”,赋予我们责任与坚守、勇气与奉献的精神,我们才能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抵达希望的彼岸,欣赏妙曼的风景。

解析: 本题为材料话题作文。首先需了解何为“船长精神”。通过材料中所给出的两则事例,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船长精神”就是要敢于承担责任,在最危急的时刻,必须镇定,坚守岗位,对全体乘客和船员负责,甚至与船同归于尽,但决不能逃之天天,弃船保命。此外,能和海员、水手们同甘共苦也是船长精神的重要体现,写作时还可以将船长精神的内涵扩展到社会的各行各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