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疆
发布时间:2007-7-19
在很多的工程中,我们会遇到悬挑构件的钢筋计算与实际现场下料出入较大,而且不易掌握,不知是设计上的不明确的问题还是对规范的认识不清问题,我想更多的可能是我们对悬挑构件在软件的要领没有掌握透彻,希望我能给大家带来一点经验的分享。
一、 绘制构件时,悬挑端在边梁的中间与边梁的边计算的结果是不同的。
通过上述的两个图,我们可以知道左面的悬挑构件是伸在边梁的中间,钢筋的计算长度为9400;而右面的悬挑构件是伸在边梁的外边,钢筋的计算长度为9520;两者相差的是120,主要的原因是悬挑端的起始位置不对造成的。解决的办法可以在边梁的外侧增加一道辅轴,然后将所有的挑梁端延伸至外侧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二、 悬挑端的标注位置不正确结果就不一样。
有的设计单位在标注悬挑构件悬挑端部C位置标注不明确,很容易造成结果上的误差。
如下图:
在悬挑端的B、C位置均标有5B16,计算的钢筋总重是118.343kg,其中有3根钢筋过柱支座到Ln/3位置断,往往有一些设计单位在C位置没有标注如下图:
仅在悬挑端的B位置标有5B16,计算的钢筋总重是110.568kg,其中有3根钢筋到柱支座进行了弯锚,而一般情况下是在没有直锚条件的情况下才进行弯锚。所以在悬挑端的C位置
一定要输入钢筋的信息。
三、 其他注意事项
在很多的地方设计院中还用着下图中的形式,那么我们在输入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在通长筋的前面加上一个代号如:3-2B16[0-2]
另有很多悬挑构件是变截面的,在输入截面中250*500/300表示截面宽250,根部高500,端部高300,计算出来的箍筋重量是平均高计算的。
悬挑的构件还是比较常见的,如何准确的让软件进行判断,实际上在这里作者进行了图
纸的预判工作,通过人工的判断以后,软件才能准确的计算出来,也就是,构件中的信息是我们录入的,录入的信息是否准确,直接影响结果!感谢用户的分享。
-钢筋产品经理冯俊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