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二甲苯储罐应急处置方案

二甲苯储罐应急处置方案

来源:智榕旅游
二甲苯贮罐泄漏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危险性分析及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二甲苯属于易燃液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气体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二甲苯贮罐现有50立方球罐一个,二甲苯罐区设有卸车站。一旦罐体泄漏,二甲苯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爆炸事故。

1.2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二甲苯罐区、输送管道、卸车站

1.3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季节对此类事故的影响较小,一旦发生泄漏从而释放大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等重大事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1)贮罐内二甲苯贮量过大,超过规定指标,当温度升高,二甲苯膨胀,由于液体的不可压缩性,会使容器内压力升高,引起爆炸。

(2)呼吸阀失灵,在压力升高时,不能动作,超压引起爆炸。 (3)管道、容器、阀门等制造质量差或安装有缺陷。

(4)长期使用,因腐蚀和疲劳,使设备耐压强度降低。 (5)二甲苯泄漏能闻到刺激性气味。 2 应急组织与职责

2.1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 车间成立事故应紧救援指挥小组 总 指 挥:储运部长 成 员:安全员、各班班长

指挥小组设在主任办公室,日常工作由安全员负责。 2.2应急处置组织职责

2.2.1应急处置指挥小组职责:

a、全面领导本车间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工作。

b、承接各班组事故报告,发生事故后及时启动车间相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c、负责召集本车间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各成员。 d、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向公司申请救援。

e、组织、指挥、协调本车间各班组应急处置及采取应急救援行动,负责编制车间各类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f、在发生事故时,负责向公司调度室、安环部报告。 2.2.2总指挥职责:

按照车间事故处置方案全面指挥现场处置工作。发生泄漏火灾爆炸事故时,下达命令,组织员工救援,控制事态。协调、组织和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的设备、物资、人员,以满足现场应急救援需要。

2.2.3安全员职责

负责现场巡检工作,负责应急处置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 2.2.4各班长职责

负责协助总指挥及安全员完成相关的工作,协调、组织和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的设备、物资、人员,以满足现场应急处置的需要。判断泄漏、火灾事故程度,负责通讯、报警联络,负责组织人员现场施救,按照指挥员的意图组织本部门人员应急处置。负责在第一时间内报警和实施现场处置措施。

3 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二甲苯泄漏后立即启动本处置方案,针对具体情况由当班人员上报总指挥及安全员,同时班长立即组织岗位人员按步骤处置,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3.2现场应急处置 3.2.1泄漏控制 一、控制

(1)事故现场限制人员接近。

(2)进入现场处置人员必须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具,配戴空气呼吸器,且必须是受过训练的人员。

(3)勿触碰外泄物。

(4)迅速打开喷淋设施进行罐体冷却。

(5)取消防水带,接消防栓,用消防水进行稀释,降低二甲苯

浓度。

(6)切断现场电源,切掉物料来源,关闭进料出料阀门。 (7)如着火,在上述前提下,启动泡沫灭火系统灭火、取灭火器等灭火。

(8)用氮气或蒸汽置换合格后进行抢修。 二、控制泄漏污染源及着火

关阀断源。关闭前置阀门及有关联的阀门,利用水枪掩护协助,切断泄漏源,用水枪,灭火器扑灭火源。

三、围堵泄漏物

(1)在火灾、爆炸事故发生时,可能会有二甲苯逸出,应采取围堵泄漏物的措施。

(2)小量泄漏,应用如沙土掩盖吸收。 (3)大量泄漏,采用喷水稀释。

(4)避免外泄物进入水道,水沟或狭隘的空间内。 四、清理泄漏物

(1)经处理吸收过的物质清理,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 (2)以大量的水,彻底冲洗泄漏区的残留物。 (3)清点人员、车辆及器材。 (4)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离。 3.2.2火灾的扑救与爆炸处置

(1)首先应切断火势蔓延途径,冷却和疏散受火势威胁的二甲苯罐和可燃物,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的人员。

(2)小面积的火灾,在五十平方米以内的,可用状水扑灭,用干粉、泡沫灭火更佳。

(3)大面积火灾则用抗溶性泡沫扑救。

(4)现场指挥应密切注意各种危险征兆,遇有火势熄灭后较长时间未能恢复未定燃烧或受辐射的容器火焰变亮耀眼,尖叫,晃动的爆炸征兆时,指挥员必须适时做出准确判断,及时下达撤退命令,现场人员看到或听到事先规定的撤退信号后,应迅速撤退到安全地带,来不及撤退时,应就地卧倒。

(5)二甲苯罐爆炸后,应迅速判断和查明再次发生爆炸的可能性和危险性。紧紧抓住爆炸后和再次发生爆炸之前的有利时机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全力制止再次爆炸的发生。

(6)灭火人员应积极采取自我保护措施,尽量利用现场的地形地物为掩体或尽量采用卧姿的低姿射水。当发现再次爆炸时,应立即下达撤退命令,灭火人员听到或看到撤退信号后,应立即撤至安全地带。

3.2.3当事故被控制后,由指挥员通知本工段员工返回工作现场。 3.3报警电话、上级管理部门及联络方式、事故报告 3.3.1报警电话

安环部:5369629

3.3.2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及人员 行政部: 5369600 3.3.3事故报告

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几点:

a、事故发生的时间及地点

b、事故现场人员伤害部位及具体情况 c、事故发生后采取的临时救援措施 d、是否有并发生其他事故的可能 e、其他相关内容 4.1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 1、进入现场人员劳保穿戴齐全; 2严禁使用非防爆工具; 3禁止穿戴钉鞋; 4严禁接打电话; 5严禁带火种; 6必须戴防护镜。

4.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使用的防毒面具面罩密封必须正常;防化服及乳胶手套不能有损坏,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压力正常,无泄漏点,面罩部分密封正常。灭火器需为ABC干粉灭火器或泡沫灭火器,而且压力要正常。

4.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要注意现场风向风速,实现为抢险及疏散提供科学依据;抢险过程中要关注物料与系统隔绝情况,物料存储情况,以便判断事故可能造成的影响;现场容器如果温度过高,要及时给予喷淋降温,减少爆炸的可能性;关注事故的残液或洗消残液必须排入事故消防水池,严禁排入下水道。

4.4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现场自救时一定要首先关闭相关物料上下游阀门,互救时一定要站在上风向,正确佩戴防毒面具,随时监测现场可燃气体浓度。现场抢险人员严禁穿戴易产生静电的衣服和铁钉(掌)鞋。

4.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现场应急能力确认由安全员负责,主要是检查各抢险器材的完好情况及确认抢险人员的抢险能力;抢险人员使用的防毒面具面罩密封必须正常;防化服及乳胶手套不能有损坏,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压力正常,无泄漏点,面罩部分密封正常。

4.6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应急救援结束后,现场应急总指挥必须安排各带队领导清点现场人数,做到人数整齐;安排安全、工艺、设备、岗位人员等尽快对现场进行安全确认,评估事故影响,防止发生次生事故。

4.7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未经允许,除应急救援人员外,任何人不得进入事故现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