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中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智榕旅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滕静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9年第05期

摘 要:合唱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乐感,提升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其重要性又体现在让学生感受到音乐魅力上。集体演唱,是增强集体凝聚力的方式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群体意识、合作统筹能力也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学音乐课堂 合唱教学 问题与对策

笔者在一所中学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中学生都认为,现如今中学音乐课堂并不受重视。在传统应试教育观点的影响下,大多数中学教师都将教学重点放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应试科目上,而其他文化素质类的教育培养科目例如美术、音乐等,都被忽略甚至直接不安排课时,这种情况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中学生音乐资质的挖掘与开发。因此,中学音乐教师必须要将教育理念落到实处,以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 一、在中学音乐课堂开展合唱的优点

中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期,正是张扬个性、强调独立自主的时候,对于合唱的形式,多有抵触。合唱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乐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音乐课堂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开展合唱教学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体验到多声部音乐所带来的张力,与此同时积累一些集体演唱的经验。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合唱教学的一大优势就在于它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锻炼合作统筹能力。

二、中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现目前,我国中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个:教师的重视度不够、教学能力有所欠缺,即使有心教学,却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热情也就归于湮灭了。再者学生对于合唱这一板块的学习兴致不过尔尔、演唱技能匮乏、资质不够平均,没有得到适时训练等问题的出现,阻碍了学生们在音乐方面的发展。还有就是大部分学生由于社会阅历较浅,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不高等等。下面笔者就来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对原因进行分析。 1.学生自身素质差异造成合唱的和谐度不高

学生由于成长环境存在差异,对于教育的接受程度也不尽相同。很多学生在对音乐的感知与感悟这一块,均存在差异。中学生年龄尚浅,自主心理较强,叛逆、不服从管理也是常有之事。这就导致在合唱排练的过程中,学生配合度不高或者唱反调等一系列抵触情况的出现。还有部分原因是由于学生之间交流过少,缺乏磨合,整体意识不强,只顾凸显自己,最终导致合唱由和谐变成了不和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造成合唱者动力缺失

合唱中的指挥者,就等同于战场之上的将军,成在他,败也在他。一般情况下,校园合唱中的指挥者都是音乐教师。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局限下,音乐教师的资质并不一致,有少数音乐教师教学技能不高,教学方式死板老套,没有创新,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随之下降了。

三、中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1.提高合唱兴趣,增加和声美感的直观体验

兴趣是万物之源,从古到今,中华上下五千年,经过不知多少辈人的辛苦传承,保留至今的音乐文化,可称得上精髓二字了。音乐教育应当做到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尊重,互相包容,互相理解,教师要善于听取学生给予的反馈,了解多元文化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现状,在紧跟教育改革步伐的同时,创设音乐学习情境,增加课堂趣味,提升学生对于合唱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经典性的合唱曲目,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触发情感上的共鸣,增加和声美感的直观体验。举个例子,《大海》这首歌曲,就有高音部分和低音部分之划分,学生在聆听的时候,就可以感受到各声部发挥的作用,一方面可以进行模仿,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声部的理解。 2.增进演唱技能,追求合唱声音的自然和谐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将合唱精神融入到日常音乐课堂教学当中。另外要注意的是,任何东西都是讲究技巧的,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再加上不同文化之间的区别或大或小,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尊重文化的差异,做到求同存异,百家争鸣。艺术本身的学问很高深,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说,其实并不需要了解太多,只需要做到上课时认真听讲,学以致用就好。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之前,需要先了解班级大部分学生的音乐喜好,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所在来开展教学工作,建立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真真正正地体会到音乐的曼妙之处。现在的学生大都有一技之长,或擅歌,或善舞,教师可以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让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歌曲或者舞蹈来进行表演,假如二者都不兼具的学生,可以选择对音乐进行赏析,分享一些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等。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再者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演唱,可以让教师及时发现不足,有助于学生演唱技能的增进。音感练习是演唱技巧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带有基本性质的训练,加强学生的节奏感,并且根据音程的性质,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另外,在基础练习的过程中,声部的协调训练需要教师进行把关,力求合唱的音调有高有低,音量均衡。 3.倡导合作精神,丰富素质教育的培养手段

交流是合作的前提,因此,交流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而音乐是一种用手触摸不到的语言艺术,或者说,音乐是心灵之间的对话。它的形式很多样,并以丰富的内容让人类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之折服。合唱中,都有两个声部,一高一低,相互辅佐,又互相融合。合唱是一个集体活动,需要将所有参与者的音色进行融合,因此,在音乐教学方法中,要倡导奉献与配合。古语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便是这个道理。合唱给人最初的感觉就是震撼,其次才是悦耳。它展现的是一个小集体的综合素养,它带给了所有参与者美和荣誉。基于此,教师要在日常的合唱训练中,让学生学会包容,学会友爱,学会配合,学会团结,这四个学会,既是做人标准,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必需品。教师要学会丰富素质教育的方法,为提升学生素质打下坚实基础。 结语

中学音乐教师首先要掌握合唱的特点与训练方法,不能一味地单凭自己的理解来开展合唱教学,应当结合教材内容来加以选择,教材为主,趣味教学设计为辅,为学生打造一个全面、立体、趣味性强的合唱氛围。从基础入手,从细节开始抓起,在加速技巧理解的同时,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对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最后,希望本文能为中学合唱教学有所助益。

[1]史颖珠.中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J].新课程导学,2015. [2]朱春香.音乐课堂合唱教学问题与对策[J].宁夏教育,2013. [3]潘海燕.新课标下中学音乐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J].快乐阅读,20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