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6-1北京市西城区初一语文期末试题

2016-1北京市西城区初一语文期末试题

来源:智榕旅游
北京市西城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七年级语文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积累与运用

题号应得分实得分

一12

二14

三4

四10

阅读与理解(一)(二)8

12五

作文六40

100总分

2016.1

积累与运用(共30分)

题号答案

1(1)

1(2)

2

3

4

5

一、语文基础。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写在上面的表格

中。(共12分。每小题2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共4分)

人间的天堂,神奇的九寨!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漳扎镇,因曾经仅有九个

藏族村寨坐落在此而得名。沟内遍布原始森林,分布着无数的河湖,飞动与静谧结合, ① 

无穷,美丽到让人失语。对于成年人,这里是重归儿时的童话世界;对于都市族,这里是无忧无虑的人间仙境。这里,就是九寨沟。

九寨沟中的天鹅海海拔2905米,与草海的下游相连,广阔的湖面大部分已淤积成浅滩,半为沼泽湖泊。浅滩上绿草如茵,一道清流在绿茵中蜿蜒流过,滋养着这一方水草。天鹅海静静地躺卧在山谷里。由于这一带 ② 肥美,天鹅常在这里栖息繁殖,海子也因此得名。不过因

为天鹅是(侯 候)鸟,会根据季节的 ③ 而去留,所以游人并不容易在此见到它们的芳踪。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的选择,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静谧(bì)栖息(qī)候鸟

∙∙B.静谧(mì)栖息(qī)候鸟

∙∙C.静谧(bì)栖息(xī)侯鸟

∙∙D.静谧(mì)栖息(xī)侯鸟

∙∙

七年级期末 语文试卷 第 1页(共10页)

(2)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③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①变幻②水草③变换

B.①变换C.①变幻

②水草②水藻②水藻

③变幻③变换③变幻

2.对下列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朱自清《春》)

理解:这句话运用排比、拟人的修辞表达了盼春的急切心情。

B.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老舍《济南的冬天》)

理解:这句话用了拟人的修辞,突出了济南冬天水的温、清的特点。

C.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宗璞《紫藤萝瀑布》)

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盛开的紫藤萝花饱满的生机。D.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安徒

生《皇帝的新装》)

事的形象。

3.下列成语谜的谜面与谜底不对应的一项是(2分)

∙∙∙

A.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形影不离B.千山鸟飞绝C.南郭先生吹竽

———鸦雀无声———津津有味———各得其所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了皇帝的不务正业、爱慕虚荣、大肆挥霍、不理国

D.①变换

4.下列对联中对仗欠工稳的一项是(2分)

∙∙∙

A.上联:洞帘水挂水帘洞     下联:山果花开花果山     (回文联)B.上联: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C.上联:因荷(何)而得藕(偶)

下联:水牛下水,波没水牛腰下联:有杏(幸)不须梅(媒)

(顶针联)(谐音联)(叠字联)

D.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智子疑邻》    ——— 韩 非   ——— 战国B.《天净沙秋思》 

C.《春》       ——— 朱自清   ——— 现代

 ——— 马致远   ——— 元代

D.上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下联: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D.《再塑生命的人》  ——— 海伦·凯勒 ——— 英国

七年级期末 语文试卷 第 2页(共10页)

二、语文积累(共14分,每空1分)

6.在下面空格内填入汉字,组成三个成语,将三个字用规范美观的汉字书写在空格内。

∙∙∙

(3分)

7.古诗文默写(8分)(1)秋风萧瑟,(2)乡书何处达?(3)几处早莺争暖树,(4)

(5)无可奈何花落去,(6)三军可夺帅也,

。  (曹操《观沧海》)。。

,邀我至田家。

。。

(王湾《次北固山下》)(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孟浩然《过故人庄》)(晏殊《浣溪沙》)(《论语》)

(7)《虽有嘉肴》中强调了“教”和“学”两种体验的重要性。“学”的价值是

8.名著阅读(3分)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填朝代)代小说家。石猴曾经拜

(填本领)及“筋斗

”,“教”的价值是“

”。

为师,师傅给他起了法名“孙悟空”,学得了长生之道、

云”。又向东海龙王讨得如意金箍棒,后因大闹天宫,引得玉皇大帝令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将前来镇压,于是孙悟空与二郎神斗得难解难分。

七年级期末 语文试卷 第 3页(共10页)

三、语言运用(共4分)

9.现在来展示你的文学功底。请在“备选”的诗句中选择相应的内容分别填写在下面的横线处,构成四首完整的“天净沙”。

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展示:①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

②近山近水人家,带烟带雨桑麻,当役当差县衙。一犁两耙,③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④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红叶山斋小小。有谁曾到?

。。。。

备选:停停当当人人 自耕自种生涯 探梅人过溪桥 白草红叶黄花

阅读与理解(共30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诗文,完成第10-13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

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

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 钓鱼湾 储光羲(唐)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10.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其反激之力

B.至石之半∙

C.湮于沙上

D.不知其二者多矣

下车引之

虽有至道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暮而果大亡其财

(《陈太丘与友期》)(《虽有嘉肴》)(《智子疑邻》)(《〈论语〉十二章》)

七年级期末 语文试卷 第 4页(共10页)

1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共2分,各1分)

①山门圮于河 圮:

 ②啮沙为坎穴 啮: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共4分,各2分)

①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13.我国古代的诗文中经常涉及到一些科学现象。【甲】文中的相关内容涉及到了物理学的重

力现象,【乙】诗中的““

五、现代文阅读(共20分)

(一)阅读《看云识天气》,完成第14-16题。(共8分)

①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

”一句涉及到了“光的折射”现象,

”一句涉及到了“力的传导”现象。(2分)

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②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

∙∙

风雪的预兆。

③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

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七年级期末 语文试卷 第 5页(共10页)

白色的绸幕。这种云叫卷层云。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将转阴。接着,云层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了云看太阳或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这时卷层云已经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这种云叫雨层云。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降临了。

⑤夏天,雷雨到来之前,在天空先会看到积云。积云如果迅速地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

④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卷云在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

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儿,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弥漫了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马上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有时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卷风。

⑥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

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作“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作霞。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14.文章介绍八种云是按照

的共同特点是

的顺序进行介绍的。第③段介绍的几种云

,预示的天气是

。(3分)

15.第②段中加点词“往往”能否删除?为什么?(2分)

答:

  

16.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你任选一处,指明其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分)

答:

  

七年级期末 语文试卷 第 6页(共10页)

(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问题。完成第17-20题。(共12分)

守口如瓶

①男人失业了。他没有告诉女人。

②他仍然按时出门和回家。男人夹着公文包,挤上公交车,三站后下来。他在公园的长椅

上坐定,愁容满面地看着广场上成群的鸽子。到了傍晚,男人换一副笑脸回家。他敲敲门,大声喊:“我回来啦!”男人这样坚持了5天。

总是干的。劳动强度很大,干活的时候,他累得满身是汗。男人全身沾满厚厚的粉尘,他像一尊活动的疲劳的泥塑。

④下了班,男人在工厂匆匆洗个澡,换上笔挺的西装,扮一身轻盈回家。⑥饭桌上女人问他:“工作顺心吗?”

⑤他敲敲门,大声喊:“我回来啦!”女人就奔过来开门。满屋葱花的香味,让男人心安。⑦他说:“顺心,新来的女大学生挺清纯。”⑧女人嗔怒,却给男人夹了一筷子木耳。⑨女人说:“水开了,要洗澡吗?”

③5天后,他在一家很小的水泥厂找到一份短工。那里环境恶劣,飘扬的粉尘让他的喉咙

⑩男人说:“洗过了,和同事洗完桑拿回来的。”女人轻哼着歌,开始收拾碗碟。1男人想:好险,差一点被识破。疲惫的男人匆匆洗脸刷牙,然后倒头就睡。◈

吧,我知道有个公司在招聘,帮你打听了,所有要求,你都符合,明天去试试?”很不错呢。”

2男人在那个水泥厂干了20多天。那天晚饭后,女人突然说:“你别在那个公司上班了1◈

3男人一阵狂喜,却说:“为什么要换呢?”女人说:“换个环境不是很好吗?再说这家待遇1◈

4于是第二天,男人去应聘,结果被顺利录取。1◈

爱着对方时,有什么事能瞒得过去呢?男人回想这20多天来,每天,饭桌上都有一盘木耳可以清肺。粉尘飞扬中的男人需要一盘木耳炒蛋。有时女人会逼他吃掉两勺梨膏。现在男人完全相信女人早就知晓了他的秘密,她默默地为他做着事,却从来不揭开它。守口如瓶。

6婚姻生活中,有一种感动叫相亲相爱,有一种感动叫相濡以沫。其实还有一种感动,叫1◈

5那天男人烧了很多菜,也喝了很多酒。他知道,这一切其实瞒不过女人的。当一个人深1◈

17.夫妻双方“守口如瓶”的表现有哪些?(4分)

答:

    

七年级期末 语文试卷 第 7页(共10页)

18.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③段划线句“飘扬的粉尘让他的喉咙总是干的”的作用。(3分)

答:

   

19.第◈5段中,男人“烧了很多菜,也喝了很多酒”的原因有哪些?(3分)1

答:

   

20.依据文意,谈谈你对本文题目“守口如瓶”的理解。(2分)

答:

   

表达与交流(共40分)

六、作文(共40分)

21.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含在笑声里……请你以“

题目一:珍贵的友情可能寄托在照片上,可能蕴藏在话语里,可能体现在患难中,也可能包

中的友情”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二:学习知识,发展爱好,投身实践,游览山水……沉浸其中,可能会使你忘忧怡情、无

比畅快,可能会使你刻骨铭心、终身难忘,可能会使你乐此不疲、欲罢不能……请你以“陶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作文纸上。

(2)不少于500字。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七年级期末 语文试卷 第 8页(共10页)

题目:

100

200

300

400

七年级期末 语文试卷 第 9页(共10页)

500

600

700

800

900

七年级期末 语文试卷 第10 页(共10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1)B (2)A 2.A 3.C 4.B 5.D评分标准:共12分,每小题2分。

6.更胜一筹 一丝不苟(或“一丝不挂”) 美不胜收7.古诗文默写

评分标准:共3分,每个成语1分。(1)洪波涌起

二、语文积累(共14分,每空1分)一、语文基础(共12分)

2016.1

(2)归雁洛阳边(4)故人具鸡黍

(3)谁家新燕啄春泥(5)似曾相识燕归来(6)匹夫不可夺志也

(7)(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8.明(代) 菩提老祖  七十二般变化评分标准:共3分,每空1分。

9.①白草红叶黄花 ②自耕自种生涯 ③停停当当人人 ④探梅人过溪桥评分标准:共4分,每句1分。10.C

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

评分标准:2分。三、语言运用(共4分)评分标准:共8分,每空1分。

11.①圮:倒塌。  ②啮:侵蚀,冲刷。

12.①(人们)按照他的话(去做),果然在(上游)几里开外找到了(石兽)。

②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评分标准:共4分,每小题2分。错漏一个点扣1分。评分标准:共2分。每空1分。13.潭清疑水浅 荷动知鱼散五、现代文阅读(共20分)14.由高到低(或“空间”) 

雨雪”)

(一)《看云识天气》(共8分)

高(或“高、轻、薄”“都是很美丽的”) 晴朗(或“一般不会带来

评分标准:共2分,每小题1分。

评分标准:共3分。每空1分。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 1页(共3页)

15.不能。“往往”是“经常”的意思,表明天空中的薄云一般都是天气晴朗的象征,但也不排

除特殊情况。它准确地说明了薄云与晴朗天气的常态关系。评分标准:共2分。表态1分,解词并分析原因1分。16.答案示例:(一)打比方

(1)内容: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

(2)内容: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3)内容: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4)内容: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

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二)引资料

方法:打比方。作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高积云排列匀称的特征。方法:打比方。作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卷积云的形态。

方法:打比方。作用: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卷云轻盈和洁白的特点。

方法:打比方。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

(1)内容: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2)内容:东虹轰隆西虹雨。(三)下定义

方法:引资料。作用:科学形象地点明晕和天气的关系,引起读者兴趣,加深印象。方法:引资料。作用:科学形象地点明虹和天气的关系,引起读者兴趣,加深印象。

(1)内容: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

的。这种光圈叫做晕。

(四)摹状貌(五)分类别(六)作比较

方法:下定义。作用:准确地介绍了“晕”的形象和色彩特点。

(1)内容: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

方法:摹状貌。作用:将积雨云形成的过程及形状特点形象地展示出来。(1)内容:文章把云的形态分成8种、把云的光彩分成4种来解说。(1)内容:从颜色上看“华”是“里紫外红”,“晕”是“里红外紫”。

方法:作比较。作用:区别“华”和“晕”的色彩特征。评分标准:共3分。“内容”与“方法”匹配2分,“作用”1分。17.丈夫没有把失业的事情告诉妻子,怕她担心;(二)《守口如瓶》(共12分)

方法:分类别。作用:将每种云或彩的位置、形态和色彩清晰区别开来。

丈夫也没有把在环境恶劣的小水泥厂工作的事情告诉妻子,怕她难过。妻子没有点破丈夫工作的现状,每晚给他准备带有木耳的晚餐;妻子默默地打听符合丈夫条件的招聘信息。评分标准;共4分。每点1分。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 2页(共3页)

18.写出了他工作环境的恶劣(或“写出了工作环境对他的喉咙造成的伤害”);

为妻子为他的晚餐中准备木耳做伏笔。19.庆祝自己应聘被顺利录取;

评分标准:共3分,答出1点给1分,答出2点给3分。

感谢妻子为维护他的尊严对工作方面的真相守口如瓶(默默做事,从不揭开)。感谢妻子在他的工作面临困境期间的体贴关心(深爱);20.是对整个事件的概括;

评分标准:共3分。每点1分。

反映了夫妻二人对对方的一种无声呵护,是相亲相爱、相濡以沫的具体表现。评分标准:共2分。每点1分。21.作文评分标准项目等级一类文六、作文(共40分)

内容、表达(36分)要求:符合题意,内容充实,中心说明以33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以27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以20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以8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书写(4分)4分字迹工整,标点正确,错别字1—2个,格式规范。3分字迹工整,标点大体正确,错别字3—4个,格式规范。2分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错别字5—7个,格式大体规范。1—0分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错别字8—10个,格式不规范。(40—34)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有1—2处语病。赋分范围:36分—30分要求: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充实,中心比较明确;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有3—4处语病。赋分范围:29分—24分要求: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充实,中心基本明确;条理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5—6处语病。赋分范围:23分—17分要求: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有7处以上语病。赋分范围:16分—0分(33—28)二类文(27—21)三类文(20—0)说明:

四类文1.关于题目:题目不完整扣2分。

2.关于字数:少于规定字数50字扣1分,最多扣4分;字数严重不足、少于300字者,作文最多

得20分;达到规定字数且文体正确者,作文得分不低于24分。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 3页(共3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