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简称“上感”。发病后患者发生鼻咽部症状最为直观,小儿上感常感染出其他并发症,因此,临床上提倡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治愈之后,常因不正确的护理方法和患儿家长没有较好的预防意识引起患者的复发,本文重点研究关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和健康教育影响患儿
的相关因素。
【关键词】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健康教育
药量,婴儿60~80毫升,幼儿100~150毫升,学龄前儿童150~200毫升,学龄期儿童200~300毫升为宜。服药困难的可将药量浓缩。肺炎患儿的中药宜温服,分2~3次服完。如患儿服中药时易发生呕吐,可根据患儿情况,少量多次喂服,以保证药效。患儿在发烧时,往往肢体循环会变差,所以手脚摸起来会有些凉,甚至会出现发抖的情况,这是因为体温上升导致的;另外,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还不完善,用“捂汗”的方法不但不能使体温下降,反而会使体温骤升,出现高热惊厥;所以用衣服和被子把患儿裹得严严实实是不对的,应减少盖被,以利于散热降温。患儿如无高热惊厥史,体育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教学活动。教师不仅要掌握如何向学生进行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主要的是能否使学生快而准确地学会并掌握你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这就是体育教学效果的一种具体表现。体育教学具有空间大、组织繁、外界干扰因素多、学生思想不易集中等特点,那么,现在的小学的体育教育工作者怎样才能上好课教好学生呢?
一、加强学习,争做研究型教师
一、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小儿小儿上感通常都具有2~急3天的潜伏期,症状也较轻,表现为流鼻涕、鼻塞、打喷嚏等,性患儿无明显咳嗽症状或有较轻的咽部不适感觉,常在3~4上天内痊愈。重症患儿体温升高至39~40℃[1]。患儿全身症状呼加重,表现为扁桃体肿大化脓,颌下淋巴结肿大明显,可有压吸痛,极少数患儿会发生高热惊厥和急性腹痛,血常规检查显道313000 示白细胞偏低,但早期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总数可较高。
感湖
二、护理
州
1.休息和饮食染艺
术患儿应充分休息,待自身的与症状较轻后再行活动,以免发设
生再次感染,护理上应给予高计维生素易消化流食,根据患儿护学校病情转变或消化功能的提高可 适量给予其他食物,症状消失
理浙
后可恢复日常饮食[2]。江
2.治疗和环境
和患儿应多饮水,促进代谢,
湖健州 降低体温。病室环境应保持安静,以免影响患儿睡眠,同时
刘
保持开窗通气,避免患儿着凉康菲引起再次高热。患儿应穿宽松菲衣裤,以利有效出汗和散热。
教过后衣服和盖过厚被褥,反而容易诱发高热惊厥。服用退热育药后,及时更换有汗的衣服。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开窗思通风2~3次,每次20~3O分钟,保持室内温度在18~路20℃,湿度为55~65%;注意休息,发热、咳喘期,应卧床探休息,减少活动,喘憋明显者,取半卧位,经常给予翻身,变索
换体位;多饮水,保持呼吸道通畅,痰多粘稠不易咳出时,轻拍患儿背部,促使痰液排出;发热时要松解衣被,以免散热困难,出现高热惊厥,一般的
发热可予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38.5℃以上可给予口服退热剂;中药宜温服或频服,药后可给予热粥、热汤以助药性,微汗而出。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忌食荤腥、油腻、辛辣之品;并注意应稳定患儿情绪,避免烦躁[3]。
三、健康教育
喂药时要特别耐心、细致。首先煎出的药量应以儿童的年龄大小而有所不同。一般煎出
都市家教 202
体温在38.5℃以下可行物理降温[4]。物理降温的方法较多,如冰袋冷敷、温水浴或温水擦拭等。冰袋冷敷:将毛巾用凉水浸湿后敷在患儿的前额部,每5~10分钟更换一次,也可以使用退热贴,可以迅速降低头部局部温度、保护脑细胞;还可将水袋中灌上凉水,枕在脑下.帮助孩子物理降温。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32℃~34℃左右的温水擦拭患儿的全身皮肤.在前额、颈部两侧、腋窝,腹股沟,腘窝及四肢屈面等处擦拭时间可稍长一些,以促进散热,但对于胸前区、腹部等冷敏感区域不宜擦拭,以免引起不适。雾化吸入可使药物微粒进入支气管、肺部的毛细支气管,使痰液变稀薄,利于排出。肺炎患儿膳食总原则为:饮食宜选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忌食荤腥、油腻、辛辣之品。喂奶的患儿应以乳类为主,可少食多餐,以免过饱影响心功能[5]。
四、结束语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病因素十分常见,因此做好对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是能有效的预防患儿发生感染,各类病毒和细菌均可引起患儿小儿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但主要为病毒感染,婴幼儿因其特殊的上呼吸道解剖和免疫特点使得成为上呼吸道感染的好发人群,而且在护理不当、气候改变、环境等因素下均可起因患儿上呼吸道急性感染。反复发作时患者病程延长则会发生较重的并发症。
综上所述,小儿上呼吸道急性感染易感好发,所以家长和周围环境的健康教育则成为重中之重。而且易反复发作,因此,在对小儿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时,应全面的针对每一个发病因素和易感因素进行宣教,使患儿或家长了解疾病的病因和病理特征,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减免发病因素的感染和接触。以达到有效预防发病和降低发病率。能保证小儿有愉快安全健康的成长过程。同时也减轻家长的心理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张爱民.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和健康教育[J].黑龙江医药,2010,23(3):466-467.
[2]黄曼芬.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30):564-565.
[3]陈琴.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4,(6):3421-3422.
[4]黄燕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9):29-30.
[5]刘波.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34):218-219.
作者简介:刘菲菲(1987.5~),女,浙江湖州人,本科,助理讲师,幼儿护理。
做为一名教师,要始终牢记“不会科研的教师不是好教师,没有科研的教学不是高质量的教学。”在努力做好教学、训练工作的同时,体育教师要把自己的精力用在继续学习上,以不断提高自己。通过课外杂志,如《体育教学》等,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教研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课堂教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可以说不断丰富自己
知识,不断完善自111000浅 谈己,才是王道。还辽要组织和指导能力,宁小体育教师除具备扎省实全面的专业理论辽
学知识,博采兼纳相
阳
市
关知识,还必须掌白体握全面的运动技术塔和技能,精于某一区
育项或几项,使自己
永具备教育、教学、乐
小教训练和科研能力,学 以及宣传组织能力,师才能满足学生的求苑
知欲,激发学生练守
辉工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学效作
果。在现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知识更新的周期愈来愈短,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日趋密切,学生的求知欲强烈,个性突出,体育教师要搞好体育教学就不能限于所教专业的狭窄范围,只有将各门知识综合起来,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拥有广博和前沿性的科学知识,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及时把新知识、新成果、新方法介绍给学生,才能培养出时代需要的人才
二、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自己首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人民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体育教师的无私奉献,表现在工作上是严肃认真,不辞辛苦,在教学上是精益求精,一丝不敬。这是体育教师忠于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