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 究 方 案
课题主持人:张琳
一、课题研究背景
提高占人口半数的妇女地位是一个国家或时代文明程度的标志。21世纪是全球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时期,中国能否赶上世界的步伐无不在提醒我们提高中国妇女地位的重要性。其核心是妇女的社会地位问题,即妇女对社会和家庭资源所享有的拥有权、支配权、决策权和在家庭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中的作用、威望、机会及获得认可程度的问题。那么,结合当前我国妇女特有的问题现状,确立“当今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现状、问题及对策” 的研究课题,看似老话常谈,确有其深刻的国际背景和国内需要,是一次老话新题。
从国际组织的活动看,尽管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联合国组织妇女地位委员会为提高全世界妇女社会地位做出很大的努力。从提出《到2000年提高妇女地位内罗毕前瞻性战略》,1988年开始采用指标测量妇女社会地位,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制定和通过的旨在提高全球妇女地位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到2000年召开的题为:“为了21世纪的性别平等、发展与和平“的联合国特别会议,显示出全世界妇女社会地位研究更具体化和举措化。但在2011年7月联合国妇女署公布的《世界妇女进展》报告的数据、案例分析及其他研究可显示,世界范围内男性和女性的社会地位差异依然是全世界各国存在的社会问题。
从妇女社会地位的理论研究看,西方女权主义从20世纪60年代用一种普遍化的言语来描述妇女地位及其面临的问题,到80年代美国及世界其他地方发达国家妇女和第三世界国家妇女开始研究中产阶级妇女经验的欧美主流的妇女社会地位理论问题,进入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有色人种以及第三世界女权主义者就已经开始从各自学科出发审视妇女之间存在的各种社会差异与权力关系。而我国相对在理论发展方面是滞后的,横向分析我国妇女社会地位所涵盖的政治地位、法律地位、经济地位、文化低位以及家庭地位的研究都有了充足丰富的发展。纵向分析我国妇女社会地位研究也经历了三个阶段:70年代末的研究妇女地位问题的起始阶段,对妇女问题关注薄弱,80年代中期以来是妇女地位问题研究蓬勃发展,研究内容日益广泛,出现了学术专家与政府决策部门的合作,大量国外妇女地位问题的理论研究著作被译入;90年代中期至今是中国妇女地位问题的实证研究时期,各界人士思想迸发,优秀研究成果大量涌现,逐渐开始触及到妇女问题的实质上来,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在摸索中前进。
从提高妇女社会地位的实践效果看,历经国际国内相关机构和学术界三十多年的努力,妇女地位整体虽然得到了提高,但世界范围内的妇女社会地位问题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并且各国都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中国也不列外。据悉从2000年8月与2011年10月发布的两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男女两性社会地位的总体差距和分层差距依然存在,中国妇女社会地位低下,部分的或个体的妇女社会地位差异性还较大,为此,迫切需要我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多方搜集实据资料,广泛收集理论文献,综合分析当前我国妇女社会地位现状和存在问题的特
点,理论结合实际地提出科学的对策和建设性意见,为政府部门尤其是妇女工作的相关组织部门的规划与决策提供充分依据,为我国提高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促进我国提高妇女社会地位的持续有序的健康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课题研究的目的有三个方面: 第一,全面掌握,实地考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现状,收集可靠详实的第一手资料,真实再现中国各民族各区域各阶层的妇女社会地位现状,为国家政府部门的决策提高实据支撑;第二,对比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寻找差距,提出问题根源、问题的重点和难点,综合与多角度分析出中国妇女社会地位存在的问题,为国家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正确导向;第三,归纳总结,综合分析,切实研究出提高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可行性措施和对策,为国家政府部门的决策建言献策。
课题研究的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理论意义上进一步深化中国妇女社会地位问题的研究。以往的研究是以男性作为参照物,常运用对比的方法把妇女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其社会地位的影响因素。在此研究中将以妇女本身为参照物,以当今中国妇女内部的阶层地域及民族差异性作为研究范畴,来分析是什么原因构成了她们各自不同的社会地位以及应该如何去应对的问题思考。第二、实践意义上使21世纪的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得到全面的更进一步提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解决好第三期全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样本出现的“不同文化地域分布出现的不同程度的社会地位的满意度”问题,把实现“男女平等”下的妇女解放进入更全面更丰富的领域,推进我国妇女社会地位的发展。总之,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希望国家和社会能充分认识到现阶段中国妇女
社会地位的现状问题,为科学的解决好中国妇女问题提供更多智力支持,促进社会性别和谐下的女性世界的统一发展和男性世界的统一发展,从而加快我国构建和谐的社会步伐。
三、 课题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1.研究内容
本课题拟从剖析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实际现状和存在问题出发,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当前提高我国妇女社会地位的宏观蓝图和具体规划,初步确定主要研究内容为三个方面:当代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现状背景研究、当代中国妇女社会地位存在问题分析研究、提高中国妇女社会地位对策研究。
1)当代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现状背景研究。第一、主要是理论层面的研究,对照西方女权主义思想与国内妇女地位问题理论发展现状的研究;第二、主要是法律层面的研究,梳理2000年以来我国制定和完善的有关妇女社会地位的法律法规贯彻执行现状的研究;第三、主要是个体层面的研究,比较分析我国各民族各阶层各区域的妇女社会地位现状的研究;第四、主要是整体层面的研究,在构架和谐社会的语境下对中妇女社会地位现状的研究。
2)当代中国妇女社会地位存在问题分析研究。围绕当代中国妇女地位存在的问题,依据国家制定的有关妇女方面的法律规定和补充法规,分析我国现存的妇女社会地位与法律地位的落差现状,结合实际调查数据和现象,分析我国各民族各阶层各区域的妇女社会地位剖析差异性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蓝图下,探究实现女性世界与男性世界共和谐的差距和问题所在。
3)提高中国妇女社会地位对策根本研究。主要分两部分:一、提高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根本措施研究,着重从战术和战略两
个层面的对策研究。二、解决当前中国妇女社会地位存在问题的具体措施研究。着重从突破中国妇女原有的被动刻板模式入手,寻求转变中国妇女社会能动作用的路径;着重从中国妇女的社会观念和意识形态入手,构建中国妇女和谐新文化,重塑中国妇女新形象;着重从落实我国相关妇女社会地位的政策法律法规入手,以缩短中国妇女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为目标提出具体做法;着重从发挥国家妇联组织的重要作用入手,注重改善低收入和困难女性群众的生活状况问题,把提高中国妇女社会地位上升到国家头等大事的行列。
2.研究思路
本课题属于综合研究范畴。本课题研究将坚持“四个结合”和“ 四个注重”的研究原则,即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综合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推动工作相结合;研究过程中注重研究资料的准、全、深、新,注重比较研究,注重多学科综合分析,注重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应用性和指导性。
3.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取宏观分析法、微观分析法、历史研究法、阶级分析法、利益分析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等多种政治科学研究以及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同时,注重我国妇女社会地位现状的分析,注重吸收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经济学、统计学以及新兴的妇女学等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历史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将在充分拥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尽可能地收集当代国外和国内有关妇女社会地位发展现状、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的相关资料的文献,研究他们的发展,总结经验教训,让自己的研究少走
弯路;同时,对国内分族群分区域分阶层的妇女社会地位问题的调查研究成果的相关文献进行搜集整理。运用比较研究法,研究其他国家和国内的妇女地位的实际情况,为解决当前的课题研究提供借鉴。我们应该针对于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作比较分析研究,找到适合自己国家妇女地位发展的科学之路。运用理论研究方法,从政治学、哲学、社会学、法学和经济学的角度看待妇女社会地位,从历史的、发展的视角看待妇女的社会地位,从世界的、整个国家的发展看待中国的妇女社会地位发展,本课题的研究要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服务于实践。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把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原则,在实践中检验本课题的研究成果。
四、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在对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现状、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的思考等方面的研究,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进行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运用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分析中国妇女社会地位存在的普遍问题指导中国妇女问题的意识觉醒,结合当前中国法制社会环境的实际探究中国妇女社会地位存在的特殊问题为中国妇女的人性价值体现定位,汲取“以人为本”的理念思考中国妇女社会地位再提高的实践趋向为改善妇女个体差异性问题,为建构中国男性世界与女性世界的平等和谐的发展理念寻找更广阔的路径。
本课题研究的难点是缺少相关的研究和调查条件,无法对其他各国及国内各省各民族各阶层的妇女社会地位发展现状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尤其很难收集到相关的重要的第一手资料。但我将决心和本课题组成员竭尽全力认真钻研,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采取多
种科学研究方法,广泛地进行实据考察,不断深入地进行理论研究,尽可能快且多出成果。
五、课题研究的进程
本课题拟在半年内完成,具体工作进度安排及项目分工大致如下:
进 度 9.15—10.15 10.15—11.15 11.15—11.30 11.30—12.15 12.15—12.31 研究内容 收集文献,撰写开题报告 当代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现状研究 当代中国妇女社会地位存在问题研究 提高中国妇女社会地位对策研究 课题研究总结 成 果 形 式 书面报告 专题论文 专题论文 专题论文 书面报告 主要承担者 张琳 马金莲 张洁 陈瑞 张琳 马金莲 张洁 陈瑞 张琳 马金莲 六、课题经费预算
经 费 开 支 细 目 1.资料费(含论文发表) 2. 计算机使用费 3. 调研车费 4. 小型会议费 5. 印刷费 预算金额(元) 6000.00 3000.00 4000.00 3000.00 4000.00 20000.00 6. 合计经费 附录:课题调研文献
[1][美]佩吉.麦克拉肯主编.西方女权主义理论读本[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肖启明,2007.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8
[3] 张广利 杨月光.后现代女权理论与女性发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10.
[4] 沙吉才主编.中国妇女地位研究[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5.
[5] 沙吉才主编.当代中国妇女地位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 韩湘景主编.中国女性生活状况报告2009—2010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7.
[7]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研究中心编.21世纪妇女发展国际研讨会文集[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8] 肖巧平.社会性别视野下的法律 女性与法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3.
[9]陆扬.女性主义与文化研究[J].评论,当代学者话语系列.陆扬
[10]王爱平.民俗 民俗研究与中国妇女文化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1).
[11] 叶普万 贾慧咏.我国农村妇女贫困的现状,原因及解决对策[J].理论学刊,2010,9(9)
[12] 全国妇联 国家统计局. 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主要数据报告[R].2011,10.
[13] ~[15](略)
2011年11月 兰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