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盈余管理的动机及防范措施

盈余管理的动机及防范措施

来源:智榕旅游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第6期 黑龙江对外经贸 No.6,2006 总第144期 HIJ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Trade Sefial No.144 [经贸财会] 盈余管理的动机及防范措施 李 闽 [摘要]本文介绍了西方会计学者对盈余管理的不同定义,通过对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的分析,提出了相 应的防范措施。这些方法和措施对我国目前企业的改革和改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叉。 [关键词]盈余管理;动机;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880(2006}06—0125一o2 一、盈余管理的涵义 善,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经营者进行盈余管理的机会主 对于什么是盈余管理,至今并无定论。美国会计学 义行为。因此,目前我国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中企业管 者Scott在其所著的《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盈余管 理当局的盈余管理行为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过之而无 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表现。他 不及。 认为,只要企业的管理人员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 盈余管理的动机很多,但综合中外的各种研究成果, 他们必定会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的市场价值最 一般可将其归结为以下4个方面: 大化的会计政策,这就是所谓的盈余管理。美国著名会 1.报告受托经济责任。受托经济责任的存在是现代 计学者Schipper在1989年认为盈余管理是为了获得某种 会计、审计产生的前提条件。股东作为资财的委托人,自 私人利益(而并非仅仅为了中立地处理经营活动),对外 然希望管理当局能够诚实地、令人满意地履行受托经济 部财务报告进行有目的的干预。而被普遍认可的是Healy 责任,不仅要实现资本的保值,而且要努力实现资本的增 和Wahlen于1999年对盈余管理所做出的解释:当管理者 值;而管理当局作为受托人也具有向委托人交待或表明 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建经济交易时,运用判断改变财务 其在诚实地、认真地履行受托经济责任,以便继续获得委 报告,从而误导一些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根本经济收益的 托的内在需要与动机。因此,盈余管理的行为目标自然 理解,或者影响根据报告中会计数据形成的契约结果,盈 应定位在通过各种合法的盈余管理手段,取得令股东满 余管理就产生了。 意的财务会计结果,从而明确或解除其自身的受托经济 上述对盈余管理的3种不同界定或解释,相比较而 责任上。 言,笔者认为Healy和Wa ̄en对盈余管理的界定更为具 2.公司代理人内部的竞争。根据委托一代理理论, 体、更为广泛,不仅指出了盈余管理的主体和目的,而且 委托人总希望受托人能尽心尽职,为股东财富最大化而 指出了盈余管理的对象、方式和方法。 努力。但股东与管理当局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两者信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 息不对称,再加上所有者监督成本高昂,股东为了使两者 西方实证会计理论的创始人瓦茨和齐默尔曼根据经 的目标趋于一致,往往会采用激励的方式来促进管理当 济学的契约理论,对盈余管理动机提出了三大假设:1.补 局尽最大努力工作。由于激励机制的存在,公司内部的 偿计划假设。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与企业签 代理人便会有竞争的压力存在,而盈余管理常被用来作 订了奖金计划的管理者更倾向于选择将未来的盈余转移 为代理人开展内部竞争的手段。因此,公司经理们为r 到当期的会计政策,以便提高其报酬的现值。2.债务契约 获得职位安全和丰厚的报酬,必然会利用其实际控制优 假设。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越接近违反债务 势,适时采用盈余管理政策,在合法的范围内选择有利于 契约的公司,为避免违约成本,越可能选择将未来的盈余 提高报告盈利水平和有利于刺激公司股票交易价格卜扬 转移到现在的会计程序中。3.政治成本假设。认为在其 的会计政策,以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公司规模越大,越可能选择将现在 3.避免政府行业监管。根据《公司法》,国有股份公 的盈余递延到将来的会计程序中,以避免因高额利润而 司上市有严格的规定,如公司必须连续3年盈利,才能申 受到政府的管制。我国由于证券市场的发展处在逐步完 请上市,公司为了能上市,就会有盈余管理的动机;又如 善的过程巾,许多法规、制度不健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 在配股时,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净资产收 率达到6% 中尚未建立起与内部人控制相应的约束和激励的制衡机 时,才能配股,为了取得配股资格,上市公司也需要进行 制,近年来在全国试点的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由于不完 盈余管理。另外《公司法》还规定,上市公司如果最近3年 一1 2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李闽:盈余管理的动机及防范措施 连续亏损,将被终止上市。因此,由于这种行业监管机制 以存在的理由。由于会计的不确定性以及时滞是客观存 的存在,将会迫使某些国有上市公司采取种种盈余管理 在的,那么如何解决由此所导致的问题呢?笔者建议应 的手段,来尽力掩饰公司亏损的不利迹象,以帮助公司尽 制订带有前瞻性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尽可能减少时滞 快摆脱财务困境。 与会计的不确定性,以压缩盈余管理的生存空间。具体 4.其他动机。主要包括避免违反债务契约、合理避 来说。在制订会计准则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兼顾会 税和降低经营风险等方面。 计政策的统一性与灵活性。政策的灵活性给了盈余管理 三、盈余管理的防范 可乘之机,导致会计信息的不可比和不一致。而过分强 1.修正现有制度关于IPO、配股、 等的有关规定 调政策的统一性,又会损害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使其变为 当前由于公司上市条件中涉及的财务指标单一,且 对决策无用的信息。因此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应正确处 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使IPO过程中仍存在盈余管理的空间。 理两者的关系。(2)兼顾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可 这使得上市公司有可能通过盈余管理获取配股资格,损 靠性和相关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重要质量特征,当二者 害投资者利益,逃避 及终止上市的惩罚,证券监管机构 发生矛盾时,也应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3)考虑会计准 的监管也就难以收到实效。因此,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 则的完善性与前瞻性。完善性要求在制订会计准则时, 方面予以修正:(1)针对现行财务指标的主观性,建议引入 应尽可能考虑周全,不要留有太多的真空地带。前瞻性 一些客观性的财务指标,如现金流量指标。(2)针对财务 要求在制订会计准则时适当具有超前意识,对于即将出 指标的单一性,建议设计一套指标体系,包括财务与非财 现的新的经济业务,应纳入预先考虑中。 务指标,如反映公司经营活动的指标、关键经营业务指标 4.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等。(3)由于盈余管理经常在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营 近年来,我国国企改革思路称得上是股东至上的治 业外收入上做文章,因此,可将主营业务损益作为指标体 理模式。在这种治理模式下,国有股股东缺位,导致内部 系中主要的考核指标之一,同时应关注关联交易对这一 人控制现象严重,公司管理当局出于利己动机进行盈余 指标的影响。 管理甚至利润操纵侵蚀国有资产损害股东权益的现象也 2.建立科学的上市公司业绩评价系统 就屡见不鲜。为防止盈余管理的进一步滋长蔓延,必须 由于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给了盈余管理可乘之机,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在对经理人行为实施激励的同时建 因此应设计一套科学的上市公司业绩评价系统。平衡计 立起与之制衡的约束机制。为此,首先必须解决国有股 分卡便是一种将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结合起来的较科学的 股东缺位问题,允许国有股、法人股流通,实施上市公司 新的业绩评价系统。该系统认为影响企业经营成败的关 股权的分散化,发展机构投资者;其次明确股东大会、董 键因素有顾客、学习和成长、内部程序、财务等4个方面。 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的职责,使其各负其责、协调运转、相 因此业绩评价也应以这4个方面为基础。而这4个方面 互制衡;最后在此基础上形成经理人行为的外部约束机 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是一条因果链,揭示了业绩和业 制。这样,经理人在试图通过盈余管理谋利之前就会权 绩动因之间的关系。比如说,为了改善财务业绩,公司必 衡利弊、思量再三。因此,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起经 须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赢得顾客的满意;而在时问上、质 理人行为的内外部约束机制是防范盈余管理行为虽为关 量 }二、成本上赢得顾客的满意就需要对内部过程进行改 键的一环。 进。可见,平衡计分卡对业绩的评价不单是以财务指标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作为标准,而且将驱动业绩的重要因素也纳入评价系统。 因而使得不通过实实在在劳动改变业绩的盈余管理机会 [参考文献] 主义行为无藏身之处。 [1]瓦茨,齐默尔曼.实证会计理论.大连:东北财经大 3.制定高质量的会计准则 学出版社,1999. 会计是一门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准 [2]陈宇学.试论盈余管理,财会月刊,2001,(14). 则的相对稳定性使其在面对不断创新的事务时,总会存 [3]叶盛.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系统的新发展.财会 在一定的时滞。这就为盈余管理机会主义行为找到了赖 通讯,2000,(1O). Abstract:This papers introduces the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surplus management given by western accounting scholars.It puts forward erlevantprecautionarymeasu.ersthroughthe analysis ofthemotivation ofthe surplusmanagement.Thesemethodsandmeasures arehelp- 削f0r the reform and system changign of Chinese enterprise at present. Key words:surplus management;motivation;precautionary measures 一1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