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连加 1.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充分理解题意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教学中例题呈现后,让学生仔细阅读,并根据题意用学具摆一摆、画一画,在教学例4时,让学生用小星星摆出3组图形,这样的设计能使学生在头脑设计说明 中形成教学模型,很自然地让学生想到连加的解题策略。 2.小组探讨,交流策略。 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进行探讨,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全班汇报想法。这样就把策略在全班进行推广,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体验到了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1.知道连加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地口算。 学习目标 2.能正确运用连加来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创设情境,促使学生会获得有用的数学信息。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前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环节 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数连加的问题。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小星星学具若干。 1课时 导案 1.出示复习题。 7+7=3+3= 一、复习导入。(6分钟) 24-8=5+5= 6+6=18-6= 2.导入:这节课,我们应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连加。 1.课件出示教材第77页例4情境图。 2.动手操作。让学生在课桌上用二、探究新知。(15分钟) 准备好的学具按照题意摆一摆。 3.组织学生根据摆出的小星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请学生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 1.读题,交流看法,明确题意。 2.小组合作,在课桌上摆出三组小星星,每组摆出6个。 3.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1:用数一数进行计算。 学生2:用加数进行计算: 6+6+6=18(个) 学生3:用列表的方法。 1.自主完成复习题。 2.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 学案 达标检测 1.计算。 21+32=53 45-28=17 76-43=33 61+29=90 2.算一算。 9+9+9=27 4+4+4=12 6+6+6=18 8+8+8=24 5+5+5=15 7+7+7=21 3.一年级一班组织去郊外春游,小红、小明和小强负责搬运矿泉水,他们每人拿了7瓶,一共拿了多少瓶矿泉水? 答案:7+7+7=21(瓶) 答:一共拿了21瓶矿泉水。 课型 新授课 三、巩固训练。(14分钟) 四、总结收获。(5分钟) 完成教材第77页“做一做”。 自主解决问题,全班交流汇报。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连 加 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 方法一:用加法进行计算 五、教学板书 6+6+6=18(个) 方法二:用列表的方法计算 本节课是在学生完整地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在知识能力上学生已具备基础,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上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上。教学中要多问学生几个“还有其他解决办法吗”,让学生充分思维,调用所有已学知识,在小组交流中相互启发,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 教师点评和总结:
学习小提示:
同学们,生活让人快乐,学习让人更快乐。学习中有许许多多的快乐,如果你觉得不是,那就是你平时没有认真学习。认真学习的话,你会发现学习中蕴涵着无穷的快乐。不要心存侥幸,避免贪婪心作怪。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没有开始的苦,那有后来的甜。苦苦甜甜就像一部交响曲,汇成我们的一生。拒绝“苦”就等于关上“甜”的门。须知,攀登的越高,走过的荆棘就越多。学习没有捷径,只有踏踏实实的学习,成功才会属于你。加油吧,孩子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