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8题;共20分)
1. (2分)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长短相形 形:形状。 B . 自伐者无功 伐:夸耀。 C . 慎终如始 慎:慎重对待。 D . 柔弱者生之徒 徒:同类。 2. (2分) 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夙遭闵凶 B . 及罪至罔加 C . 彼且恶乎待哉 D . 小知不及大知
3. (2分) (2016高一下·大田期中) 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A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 . 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C . 不拘于时,学于余。 D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 (2
分) 下列句子中“焉”字用法与例是 ( )
例句: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第 1 页 共 18 页
) 句相同一组
的A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 .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C .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 .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5. (2分) 下列划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无乃尔是过与 且尔言过矣 B . 则将焉用彼相矣 相夫子
C . 固而近于费 江山险固 , 沃野千里 D .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曹刿请见 6. (2分)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吃头上的泥土,饮脚下的泉水,心思非常专一。
B .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职位低的人就深感羞耻,职位高的就阿谀奉承。
C . 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的万物(时刻都在变动),连一瞬间都不停止。
D .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此时心神凝定,仿佛从形态上已经消散,冥冥中和自然万物融为一体。 7. (2分)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以“境界”来论词的格调之高下,指出有“境界”则有“高格”,才能产生名句,并论及五代、北宋词高文艺就分成了理想与写实两大派。
B . 作者借宋词中的语句来谈治学的三境界,这三种境界,三个阶段,多个比喻,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文艺乃至人生的规律性问题。
C . “写有我之境者为多”,而能达到物我浑然境地的“无我之境”,就较为难得,但都能给人以美感。后者“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第 2 页 共 18 页
D . 王国维认为“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而崇尚“真”则是他的一贯思想,他认为只有“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8. (6分) (2020高三上·金华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格言联璧》由清代学者金缨编著,汇集历代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可以堪称一座包罗万象的格言宝库。(甲)全书以类编次,计才“学问”“存养”持躬”“敦品”“处事”“接物”“齐家”“从政”“惠吉”“悖凶”共十类。这些格言警世醒心 , 启迪教育人们求真、向善趋美。
(乙)“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这向话出自《格言联璧》“持躬”类。意为:节俭就会有节制,有节制则百善都会兴起;奢侈就会放肆,放肆则百恶都会爆发。
崇俭戒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关德。(丙)墨子说过:“俭节则倡,淫佚则亡。”诸葛亮的《诚子书》中有“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历史上,秦穆公奉行“以俭得之,以奢失之”的为政理念,勤俭治国,为秦的强大乃至后来的统一打下了坚实基础。汉文帝崇尚勤俭,“露台惜费”,力戒奢侈,从而开创了“文景之治”。
(1) 文段中的加下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堪称 B . 警世醒心 C . 爆发 D . 从而
(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 B . 乙 C . 丙
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
9. (6分) (2017高三上·上高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京剧表演的是中国的故事,京剧摄影是将表演的精彩瞬间生动而完美地呈现出来。
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的变化具有直观性、独特性。剧中人在舞台上,或静如处子,或动如脱兔。人一动,则
第 3 页 共 18 页
水袖翩翩,及至扇子、髯口、帽翅的开合、抖动、高扬,以及打出手、云里翻等,都刻画着人物性格,演绎着剧情。那刚柔相济的飘逸之美,流动着艺术的韵律,恰似一幅幅流动的水墨画。
摄影家在构思中,以此抓拍而完成的二度创作,源于舞台,又高于舞台,可完美表现摄影艺术的特质,拓宽读者欣赏与想象的空间。
动态的瞬间是形,传神的瞬间是眼。京剧演员的眼睛,经过长期的训练,灵动有神,顾盼生辉,因而在剧中优秀演员总会用眼神配合形体,表达剧中人物复杂细腻的感情、性格、思想与意念等。这是京剧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俗称“一身的戏在脸上,一脸的戏全在眼上”。摄影家要把京剧的拍摄提升到一个新的创作境界,应在动态抓拍中以人物为中心,画龙点睛,以眼传神。果如此,自觉抓拍的人物眼睛喜怒哀乐悲恐惊的变化,或是忧愁思忆病醉疯的状态,会有神来之笔,提挈全片,摄影作品自会有了灵魂、灵动和灵气。
剧场抓拍,并非易事,除了摄影者要具备专业的摄影技术外,还需要他们能够多做功课,包括多读剧本、熟悉剧情、了解人物以及知道一场文戏或武戏的表演特点和出彩在何处,即哪时眼睛最传神,哪时表演的神与情独具魅力等。同时,进行抓拍创作时,又不可按预想刻舟求剑,要手握相机随表演的新变化盯住剧中人,用虚实、远近、渲染、衬托、对比、夸张、仰拍、特写、全景等手法,变换光圈和速度等,方可从容得神来之笔。
京剧艺术荟萃中华艺术之美。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国情怀、伦理道德,以及对圣君贤相、清官廉吏的尊崇,对公平正义、美好生活的追求,融会贯通为舞台上的真善美,抽象幻化出内化心灵、外愉耳目之美。单从表演之美观察,它是写意之美、虚拟之美、程式之美与夸张之美的集成,是京剧摄影艺术丰富多彩的素材,激发创作灵感的要素,也是对京剧摄影艺术如何升华的挑战。
京剧摄影艺术和其他文艺创作相类,虽然工具是相机,是快门,但一样“功夫在画外”。有志于京剧摄影艺术的专业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需要向京剧演员学习,以他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信念为鞭策,摒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冲动,留下京剧艺术的传神瞬间。
(摘编自靳国君《京剧摄影也需画外功》)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京剧舞台上,剧中人表现的美就像一幅幅流动的水墨画,拓宽了读者欣赏与想象的空间。 B . 优秀京剧演员总会用眼神配合形体,从而表达剧中人物复杂的感情。 C . 技术精湛的摄影家只要多做功课,就会从容得神来之笔。
D . 京剧艺术真实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真善美的文化传统,可以净化人的心灵。
第 4 页 共 18 页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的中心观点是,京剧摄影要留下京剧艺术的传神瞬间,也需画外功。 B . 文章立论的前提是,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的变化具有直观性、独特性。 C . 文章在论证中用较多文字阐述京剧表演形和眼的瞬间,突出了剧场抓拍的难度。 D . 文章最后两段分别将两种艺术之美进行类比论证,强调京剧摄影不能急于求成。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摄影家需抓拍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的变化,才能完美表现摄影艺术的特质。
B .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京剧摄影家抓拍京剧表演形的瞬间和眼的瞬间也需一种“画外功”。 C . 京剧摄影家需向京剧演员学习,学习他们刚柔相济的表演美,这也是“画外功”。 D . 仰拍、特写、全景等手法的运用,变换光圈和速度等技术并不属于“画外功”。 10. (12分) (2020高一上·长春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桃花谷 王希社
巍巍太行,造就一座秀美而神奇的山谷,因与桃花有缘,故名桃花谷。
沐浴晨辉,驱车疾驰。从古都安阳出发,沿安林高速,绕林州环城,盘山而上。穿茂密森林,越崇山峻岭,过太行隧道,桃花谷便隐约可见。凭窗眺望,满目桃花簇拥着山谷,与蓝天白云辉映,好一幅壮美画卷。打开车窗,阵阵芳香扑鼻而来,未进桃花谷,先醉桃花香。
绕过一道河流,桃花谷向我们招手。一座座山崖,一湾湾碧水,一丛丛桃花,入人眼帘,开人心扉。灿烂的桃花,娇媚的身姿,时而躲在云纱背后,时而宛在水的中央。
桃花谷到了!
循香而去,徒步进入一座山的幽谷,一片花的海洋。抬望悬崖峭壁,处处山花烂漫;俯瞰潺潺流水,声声小溪流韵。
转身回望,溪水中一尊巨大的奇石,吸引了我的眼球。形似琴台,色如田黄,光彩夺目,被悠然东去的溪流轻
第 5 页 共 18 页
轻拍打,发出悦耳动听的声响,仿佛一曲美妙的乐章。这非凡的美妙,把我带入了梦幻般的境地……一幅琴台流韵图深深地印记我的脑海。
透过烂漫花枝,远远望去,飞龙峡就在眼前。“飞龙峡”三字苍劲有力,醒目地闪耀在高入云端的绝壁之上。高山仰止,大凡到过此处的人,都会自然联想到林则徐那脍炙人口的楹联名句——“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是啊,也许这崇峻的绝壁,原本就是一座刚正不阿、心底无私的丰碑,令人敬畏。在绝壁下驻足,眼前的景象更让人震撼。急流飞驰,声阔无垠,宛如巨龙奔腾,蔚为壮观。此处积水成潭,名曰黄龙潭。潭水清碧若玉,飞流雾化的水汽随风飘洒。
攀登悬崖栈道,越过水上天桥,时而侧身,时而猫腰。兴奋和惊险令人心速加快。处处可见的飞泉,在赤壁上舞蹈,在花丛间欢唱。脚下奔腾的激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我好奇地观察脚下巨龙腾飞的痕迹,数千米长,数百米深,并非人工所致,而是亿万年来水以柔克刚的杰作。这里,水滴石穿不再是一种神话,而是一种真切和必然!我被水的力量与精神所折服,是呀,这生生不息、奔腾不止的水,这种攻坚克难、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正是太行山人创造的红旗渠精神的写照吗?在人生的征途中,若是有了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还有多少艰难困苦不能面对,不能克服?
“二龙戏珠!”循声望去,众多游者的目光,聚焦在一奇妙之处。一个巨大圆石镶嵌在峡谷之间,长久被水冲洗雕琢,流光溢彩,如巨型宝石。奔涌而至的水,从巨石两侧飞跃,活现二龙戏珠之妙。水的翠绿和飞动,石的赤红与宁静,在斜阳下熠熠生晖。突然,我眼前一亮,壮观精彩的九连瀑呈现于前。那飞瀑的姿态,水流的声响,和谐的律动,如秀美的画卷,如激昂的诗篇,如奇妙的梦幻。
走着走着,富有传奇色彩的桃花洞便出现在眼前。真是别有洞天!悬崖峭壁之下,两个巨大而深邃的溶洞,供奉着一位漂亮的桃花仙子,香火旺盛。一位护洞老人主动而热情地给我们讲述了关于桃花洞的故事。相传东魏高欢兵败后,率众将领藏于此洞。时值数九寒冬,高欢担心追兵逼近,加之粮草匮乏,总想早日逃离,却不知何时离开为好。是夜,高欢梦见一仙翁指点,要想离此洞,须待桃花开。于是,他每日派一士兵出洞察看,如若不见桃花开,就地斩首。连续十天,桃花均未开放,斩首十个士兵。第十一天,高欢又派一士兵出洞察看,这位士兵站在冰天雪地半天,丝毫不见桃花开放的迹象,便嚎啕大哭,跪地为家中的父母和妻儿祈福。他的真情感动了苍天,于是玉帝命桃花仙子为人间解难,顿时满山桃花盛开。高欢立即下令班师行军。从此,每年“三九”寒冬,桃花洞附近的桃花都会绽放。不过,传说终究是传说,这应该是一种特殊地理环境所产生的特殊自然现象。可惜,时节已过,我们没有亲眼看到这一奇观。
自桃花洞西行约一公里路程,“桃花瀑布”与“桃花潭”壮观入目。只见山势陡峭,巍峨高耸,层峦叠嶂,交错雄峙,芳草共山花烂漫,蓝鹊与云霞比翼;飞瀑自天而降,直落千丈;时有春燕戏水,时有彩虹惊现。踞悬崖而俯瞰,瀑落成潭,水深莫测;潭水清澈,碧绿如染;水溢成溪,源远流长;吼声如雷,飞浪生烟。
第 6 页 共 18 页
这神奇的山谷,真是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人民日报》,有删节)
(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 . 本文写景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依次记述了桃花谷的种种景观。有近观,有远眺;有简笔勾画,有重点描摹。给人以亲目所睹如历其境的感觉。
B . 本文大量使用叠词,如“一座座山崖,一湾湾碧水,一丛丛桃花”等,使文章的语言具有一种和谐的韵律美。
C . 作者运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从形、声、色等角度描写了桃花谷里的“二龙戏珠”,表达了作者对此景由衷的赞美。
D . 本文多用结构对应的整句,如“潭水清澈,碧绿如染;水溢成溪,源远流长;吼声如雷,飞浪生烟。”读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
(2) 分析文中画线的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处处可见的飞泉,在赤壁上舞蹈,在花丛间欢唱。
(3) 根据文章内容,请你谈谈对“在人生的征途中,若是有了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还有多少艰难困苦不能面对,不能克服”这句话的理解与感悟。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
11. (13分) (2018高一上·天河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潜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 , 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第 7 页 共 18 页
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弘命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潜不解音律,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潜弱年薄宦,不洁去就之迹,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所著文章,皆题其年月,义熙以前,则书晋氏年号,自永初以来,唯云甲子而已。
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谥号靖节先生。 (选自宋本《陶潜集》,有删改)
(1)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颖脱不群 群:合群。 B . 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 聊:悠闲。 C . 于半道栗里要之 要:邀请。 D . 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篮舆 舆:抬。 (2)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日造潜/ B .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日造潜/ C .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日造潜/ D .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日造潜/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陶潜博学多识,擅长写作文章。他的《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安贫乐道,这一形象被当时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他在辞去彭泽令时作了《归去来兮辞》。
B . 陶潜仕途短暂,因亲人去世,家里贫穷,去做了州祭酒,但嫌官场烦琐,任职不久,就辞职回家。此后,
第 8 页 共 18 页
还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职。
C . 陶潜清高不群。他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济的馈赠,起初也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D . 陶潜悠然自得,他曾将颜延之赠送的二万钱全都送至酒家;有时坐在菊花丛中,有时抚弄无弦琴寄托情感;如果自己喝醉,就叫客人先回去。
(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 ②潜不解音律,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
12. (8分) (2019高三上·安徽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宋)苏轼
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注释】宋哲宗元祐六年八月,苏轼出守颍州,作此词。苏轼恩师欧阳修四十三年前守颍州时作《木兰花令·西湖南北烟波阔》,苏轼作此词时欧阳修去世已二十年。长淮:即淮河。颍:颍水,淮河支流。西湖:此指安徽阜阳西三里的西湖,为颍河合诸水汇流处。
(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片写词人泛游颍河时的见闻和感受,“空听”一句移情入景,将眼前所见的实景人格化。 B . “佳人”一句写欧公当年所做诗词几十年后仍被传唱,欧公的为文、为政、为人可见一斑。 C . “草头”一句承接上片,与曹操《短歌行》中“譬如朝露”一句表达的含义有异曲同工之妙。 D . 结尾写“西湖波底月”,以景结情,在淡泊凄清的秋水月色中收束全词,给人赏心悦目之感。 (2)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第 9 页 共 18 页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
13. (5分) (2018高一下·赣榆开学考) 补出下列空缺处的句子。 (1) 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 (2) 位卑则足羞,________。 (3) 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 (4) ________,弃脂水也。 (5) 金块珠砾,________。 (6) 封狼居胥,________。 (7) 人间如梦,________。 (8) ________,用之如泥沙。 (9) ________,善假于物也。 (10) 故不积跬步,________; (11) 闻道有先后,________。 (12) 蜂房水涡,________。 (13) 辘辘远听,________。 (14) ________,而后人哀之; (15) 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 (16) 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六、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
14. (1分) (2018高二上·河池月考) 请根据所给条件,推断小王、小张、小赵三人的职业分别是什么。 小王、小张、小赵三个人是好朋友,他们中间一个人下海经商,一个人考上了重点大学,一个人参军了。此外,关于他们,还知道以下条件:
第 10 页 共 18 页
小赵的年龄比士兵的大; 大学生的年龄比小张小;
小王的年龄和大学生的年龄不一样。
七、 名著阅读 (共2题;共12分)
15. (6分) (2018高一上·旅顺口期中) 依据要求题目。 (1) 下面两个人物分别是《三国演义》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
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2) 《三国演义》的卷首诗《临江仙》的开头三句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你觉得这几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6. (6分) (2017高三下·泰州开学考) 简答题 ——————
(1) 《红楼梦》中“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词句咏的何物?作者是谁?她有什么性格特点? (2) 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全无惧色,回叱飞曰:“汝等无义,侵我州郡!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
说这话的是《三国演义》中哪位人物?他是怎么落入张飞之手的?后来张飞如何对待他的拒降?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7. (5分) (2018高三上·长治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小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5年9月,腾讯推出的新闻写作机器人,十多分钟能完成上千字文章的撰写和编辑。 2016年3月,在人机围棋大战中,韩国名将李世石九段以1:4输给机器人Alpha Go。
2016年11月,集家庭保姆、辅导老师、休闲娱乐伙伴等多重角色于一身的智能机器人“小胖”,在试用期间与100个家庭的孩子和家长们度过了一段快乐时光。
2016年7月,由Knight scope平台制造的一款打击犯罪的机器人在硅谷购物中心撞倒并打伤了一名16个月大
第 11 页 共 18 页
的男孩。洛杉矾时报引述该公司调查报告称,这个事件是一个“奇怪的事故”。
2018年3月,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名女子被Umber自动驾驶汽车撞伤,之后不幸身亡。据统计,自2016年以来,全球已先后发生数起由自动驾驶车辆承担主要责任的事故。
可见,人工智能时代的大门已经开启,未来已来。请以“我看人工智能”或“人工智能的故事”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第 12 页 共 18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8题;共2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8-2、
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
9-1、
9-2、
9-3、
10-1、 10-2
、
第 13 页 共 18 页
10-3、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
11-1、
11-2、
11-3、 11-4
、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
12-1、 12-2
、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
13-1、
13-2、
13-3、
13-4、
13-5、
第 14 页 共 18 页
13-6、
13-7、
13-8、
13-9、
13-10、
13-11、
13-12、
13-13、
13-14、
13-15、
13-16、
六、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
14-1、
七、 名著阅读 (共2题;共12分)
15-1、
15-2、16-1
、
第 15 页 共 18 页
16-2、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7-1
、
第 16 页 共 18 页
第 17 页 共 18 页
第 18 页 共 1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