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届江苏省南通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

2020届江苏省南通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

来源:智榕旅游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苏轼的另一面 李泽厚

苏轼一方面忠君爱国,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与无数士大夫均无不同。但苏轼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

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的“遁世”要是深刻史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且是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也不是那种具体的政治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的怀疑、反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前者(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使成了 一 种无法解脱而又想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反倦和感伤 。

苏词是含蓄而深沉地表现了人生空漠、无所寄托之感:“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毅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宋人笔记中传说,苏轼作了这首小词后,“挂冠服江边,李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献闻之惊且二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诵,则子瞻鼻鼻干如雷,犹未兴也”(《石林避暑录话》),正睡大觉哩,根本没去“江海寄余生”。人生根本逃不掉人世大罗网。正是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淡漠惑,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这里没有屈原的忧愤,没有李白的豪诚,不似白居易的明朗,不似柳宗元的孤峭,灵不像韩愈的盛气凌人。

苏轼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朴质元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进社会、反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提到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无怪乎在古今 诗人中,就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具味,欲辨已忘言”。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

不要富贵,不合流俗,在当时“太平盛世”,苏轼却憧憬任侠居山,那弃冠服仕进的方山子类的“异人”不也如同他的诗词一样,表达着一种独特的人生态度么?

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表现出随遇而安的“乐观”情绪,“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鬓微霜,又何妨”,但有同样敏锐眼光的朱嘉最不满意苏轼了,他感受到苏轼这 一 套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苏东坡生得太平,他没法做封建

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吴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浸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直到《红楼梦》中的“悲凉之雾,遍布华林”,更是这一因素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成果。苏轼在后期封建吴学上的深远的典型意义,其实就在这里。

(有删改)

I.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身为封建时代的士大夫,苏轼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却是和一般士大夫不同的方面。 B.被政治和社会重重包裹着的人生,常有许多苦恼和矛盾,苏轼就是这样的鲜明化身。 c. 苏轼诗文中表达出来的那种“退隐”心绪,是对社会的退避,而不是对政治的退避。 D.苏轼在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退隐”“归田”等心绪,比前人的“遁世”要更沉重。 2.有关苏轼和当时一般士大夫的比较,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当时一般士大夫不一样的是,苏轼有着对整个人生的怀疑、厌倦和感伤。 B.与当时一般士大夫不一样的是,苏轼的追求更倾向于退避社会、厌弃世间。 c. 苏轼与当时一般士大夫一样,能做到忠君爱国,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 D.苏轼与当时一般士大夫一样,对自己的人生基本保持一种乐观旷达的情绪。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作品中人生空漠之感,体现出了诗人想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在进取与退隐间的 矛盾心理。

B.苏轼对人生有着深切的理解,感觉人世大罗网逃不掉后,他便既尊重儒家又出入于 佛老之中。

c. 苏轼的人生态度独特,他没有其他诗人的忧愤、豪诚和明朗,也不似别人般孤峭、 盛气凌人。

D.苏轼开创的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影响了元画、元曲、明中叶后的浪漫主义思潮及朱 嘉的思想。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 ~ 6题。

中国突破大飞机超临界机翼整体壁板瞧丸成形技术

大家可曾知道:ARJ21飞机研制成功丝毫离不开尺寸大小不足4毫米甚至更小的小小九粒,ARJ21飞机超,,各界机翼壁板复杂气动外型面研制成功支离不开这些小小的丸粒。

毫不夸张地讲,小小九粒成就了 ARJ21飞机,小小九粒成就了中国民机产业。

丸粒虽小,效果神奇。可用于清理铸件吹砂、锻件除氧化皮、钢铁制品除锈以及表面修饰,也可用于清理飞机油漆涂层等。

喷丸成形由喷九强化发展而来。上世纪 50 年代初喷九成形技术被首次应用于 Constellation飞机机翼壁板喷九成形。

国内喷九成形技术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中航工业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简称“制造所”),是国内唯一从事壁板喷九成形技术研究的科研单位。

万事开头难,技术资料的极其匮乏,使当时开展喷九成形技术研究因难重重。至20世

纪80年代末期,制造所基本掌握了针对直纹翼型机翼整体壁板以喷丸成形为主的、以机械校形和梆头敲击为辅的喷九成形工艺,建立了飞机壁板喷九成形技术标准,编写完成相关工程手册,基本构建完成喷九成形技术体系及其设备配套。

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喷九成形技术研究迎来第二个高潮。制造所精心选型并引进国内首台数控喷(抛)丸机。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掌握了机翼6米级整体壁板喷(抛)九成形技术,使国内喷九成形技术跨入数控时代。同期,制造所自主研制成功国内首台数拉喷(抛)九机。相关工艺和设备研究成果分别荣获部级科技成果奖。同时,制造所重点开发预应力喷(抛)九成形技术。在国内首次探索研究超,各界机翼整体壁板喷(抛)九成形技术,最终形成具有珍贵价值的超临界机翼整体壁板喷(抛)九成形技术思想。此外,AElOO飞机开创了国内超临界机翼及其整体壁板喷(抛)九成形技术研究新纪元。

与过去直纹或以直纹为主的机翼整体壁板沿等百分线运窄条喷九成形截然不同,超临界机翼整体壁板没有等百分线而且外型不但弦向弯曲且展向弯折并扭转,其喷丸成形困难之大无异于老虎吃夭。最终,制造所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和封锁,攻克了ARJ引起,各界机翼整体壁板喷九成形技术,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超临界机翼整体壁板喷九成形技术的国家。

至此,我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喷九成形,国产飞机6-9万飞行小时寿命不再是奢望。 这些研究成果奠定了国内民机研制、生产及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在国内民机产业发展史 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制造所针对筋高创造国际纪录的大型复杂带筋整体壁板喷九成形这一世界性难题,攻克了大型复杂带筋整体壁板喷九成形技术难题,为国产大飞机研制奠定了坚实可靠的技术基础。

未来,一个前途无限的中国需要一个无比强大的航空工业,一个强盛的航空工业将为 喷九成形技术提供广阔而美好的发展空间,小小九粒将继续创造一个又一个神奇。

(有删改)

4. 下列对文中“丸粒”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

A. ARJ21飞机超临界机翼壁板复杂气动外型面研制成功有赖于特定的小丸粒。 B. 由于丸粒的尺寸大小不足4毫米甚至更小,因此国内对它的研究起步较晚。 c. 小小丸粒,在清理飞机油漆涂层、铸件吹砂、锻件除氧化皮时有神奇效果。 D. 丸粒虽小,但对我国的民机产业甚至航空工业的发展、强盛具有重大作用。 5.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国掌握超临界机翼壁板喷九成形技术在ARJ21飞机研制过程中取得了突破。 B. 喷丸成形技术的发展历程经历了由机械阶段到数控阶段到真正意义上的喷丸成形。 c. 攻克大型复杂带筋整体壁板喷丸成形技术,为国产大飞机研制奠定可靠的技术基础。 D. 上世纪50年代初喷丸成形技术被大规模应用,中国则在20世纪90年代迎来高潮。 6. 请简要概括制造所攻克ARJ21超临界机翼整体壁板喷丸成形技术的重要意义。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 ~ 9题。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①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大都知道围炉煮若,或吃剩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 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垫居异境。

②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 寒风一一西北风一一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在便又在吱吱叫,泥地旦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旦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③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渐入中年,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一种明朗的情调。

④我也曾到过间粤,在那里过冬天,极和暖,有时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穿。 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⑤江南的地质丰股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亦有时候会保持住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柏树,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柏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具。草色顶多成了精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一个人上冬却去走走,青天碧落之下,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到。

⑥寒郊散步,是江南冬日给予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从德国许多作家喜欢以散步一词做他们的创作题目看来,大约德国南部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不多。

⑦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旦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搓址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凡,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鸟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墓了,还可以加一味红赏,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

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⑧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咋夜一杖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借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立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支美丽得多?

⑨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的过一个冬,到了春间阴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点春雪的.像这样的冬天,乡下人叫作早冬,对于麦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却要受到损伤。早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态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在这一种冬天,倒只会感到快活一点,因为晴和的日子多了,去郊外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喜欢徒步旅行的日本人、德国人,所最欢迎的也就是这样的冬天。

⑩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 一 样;晴空的高失,日尤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还是搁下纸笔,拿起手杖,去湖上散散步罢!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茧,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用北国的冬天来衬托江南冬天的睛暖温和,表现其有北国冬天所不能提供的屋外曝背谈天的乐趣。

B.作者将江南植被充满生机的色彩点染到文字里,又引用名人的诗句,使文章更有底蕴并且充满了诗情画意。

c. 江南的冬天偶尔也会有寒冷的旱冬,容易让人得病,使作者对江南冬天的喜爱之情或多或少地减退了几分。

D.全文语调舒缓,叙述节奏徐缓,恰似江南冬天的那份悠闲:语言清新、淳朴二和江南冬景的清朗相得益彰。

8. 文中画线句描写江南雨景极具特色, 请简要赏析。 (6分) 9. 请探究文章结尾的表达效果。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 ~ 13题。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呆。其隙也,则花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土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皆我有也,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 研棒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退,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

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 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选自《始得西山宴游记》〉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 一 项是(3分〉

A.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B.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C.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D.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僇人,受过刑辱的人,罪人。作者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故以此称。 B.箕踞,古人常席地而坐 , 坐时两脚叉开,呈簸宾状,所以称“宾踞”。

c.引觞满酌中的“觞”和《醉翁亭记》中的“觥筹交错”中的“觥”“筹”都是古代的盛酒器。

D.文中的“造物者”与《赤壁赋》中的“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中的意思一样,都是指大自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中的“意”是由贬滴引发出的情栗之感,与欧阳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之 “意”异曲同工。

B.文中“过、缘、研、焚”四个动词领起的短句,节奏紧密,体现了作者发现西山之美后急于游赏的心情。

c.作者将“特立”之西山赋予卓尔不群的人格和恢宏远大的志向,达到了描摹山水与言志抒情的完美结合。

D.为了表现西山的高俊挺拔之貌,作者运用了比照映衬手法。如以“数州之土壤”来衬托西山的高峻挺拔。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5分) (2)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 一 首宋诗,完成14 ~ 15题。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 快阁东西倚晚睛。 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己为佳人绝, 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

14.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联写出了诗人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为领联的景物描写作了铺垫渲染。 B. 额联描绘了一幅意境开阔、空旷辽远、苍茫明净、深沉悲凉的暮秋图景。 c. 颈联巧用伯牙、阮籍两个典故,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孤独无聊的苦闷。 D. 全诗因景寄慨,层层关联,意味隽永,体现了诗人用宇新奇、笔力雄健。 15. 有人说“归”字是这首诗的诗眼,请结合全诗谈谈理由。 (6分〉 (三)名篇名旬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劝学》中“收获大的道理。 , ”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 《赤壁赋》中,作者以“ , ” 两句表现任由小船飘荡于广阔江面时的潇洒惬意。 (3)《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 , ,凝练地概括了他们不愿从师的心理。

三、 语言文字运用和名著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 ~ 19题。 人们早已发现,( )。坐在这辆车里的人们,他们将在这样一辆 的车里,开始他们的旅途。我们可以想象着:车吼叫着,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 把一车人摇得东歪西倒,使人一路受着皮肉之苦。那位男子手托下已,望着车窗外,他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的人所有的 。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也出现过这种拥挤的汽车。丰子皑先生有篇散文, 也是专写这种老掉牙的汽车的。 他的那辆汽车在荒郊野外的半路上抛锚了,并且总是不能修好。 他把旅途的 、索然无味细细地写了出来:真是一番苦旅。当然,在这天底下,在同一时间里,有许多人也许是坐若豪华的游艇上、舒适的飞机和火车上从事他们的旅行的。他们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这种沙丁鱼罐头一样的车中的人们要好些吗?如果我们把这种具象化的旅行,抽象化为人生的旅途,那么我们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 (节选自曹文轩《前方》有删改)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拥挤不堪 颠簸 惶惑焦躁不宁 B. 摩肩接踵 摇晃 惶恐坐立不安 c. 拥挤不堪 摇晃 惶惑 坐立不安

D. 摩肩接踵 颠簸 惶恐 焦躁不宁

18. 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B. 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 c. 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D. 路连接着家与前方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当然,在这天底下, 在同一时间里,也许有许多人是坐着豪华的游艇、舒适的飞机或火车上从事他们的旅行的。

B. 当然,在这天底下,在同一时间里,有许多人也许是坐在豪华的游艇上、舒适的飞机或火车上进行他们的旅行的。

c. 当然,在这天底下,在同一时间里,有许多人也许是坐着豪华的游艇上、舒适的飞机和火车上进行他们的旅行的。

D. 当然,在这天底下,在同一时间里,也许有许多人是坐在豪华的游艇上、舒适的飞机或火车上从事他们的旅行的。

20. 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少数儿童对学校给予自己的阅读这把金钥匙感到惊讶和痴迷。(比喻〉 B. 美国包着纸的椅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 还不愧杀! (拟人) c. 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 那种失望能滴血。 (夸张) D. 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借代)

21. 仿照下面的句子,以“时间”开头,写一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3分)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22. 选出下列序号处对应的人物。(5分〉

宝玉挨打,引起大家的关切,众人态度不一: ① 是想念贾珠,痛哭不已; ② 是管家风范,指挥若定; ③ 是强忍悲伤,悉心服侍; ④ 说了一句“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于今日”; ⑤ 抽抽噎噎地说“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A. 薛宝钗 B. 林黛玉 c.王熙凤 D. 李锐 E. 袭人 四、 作文(60分)

23.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现实生活中,一直存在着“接力”的现象,有生命的接力、爱心的接力、责任的接力、梦想的接力、文化的接力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