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单选. (共 25 小题,50 分)
1. 在幼儿园里开展的“听声音、猜东西”、“气味真正多”、“小小品尝会”等活动,是有关什么的探索( A)。
A .人体的结构、功能及保护
B .人的心理活动
C .个体的生命过程
D .感受、体验人体内部主要器官的活动和功能
2. 在幼儿园里开展的“听声音、猜东西”、“气味真正多”、“小小品尝会”等活动,是有关什么的探索:(D)
A .人的心理活动
B .个体的生命过程
C .感受、体验人体内部主要器官的活动和功能
D .人体的结构、功能及保护
3. 下列关于科学的说法错误的是:(B)
A .科学是一种创造;
1
B .科学回答“做什么”的问题
C .科学是知识和信息资料
D .科学是探索的过程
4. 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一个方面,能体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特殊性的是:(B)
A .方法方面的目标
B .知识方面的目标
C .情感个性方面的目标
D .技能方面的目标
5. 科学游戏旨在:(A)
A .重复游戏中所伴随的科学现象
B .探索科学现象之间的关系或解决问题
C .获得新发现,掌握新知识
D .通过游戏体现问题、任务或目的
6. 幼儿科学教育的实质是:(C)
2
A .教师的指导
B .获取知识
C .儿童的科学探索活动
D .主动建构初级科学概念
7. (C )是“人造”的自然,是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具体体现;
A .水、阳光、空气等
B .木、石、土等
C .电脑、宇宙飞船、拖拉机、电冰箱等
D .鸡、鸭、羊、狗等
8. “教师怎么教”和“儿童怎么学”都属于:(B)
A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活动
B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
C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
D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评价
3
9. 在儿童学科学的诸要素中,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具体内容是指:(B)
A .探索态度
B .探索对象
C .探索过程
D .探索结果
10. 关于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C)
A .没有具体的活动目标和计划
B .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干预较少
C .仍然有具体的目标和计划
D .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学习的形式以个人的探索为主
11. 在儿童学科学的诸要素中,幼儿学科学的物质前提是:(B)
A .探索态度
B .探索对象
C .探索过程
4
D .探索结果
12. 在儿童学科学的诸要素中,儿童学科学的核心要素是:(C)
A .探索态度
B .探索对象
C .探索过程
D .探索结果
13. 学前儿童正规性科学活动:(B)
A .与其他类型完全不同的活动
B .是儿童自己主动的学习活动
C .儿童可自主选择学习材料的科学活动
D .可自选活动时间
14. 下列不属于学前儿童可以进行测量的内容的是(A)
A .在地图上测量两个城市的距离
B .用天平称物体的重量
5
C .用目测感知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等
D .测量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个主要阶段
15. 有的教师认为,既然科学的内容十分广泛,那么选择什么内容也就无所谓了,而有的教师则认为可以无限制地增加学习内容。这是没有正确理解:(C)
A .教育内容的代表性原则
B .教育内容的地方性原则
C .教育内容的广泛性原则
D .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原则
16. 在儿童学科学的诸要素中,儿童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认识和情绪倾向是:(A)
A .探索态度
B .探索对象
C .探索过程
D .探索结果
17.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他们的科学知识有两个层次,即:(A)
6
A .科学经验和初级科学概念
B .感性的知识和理性的知识
C .初级经验和高级经验
D .具体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
18. 在选择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时,坚持科学性要求,就是要:(A)
A .不仅是要给儿童正确的、符合客观事实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反对迷信
B .教师一定要用严密的、准确的术语向儿童解释科学
C .反对迷信
D ..教师要给正确的、符合客观事实的科学知识
19. 在正规性科学活动结束时,设计要充分体现:(D)
A .互动性
B .封闭性
C .自主性
D .开放性
7
20. 科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 C)。
A .获取丰富的科学经验
B .培养对科学的好奇心
C .培养儿童真善美的完美个性
D .培养学科学的方法
21. 有一个儿童,他认识了猫。有一次到了动物园以后,凡是看到和猫体型类似的动物他都称为“猫”,由此可见他头脑中的“猫”的概念是(C )。
A .科学概念
B .科学经验
C .初级科学概念
D .想象中的概念
22. 既是一次探索活动的结束,又是新的探索活动的开始的是(D)
A .探索态度
B .探索过程
8
C .探索对象
D .探索结果
23. 活动过程中,随机性最强,最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的是:(C)
A .非正规性科学活动
B .正规性科学活动
C .偶发性科学活动
D .都不是
24. 正规性科学活动、非正规性科学活动和偶发性科学活动的共同之处在于:(A)
A .都是儿童自己的科学探索活动
B .都有固定的场所
C .都是儿童主动地选择材料
D .都需要教师的直接指导
25. 下列属于幼儿园可做的物理小实验的是:(D)
A .变色花”实验
9
B .种子发芽实验
C .蚯蚓翻土实验
D .摩檫实验
二. 多选. (共 15 小题,30 分)
26. 偶发性科学活动的特点包括:A B C D
A .活动的时间地点不定,随机性强
B .活动的主体具有强烈的内在探索动机
C .探索的内容广泛,常常是就地取材
D .探索活动常由偶然的情景引起,教师无法事先估计
27. 下列关于学前儿童科学实验的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A C D
A .科学实验的内容是生活中常见的,在儿童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所能接受的科学现象
B .需要专门的实验设备和特定的实验室
C .儿童科学实验的设备和条件简单,可就近取材
D .实验操作技术简单,要求低
10
28. 正规性科学活动的特点是A B C D
A .学习内容统一、固定,由教师选择
B .学习材料由教师统一提供,所有儿童共同操作
C .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直接指导较多,时间和空间受限制
D .学习的形式以集体教学为主
29. 教师的教育组织策略评价包括:ABCD
A .教育内容
B .教育过程
C .教育目标和价值
D .教育环境和材料
30. 幼儿科学教育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ABCD
A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
B .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
C .幼儿科学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1
D .幼儿科学教育的评价
31. 正规性科学活动的活动准备工作包括:BD
A .活动经费的准备
B .情感的准备
C .时间的准备
D .空间环境的准备
32. 幼儿科学教育中操作技能的目标包括:ABCD
A .学会使用简单工具的技能;
B .学习使用工具制作简单产品的技能;
C .培养在操作过程中根据操作目标及时调整操作过程的能力;
D .培养对操作过程和结果的思考、调整和修正的能力
33. 在教育实践中,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启蒙性应体现在:ACD
A .选择儿童可以直接探索的内容
B .结合儿童的生活向儿童介绍现代的先进科学技术
12
C .让儿童通过自己直接的探索活动
D .选择儿童可以理解的内容
34. 幼儿表达技能的目标主要包括:ABC
A .学习用准确、有效的语言自己在科学活动中的做法
B .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在科学活动中的情绪体验
C .学习用各种手段展示自己的科学活动结果
D .学习用正确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意见
35. 幼儿科学教育情感目标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C
A .鼓励幼儿对于自然和科学现象有好奇心
B .启发幼儿热爱自然,爱护环境
C .培养儿童对科学技术及其对社会的作用的关注
D .完善儿童的知识体系
36. 正规性科学活动的作用是:ABD
A .保证每个儿童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技能
13
B .教师的直接指导提高了儿童的学习效率
C .教师的间接指导提高了儿童的学习效率
D .集体教学的形式可以使儿童和同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
37. 幼儿学科学的要素包括:ABCD
A .探索态度
B .探索对象
C .探索过程
D .探索结果
38. 正规性科学活动的设计包括:ABCD
A .活动课题的设计
B .活动目标的设计
C .活动材料的设计
D .活动过程的设计
39. 幼儿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首要要求是:AD
14
A .科学性
B .广泛性
C .时代性
D .启蒙性
40. 正规性科学活动的指导应做到:ABCD
A .观察、分析儿童的行为
B .适当参与儿童的活动
C .保证儿童的活动机会
D .合理运用评价的手段
三. 判断. (共 10 小题,20 分)
41. 科学是科学探索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是知识信息与创造性思维的结合
是
42. 儿童对水的认识,仅仅认识水的物理性质即可
否
15
43. 长期系统观察的特点是观察的时间短,对儿童观察的持久性要求不高
否
44. 科学教育不能使全体受教育者形成善用科技、善待自然的社会价值观念。
否
45.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所实现的教育价值是单方面的
否
46. 幼儿在学科学的过程中的探索发现就属于再造的创造水平
是
47. 情感目标体现了对科学内涵的完整把握
是
48. 科学是知识但不是信息资料
否
49. 在幼儿学科学的要素中,探索结果最充分地反映出学前儿童学科学活动的本质特点,也最充分地反映出学前儿童学科学的特色。
16
否
50. 正规性科学活动是要求全体儿童都必须参与的科学活动
是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