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加工安装施工方案
1.钢筋加工
1)钢筋调直:采用钢筋调直切断机直接调直切断。
2)钢筋切断:现场钢筋切断,直径小于8mm的钢材用工具钳夹断;其它钢筋均采用钢筋切断机切断,切断钢筋不可蛮干,一次切断的钢筋数量不宜过多,钢筋直径10—12mm时,每次最多5根,钢筋直径14—16mm时,每次最多3根,钢筋直径18—20mm时,每次最多2根,钢筋直径≥22mm,每次最多1根。切断时,钢筋的长度力求控制准确,误差在±10mm以内。
3)钢筋弯曲:
Ⅱ级钢筋末端做90°弯折时,上机弯曲,弯心头直径D=4d(d为钢筋直径),其平直长度不少于具体设计要求。
Ⅰ级钢筋末端做180°弯折时,弯心头直径D=2.5d(d为钢筋直径),其平直长度L≥3d。
箍筋末端做135度弯钩,弯曲直径D≥2.5d(d为箍筋直径)。且≥do(do为受力钢筋直径)。箍筋弯钩的平直长度L≥10(d为箍筋直径),箍筋加工完后,末端弯钩要平行。
钢筋加工示意图:
主筋45°平直长度说明:1、平直长度:φ10为100mm、φ8为80mm、φ6.5为65mm2、弯曲直径D:φ10为25mm、φ8为20mm、φ6.5为15mm3、箍筋弯钩角度为135度,两弯钩互相平行,长度一致。弯曲直径D .1
箍筋加工示意图目 录
平直长度平直长度D说明:1、HPB235(Ⅰ级)钢筋末端180弯钩,其弧内直径D 为φ10:25mm、φ8:20mm、φ6.5:15mm2、弯钩后平直长度为φ10:30mm、φ8:24mm、φ6.5: 20mmHPB235钢筋末端180度弯钩加工示意图 D说明:1.钢筋作90度弯折时弯弧内直径D为φ8:40mm.φ10:50mm.Φ12:60mm.2.平直长度按照钢筋下料单的尺寸 Ⅰ、Ⅱ级钢筋末端90度弯钩加工示意图 4)主要操作要点: ①弯曲钢筋时根据钢筋直径的大小选择弯曲轴,例如,直径为8的钢筋,就应在轴径为20的操作台上施工。而直径为10的钢筋,则应在轴径为25的造作台上施工。直径为12的二级钢筋,弯曲机上的弯曲轴应用30的轴。
②在弯曲操作台上做上弯曲角度的标记,标记要明显清晰。并做上控制平直长度尺寸的标记。135°弯钩的两根平直长度必须平行。
③严格按照钢筋下料单施工,对长短不一的钢筋要作修整。
.2
目 录
④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箍筋内净尺寸 2.钢筋连接
(一)钢筋直螺纹连接 (1)施工准备
①凡参加接头施工的操作工人、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人员应参加技术规程培训,操作工人应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②钢筋应先调直再下料,切口端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应用无齿锯切割下料,不得用气割下料。
(2)丝头加工
1)剥肋滚压直螺纹制作分两道工序:a、钢筋切削剥肋,b、滚压螺纹。两道工序在同一台设备上完成。
2)在批量生产前,应对每种规格、每种连接型式钢筋进行接头工艺检验,且每种规格钢筋的接头试件不应少于3根,并送试验单位进行拉伸,拉伸合格后,方可正常生产。
3)加工丝头时,应采用水溶性切削液,当气温低于0℃时,应掺入 15~20%亚硝酸钠,严禁用机油作切削液或不加切削液加工丝头。
.3
允许偏差(mm) ±10 ±20 ±5 目 录
4)丝头加工时,其丝头加工长度为3.5cm(标准套筒长度的 l/2),公差为+2P(P为螺距)。
5)丝头的牙形饱满,牙顶宽超过0.6秃牙部分累计长度不应超过1.5螺纹周长。
6)量规检查螺纹:通端量规应能通过螺纹超过3P,而止端量规则不应通过螺纹3P。见右图: 7)在剥肋滚压直螺纹套丝中,要求每加工10个丝头用通止环检查一次,检查率100%。 8)经自检合格的丝头,应由质检员随机抽样进行检验,以一个工作班内生产的丝头为一个验收批,随机抽检10%,且不得少于10个,并按要求填写钢筋头检验记录表。当合格率小于95%应加倍抽检,复检中合格率仍小于95%时,应对全部钢筋丝头逐个进行检验,切去不合格丝头查明原因立即解决,重新加工螺纹。 9)检验合格的丝头应加以保护,在其端头加带保护帽或用套筒拧紧,防止丝头被污物或水泥沾污以及丝头被磕碰损坏。
(3)现场钢筋连接施工
1)连接钢筋时,钢筋规格和套筒的规格必须一致,钢筋和套筒的丝扣应干净、完好无损。
.4
目 录
2)滚压直螺纹应使用管钳和力矩扳手进行施工,将两个钢筋丝头在套筒中间位置相互顶紧,接头拧紧应符合如下(表-1)的规定,力矩扳手的精度为±5%。
表-l 接头拧紧力矩 20~22 200 25 28 32 320 钢筋直径(㎜) 拧紧力矩(N·m) 250 280 3)经拧紧并检查完后的滚压直螺纹接头应马上用红油漆作出标记,单边外露丝扣长度不应超过1P;同时每拧紧一个,立即标识,以防漏拧。
力矩扳手使用要求:
正确使用力矩扳手,将钳头咬住所连钢筋,垂直钢筋均匀加力,当力矩扳手发出“咔哒”声响时,即停止用力。
力矩扳手无声响时,应停止使用,进行修理和重新标定。 4)钢筋接头应达到《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96)中A级接头标准,按照现场检验验收按批量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查与验收,不足5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对接头的每一个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试件单向拉伸试验合格时,该验收批评为合格;如有一个试件的强度不合格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检,复检中如仍有一个试件试验不合格,则该验收批评为不
.5
目 录
合格。
5)现场取样后的接头采用同规格的钢筋电孤焊单面焊接10d。 其要求:两主筋端面间隙应为2—5mm,焊缝厚度s不应小于主筋直径的0.3倍,焊缝宽度b不应小于主筋直径的0.7倍。500只接头取一组试件送样。
3.钢筋绑扎
(一)钢筋绑扎施工要求
1)钢筋的锚固和搭接长度:(两根钢筋直径不同时搭接,以较细钢筋直径计算)。
Ⅰ级 钢筋 锚固 Ⅱ级 钢筋 长度 搭接 长度 Ⅲ锚d≤25 .6
锚固长度 31d 27d 搭接长度 49d 42d d≤25 38d 34d d>25 42d 38d d≤25 63d 49d d>25 69d 54d 46d 41d 目 录
级 钢筋 固 长度 搭接 长度 d>25 84d 61d d≤25 76d 56d d>25 51d 45d 3)钢筋接头:
受力钢筋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搭接接头时,在从任意接头中心至1.3倍搭接长度的区段范围内应相互错开,墙体水平钢筋、竖向钢筋还应满足接头中心的错开长度至少500mm(如下图所示)。
.7
目 录
5001.2LaE一、二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直径≤28时钢筋搭接构造。HPB235钢筋端头加180度的弯钩。各级抗震等级或非抗震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直径>28是采用机械连接。1.2LaE≥50035d≥0楼板顶板基础顶板楼板顶板基础顶板剪力墙身竖向分布钢筋连接构造三、四级抗震等级剪力墙或非抗震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直径≤28时可在同一部位连接。HPB235钢筋端头加5d直钩。1.2LaE 框架梁的下部受力钢筋的接头应在支座端1/4跨度范围内,上部受力钢筋的接头应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基础梁、地梁下部受力钢筋的接头应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上部受力钢筋的接头应在支座端1/4跨度范围内。板下部受力钢筋的接头应在支座端1/4跨度范围内,基础底板下部受力钢筋的接头应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钢筋接头位置应尽量避开后浇带。
4)二次结构的砌筑拉结筋采用植筋法施工,结构施工时不考虑,但构造柱主筋必须在现浇板浇筑时预留。
4.钢筋保护层垫块
.8
≥0楼板顶板基础顶板目 录
序号 1 2 结构部位 基础 节点部位 垫块类型 基础板底 墙、柱 大理石垫块 钢筋顶棍、梯子筋、塑结构 梁、板 料卡环 砂浆垫块 ⑴ 为保证基础底板下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底板下铁垫块采用大理石垫块,底板侧面及竖向结构侧面采用砼垫块。
⑵ 水泥砂浆垫块要按不同厚度的要求分别制作,垫块强度等级为M10,配合比采用1:1.5。制作时现场应有不同规格的靠尺模具控制垫块厚度,用抹子压实。规格为60×60(厚度10mm、15mm等),分别存放。砂浆垫块卡在外皮钢筋上,绑丝一律向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不留锈迹。根据保护层厚度及钢筋直径的不同配置多种规格的砂浆垫块,可满足不同规格钢筋的需用。
⑶ 顶板垫块:下层下皮钢筋绑浆垫块,间距1米,梅花型布置。绑好的上层钢筋需加以保护,施工人员站在马道上操作,不应上人使钢筋产生位移,以免将垫块压碎。
⑷ 墙体塑料卡环:绑在外排水平钢筋上,间距600mm,梅花型布置。转角处应适当加密。
5.底板钢筋绑扎
⑴工艺流程:弹钢筋纵、横间距线→集水坑钢筋下层筋→马凳→集水坑上筋→铺下网横纵向筋→下筋机械连接→绑扎下网筋→垫下
.9
目 录
网垫层块→放置马凳筋→上网纵横向筋→上筋机械连接→绑扎上网筋→绑扎柱、墙体插筋→加固柱、墙筋→验收。
⑵基础底板钢筋绑扎之前,应在防水保护层垫层上根据结构底板钢筋网的间距,先用黑墨弹出控制轴线、每道分界线(柱上、跨中板带分界线)和柱、墙、集水坑线,墙、柱位置用红油漆做好标志,再用红墨弹出底板钢筋位置线。
⑶底板钢筋铺设顺序,底板下筋:短向筋在下,长向筋在上;底板上筋:长向筋在下,长向筋在上。
⑷墙、柱插筋在基础底板内的位置必须按施工图要求设置,按照设计要求伸入板底,并保证其锚固强度。为了防止插筋位移,把墙插筋与底板钢筋绑扎,必要时可间隔与附加的定位筋点焊。为保证墙筋保护层厚度,根据墙身厚度设置用φ10钢筋焊成“∏”字型卡件,作为钢筋网限位。柱筋按要求设置后,在底板范围内设置上、中、下三道限位箍筋。构造柱、楼梯等按要求预留插筋,不得遗漏。
墙厚≥≥外墙与底板连接构造内墙与底板连接构造 .10
目 录
墙、柱筋插完后,除检查其位置外,用线坠检查其垂直度,并拉通线校正,确保竖向筋在同一直线上。防止倾斜、扭转、偏位。
⑸ 基础底板底筋保护层采用塑料垫块,间距1.5×1.5m梅花型布置。马凳筋用Φ22钢筋制成,按下图布置:
6.柱基钢筋绑扎
⑴工艺流程:弹钢筋纵、横间距线→铺横纵向筋→绑扎框架柱插筋→加固柱筋→垫垫块→验收。
⑵柱基钢筋绑扎之前,应在垫层上根据钢筋网的间距,先用黑墨弹出控制轴线、每道分界线(柱上、跨中板带分界线)和柱线用红漆做好标志,再用红墨弹出钢筋位置线。
⑶柱基钢筋铺设顺序:短向筋在下,长向筋在上。
.11
目 录
⑷柱插筋在基础内的位置必须按施工图要求设置,按照设计要求伸入板底,并保证其锚固强度。为了防止插筋位移,把墙插筋与底板钢筋绑扎,必要时可间隔与附加的定位筋点焊。柱筋按要求设置后,在底板范围内设置上、中、下三道限位箍筋。构造柱、楼梯等按要求预留插筋,不得遗漏。
柱筋插完后,除检查其位置外,用线坠检查其垂直度,并拉通线校正,确保竖向筋在同一直线上。防止倾斜、扭转、偏位。
⑸ 柱基底筋保护层采用大理石垫块,间距1.5×1.5m梅花型布置。
7.框架柱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搭设柱筋支撑脚手架→套柱箍筋→连接并绑扎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
1)搭设柱筋支撑脚手架:柱筋支撑架采用脚手架钢管搭设,操作面四周铺跳板,并挂安全网。
2)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钢筋上,然后绑扎定位钢筋,立柱子钢筋。
3)机械连接竖向受力筋:柱子主筋立起后,机械连接接头、套筒尺寸应符合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
4)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5)柱箍筋绑扎、连接
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柱角钢筋与箍筋间用双扣交错绑牢,绑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
.12
目 录
箍筋与主筋要垂直。
6)下层柱竖向筋露出楼面部分,用柱箍将其固定。 7)柱截面有变化时,下层柱筋露出部分,在绑扎上层梁前先行收缩准确。
8)柱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8.墙体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弹墙位置线→钢筋清理、校正→竖筋钢筋连接→暗柱筋绑扎→划水平筋间距线→立竖向梯子筋→绑定位横筋→绑其余横竖筋→绑扎拉钩→交点绑扎→保护层→验收
2)先绑扎暗柱钢筋,在暗柱立筋上划出墙体水平筋间距线,立墙体竖向梯子筋 (也做为水平筋分档标志),梯子筋间距不大于1200mm,绑扎下部及齐胸处两根水平筋,将暗柱和梯子筋定位,然后绑扎其余的横向竖向筋,墙体钢筋应逐点绑扎。
3)梯子筋应采用大于墙竖筋一级的钢筋制成,顶模筋必须用无齿锯切割,保证断面平齐,顶模筋加工完毕后端面刷防锈漆,梯子筋的横筋间距为墙体水平筋间距,墙体梯子筋、顶模筋加工如下图所示:
112刷防锈漆两度墙体\"Π\"形顶模筋加工大样
.13
1
目 录
梯子筋比墙筋大一规格,代替墙体钢筋顶模筋采用 12上、中、下三道1801180198200厚墙体竖向梯子筋50200
2415024
4)拉钩绑在横竖墙筋交叉点并钩住墙体两侧外皮主筋。 5)墙体合模后,应对伸出的竖向钢筋进行修整,并应在楼板标高上200mm设置一道定位梯形筋,定位梯形筋做法如下图,浇筑砼时应派专人看管。
12200厚墙体水平梯子筋 .14
200目 录
9.梁钢筋绑扎及安装
梁筋绑扎采用模内绑扎: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次梁箍筋 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板筋绑扎: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受力筋→绑负弯矩钢筋
楼板保护层为15mm,受力钢筋在下,分布筋在上。 1)绑扎梁筋的脚手架用定型脚手架。
2)梁板钢筋上层弯钩朝下,下层弯钩朝上。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筋在上,次梁筋在中层,主梁筋在下。相同箍筋接头交错布置在两根纵向架立筋上。纵向受力筋为多层时,层间垫以短钢筋保证其间距。
3)梁纵向受力钢筋:上筋净距≥30mm或1.5d(d为钢筋中最大直径),下筋净距≥25mm或d;下部纵向钢筋配置≥两层时,钢筋水平方向中距比下面两层中距增大一倍。
4)梁的下部钢筋不在跨中1/3范围搭接或连接,上部钢筋不在支座1/3范围连接。
5)板中钢筋从距墙或梁边5cm开始配置。
6)板的下部钢筋不在跨中1/3范围搭接或连接,上部钢筋不在支座1/3范围连接。
7)箍筋:从距墙或梁边5cm开始配置;箍筋间距及肢数见图纸。
.15
目 录
8)钢筋绑扎安装时还应满足图纸,相关规范要求。 10.顶板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清理模板→弹下层钢筋网分格线→排列板下层筋→绑扎板下层筋→标记板上层筋分格线→排列板上层筋→绑扎板上层筋→垫马凳、保护层→清理、验收
2)清理模板上的杂物,在模板上弹钢筋线。
3)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双向钢筋。预留孔、电线管、预埋件配合及时安装。
4)绑扎板筋采用八字扣,双层钢筋上下层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保证上下层钢筋的位置,马凳钢筋直径采用Φ12钢筋制成,间距1500mm,高度应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5)本工程卫生间结构楼面降板20mm,降板部位钢筋不断,具体做法见下图:
厨卫楼板降板处楼板钢筋搭接构造见下图,楼板高差工图中标注在单体施附加筋 8@200砼板跨中降板构造支座降板构造(连续板)
6)楼板钢筋直径较小,钢筋绑扎后不得直接上人踩踏,必须用脚手板铺设上人通道。
11.楼梯钢筋绑扎
.16
目 录
1)工艺流程:划位置线→绑主筋→绑分布筋→绑踏步筋→验收 2)在楼板底板上划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
3)根据设计图纸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
4)底板钢筋绑完,待踏步模板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主筋接头数量和位置均要符合规范规定。
12.楼板洞口钢筋
1)按照图纸要求并与设备安装专业图纸对照,确定无误后,进行钢筋绑扎。
2)设备安装专业应配合土建专业进行预留,洞口尺寸≤300㎜时,将钢筋绕过洞口,不得切断。洞口尺寸>300㎜,应按照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加筋和加梁等处理,需要切断钢筋时,设备安装专业应征得土建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同意后方可进行。
13.钢筋工程质量要求
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长度必须符合设计及方案要求。
下道工序进行前钢筋表面不得带锈,不得粘有混凝土余浆。 不得缺扣、松扣,钢筋弯钩平面朝向结构内并垂直于模板面,箍筋弯钩应符合方案要求。
钢筋表面应洁净无锈蚀、油渍、麻坑、斑点;当其表面有严重麻坑、斑点伤蚀截面时,应剔除使用。
钢筋的调直: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当I级钢筋采用卷扬机冷拉后,其表面不得有明显擦伤。
钢筋的切断:钢筋的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现象,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起弯现象,应采用无齿锯予以切除。
.17
目 录
钢筋的弯折:钢筋形状正确,平面上无翘曲不平现象,钢筋弯曲点无裂纹,对HRB335级钢筋严禁弯过头后再弯回来。
钢筋套丝螺纹牙型应饱满,丝扣完整,圈数和丝头长度满足要求。 套筒表面无裂纹,长度及外径应满足尺寸公差要求。
经自检合格的丝头,由质检员进行随机抽样检验,以一个工作班内生产的丝头为一个验收批,随机抽样检10%,且不得小于10个;当合格小于90%时,应加倍抽检,复检中合格率仍小于90%时,应对全部钢筋丝头逐个进行检验,并切去不合格丝头,查明原因解决后重新加工螺纹。
螺纹尺寸应以能顺利旋入套筒并留0—3P(P为螺距)为合格,采用力矩扳手旋合,留0—P(P为螺距)为合格
钢筋绑扎允许偏差表
允许偏项 目 长、宽 绑扎钢筋网 网眼尺寸 绑扎 钢筋骨架 受力钢筋 保护层宽、高 间距 排距 基础 ±5 ±10 ±5 ±5 .18
差(mm) ±10 ±20 ±10 检验方法 钢尺检查 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值 钢尺检查 长 目 录
厚度 柱、梁 板、墙、壳 ±3 ±3 ±10 ±20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钢尺检查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钢筋弯起点位置 14.钢筋工程施工措施 焊工及进行机械连接的工人必须持证上岗。
钢筋加工人员在设备非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如钢筋跟着机头转),操作人员不得用手触摸钢筋,应马上停机进行修理。设备操作完毕,操作人员应将电源切断,对设备加以清理保护,盖好后方可离开。 钢筋进场后按规定的位置堆放整齐,并设有钢筋标识牌。 钢筋切断和焊接必须有专业操作人员施工,其他人员禁止使用。 钢筋吊装应由专业起重工操作,吊装点下严禁站人,操作人员不得违章指挥。
钢筋内绑扎只要超过1.8米高,必须搭设钢筋操作架,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钢筋原材料、机具按施工平面图规定存放,并分规格整齐,钢筋半成品按型号分类码放,并标识清楚。
制定文明施工制度,划分环卫包干区,做到责任到人。班组长对班组作业区的文明现场负责。坚持谁施工,谁清理,做到活完场清。下班前必须清理干净,并清理回收有用材料,此项作为考核工作量的一项内容,与工资挂钩。
小型工具、用具不得乱丢乱放,用后及时送交仓库保管。 不得将钢筋放置在脚手架、洞口上,对用剩的钢筋要及时清理、
.19
目 录
吊运走,绑扎丝不乱丢乱放。
钢筋加工后剩余的边角废料,应及时运出施工现场,并应选择合理的堆放区进行集中堆放。
楼梯踏步、休息平台等悬挑结构上不得堆放任何施工料具和杂物。
.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