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试题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试题

来源:智榕旅游
初二语文月考试卷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锻练了人们发现美的眼力。这个单元为我们展现了色采斑斓的大自然,这里有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 (1) 给加点字注音。(2分)

行地( ) 陶冶 ( ) ..(2) 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2分)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新学期开学后,同学们讨论并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的《开学第一课》。 B.这次劳动,大部分同学都参加了。 C.昨天下午,我等了他足足一个小时。

D.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3. 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语文与历史、地理、生物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B.紫藤萝花苞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C.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 ....

D.任何不称职或者愚蠢得不可理喻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

4.默写。(10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3)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不习乎?

(5)宋代婉约派词人晏殊讲究词的意境幽微、淡雅敦厚,他的《浣溪沙》中

最能体现淡淡闲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5.仿照画横线语句的样式,在后面写一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分句。

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们读出了集体的力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名著知识。(5分)

阅读下面这首小诗回答问题。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1) 这首诗出自《 》一书,作者是_________,作者原名是

__________。

(2) 诗歌所表达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探究。

最近,学校开展了“生活处处有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其中。

7.请你拟写一则体现生活与语文关系密切的宣传标语。(2分)

8.下面是一名同学感冒后,给老师发的一条请假短信。请你找出它的毛病。(3分)

今天有病了,不能上学,请假,拜拜!

毛病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病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病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面是某小组收集到的生活中语言使用情况,请你分别之处它们的意思。(3分)

A.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名言)“足”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B. 有些轿车的后面贴着这样几个字:“请不要吻我”。“吻”的意思是:___________

C. 这次考试,我“挂”了。“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10.在一次社会调查中,你发现一家商店门前的宣传广告中有个错别字,你将怎样委婉地告诉商家?(2分)

2

(二)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1.请你给这段文字描写的图景起个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2.这段文字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请你各举一例。(3分)

(1)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排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善于从各个角度写景,请说出下列句子分别是从哪方面来写的。(4分) (1)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 (2)花里带着甜味儿。 ( ) (3)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 ) (4)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 ( )

14.本段运用虚实的写法,进行联想,由此联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5.本段的描写顺序是由________到_______,由_______到________。(2分) 16.假如要你为这段文字画一幅画,你准备用哪些颜色?(2分)

(三)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资源短缺,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可耕土地资源不足造成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 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土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它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就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

3

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近几年,人们还培育出一些藻类新品种,这些藻类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不断翻番。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做过计算,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够300亿人的需要。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由于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近海的鱼虾数量已近极限,很多国家为了争夺有限的近海资源纷争不断。但是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只要磷虾的捕获量每年达到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远洋和深海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资源,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⑦ 综上所述,我们说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17.第②段中许多人发出的警告是什么?他们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警告? (2分)

18.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分)

19.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2分)

20.鉴于近海开发出现的问题:人类在未来对远洋和深海进行开发时应防止哪些不良行为和结果的出现?(答出三点即可) (3分)

(四) 手心里的文字

这是一场教育学考试,是一场事关老师们切身利益的考试,因为只有拿到考试合格证,才有资格参加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评定。

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女人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左顾右盼一阵后,开始慌乱地看着我,又捋起袖子看了看表。

看上去,她是要有所行动了!

教师应该为人师表,怎么能自己考试作弊呢?我最看不起这样的老师了。

4

果然不出我所料,她东张西望一阵后,紧张的伸开了自己的左手。 我几大步跨到了中年女人面前,威严地朝她伸出手,示意她把手心里的“字条”给我。

女人慌乱而茫然地看着我,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像一只被猛兽突然捉住的小羊羔。我心里闪过一丝同情,可片刻即逝——对待这样的老师,必须坚持正义。

女人没给我“字条”,只是重新攥紧了手掌,无辜地看着我。我突然讨厌起她的装模作样来,于是再次固执地伸出手,示意她快点“缴械”。女人依旧一副与她无关的表情,没理睬我,又开始埋头答题。

我感觉到自己收到了挑衅,终于怒火中烧。女人见我真生气了,顺从地摊开了她的左手掌。

我终于看清了那些文字。看着看着,我的眼睛模糊了,是泪水——感动的泪水顺颊而下。

那些文字是这样的:给张歌买胃药,两盒;给苏成带英语磁带;10点30分,李乐开始手术,我必须赶到;12点给刘民的父亲打电话,汇报他的学习情况。

我没能看下去,只哽咽着附在她耳边轻声说:老师,对不起,您慢慢考,打扰了!女人朝我笑笑,那笑里满是疲惫,却又满是温暖。 ....10月20分,女人提前交卷了,因为10点30分,他的学生要手术了。 21.选文线索清晰,情节动人,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以表明“我”对这位女教师的情感变化。(2分)

怀疑→________→讨厌→发怒→_______

22.结合语境,揣摩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女人朝我笑笑,那笑里满是疲惫,却又满是温暖。 ....疲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选文交代字条的内容有什么作用?(3分)

24.作者笔下的女教师参加事关自己切身利益的考试,却提前交卷。这一举措似乎不合常理,但这正是这位女教师的伟大之处。这一点对你今后的人生之路有什么启迪?(3分)

5

四、写作(50分)

从下列两个文题中选择一个,写一篇作文。

文题一:初中的生活,给了你广阔的展示才能的空间,你梦想这自己的多姿多

彩的生活,梦想着自己缤纷斑斓的未来,每个人都有许多的梦想,请以“我梦想_________”为题写一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

文题二:请以“家乡的______季”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字迹要清晰。

语文题答案

1. xíng yě 练改炼 采改彩 2. C 3. B

4. ①谁家新燕啄春泥

②枯藤老树昏鸦 ③潭影空人心

④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 从成熟的果实中,我们读出了丰收的喜悦。

6. 《繁星·春水》 冰心 谢婉莹 告诫青年人珍惜青春,勇于奉献。 7. ①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离不开生活。 或 ②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时时现生活。 8. 开头没有称谓;没交代清“谁”有病;没交代清请多长时间假;没有署名。 9. A脚 B碰或撞 C没考好(考砸了) 10. 叔叔(阿姨),您好!咱们家门前的广告语中有个字可能会引起顾客的误解,您去看

看好吗? 11. 春花图 12. 略

13. ①视觉 ②味觉 ③幻觉 ④听觉 14. 秋天满树累累的果实 15. 高 低 动 静 16. 略

6

17. 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

可耕土地资源不足造成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增长。 18. 举例子 作比较 列数字

19. 因为未来陆地上的食物资源很可能满足不了人类需要,而海洋中尤其是远洋和深海

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可以直接或间接作为人类食物的生物资源,人类可以对其进行充分地开发利用,使之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20. 过度开发;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恶性竞争影响国家关系;破坏生态平衡。 21. 同情 感动

22. 疲惫:这里指女教师为学生不停操劳,为工作不辞辛苦而非常疲乏的情态。

温暖:这里既指女教师因“我”理解她而欣慰,又指女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给人的深

刻感受。

23.见证女教师对学生的爱;推动情节的发展;照应题目,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解开悬念,

突出了老师的形象。

24.这位老师提前交卷的举措是爱心的体现,是无私奉献精神的具体诠释。这种精神不仅

值得我学习,而且将激励我走好人生之路,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关爱每一位同学,一起学习,共同生活,共创辉煌。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