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北京地区高校新闻学、传播学考研院校选择,各校排名分析

北京地区高校新闻学、传播学考研院校选择,各校排名分析

来源:智榕旅游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攻略

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

第九阶段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

三、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新闻报道和新闻业务建设

1、主要的新闻报道

在这个时期,《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新闻机构和地方新闻机构以宣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中心,宣传各地在经济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以教育和鼓舞人民群众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

(1)经济报道在报刊广播中数量多,比重大,尤其是重点工程报道、先进人物先进经验报道。 (2)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是这个时期报道的重要内容。 (3)重大国事活动的报道也很精彩深刻,如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共八大、万隆会议等。 (4)在思想文化领域,宣传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政策。 2、新闻工作改进与业务建设

(1)新华社:1953年3月新华社明确提出其总任务是“消息总汇”;注意加强对编辑记者新闻写作的训练,通讯技术也发生过几次重大变化。

(2)广播: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广播事业经过努力建设,初具规模。除西藏外,全国各大行政区、省、自治区及直辖市都有了广播电台。1952年第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召开,确定了今后发展广播事业“重点建设,稳步前进”的发展方针;在宣传上提出了“精办节目”的方针。在“一五”计划中,再次明确重点建设中央台的方针。这期间还加强了对国外广播宣传的力量。1955年12月第三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会议制定了发展农村有线广播的方针、规划问题。

(3)报纸:这一时期重大改进是实现版面编排由传统的直排一律改为横排。 (4)中共中央还非常重视新闻工作的业务建设和组织领导。

(5)这个时期我国新闻事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的经验;也犯了一些教条主义的错误。

(6)这期间新闻教育又有所发展,1955年人民大学创办新闻系,这是解放后新创办的第一个大学新闻系。

四、1956年的新闻工作改革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在我国开始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的新形势下,新闻工作落后于现

育明教育官方网址 www.yumingedu.com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实生活的矛盾更为明显,新闻工作迫切要求改革。1956年1月中央召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后又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同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5、6月间刘少奇阐明新闻工作改革的指导方针。在国际上,这年2月,苏共召开二十大。

1、《人民日报》的改版

1956年7月1日,《人民日报》改版,有日出对开1张4版,改为2张8版。这次改版的目的:(1)扩大报道范围;多发新闻,发多方面的新闻,力求适应读者的需要。(2)开展自由讨论,把社会见解引向正确的道路。(3)改进文风,力求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而且言之成章。改版很有成效。

2、新闻工作改革全面展开

(1)新华社:这次改革中,新华社以建设世界性通讯社为目标,进行多方面的改革。

1)在建设世界性通讯社方面,制定12年事业发展规划,提出具体步骤和办法。2)在加强国报道工作方面,新华社注意提高报道质量,提高工作效率。3)实行改革后,新华社在报道业务和事业建设上都发生新的变化,在国际上威望越来越高。

(2)广播:这一年广播系统也进行了重要改革。1)刘少奇对广播工作发表重要意见,主要内容有发展农村有线广播、对国外广播宣传、开办电视节目、培养广播干部和对内广播宣传要跟人民建立联系问题。2)7、8月间第四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纠正了学习苏联广播工作经验中的某些错误做法,调动了中央台和地方台的积极性,对全国广播工作的改革起了重要指导作用。

(3)1956年中央和地方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都陆续进行改革,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新闻工作改革热潮。在改革中,研究探讨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的空气很浓后,为办好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探索了初步经验。

育明教育官方网址 www.yumingedu.com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育明教育官方网址 www.yumingedu.com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