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
1(广东历史)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辫线鞋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2.(2007广东单科,10) “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明朝 B.清朝 C.民国 D.新中国 3.(2007天津,19)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4.(2007海南三校联考)报纸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等传媒手
段反映了近现代社会信息传递的演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报刊是印刷媒介,是最早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
B.影视是音像媒介,在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C.互联网是电子媒介,是信息社会的一个标志性的信息传播手段
D.这三类媒介从技术层面上说是一个逐次替代的过程
5.(2007山东潍坊)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新的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以
下具有代表性的是 ①旗袍 ②中山装 ③京剧 ④里弄住宅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6.(2007广东汕头)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看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使人们“开眼界”的是
A.电视 B.电影 C.报纸 D.广播
7.(2008广东韶关)某地市历史教研网站设计了一个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及物质变化的网页链接,其中包括服饰、社会习俗、饮食居住、礼仪、大众传媒、交通通讯,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是
A.流行语言 B.基因工程
C.菜篮子工程 D.安居工程
8.(2008广东肇庆4月)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这些称谓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观念的影响 B.政治制度的变革 C.领袖的个人决策 D.底层民众的呼声 9.(2008广东汕头4月)20世纪初,中国偏远乡村出现了“穿洋装谒孔子”的现象。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结果
B.启蒙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C.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频临崩溃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0.(浙江高考押题卷)报刊的出现是近代中国杜会进步的体现。有关下列报纸说法正确的是
A.都创办于19世纪末 B.都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C.都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D.都彻底批判封建思想观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