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规模化商品肉猪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规模化商品肉猪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来源:智榕旅游
2014年第9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65/_r 3565—201 4 规模化商品肉猪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前言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生产无污染、无 GB 13078—2001饲料卫生标准 残留和无公害的安全优质猪肉是当前和今后养猪业 GB 16549—1996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的发展方向,也是适应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而规模 GB 16548—2006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无 化是安全优质猪肉生产的基础和保障。 害化处理规程 本规程结合自治区推行的安全优质瘦肉型猪生 GB 1 8596—200 1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产的要求,围绕商品肉猪的生产,在商品猪杂交组 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合、猪场的选址要求及设施要求、饲养管理、饲料及 GB/T 17823—2009集约化猪场防疫基本要求 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兽药使用规定、猪场防疫要求、 GB/T 17824.1—2008规模猪场建设 粪污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等环节实施标准化生产技 GB/T 17824.3—2008规模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 术,达到提高商品肉猪质量和产量,降低料重比,减 管理 少环境污染,增加经济收益之目的。 NY/]r 1168—2006畜 本标准由库尔勒市畜牧兽医局、新疆农业大学 HJ/rr 81—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和乌鲁木齐市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共同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本标准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厅归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本标准起草单位:库尔勒市畜牧兽医局、新疆农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业大学、乌鲁木齐市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新疆 《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 畜牧业标准化研究所。 部令2010年第7号)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彭宏刚、王子荣、李爱巧、刘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 宏杰、陈勇、赵健康、施远翔、吴星星、杨启元、张耀 院令第450号) 文、王六合、王文秀、左勇、隋恒风、王乐。 《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农牧发[1999118号)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农业部2002 1 范围 年第235号公告) 本标准规定了规模化商品肉猪生产过程中猪场 《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农业部2001年第 的选址要求及设施要求、饲养管理、饲料及饲料添加 168号公告) 剂的使用、兽药使用规定、猪场防疫要求、粪污和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78号(兽药停药 死猪无害化处理。 期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规模化养猪场的商品猪安全生 3术语和定义 产。本标准所指商品猪主要为“杜长大”或“杜大长”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三元杂交组合。饲养其他杂交组合的猪场亦可参照 3.1 商品肉猪 执行。 专指饲养至110~120kg/ ̄栏屠宰的肉用猪。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2规模化猪场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 具有一定规模,自繁白养存栏基础母猪100头以 2014年第9期 上,或单纯从事育肥猪饲养年出栏商品猪2 000头以 4.3设有粪尿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出场的水必须符 上,采用标准化饲养,实现安全、高效、生态、连续均 合GB 18596—2001的有关规定。 衡生产的养猪场。 4。4养猪场的设备应符合GB/T 17824_3—2008的有 3.3全进全出 关规定,设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消毒更衣室、兽医 指将一栋猪舍内的同一生产周期的猪同时转进 室、资料室、药房等,并配备工作所需的仪器设备。 或转出,以有效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防止病原微生 5饲养管理 物在群体中形成连续感染和交叉感染。 5.1 生产工艺 3.4饲料添加剂 规模化猪场养猪,应采用分群流水式的“全进全 在饲料加工、制作、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微 出”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根据全年生产出栏计划总 量物质,包括营养性饲料添加剂、非营养性饲料添加 头数,确定以周(7d)或月(30d)为节律组织商品猪育 剂和药物饲料添加剂。 3.5防疫 肥,配备相应的栏位和圈舍做到全进全出。 5I2营养需要 新疆商品猪以“杜长大”或“杜大长”三元杂交组 对猪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所采取的预防、控制、扑 灭和猪、猪产品的检疫等各种措施。 3.6免疫接种 合为主,主要营养需要参照《猪营养需要》(NRC第十 版,1998),见表1。 表1 生长育肥猪日粮中主要营养物需要量(90%干物质) 项目 通过使用各种兽用生物制品,使猪个体和群体 获得对疫病的特异性免疫力。 3-7免疫程序 根据各种疫(菌)苗的免疫特性及养猪场环境状 况和当地猪流行病学特点来合理地制订预防接种的 计划。 3.8兽药 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畜禽等动物疾病,有目 3商品肉猪饲养 的调节其生理机能并规定作用、用途、用法、用量的 5.物质(含饲料药物添加剂)。 3.9休药期 5.3.1 自繁自养或外购商品仔猪饲养宜采用“杜长 大”或“杜大长”三元杂交组合。 猪只从停止给药到许可屠宰或它们的产品(肉、 5.3.2使用全价配合饲料,自由采食饲养方式。若是 内脏)许可上市的间隔时间。 3.1 0净道 人工饲喂,每天至少加料两次。若采用自动料桶饲 喂,每天需检查自动料桶给料速度是否合适。 专门用于运送饲料、健康猪群和其他安全生产 5.3.3严禁饲喂霉烂变质、冰冻、农药残毒污染严 物资,以及从事正常生产管理活动等所使用的专用 重、被黄曲霉或病菌污染的饲料。 通道。 3.1 1 污道 5.3-4不得给育肥猪使用高铜、高锌日粮。禁止在饲 料中添加B一兴奋剂、镇静剂、激素类、砷制剂。 洁卫生。猪场供水量要不得低于GB/T 17824.1—2008 规定的标准。 专门用于运送粪污、病猪、死猪、其他不安全污 5.3.5采用自动饮水器饮水,保持常有水且水质清 染物资及处置疫情等所使用的专用通道。 4猪场的选址要求及设施要求 4商品肉猪的管理 4.1 猪场的选址应参照《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 5.4.1按照猪只性别、大小、强弱,每栏头数合理组 和GB 17824.1—2008的规定,符合环境保护和兽医防 5.疫要求,场区布局合理,生产区与生活区严格分开。 群。尽可能做到同性别、同品种猪在同一栏饲养。 4.2规模猪场供水宜采用自来水供水系统,根据猪 5.4.2每栏猪以15头为宜。生长猪(20~60kg阶段)每 场需水总量和GB 5749—2006选定水源、储水设施和 头占栏面积0.5~0.8m2,育肥猪(60~110kg阶段)每头 管路。 占栏面积0.8~1.2m 。 2014年第9期 5.4.3猪场实行“全进全出”制度,每栋猪舍全群移 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定期或不定期组织 出后再进新猪群之前,必须全面彻底的消毒,以确保 的对猪群的疫病检疫、监测及监督检查。 猪群安全。 5.4.4圈舍应保持干燥卫生,适宜温度为16~25℃, 8.1.3生产区内净道和污道分开。转猪车和饲料车 走净道,出粪车和病死猪运输车走污道。 相对湿度50%~70%。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冬季注意 8.1.4专门从事育肥猪饲养的猪场,应从非疫区且 具备《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父母代猪场购买商 防寒保暖。 6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使用 品仔猪。 疫,购进后应隔离观察40d以上,并根据当地的疫病 6.1 应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必须遵守《饲料和 8.1.5外购仔猪购进前必须先进行相关疫病的检 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6.2使用的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应来源于非疫病 流行情况选择所需监测的疫病项目,经检测证实无 地区,无霉烂变质,未受农药或某些病原体污染,符 病后才可混群饲养。 合GB 13078—2001的规定。 8.1.6猪只出场,应在生产区外装猪台接运,必须经 6.3饲料药物添加剂的使用严格按照农业部发布 所在地兽医部门的检疫员按照GB 16549—1996规定 检疫合格后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的《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农业部2001年第168 实施产地检疫, 号公告)执行,停药期必须按农业部公告第278号规 凭证上市或运输,已出场的活猪不准回流。定执行。 8.1.7饲养人员不准乱串猪舍,要随时观察猪群健 6.4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对人体有害的产品 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对病猪要隔离治 作为饲料添加剂促生长剂用:影响生殖的激素(如性 疗,对发病猪圈立刻消毒。 激素、促性腺激素及同化激素等)、具有雌激素样作 8.1.8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消毒,洗浴、戴工作 用的物质(如玉米赤霉醇等)、催眠镇静药(如安定、 帽、穿工作服和胶靴。工作服、帽等应保持清洁,并定 氯丙嗪、安眠酮等)、肾上腺素能药(盐酸克伦特罗、 期消毒。 1.9非本场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生产区。同意 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8肾上腺素激动剂)及禁止 8.作动物促生长剂的其它物质。 7兽药使用规定 免疫接种结合其它措施控制猪疫病的发生。 用未经兽医药政部门批准的产品。 备查。 入场必须经严格消毒,更换隔离衣、胶鞋方可入内。 8.1.10外来车辆进入场内应遵守本场的防疫规章 员和车辆进入生产区。 7.1猪场应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通过 制度。疫病流行期间或受疫病威胁期间,严禁外来人 7.2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合理使用兽药,严禁使 8.1.11场内饲养、技术人员每年应进行健康检查,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的规 7.3猪场要实行用药登记管理制度,建立用药档案 定,在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8.1.12不准向场内带入可能染病的畜禽产品或物 7.4应按生产厂家提供的方法对疫苗进行正确的 品,场内人员不准为外单位和个人诊治病猪。场内禁 运输、贮存和使用。 止养狗、养猫、养禽,饲养人员家中不得养猪。 8_2免疫 7.5根据不同种类的药物,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 控制残留。 8.2.1猪场应按当地兽医行政部门制定的《动物疫 7.6生猪及其产品中药物残留限量应符合农业部 病免疫方案》,结合当地猪病发生和流行以及抗体监 发布的《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农业部 测的实际情况制定免疫程序,不宜简单照搬其它地 2002年235号公告)的有关规定。 区免疫程序。 8猪场防疫要求 8.1 防疫管理 8.2.2免疫接种程序应根据免疫抗体监测结果或参 照GB/T 17823—2009实施。 8.1.1猪场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 8.2.3疫病监测。 GB/T 17823—2009的要求落实动物防疫工作。 8.2.4根据当地兽医行政部门制定的《动物疫病监 8.1.2按照GB 16549—1996的规定,接受动物卫生监 测方案》及每年猪病的流行状况,养猪场必须配合进 2014年第9期 行疫病监测用样品的采集工作。 排放达到GB 18596—2001要求;并符合《畜禽养殖污 8.2.5猪群中若发现国家规定的重大疫情时应及时 染防治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2001年第9 按照国务院《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农业部《动 号)等规定,根据“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原则对 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8.3消毒 猪场废弃物进行集中管理。 9.2病死猪不准在生产区内剖检,要用专车运到诊 8.3.1猪场大门口、生产区入口设置宽度同大门,长 断室内进行,病检时应戴医用手套防止感染。对病死 度为允许入场最大机动车车轮一周半的消毒池。生 猪严格按照GB 16548—2006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产区门口设更衣室和消毒室,猪舍人口处设置消毒 9.3规模猪场宜采用干湿分离、人工清粪或其它有 池或放置消毒盆。 效清粪方式处理粪污,应配置专用粪污处理设备,处 8.3.2每月对猪场道路和环境至少进行两次彻底清 理后粪污排放标准应符合GB 1 8596—200 1的要求。 扫消毒,每周对猪舍内部及用具进行一次彻底清扫、 9.4严格按照NY厂r 1 168—2006进行粪便的无害化 洗刷,观察和监测消毒效果。疫病流行期间,应增加 处理,禁止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猪粪便直接排放或施 消毒次数。 人农田。 5对于污水产生量较大的养猪场宜采用厌氧发 8.3.3根据消毒药的特性和场内卫生状况等选用不 9.好氧发酵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进行沼气发 同的消毒药,使用的消毒药应安全、高效、低毒低残 酵、留且配制方便,定期更换,冬季寒冷结冰时可在消毒 酵、沉淀池等方式处理污水。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 量。 池内放置生石灰,以获得有效消毒效果。 8.3.4所有消毒药由主管兽医负责,严格把握质量 9.6猪场或粪便处理场应分别设置固体和液体废 和浓度并定时更换,确保消毒效果。 严格消毒,至少空圈5~7d后再进猪。 9粪污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 9.1养猪场废弃物处理符合HJ/r 81—2001,污染物 弃物贮存设施,贮存设施应采取防雨(水)措施,必须 9.7粪便贮存设施应设置明显标志和围栏等防护 措施,保证人畜安全。◎ 8.3.5每批猪调出后,对猪舍进行彻底清扫、冲洗和 进行防渗处理,防止污染地下水。 (上接第37页)3结果 如本研究中试验组中羊奶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明 现阶段,随着国家对养殖业的重视,我国农牧民 显高于对照组,可见,现阶段我们要响应现代饲养模 注重将传统的饲养模式进行改良,争取获得 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而扩大的养殖业必然会给草 式理念,地(草原)造成严峻的挑战,为此,我国不得不通过进 更大的收益。◎ 口草料或增加补充饲料水平来增加牛羊的营养,以 参考文献: 维持我国畜牧业的正常发展。 】2010年全国饲料工业生产形势简述【JJ.现代畜牧兽医,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对研究羊群实践补饲干预 【1后,其体重、产奶量、羊乳成分含量均较未实施干预 组有所增加,究其原因可能如下:精料主要是当地农 民自己生产的饲料,这种配合饲料多是根据动物生 2011,(6):12—14. [2 林立兴.山羊放牧的饲养管理【2]J1.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9,(1):85—86. [3】徐瑞宏.山羊饲养管理关键技术[J】.农技服务,2007,24 (11)1:73—74. 长所需专门配置而成,如本研究中玉米、葵粕、麸皮、 棉粕、磷酸氢钙等营养成分均是动物在生长过程中 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单一饲料相比,其营养成分更 【4]王顺霞,呼天明.不同放牧制度对封育围栏草地植被和滩 羊生长性能的影响『J】.草业与牧业,2010,(1):42-45. 性采食的研究【J】.草业科学,2004,21(12):95 ̄98. 5】韩国栋,毕力格图,高安社.不同载畜率条件下绵羊选择 高,所以育肥效果更明显。从本研究中可以看出,现 【代饲养模式中要注重补饲的观念,通过合理的补饲, 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提高产品品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