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4课
《少年闰土》课后作业及答案
一、读下面的文段,看拼音,写字词。
闰土是个líng lì( )的孩子,他懂很多很多的东西。冬天,他在雪地里捕鸟;夏天,他就到西瓜地里管cì wei( )、猹……他还说猹这种小畜生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你用胡叉一刺它,它反而会从kuà( )下逃cuàn( )了…… 二、根据语境给加点字注音。
1.妹妹总是赖在妈妈怀里撒( )娇。 .2.闰土教我在雪地里撒( )谷捕鸟。 .
3.看着闰土送给我的礼物,我仿佛( )又看到了那个带着银项圈.的少年……
4.闰土的父亲非常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 )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三、按要求完成练习。
1.“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一句中,“素”是_____的意思,含有“素”字的这种意思的四字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这句话中“一望无际”的意思是 , 我还会用这个词语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跟“一望无际”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1 / 22
四、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因为闰土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换个关联词语来表达,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空挂着圆月。(把句子写具体,至少增加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他们”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从“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整天生活在高墙深院里的“我”,与生活在海边的闰土形成鲜明的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
这句话是对少年闰土的______和________描写,表现了少年闰土的_________。 五、填空。
《少年闰土》选自鲁迅的小说《________》,鲁迅原名______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散文集《_________》,以及大量杂文。课文主要回忆了“我”儿时与少年闰土的交往,通过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四件事情来刻画少年闰土的形象。 六、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2 / 22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
“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 )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 )起一个大竹匾,( )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 )在棒上的绳子只一( ),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闰土又对我说:
“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检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1.在第二自然段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2.“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可以用________来概括,从文段中的一系列动词可以看出少年闰土______________的特点,从“稻鸡,角鸡,鹁鸪,蓝背……”可以看出闰土________________。
4.“红的绿的都有”是说贝壳的____多,可以用成语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是写贝壳______多,可以用成语__________来形容。
5.下面对文段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闰土邀请“我”夏天去他家一事,反映出了闰土的热情、天真。 B.捕鸟必须得是大雪之后,因为下雪之后鸟雀没有食物吃,需要到处
3 / 22
觅食。
C.“我”和闰土一起在海边拾贝壳,“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6.闰土教“我”捕鸟,看似简单,其实是很讲究的,一连串动词的运用更是把捕鸟的经过描绘得生动而又具体。请你也用连续的动词写一个生活中你看到的或经历过的类似的场景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妙笔生花。
初见闰土时,“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段简洁的文字把一个淳朴天真的海边农家少年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请你运用这种写法,仔细观察左图,写一写这个小女孩的外貌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伶 俐 刺 猬 胯 窜
二、1.sā 2.sǎ 3.fú 4.fó 三、1.向来 素不相识 素昧平生
2.一眼看不到边,形容辽阔 示例:夏天,一望无际的田野上翻腾着金色的麦浪,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麦香无边无际 一望无垠 四、1.之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是因为闰土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
4 / 22
2.示例: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3.“我”往常的朋友“我”和“我”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
对比“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和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 4.外貌 动作 机智 勇敢
五、故乡 周树人 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朝花夕拾 看瓜刺猹 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 看跳鱼儿 六、1.扫 支 撒 缚 拉
2.闰土说捕鸟须大雪下了才好,“我”盼望着下大雪好捕鸟。 3.雪地捕鸟 聪明能干 见多识广 4.颜色 五颜六色 形状 各式各样 5.C
6.示例:我两眼盯着蚂蚱,轻轻地挪动着双脚,慢慢地走过去,弯下腰,伸出双手,轻轻扑下去,把它扣在掌心。
七、示例:瑶瑶正在院子里玩,红扑扑的小脸,胖墩墩的身子,头上扎着两个小辫子。小辫子朝天翘着,粉红色的发带在头上一颠一颠的,像两只飞舞的彩蝶。最迷人的是她那双大眼睛,一笑就眯成月牙儿,让人非常喜欢!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
《好的故事》课后作业及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yàn huǒ( ) shùn jiān( ) zhòu rán( )
5 / 22
pāo zhì( ) dàng yàng( ) dǒu rán( ) zhuì luò( ) cuò zōng fù zá( )用“√”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班上同学的体能参(cān cēn)差不齐,但大家都踊跃报名参(cā..n cēn)加这次运动会。
2.山上的树木参差(chā cī)不齐,这与公园里人工修剪过的树木.是有很大差(chā cī)别的。 .
3.提起印度这个国家,很多人会想起风靡世界的瑜伽(jiā qié)和.著名的伽(jiā qié)蓝。 .
4.我用刚削(xuē xiāo)好的铅笔,把墙角几株瘦削(xuē xiāo)的..丁香花画在了本子上。 三、按要求填空。
1.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
这句话中“________”和“_______”这两个词语的意思一样,都是_________的意思。类似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等。 2.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
这句话中“参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含有这个词的四字词语是 。
四、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6 / 22
作者用“昏沉的夜”暗喻___________,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期盼:既然是夜,终究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几个句子中,和这句话意思不相近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②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③夜晚是人类的安息日,人的肌体和大脑在黑夜中得到休息。 2.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这故事”指的是___________。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美的人和美的事比作_____,意在表现__________________ 。 五、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现在我所见的故事也如此。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 1.用简洁的文字概括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22
2.观察文中画“_____”句子的特点,再照样子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词语中最能概括山阴道两旁景物特点的是( )。 A.多 B.杂乱 C.幽深 D.美丽
4.第一自然段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 ”画出第二自然段的过渡句,这个句子将文章内容由叙写回忆转入对____________的详细描绘。
6.作者描写了曾坐船经过山阴道时见到的景色,你曾经到过什么地方?见到过什么景色呢?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我坐校车(客车)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读诗歌,完成练习。
南宋陆游当年漫步山阴道时写下了名诗《游山西村》,描绘了山阴道上景色的清奇。
游山西村 [宋]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8 / 2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原意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现在这两句诗被人们进行了拓展运用,你能联系实际谈一谈自己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焰火 瞬间 骤然 抛掷 荡漾 陡然 坠落 错综复杂 二、1.cēn cān 2.cī chā 3.jiā qié 4.xiāo xuē 三、1.骤然 陡然 突然 忽然 蓦然 猛然 2.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参差不齐
四、1.旧中国的黑暗 天会亮的,太阳会照亮大地 ③ 2.作者的梦境 比喻 云锦 梦境的美丽、幽雅、有趣 五、1.作者回忆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的所见。
2示例:这棵大树的树冠如一把碧绿的大伞,遮住了阳光,留住了清凉。 3.D
4.通过描写作者记忆中的江南农村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美丽生活的向往。
9 / 22
5.现在我所见的故事也如此。 梦境 6.略
六、示例:无论前路多么难行,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就能“绝处逢生”,达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6课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后作业及答案
一、根据意思写词语,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1.形容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 )
2.把枣儿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 3.因为过度悲痛而痛哭。( )
4.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 我会用________ ____一词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和它的意思相近。
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在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了《水浒(xǔ hǔ)传》里的故事和人物。我把书中的人.物和事件张冠(guān guàn)李戴,伯父没有直接批评我而是笑着说.他的记性比较好,那时,他是风趣的;还有一个北风怒号 (háo h.ào)的黄昏,我忘记了那一天是几号(háo hào),伯父还救治了一.个受伤的黄包车夫,那时,他是严肃的。伯父逝(sì shì)世后,.
10 / 22
他的遗体躺在殡(bīn bìn)仪馆的礼堂里,来吊唁(yán yàn)的..人都数(shǔ shù)不过来。 .三、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表 面看是_____________,实际上是_______________通过描写鲁迅先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鲁迅先生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2.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写了四个小故事可用四个小标题概括,分别是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
五、恰当地嵌入书名、地名、人名是写对联的技巧之一。下面是孙伏园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挽联巧妙地嵌入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名称和主编刊物的名称意中有意,感人至深。在下面挽联的横线处,依次填写作品名称或刊物名称,与原联相符的一项是( ) 上联:踏______,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_________; 下联:痛______,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_________。 A.莽原 呐喊 毁灭 彷徨 B.毁灭 彷徨 莽原 呐喊 C.毁灭 呐喊 莽原 彷徨 D.莽原 彷徨 毁灭 呐喊
提示:《呐喊》《彷徨》《野草》《而已集》《热风》《十月》《毁灭》是
11 / 22
鲁迅先生的作品(含译作),《莽原》《奔流》是鲁迅先生主编的刊物。
参考答案
一、1.饱经风霜 2.囫囵吞枣 3.失声痛哭 4.张冠李戴 示例:失声痛哭 看到自己的作品不被爸爸认可,巴迪跑回了房间,失声痛哭 号啕大哭 痛哭流涕
二、hǔ guān háo hào shì bīn yàn shǔ
三、1.伯父夸自己记性好 委婉地批评“我”读书太马虎 语言 含蓄、幽默、风趣
2.那个拉车的不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
四、谈论《水浒传》 笑谈“碰壁”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五、A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 《习作:有你,真好》课后作业及答案
一、在阅读中学习方法
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
18年前的仲夏夜,我带着嘹亮的哭声来了。您说,这是个吉祥的开头。
在您的牵手中,我蹒跚学步;在您的教导中,我牙牙学语;在您的期盼中,我迈入学堂;在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我逐步成长……
感谢您给了我生命,即使降生在贫困的家庭。妈妈,我怎能忘记
12 / 22
上次我从学校回家,低低地和您说:“妈,好多年没吃西瓜了,我想吃西瓜……”我不安地看着您。您无言,叹了口气,走进灶房。我多恨自己提出这个无理的要求啊,父亲去世得早,仅靠您单薄的身体守着父亲留下的二亩薄田。这一刻,我真的恨自己残忍,怎能再给您施压呢?
可是第二天,我起床的时候看到您赶集回来,肩上背着个小西瓜,篮子里还有些青绿的菜。您走进灶房操劳起一天的饭菜,我忽然有想哭的冲动。过了一会儿,您叫我吃饭,坐在那张简陋的八仙桌旁,我明显地看到菜比以前要丰富好多,还有让我垂涎的红红的西瓜。您说:“你要高考,给你加些菜,快吃吧。”
我胡乱地吃了一些饭菜,伸手拿起一块西瓜,幸福地吃了起来。我说:“妈,您也吃啊。”您说:“我从小就不喜欢吃这个,吃了肚子受不了,你快吃吧。”我便心安理得地吃光了所有的西瓜。
我回房间整理回学校要带的东西,您收拾了碗筷。后来,我忽然想到要告诉您我要体检。于是我就去灶房找您。可是,我分明看到,您正背对着我,啃我吃剩的西瓜皮……那一刻,我不晓得该和您说些什么!庆幸您没有回头,我冲回房中,捂着被子哭了好久。
妈妈,您把您能给我的都给我了,我唯有以优异的成绩可以回报您。可是高考前最后一次重要的模拟考试,我却考得很糟糕。我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家,远远地发现,昏黄的残阳中,您佝偻着背在村口望着我归来的路。那一刻,我有向后走的冲动,可我终究不能。
和您一起回家的路上,我心疼着,该怎样告诉您我的失败呢?到
13 / 22
家的时候,我低着头告诉您我考砸了。您望了我好久,然后用您枯槁的双手,轻轻地抱了我一下:“下次你会考好的……”
有您这样的妈妈,即使穷又怎么样?您疼我,爱我,相信我,给了我一个充满爱的充实的成长过程。妈妈,您给我的已经太多……
今天,我坐在考场上。我知道一定会有一个好结果。我会一直努力。最后,我要告诉您:下辈子我还做您的女儿! 1.文中的“您”指____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概括地叙述了妈妈呵护“我”成长的过程。
3.文章的第( )自然段具体叙述了妈妈做的事情让“我”感动。 A.四、五、六、七、八 B.三、四、五、六、七、八、九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妈妈为“我”做的两件事。并标明相应的自然段。 第一件事(__________自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第二件事(__________自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5.这篇文章在叙事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真挚的情感。
14 / 22
(1)有的句子直接抒发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赞美了母爱的伟大,请用“——”画出一句。
(2)有的句子刻画人物心理,真实地反映了人物当时的心理状态,请用“——”画出一句。
(3)有的句子借助描写人物动作表现人物心理,如“庆幸您没有回头,我冲回房中,捂着被子哭了好久”一句,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我”当时心里想( )
A.您为了“我”能心安理得地吃西瓜而骗“我”说自己不喜欢吃西瓜,现在却躲在厨房里啃西瓜皮,真不知道您是怎么想的。 B.因为家里太穷,您才如此舍不得吃西瓜,以后“我”长大了要让您吃最好吃的西瓜。
6.想象,把句子补充完整。(写一写妈妈的样子及“我”的心理)
当我走进考场的大门,回头望望在人群中的您——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习作内容:有你,真好 1.这次习作是用( )来写。
A.第一人称 B.第二人称 C.第三人称 2.这样写的好处是( )
A.便于直接对话,有利于交流思想感情,同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
15 / 22
B.客观地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
3.关于文题中的“你”,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
A.可以是你熟悉的一个人,亲朋好友,同学老师等,也可以是有着一面之交的人。
B.只能写你熟悉的一个人,因为熟悉的人天天见面,所以观察才仔细,才能抓住具体的事例来反映这个人的品质。
4.这次习作是写人的,写人的文章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下面的说法对吗?对的打“√”,错的打“×”。 (1)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多件事,通过具体的事例让人感受到那人真好。( )
(2)在写事例的过程中,要注意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所以尽量写一件事,写得多了,就不真实了。( )
(3)在叙述事情的过程中,主要人物全部要用“你”。( ) 5.丁丁想写一篇关于自己的好朋友的文章,下面是他收集的材料,你觉得哪些材料不能用,打“×”。
(1)中秋节的夜晚,“我”思念家人,邻床的他安慰“我”,陪“我”聊天,让“我”不再寂寞。( )
(2)“我”的成绩下降了,心里特别难受,他关心“我”,鼓励“我”,让“我”重拾信心。( )
(3)劳动时,他的衣服被水打湿了,“我”把自己的衣服给他穿,他很感动。( )
6.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习作片段。
16 / 22
“别气馁,一次考试并不能代表什么?”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抬起走,看见了他关怀的笑容。他又语重心长地说:“这次没考好不要紧,下次再来。只要你努力学习了就一定会有进步……”
寥寥几句,我觉得心中又充满了希望。
三、听读短文,完成练习。
1.“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这是因为( )
A.他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去完成,极为珍惜时间。 B.他不需要太多的睡眠时间。 C.他精力旺盛,从不知道什么是累。 2.把鲁迅先生的名言补充完整。
(1)节约时间,就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_________的。
参考答案
一、1.妈妈 2.排比 3.A
4.4—6 妈妈让“我”吃西瓜,自己却躲在灶房里啃“我”吃剩的西瓜皮。
7、8 “我”考试没考好,妈妈鼓励“我”。
5.(1)您疼我,爱我,相信我,给了我一个充满爱的充实的成长过程。妈妈,您给我的已经太多……
17 / 22
(2)这一刻,我真的恨自己残忍,怎能再给您施压呢? (3)B
6.您脸上挂着慈祥的微笑,不停地向我招手,您佝偻着背在人群中显得更加瘦小。亲爱的妈妈,我会努力发挥自己的水平,用一个好成绩来回报您。
二、1.B 2.A 3.A
4.(1)√ (2)× (3)× 5.(3)×
6. 三、1.A
2.(1)延长一个人的生命 (2)谋财害命 附:听读短文
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晚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
18 / 22
作。有病的时候,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好一些,他就动手做起来。他逝世前不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八十斤,可他仍然不停地用笔作武器,同敌人战斗。他在逝世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他在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八》课后作业及答案
1.读下面的各组题目,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样拟题好在哪里。 A.少年闰土 狼牙山五壮士 军神
B.开国大典 草船借箭 “诺曼底号”遇难记 C.竹节人 桥 芦花鞋
D.在牛肚子里旅行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A组是用文章 作题目,明确交代了文章的 。
B组是用文章 作题目,明确交代了文章的的 。
C组是用文章 作题目,使题目交代了文章的线索。
19 / 22
D组的题目设置了悬念,可以 。 2.下面对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针对不同的文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也会有不同 B.可以先了解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再串联起来 C.文章的题目对概括主要内容没有帮助
D.有些文章的关键句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很有帮助 3.认识书法家柳公权。
(1)柳公权是 代书法家,与 、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2)他的楷书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之“柳骨”,就是形容其书法瘦硬挺拔,骨力遒劲。下列是柳公权的书法作品的是( )。
4.读下面的短语,你想到了什么?选择一个短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饱经风霜的手 饱经风霜的老屋 饱经风霜的老人 树林的深处 小巷的深处 冬天的深处
我选择的短语是 ,我写的一段话是:
20 / 22
5.积累下面关于鲁迅的名言,完成练习。
A.无情未必真豪杰, 。 B.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C.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 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 。 D.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 。 (1)补充上面鲁迅的名言。
(2)上面的 出自《答客诮》。这是一首体现鲁迅 之情的诗。
(3)写出你对B句的理解: 。
参考答案
1.主要人物 写作对象 主要事件 写作内容 主要事物 引发读者兴趣 2.C
3.(1)唐 欧阳询 (2)C
4.示例:饱经风霜的老人 他瘦削憔悴,额头满是皱纹,脸上长着疙瘩,但他的双眼像海水一样湛蓝,毫无沮丧之色。 5.(1)A.怜子如何不丈夫 C.为民请命 中国的脊梁 D.中国才有真进步 (2)A 爱子
21 / 22
(3)示例:只有美好的愿望而不去探索实践,希望必然落空。虽然实现希望困难重重,但只要去探索实践,就有实现的可能。
22 / 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