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
关雎 3、“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中的“流”好在哪里?
, 。 , 。 ①形象生动写出了少女顺着水的流向时左时右采摘荇菜的忙碌情景,②写出了少女婀娜优美 , 。 , 。 的体态,极具动态美和青春活力。③更增加了青年男子对女子的思慕和爱恋之情。 , 。 , 。 3、“优哉游哉,辗转反侧”是对君子心里和动作的生动刻画。其中连用两个“悠”字表达出 , 。 , 。 主人公怎样的心情?“辗转反侧”这个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优哉游哉,辗转反侧”有 , 。 , 。 怎样的表达效果?) 一、背诵默写(熟读) 1、《关雎》中开头起兴的句子是: 2、《关雎》中统领全诗,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 , 。 3、《关雎》中以“ , ”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致难4、诗中有许多句式相同相似的重章叠句,它们有什么作用? 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表现出来。 可以充分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增加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4、《关雎》中“ , ”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爱情的口头语;诗中5、谈谈你对“琴瑟友之”中“友”字的理解。 表现醒着梦着都念念不忘、执着追求“淑女”的句子是 , 。 “友”在这里的意思是做朋友,指男子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淑女”,把她当成知音、知己,5、诗中变现主人公苦苦思慕心上人,而又不可得的那种忧伤苦闷的感情的句子是和她相亲相爱。 “ ”“ ”;在幻想得到心上人,想象和她在一起时的快乐情景的6、《关雎》巧妙地运用重章叠句,例如“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参句子是“ ”“ ”。 差荇菜,左右芼之”几句中只换了“流”“采”“芼”三个字。请说说这种表达方法的作用。 6、描写君子以实际行动来反映君子深深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 。 7、《关雎》中表现男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 , 。 8、《关雎》中开头起兴的句子是 , 。
9、《关雎》中的男子由“ , ”引起“ , ”6、《关雎》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的美好联想;“ , ”抒写了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 , 这首诗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想象自己求而 ”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 得之后的喜悦之情。 10、诗中描写主人公设想与姑娘结婚时鼓乐齐鸣的热闹场景的句子是 , 7、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二、文学常识(熟读)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8、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先秦称《诗经》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三百篇》。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关雎》是一篇男女言情之作,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的过程,这个过程显得美好、列为“五经”之一,才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喜悦而不低俗,即所谓的“乐而不淫”;写求之不得的焦虑、苦闷,在结尾却变成求而得之
《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风”是的热闹情景,即所谓的“哀而不伤”。 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蒹葭 宗庙祭祀。《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 , 。 , 。 物起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 , 。 , 。 三、内容鉴赏(背诵) , 。 , 。 1、写河州上的水鸟、采摘荇菜有什么作用? , 。 , 。 , 。 , 。 , 。 , 。
八年级(下)古诗词专题复习
1
一、背诵默写(熟读)
1、《蒹葭》中描写露浓霜重的秋景的句子是 , 。 2、常被我们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句子 , 。 3、《蒹葭》中点明季节的句子是 , 。
4、成语“秋水伊人”源自《蒹葭》中的句子 , 。 5、《蒹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 , 。 , 。
6、《蒹葭》中开篇展现一幅萧瑟冷清的秋景,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情调的句子是 , 。
7、《蒹葭》中用“ ”“ ”“ ”表现了追求伊人的道路之艰难。
8、《蒹葭》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是: , 二、内容鉴赏(背诵)
1、这首诗的前两句属于《诗经》中的哪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诗中的“蒹葭”“白露”“霜”这三种意象有什么作用?
4、诗中的每节都以“蒹葭”“白露”起兴,有什么作用?
5、《蒹葭》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6、诗中的“伊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是否还具有更深一层的含义?
①通过主人公热切执着的追求,可见“伊人”必定是个美丽高洁的人,蒹葭的修长柔韧也可视为“伊人”的形象——柔美修长而坚贞高洁。②“伊人”不仅仅指恋人,还可以把她看作是个人的人生理想,对“伊人”不懈追求即是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 7、《蒹葭》采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在重复中变换个别词语来表情达意,这样写有什么
2
好处?(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8、用自己的话描述“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所展现的画面。
9、“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描绘出伊人怎样的形象?
10、《蒹葭》巧妙地运用重章叠句,例如“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几句中只换了“流”“采”“芼”三个字。请说说这种表达方法的作用。
11、意中人的踪迹飘忽不定,你由此感受到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11、诗人为什么要极力渲染道路的艰难阻塞?
13、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唐 ] 王勃
, 。 , 。 , 。 , 。 一,名句默写(熟读)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下文抒情莫定基调的气势宏伟的诗句是 , 。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来人们心声的名句是 , 。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叙将别之时,气势恢宏,寓意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 , 。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作者劝慰友人不要因别离而伤感的语句是 , 。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作者送别友人时旷达胸襟和真挚友情的句子是
6、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