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员考点
1.天然密度:与土的密实程度和含水量有关。
2.为了保证土壁稳定,根据不同土质的物理性能,开挖深度,土的含水率,在基础土方开挖时,挖成上口大,下口小,留出一定的坡度,靠土的自稳保证土壁稳定。
3.验槽主要以施工经验观察为主,要辅以钎探,夯音配合共同完成。
4.地基局部处理方法可概括为“挖,填,换”三个字。
5.按照桩的施工工艺不同,分为两种类型:①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②混凝土现场灌注桩
6.砌砖工程是一个综合的施工过程,它包括材料供应,脚手架搭设,砌筑,勾缝。
7.砌筑脚手架必须满足使用要求,安全可靠。
8.对砖墙砌筑的基本要求:墙体表面横平、竖直,灰浆饱满灰缝均匀;砖缝搭接合理。
9.槎的留设和拉结筋的规定:
①砖墙的转角和交接处,按规定应同时砌筑,以保证砖墙结构重要受力部位的墙体强度。对于不能同时砌筑而必须临时中断之处,应预留斜槎,实心砖砌体斜槎留设长度应不小于高度的2∕3,。空心砖砌体的斜槎长度与高度之比应按砖的规格尺寸而定。
②当临时中断处留斜槎确有困难时,除转角处以外,也可留直槎,但必须留设阳槎并
加拉结筋。拉结筋的位置和数量规定:每120mm墙厚放置一根直径为6mm的钢筋;且不得小于两根沿墙高每50mm加一道,压入墙的尺寸是由留槎处计算,每边不应小于500-1000mm,钢筋末端应做90°弯钩。
③上述留直槎的规定,同样适用于隔墙与墙或柱连接处的临时中断处理。从墙或柱中伸出阳槎,并在墙或柱的灰缝中预埋拉结筋,每道不少于2根。
④承重墙的丁字接头处留槎时,由于在外脚手架上砌筑,内墙留槎过长则操作困难。所以斜槎只留在下端的1∕3墙高。
10.混凝土工程又叫砼。钢筋混凝土工程包括模板的制备与组装、钢筋的制备与安装和混凝土的制备与浇捣三大施工过程。
1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模板由模板及支撑系统两部分组成。
12.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对模板系统的基本要求是:
①能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分的形状、尺寸及其空间位置的准确性。
②模板与支撑均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及整体的稳定性。
③模板系统构造要简单,装拆尽量方便,能多次周转使用。
④模板拼接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⑤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
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⑥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⑦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13.钢筋冷拉时,多采用控制应力或控制冷拉率两种方法。
14.钢筋代换:
①等强度代换
②等面积代换
③构件配筋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后应进行裂缝宽度或挠度验算。
15.混凝土工程(砼)的配料:水泥,石子,沙子,水,附加剂(外加剂)。
16.施工缝应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17.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有先张法、后张法、后张自锚法和电热法多种。
18.后张法施工:
后张法施工的工艺特点是先支模、绑非预应力筋,同时在设计规定的位置上预留出穿预应力筋的孔道,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经养护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进行穿筋和张
拉,达到张拉控制应力后,即加以锚固和灌浆。
后张法对钢筋施加预应力,是依靠已达到设计强度的混凝土构件作支承,不需要另外设置台座,张拉设备较简单,适于在施工现场上生产预应力混凝土大型构件。
19.屋面防水工程按材料和构造做法分为卷材防水屋面、油膏嵌缝涂料防水屋面、刚性防水屋面和自防水屋面等。
20.卷材防水屋面应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或沥青防水卷材。
21.抹灰层一般由多层次构成,即底层(5-7mm)、中间层(5-12mm)和面层(2-5mm)。
22.混凝土和抹灰层表面,应干燥洁净,不得有起皮、松散等缺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