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往返跑,因低年级学生有意识的注意力时间短,假如教师一味的讲解基本动作,强调练习要求,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本课教学时,我通过不同方式方法的引导激发,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从实际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反映情况来看,作为教师的我深有感触:
一. 学生的学习效果切实有了很大的转变
与以往的教育教学设计、过程相比,本课从前期的准备、设计时,积极转变观点,更新思想理解,尽力使自己的理解与新课程的理念靠拢,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学习对象,最终确立了:提升学生灵敏、速度和协调素质,以学生的乐于参与、培养他们对跑的兴趣、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为学习的目标;其次配合本课的教材内容。这个点,从《新课标》的理念,符合新的指导思想。所以,在本课的实际教学中,整节课都是在围绕达成中心目标实行练习、活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效果、技术的理解等都较以前的纯粹“教”、“学”感觉好了很多。所以说,新课程的理念让我的观点从理论到自身的实践都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也是我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改进教法的重要法宝。
二. 课堂的组织教法简明有效
本节课层次分明从易到难,教学方法主要以:讲解、示范、师生共同参与,以及适宜的语气因势利导等。比较一下我感到:1.适宜的语言语气是增进师生情感的纽带。2.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3.根据学生的特点、重视个体差异,因势利导,单个交流是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收益的基本前提。
三、深感知识无尽,应努力钻研,进一步充实自己
以上几点说明了本课的一些好的方面,但从实际教学中我也深感自己有些“力不从心”,当然,是指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够,它提示我要持续学习、钻研,只有这样才能在新课程理念的“环境”下更好的搞好教学。
四. 教学环节、内容要尽量贴近生活,更加联系紧密
本课的内容、环节安排基本上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但总的连接上自觉得不是很完美。首先是场地设计过大,致使组织上增加了难度,两边的小组不能够很好的听到老师的讲解。在接力比赛中,缺少激励学生,活跃课堂气氛的话语,缺少教师参与活动。这样,虽然整节课的气氛、热情很高,但是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感受不是很深刻,这个点不会影响学生锻炼身体,但也是提示我进一步改进的信号。
总来说之,本课的教学是我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实践、尝试。新课程的理念协助我增进了理解,开阔了思维,也给了我“压力”与“动力”使我深刻的理解到要进一步增强知识的扩充,努力钻研教材,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争取下一次的飞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