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中华五大戏曲包括哪些?
1京剧
中国五大戏曲剧之一--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俩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2越剧
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于浙江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伊(桂芳)派·范(瑞娟)派·@@(全香)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3黄梅戏
起源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用安庆方言演唱。20世纪五十年代在严凤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渐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著名曲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4评剧
清末在河北@@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在此出现
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三十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刘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5豫剧
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和男的山下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福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员。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大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253、京剧起源于哪四个地方剧种?
京剧起源于四个地方的剧种:一是原来流行于安徽省一带的徽剧;二是流行
于湖北的汉剧;三是流行于江苏一带的昆曲;四是流行于陕西的秦腔,又叫梆子。
254、京剧在台湾又称作什么?
京剧又称京戏,在台湾又称平剧、国剧,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
255、埙的吹奏技巧包括哪两类?
埙的吹奏技巧可分为气吹和舌吹两类,然后和指法技巧构成了它的演奏技巧 1气类吹奏技巧 埙的气类吹奏技巧有长音、气震音、唇振音等,其中长音是埙吹奏技巧的基础,必须饱满圆润,响亮平稳无杂音。埙的常用技巧汇总起来可分为气、指、舌三大类:包括长音、气震音、指震音、唇震音、颤音、滑音、吐音、打音、空打音、循环换气、双吐循环换气、虚吹音等多种。这些技巧是演奏埙时必须具备的。
2舌类吹奏技巧 吐音是埙的一种常用演奏技巧。适于演奏热情欢快、激昂活泼的曲调,要求声音结实、干净、有弹性,节奏要均匀平稳。吐音是埙的一种常
用演奏技巧。适于演奏热情欢快、激昂活泼的曲调。吐音分单吐音(包括单外吐、单内吐)、双吐、轻吐、气吐、唇吐等多种。
256、川剧包括哪五种声腔?
川剧是个大型综合剧种,包含了五种主要的声腔:昆、高、胡、弹、灯。 “昆”是昆曲,昆曲在川剧里的状态就像它在京剧里的状态一样,既有少量独立的昆曲剧目,更有许多其它声腔的剧目中使用了昆曲的元素(引子、曲牌、配乐等)。
“高”是高腔。这是川剧最主要的声腔,也是它代表性的声腔。高腔是从古代弋阳腔发展来的。它的演唱形式最突出的特点是:①演员在演唱时,没有管弦乐的伴奏,是“干唱”的,只有鼓板为之击节,管弦乐仅仅出现于演唱间隙的“过门”中或独立演奏的曲牌里;②在演员演唱时,有幕后的唱队为之帮腔(过去这一使命是由乐队兼任的)。这帮腔既可代表演员在演唱,又可以代表人物唱出无法出口的内心活动,还可以代表第三方(例如代表剧作者、代表观众、代表剧中的对立面„„)表达对人物的批判意见。
“胡”是胡琴。胡琴就是皮黄腔。包括西皮和二黄两部分,它与京剧、汉剧、粤剧、桂剧、滇剧等剧种中的皮黄腔同源而异流。川剧胡琴声腔的许多剧目都和其它皮黄剧种中的剧目相同。
“弹”是弹戏。弹戏就是梆子腔。川剧中的梆子腔与山陕梆子(秦腔、蒲剧、晋剧)乃至豫剧、河北梆子和滇剧中的丝弦腔都是一脉相承的。川剧中弹戏的剧目也都是各个梆子剧种里的剧目。
“灯”是灯戏,又叫四川花灯。它是由当地民间的花灯小调发展而来的,与周围省区的许多花灯剧种(如云南花灯、贵州花灯等)有相通之处。演唱的大多都是一些民间小戏。
川剧的五大声腔本来都是各自完全独立的。除了昆曲会出现在许多其它声腔的剧目中之外,各个声腔是互不相混的。胡琴戏里不会出现弹戏唱段、高腔里也不会出现胡琴唱段„„但,现在在川剧的许多新剧目中已经逐渐发生了新的融合和变化。在许多新剧目中往往有意识地把各种不同的声腔用在一起。根据剧情和人物感情的需要,一会儿唱高腔、一会儿唱胡琴、一会儿唱弹戏„„而在高腔的演唱中,也出现了带有管弦乐伴奏的唱段。
257、梆子腔起源地在哪里?
起源地:梆子腔起源于陕西,陕西古属秦地,因此,梆子腔也称为秦腔。古秦地慷慨豪迈的民风,形成了秦腔高亢激越的基调,长于表现雄壮、悲愤的情绪,与此相应,秦腔的传统剧目中有很大一批是演忠奸斗争的,当然,秦腔传统剧目中也不乏诙谐、活泼、充满生活气息的剧目。
梆子腔是陕西、甘肃一带的民歌和民间小戏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不少人认为,梆子腔的直接前身是吹腔,也叫陇东调或西秦腔;而最早的梆子腔剧种则产生于陕西和山西交界处的同州(今陕西省大荔县)和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分别形成了同州梆子和蒲州梆子,所以,同州梆子在陕西也被称为老秦腔。
258、京剧中文场中的三大件指什么?
京剧的乐队分为文场三大件与武场三大件。又称文三场,武三场,统称六场,故尔称好的乐手为六场通透。
1·文场三大件:京胡、月琴、弦子。
2·武场三大件:单皮鼓、大锣、小锣。
因为二胡是梅兰芳与徐兰沅、王少卿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共同研究后才增加的乐
器,与三大件形成的年代相差甚远,况且二胡只有旦角和小生才用,老生、老旦、花脸和丑角唱时都不用。铙钹在过去没有专人执掌,而由弹月琴的代管,打铙钹的方法是一面用一个布垫放在桌子上,一面由人掌着,然后用手上的铙钹击打桌子上的铙钹。设专职铙钹手也是二十年代的事情,当时只限于武戏,文戏用专职铙钹就更晚了。据说老谭一辈子也没用过专职铙钹。同时,文三场的京胡手要代管笛子、唢呐、海笛;月琴手代管唢呐、笛子和铙钹;弹弦子的代管笛子、唢呐、海笛和堂鼓。武三场的大锣手兼镲锅,小锣手兼齐钹和检场,鼓佬兼大堂鼓。“三大件”是很严格的,不能随便给它定位。
259、“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是出自哪里的句子?
汤显祖的《牡丹亭》的题记:
【原文】“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330、被称为“河南梅兰芳”“豫剧大王”的名旦大家是谁?
陈素真,女,1918年出生。豫剧表演艺术家,陕西富平人,原名王若瑜,8岁拜师,10岁登台,是豫剧界第一代女演员。17岁就被誉为“豫剧梅兰芳”,“豫剧大王”,“豫剧皇后”。豫剧五大名旦之一。16岁就被誉为 “河南梅兰芳”、17岁又被誉为“豫剧皇后”、22岁在西安又荣获“梆子大王”的美誉。豫剧自陈素真起,格局一新。开创了豫剧雅致化一个新时代。
260、秦香莲是哪个戏剧中的人物?
《秦香莲》 即 秦香莲 (各地戏剧版本) 。
《秦香莲》,又名《铡美案》,是目前戏曲舞台上最流行的剧目之一,据记载此剧原始版本是梆子戏《明公断》。见《秦香莲》鼓词。1953年中国戏曲研究院参考地方剧加以改编,增加首尾。豫剧、汉剧、徽剧、楚剧、滇剧、评剧、同州梆子、秦腔、晋剧、河北梆子、淮调、湘剧均有此剧目,粤剧有《琵琶词》,弋腔有《琵琶宴》,川剧有《陈世美不认前妻》。
261.在唱句与唱句之间,唱段与唱段之间的间奏音乐称作什么?
过门,京剧音乐名词。指在唱句与唱句之间,唱段与唱段之间的间奏音乐。唱句与唱句之间常用小过门儿,唱段与唱段之间常用大过门。但由于板式不同,亦有不少例外,并无固定模式。
262、《浣纱记》的结局是什么?
《浣纱记》充分地占有了有关吴越争霸与西施故事的种种资料,细加区别整合,
编织成了一部45出的戏剧故事,以范蠡和西施悲欢离合贯串了吴越两国的兴亡历史,因为西施和范蠡初次见面时以一缕浣纱作为定情之物,故剧名《浣纱记》。与前人不同的是,该传奇将西施范蠡的爱情故事与爱国主义结合起来,爱情服从爱国,开始是牺牲割爱,最后在爱国主义的实现中使个人爱情也得到了实现。第3出“迎施”中,范蠡向西施表示歉意说:“为君父有难,拘留异邦,有背深盟,实切惶愧。”西施反安慰他:“尊官拘系,贱妾尽知,但国家事极大,姻亲事极小,岂为一女之微,有负万姓之望。”后来范蠡要西施入吴,西施表示犹豫,范蠡又劝她:“若能飘然一往,则国既可存,我身亦可保,后会有期,未可知也。若执而不行,则国将遂灭,我身亦旋亡,那时节虽结姻亲,小娘子,你和我必同作沟渠之鬼,又何暇求百年之欢乎?”
《浣纱记》之后,出了本《倒纱记》,结尾写范蠡要把西施沉入太湖,西施骂他背离海誓山盟,而范则反唇相讥,要她对吴王屠戮功臣、荒淫无度和国破家亡负责。
263、“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是出自__《窦娥冤》____的唱词。
264、在戏曲中扮演的多为天真烂漫、性格开朗的妙龄女子的行当是__花旦____。
265、这幅图的名称为__《同光十三绝》
_____。
这是____
这
员是_ 谭鑫培______。
幅图中扮演<群英会>之鲁肃的戏曲演员
程长庚____。
幅图中扮演<恶虎村>之黄天霸的戏曲演
266、这个脸谱饰演的戏剧作品和角色分别是__项羽,霸王别姬____。
267、在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盛行_“南昆、北弋[yì]、东柳、西梆_______四大声腔。
268、流行于湖北、湖南、陕西等地的戏曲剧种,源出湖北地区,旧称“楚调”。该剧种的名称为__汉剧____。
269、京剧成熟时期是什么时候?
1883年一1918年,京剧由形成期步入成熟期,代表人物为时称“老生后三杰”的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其中谭鑫培承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各家艺术之长,又经创造发展,将京剧艺术推进到新的成熟境界。
270、琵琶大约发源于哪个朝代?
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时期出现的。“琵琶”这个名称来自所谓“推手为枇,引手为杷”(最基本的弹拨技巧)所以名为“枇杷”(琵琶)。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汉语里对所有鲁特琴族(又称琉特属)弹拨乐器的总称。 琵琶起源我国的秦汉时期的秦汉子和胡人的批把等乐器,这是最早的记载的,经过几个朝代的发展,最终在唐朝达到了高峰的。
271、中国传统乐器按演奏方法分为哪四类? 传统民族乐器按照演奏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 吹管乐器 笛、箫、笙、唢呐、管子、葫芦丝,等等; 2. 拉弦乐器 二胡、板胡、高胡、京胡、坠胡、马头琴,等等;
3. 弹拨乐器 琵琶、柳琴、扬琴、月琴、阮、三弦、古琴、古筝,等等; 4. 打击乐器 鼓、板、梆子、木鱼、钹、云锣、大锣,等等。
272、胡琴类乐器包括哪些(任答四种)?
属于胡琴的乐器有二胡、高胡、板胡、马头琴。
273、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最大的不同?
东西方音乐最大的不同就是音列的不同。
调东方音乐主要是五声调式,宫、商、角、徵、羽,清音多。 西方音乐主要是用的大小是七声,其中是两个半音,所以出现浊音。
274、笛子和萧哪一个横哪一个竖着吹?
“横吹笛子竖吹箫”,箫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
275、萧有多少个孔?
分六孔和八孔两种,六孔是以前的样式,现代基本上都是八孔。另外还有“排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