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之友 Friend of Science Amateurs 201 0年04月 上寨隧道出口不良地质洞口段处理 周 康,肖松涛 (陕西省公路勘察设计院,陕西摘西安710068) 要:文章就上寨隧道出口在穿越坡积体时出现的地表开裂、拱顶下沉以及洞内喷射混 凝土开裂的成因及处理方案进行探讨。 关键词:公路隧道;地表裂缝;拱顶下沉 中图分类号:U455.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山区高速公路 的修建,公路隧道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穿越山岭时,由于 受路线走廊带的限制或者路线标高等的控制,隧道不可避免的 要穿越不良地质体。同时由于施工管理的不规范,在施工时不可 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及时、合理处理这些问题对工程建设有着 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地质地貌及工程简介 隧址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鸡照村境内,隧道穿越区 为构造隆升低山工程地质区,山体为南北走向,地势总体北低南 高,隧道与山脊近于直交,沿隧道轴向山体浑圆,两侧低,中部 高。出口段地形较陡,坡角约37。。隧道采用分离式,左线总长为 2 760 m,右线总长为2 727 m,隧道左线最大埋深370.0 m,右线 最大埋深约368.01TI。 2洞口处地质地貌(洞口段地质进行了补勘) 隧道出口位于一崩坡积体,崩坡积体平面形态总体呈似舌 型,轴向最长175 m,横向最宽100 m,地势总体东高西低,坡体后 缘基岩出露。据钻探揭露,上部覆盖块石土最深处29.7 m,平均厚 度约18 i'I1。崩坡积体后壁似呈不规则的圈椅状,局部为折线形, 基岩出露,呈高约5 m~20 m、坡度55。~70。的陡坎,出露的岩性 为泥灰岩,呈青灰色,岩质较新鲜。前缘隧道右线洞口两侧均有 基岩出露,中后部为崩坡积块石土。崩坡积体表层覆盖0.5 m~1.2 m 的崩坡积含碎块石亚黏土,下部为含有亚黏土的碎石土及块石 土,结构较疏松。从钻探资料表明,孔隙较发育,贯通性较好较, 钻探过程中出现漏水现象。块石的母岩成份为泥灰岩及砂岩。 - ●● ●'-● _H●^- ~~ 。 . - II’■f }“F;;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11_0059—02 - - - ,’ - - - _ - - ●t ● _ ● _ ‘ - ● 坩 #,‘ ’El l t l £ f l l l l ’: I i I I l l l i l I } ‘ l r p }’ { , f i . f i } 、 i 图1坡积体全貌 3原设计对该段的处理 原设计考虑到洞口段位于坡积体内,且碎石成分相对较大, 在该段衬砌采用洞口加强段衬砌及30 m 108×9大管棚的基础 上,对该山体采用了地表注浆加固。注浆管采用 50×4的钢管, 管壁每15 cm交错布置直径为8 mm的孔,注浆浆液采用1:1 的水泥砂浆。注浆范围为:横向由隧道中心线向左、右侧各13 m; 纵向由左、右洞明暗交接处起向洞身方向分别为44 m和40 m; 竖向注浆深度由原地表至弱风化基岩至少3 m。 4隧道施工情况 在洞口大管棚(30 m)及边、仰坡施工完成的情况下(此时原 设计的地表注浆未实施),2008年7月20 El,上半断面采用环形 开挖留核心土法开始暗洞部分的施工。2008年8月17日,因截 水沟、边仰坡地表开裂严重,洞内出现多道环向裂缝,停止洞内施 工。2008年8月22 El开始施做地表注浆。2008年9月7日恢复 洞身开挖,截至2008年9月17 El左洞累计进洞30in,右洞32.5 m。 此时隧道洞顶出现了多道纵、横向裂缝,同时洞内喷射混凝土也 多处出现开裂。根据监控量测数据显示,左右洞地表下沉累计分 别达58 mm、56 mm,洞内拱顶下沉最大值分别为34 mm、62 mm。 通过量测单位对近期数据分析发现变形还在持续,且有加速的迹 象。另外边坡咨询单位在洞顶布设的深孔位移监测桩数据显示洞 口处仰坡出现明显的异常带,分析认为在距孑L口深20.5 m处有 一59— 周形成华东面的趋势,据此边坡咨询单位发出了二级预警报告。针 对该情况,2008年9月18日,业主约请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咨 询单位、监控量测单位等现场勘察。 康,肖松涛:上寨隧道出口不良地质洞口段处理 5问题分析及处理方案 对该隧道出现的地表裂缝、拱顶下沉及喷射混凝土开裂现 象,分析认为主要是以下两方面的原因:(1)隧道所处山体围岩 破碎,且原设计的地表注浆加固也未让实施,这样就未能有效发 挥和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导致洞内开挖后围岩的塑性变形过 大。(2)隧道开挖后应力的重分配和开挖爆破的影响。虽然边坡 坡积体范围内加固隧道仰拱基础。(5)加密二衬混凝土钢筋间距, 及时施作二衬。根据随后的施工情况,在临时支撑的保护下,施 作了洞内径向小导管注浆后就已基本控制的围岩变形,从监控量 测数据来看地表开裂和拱顶下沉都得到了有效的抑制。最终在 实施完以上所定的措施后,隧道成功的穿越了该段不良地质段。 6几点认识和体会 (1)洞口处的地勘一定要尽可能的详细准确,因为进洞及洞 口段的施工是隧道施工的难点和重点,在准确的地勘前提下,工 程设计人员才能做出合理的设计,施工员才能做出合理、安全的 进行了防护处理,但由于坡体地下水状况变化较大,开挖必然会 施工方案。 弓l起边坡应力调整,加上坡体岩体松散、施_丁爆破的影响等,从 (2)控制和节约投资是我们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态度,但这 而导致山体的开裂和下沉。根据现场对问题成因的分析,首先要 些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不可盲目的 求施工单位立即停止掌子面开挖,并喷射10 cm厚的混凝土封闭 一味考虑节省投资。否则的话会事与愿违。 掌子面。对zK173+618(明暗交接处)一ZKI7+585、YK173+634(明 (3)在解决突发问题时,时间上一定要快。各方一定要及时 暗交接处)~YK173+600采取以下措施:(1)洞内采取临时钢支 赶赴现场,第一时间掌握现场真实情况,这样不仅利于我们工程 撑,对以开挖上半断面采取临时仰拱封闭。(2)上半断面拱脚每 人员做出正确的方案,更重要的可是以避免人员伤亡、减少财产 侧增设2根4m长的 22的锁脚锚杆。(3)洞内采用6m长的 损失。 50×4的小导管进行径向注浆加固。(4)隧道下导坑落底后,在 Bad Geological Section Processing of Shangzhai Tunnel Zhou Kang,Xiao Songtao Abstract:In this paper,we made a discussion of causes and handle suggestions,of the surface cracking、dome subsidence and inside shotcrete cracking,which Occur when hte export of Shangzhai tunnel crossed the integrated slope. Key words:highway tunnel;surface crack;arch submersion 一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