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回采压力下软岩巷道破坏原因及其修复

回采压力下软岩巷道破坏原因及其修复

来源:智榕旅游
江西煤炭科技 2011年第4期 NO.4 2011 JIANGXI COAL SCIENCE&TECHNOLOGY 回采压力下软岩巷道破坏原因及其修复 黄文军 ,陈彝龙。,汪来春 (1.江西煤业景德镇分公司沿沟煤矿,景德镇333304;2.江西省煤炭工业科学研究所,南昌330029) 摘要:沿沟煤矿23采区-270 YEt运输石门由于受到31312工作面的采动影响,23采区一270 m运输石门三煤至五煤段受 损严重,通过对23采区一270 m运输石门的受损机理及破坏原因分析,确定采用锚网U型钢复合支护修复,取得了良好的 效果。 关键词:回采压力;石门变形;锚网U型钢复合支护 中圈分类号:TD2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2572(2011)04--0093--03 Damage Causes and Its Reparation of Soft Rock Roadway under Stoping Pressure Huang Wenjun ,Chen Yilong ,Wang Laichun (1.Yangou Colliery of Jingdezhen Branch,Jiangxi oalC Industry Group,Jingdezhen,Jiangxi 333304 2.Jiangxi Research Institute of Coa1 Science,Nanchang,Jiangxi 330029) Abstract:3 to 5 Section of一270 Transportation Shimen,23 Mining Area was terribly damaged because of the mining influence of 31312 Face.By analyzing the damaged mechanism and causes of 23—270 Transportati0n Shimen。U—shaped steel bolt compound support is used to achieve good results. Key words:stoping pressure;Shimen deformation;U—shaped steel bolt compound support 1 概述 沿沟煤矿位于涌山桥矿区中西部,西南距乐平32 km, m,可采储量14.2万t。该工作面东部(30采区一270 m石 门以东)为30312工作面,正在准备,工作面以西(31采区一 270 m石门以西)为31312工作面,正在回采。工作面上部 为本矿一220 m主石门、一260 m主石门23101工作面及 23303、23304、23103工作面。分别于2006年、2003年、 西北距景德镇市30 km,井田东以仙槎煤矿相邻,西以涌 山河为界,北至F8断层,南以一煤露头线为界,矿区走向7 km。 23采区一270 m运输石门为23采区的主要运输巷,石 门位于31312工作面上方,由于31312工作面回采后,受到 了采动压力的影响,三煤至五煤段多处两帮围岩垮落,变 形严重,造成通风不畅、无法进入上煤组车场运煤,给矿井 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1.1 31312工作面概况 2002年回采结束,局部采空区内少量积水。31312工作面 于2009年1月回采结束,采止线于23采区石门以东1O m。 1.2 23采区一270 m运输石门岩性特征 23采区一270 m运输石门为23采区的主要运输巷,于 1998年2月竣工。石门全部采用直墙半圆拱形状,石门净 宽3.1 m,净高3.2 m,净断面10.0m。。全长320 m,穿过 煤系地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煤)。石门位于 31312工作面上方,由于31312工作面回采后,受到了采动 压力的影响,致使三煤至五煤段巷道多处两帮围岩垮落, ・ 93 。 31312工作面为31采区下煤组首采面,东起30采区一 270 m石门,西至5线以西10 m(31采区-270 m)石门,开 采标高-270 m ̄-340 m,走向长730 m,倾斜宽69 m,开采 面积50370 m 。三煤层全层厚度2.0 m~3.0 m,平均2.1 变形严重,给矿井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经现场勘查,23采区一270 m石门岩层综合柱状图(见 图1)。 层号 层犀,m 累计厚度/m柱扶田 岩石名称 1;3  .一299。≥.5I 页岩 19 29 74.3. 5 4i目l !Il 粉细五砂煤岩者  5 1.3 0 9 .S:6 I8.5 256.S l  l!I 页岩夹媒   四蝶 四l煤 8 . 5 22 7 曩 9 3.0 222 量三  l 榆三2媒 砂岩 图1 23采区一270 m石门岩层综合柱状图 五煤顶板以泥质页岩为主,遇水泥化,风化后成为片 状,干后粉碎崩解,不易维护,岩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 3.7 MPa。底板为粉砂岩,易风化、遇水泥化膨胀等特征, 层理十分发育,岩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4.3 MPa。 四煤顶板为灰至灰绿色薄至中厚层状的细砂岩,裂隙 发育岩层滴水,岩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5.8 MPa。四煤 底板以泥质页岩为主夹煤线,不易维护,岩块饱和单轴抗 压强度为3.7 MPa。 三。煤顶板为粉砂岩,易风化、遇水泥化膨胀等特征, 层理十分发育,岩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4.3 MPa。 2石门受损机理 2.1石门破坏特征 经过大量的观测,23采区一270 m石门软岩段巷道变 形破坏特征如下: (1)由于31312收作斜坡进入停采线23采区一270 121 石门保护煤柱范围以内,在23采区-270 121石门下方14 1TI 处,破坏了石门保护煤柱,致使23采区-270 m石门三煤顶 板方向60 m范围发生垮冒(三煤至五煤段垮落严重),见 图2。 根据观测:四。煤段两帮移近量12 rnm,顶板下沉量5 mm,底鼓量3 mm,两帮收敛量5 ram;四煤段两帮移近量 ・ 94 ・ 23 mm,顶板下沉量15 mm,底鼓量13 mm,两帮收敛量8 mm;五煤段两帮移近量8 mm,顶板下沉量3 mm,底鼓量3 mm,两帮收敛量5 mm。 = 碾 埘缣 1艨 血j蒹 图3三煤至五煤段顶板下沉量(w) 分析岩石塑性可知,主要破坏形式为剪切和拉伸,受 三 煤的采动影响,顶板的粉砂岩向下滑动,顶板四 煤、四 煤、五煤受到拉伸力的作用,在拉伸力和剪切力共同作用 下产生位移,导致23采区一270 ITI石门三煤至五煤段发生 冒顶、底鼓现象。 (2)损坏程度与卸压关系。根据实地观测,三煤层开 采后对23采区-270 1TI石门的卸压影响范围在80 ITI范围, 而在12 1TI处的四煤层和40 121处的五煤层,石门顶部垮落 最为严重,有1 m~2 m多高。 23采区-270 m石门距三煤停采线11 121范围以内,23 采区-270 ITI石门四煤距卸压线15 m范围以内,23采区一 270 ITI石门五煤距卸压线3O ITI范围以内,为动压扰动蠕动 区;滞后回采推进线2O m~300 m的范围为动压影响区; 回采推进线前后20 m范围为回采严重影响区;回采推进 线超前20 m~6O m为回采动压超前扰动范围,这些距离 和围岩有很大关系(见图4)。 J l lH他看n ///f ,f  蟹 蕞霹屉 [点躲 一 荣 ●辨蒜l 姐_ 哪m 一t麝 L. :: : 睡 …………一i !曩r 图4 31312工作面回采应力影响区平面示意图 (3)31312工作面底板变形破坏深度预计为15.374 m。根据采场底板岩层的变形破坏机理,计算底板变形破 坏深度。 h一0.00911H--I-0.O448a一0.3113F--I-7.929 IN(L/24) 式中:h为采场底板岩层扰动破坏深度,m;L为回采工作 面斜长(70m);H为开采深度,430m ̄450m;F为岩石坚固 性系数,即普氏系数,0.5"---1;A为煤层倾角,取70。。则:h 一0.00911×440+0.0448×70—0.3113×0.8+7.929× IN(70/24)一15.374m (4)在静压作用下,其垂直应力为12.5 MPa~ 15.0MPa,三煤层顶板围岩单向抗压强度为280 kg/cm ̄~ 采用Z2360。 U型钢支架采用l1 U型钢加工,一梁两腿三节组合 1526 kg/cm2,则围岩稳定性系数为0.4~0.5,属稳定状 态;回采期间,动力压系数1.5~2.0,围岩稳定性系数为 0.8~1.4,处于不稳定状态。 2.2 石门破坏原因分析 而成,半圆拱断面,净宽3.1 m,净高3.2 m,其中拱高2.8 m,直腿段高1.4 m,梁腿用螺丝进行搭接。 4 结语 经过精心组织施工,仅用了15天的时间,在边运煤的 针对23采区-270 m运输石门固有的应力和围岩条 件,该石门的变形破坏主要是下述因素造成的。 情况下安全地修复了23采区一270 m石门严重破坏地段, 减少了影响时间,并运出23822、23816两采面的原煤 (1)支护体系不当,原来的喷浆和砌碹支护不宜在服 务年限较长的基本巷道中使用,由于软岩的蠕变,软岩中 的喷浆和砌碹支护难以保持。 (2)喷浆厚度不均匀,越是鼓包处的地方恰恰是应力 8543t,从而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一个半月的观 察,没有发现该段支护变形,顶底下沉的迹象,未发生冒 顶、底鼓、两帮和顶底板收敛等迹象。 集中的地方,往往由此先崩裂破坏。 (3)没有充分发挥围岩承载能力,支护的作用在于维 从支护体系的控制作用人手,分析了控制支护方式的 特点,并结合23采区一270m石门现场监测得出如下结论: (1)通过大量现场实测,分析了23采区-270 m石门三 护和提高松动围岩的残余强度,充分发挥围岩的抗压抗剪 的能力,23采区-270 m运输石门现有支护系统只有封闭 喷浆支护,发挥不了围岩的自承载能力。 煤至五煤段围岩失稳的机制,指出原有支护系统变形不协 调、围岩抗压抗剪的能力差是导致巷道破坏和支护失效的 原因。 3 维修加固方案 3.1围岩情况探测  。(2)从加固破碎岩体和提高支护阻力两方面综合入 手,本文提出了锚网配合U型钢拱形支架的修复技术,针 对软围岩强度低、结构松软、易吸水膨胀的特点,从水平及 垂向增加围岩的抗压抗剪的能力,从而实现23采区-270 为了准确掌握该段石门围岩现状详细情况,在对照石 门素描图基础上重新对石门进行了打钻探测。 3.2锚网U型钢复合支护 根据现场探测情况,并结合巷道断面大小、用途、服务 石门三煤至五煤段的有效支护。 (3)根据两帮移近量、顶板下沉量和底鼓量观测结果 显示,锚网U型钢复合支护方式能够达到提高围岩强度和 维持围岩稳定的目的。 年限,设计确定采用锚网U型钢复合支护,改善石门应力 分布状况,提高其承载能力,从而达到维修石门的目的。 锚网支护采用锚杆为长度1.6m,18 左旋无纵筋高强 螺纹钢锚杆,每排12根,树脂加长锚固,采用一支K2335 (快速固化)和一支Z2360(中速固化)的树脂锚固剂,钻孔 直径28 mm,锚固长度1300 mm,尺寸为120 mm×120 mm ×8 mm拱形高强度托盘。 作者简介:黄文军(1972一),男,江西樟树人,2010年毕业于安徽 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助理工程师,现任江西沿沟煤矿通风科 副科长兼主管技术员。 采用菱形金属网护顶,规格为2.0 m×0.9 m,材料为 12 铁丝,网孔50 mmX 50 mm,锚杆排距0.7 m,每排每帮 3根锚杆,树脂端部锚固,顶板一侧采用K2335,底板一侧 收稿日期;2011--07—25 编辑;叶忠群 《江西煤炭科技》启事 为提高本刊刊登论文的质量,杜绝抄袭、伪造、剽窃、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在本刊的出现,《江西煤炭科 技》编辑部从2O10—12--01正式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对投到本刊的论文进行检测,如发现存在以上 现象的论文,编辑部将严肃处理。 ・ 9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