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优秀校友调研报告

优秀校友调研报告

来源:智榕旅游


法律学院1602班 周璇 邮箱:****************

第一部分 访谈计划

一 访谈目的

通过本次访谈了解优秀校友的求学经历和职务与其专业的联系,从中得到一些可以供我们学习借鉴的经验,使我们对现在的学业和未来的求职有一个更为明晰的认识,树立法律人在学习工作上正确的价值观,对未来的就业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二 访谈指南

研究内容 研究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工作上的多样性选择

研究目的 探究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应当培养的能力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岗位需求,以此探求当代大学生最佳的学习生活方式,同时研究未来选择非法律类职业的可能性和职业前景。

研究要求 模拟记者的人物采访,在规定时间内迅速把握采访对象身上的特质、成就原因、个人魅力等,注意文明礼仪,选择适宜的时间。

三 访谈问题设置

1.访谈人物

入学年份:

学院:

曾在校内担任职务:

在学习上对自己影响最深的导师

2.从事职业

任职单位:

职务:

3.您的大学生活总体印象如何?最值得回忆的事情是?哪方面的表现让你最有成就感?

4. 您认为法律人应该树立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

5.您觉得法律职业的前景如何,何种法律职业具有最大的挑战性?

6.您如何看待学习成绩?

7.文凭和各种证书对求职有多大的益处?(如司考和CPA)

8.您觉得您从事的职业与自身学习的专业相容性大吗?自身专业知识能运用到工作中吗?

9.您觉得法学专业的学生适不适合选择与法律关联性较小的职业,如金融?

第二部分 访谈实录

访谈人物 (基本情况、求学经历、工作经历、荣誉成绩等)

从事职业 (职级职位、岗位要求、工作环境、工作内容、职业满意度、职业前景等)

访谈地点 中国工商银行普陀支行综合管理部

访谈日期 2016年2月3号

访谈过程

1.访谈人物:王萌洁

入学年份:2001年9月

学院:国际法

曾在校内担任职务:团学联

在学习上对自己影响最深的导师:吕淑琴(知识产权)

2.从事职业

任职单位:中国工商银行普陀支行

职务:普陀支行综合管理部经理

3.您的大学生活总体印象如何?最值得回忆的事情是?哪方面的表现让你最有成就感?

王:我个人感觉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充实,记得当年我读书的时候我都会参与每年暑期前往

农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而在参与社会实践中把学到的法律知识运用于帮助别人让我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4. 您认为法律人应该树立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

王:我认为法律人应该树立的价值观是公平责任,就如法的词义中就说法是公正、正义的体系,是衡量善恶的标准,评价人们行为的准则。所以说作为一个法律人最先应该树立的价值观就是公平。而在你更深一步的学习了法律之后,你会知道在法律中义务与责任都有明确的划分。所以法律人都普遍比其他专业的人更多了一份责任感。

5.您觉得法律职业的前景如何,何种法律职业具有最大的挑战性?

王:就现在看来我认为法学的前景非常好,尤其是在上海民众的法律意识普遍比较高,更适合我们法律人的发展。而我觉得法官是最具有挑战性的法律职业因为他所要面临的矛盾冲突很多,如何平衡这些厉害关系做到程序公正,这就已经很难了。况且律师只要在其从事的领域精通就行了,但法官却不是如此。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看见一些法官在专职成为律师后仍然会非常成功的原因

6.您如何看待学习成绩?

王:我认为学习成绩是体现个人能力的一种方式,但是不是唯一的方式。但话又说回来了一个连学习都弄不好的人,其他事情又怎么会做的好呢?所以我认为学习成绩所不是大学生活的唯一,但也要时刻抓牢,不能轻易松懈。

7.文凭和各种证书对求职有多大的益处?(如CFA和CPA)

王:这些证书对于你去从事专业性工作会很用帮助,比如CPA就是四大的敲门砖,当你确定想从事的职业以后,选择这些证书的一两门进行报考,会在你的求职履历上加分不少。但是如果只是为

了考证而考证不去想你未来想做的工作是什么的话,我的建议是还是不要浪费那么多的时间了。

8.您觉得您从事的职业与自身学习的专业相容性大吗?自身专业知识能运用到工作中吗?

王:相容性的话,我觉得法律可以说是一个适应性很强的专业,我的同学从事的职业五花八门。就我自己看银行与法律的相容性还是蛮大的。职业的起步阶段法律的专业知识和背景对我很重要,能快速的帮助我找准自身的定位,能够更好的适应工作当中,但是工作后的继续学习才能使专业知识和工作实践融会贯通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所以说学习也必须要永无止境吧。

9.您觉得法学专业的学生适不适合选择与法律关联性较小的职业,如金融?

王:很适合,金融的基础就是合规,而法学背景能够就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合规的含义也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三部分 分析总结

本次访谈着实让我收获不少,最大的困难倒不是采访本身,而是如何找到空余时间,采访当时正值新年到来,所以银行内部特别的忙,好不容易学姐抽出一段时间但是过于仓促导致有好几个问题不能详细的阐述,后来还是等到了年后又进行了一次电话采访,才将本次的采访完结。究其原因,还是我没有提前安排好时间,导致了后面的匆忙。

而采访本身对于我的帮助是十分巨大的,首先我明确了学习成绩在大学阶段的必要性,而社会实践活动也着实是一项提高自身能力的活动。学姐也屡次向我强调了社会实践对于她自身能力的提升十分巨大。而学校中现在流行的CPA热,也通过学姐的提醒。让我明白了对于现在的这种考证热还是要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才行,不要只为了考证而考证。要先明确自身所想要的,再去选择是不是要随大流。

这次的访谈也让我惊讶于华政校友的就业面之广,本身我以为华政的校友应该绝大多数投入到公检法、律师,少部分从事公安,公务员等与法律有较高关联度的职业。但是没想到的是金融、证券都有华政人的身影,就以我采访的普陀支行为例其中的中高级干部华政人的比例占较大份额,高于复旦清华同济仅次于上大。法律带给我们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能在未来我们的求职中给予我们新的方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