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学术论坛 新媒体艺术与视觉文化 孙晔 丛淼 (1.2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艺术的发展不能离开文化而单独存在,作为人类文化发 技术),使使用者进入一个幻真的世界。 展标志象征的视觉艺术,必定反映出人类文化的境况。传统的视觉媒 二、虚拟视觉的文化革命 介(画、雕塑)创造了再现的文化,照相机的发明使得机械复制成为 艺术的发展不能离开文化而单独存在,作为人类文化发展标 可能.让人类图像生产和传播的历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造就了 志象征的视觉艺术,必定反映出人类文化的境况。每一种视觉文 复制的文化。新媒体创造了认识世界的新观念,也把视觉文化从再 化都包含了前面的文化因素,又改变了前者的面貌,推进了视觉 现、机械复制,推进到了虚拟阶段。 文化的进程。 关键词:新媒体;视觉文化 在手绘图像时代,人类用最朴素的方式手工模仿外部世界制 作图像,努力在二维的空间里制造虚拟的三度真实。临摹原作, 本文系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 成为复制传播图像的唯一途径。从手绘图像到摄影,人类文化进 项目名称:新媒体艺术对当代艺术教育的影响及未来发展研究 入到了机械复制时代。一方面,照相机的发明使机械复制成为可 项目编号:2008Bwx10 能,使得图像的生产和传播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另~方面, 摄影术的出现,使像机成为人视觉的延伸,扩展了人对外部世界 在人类文明史上,视觉媒介的进化有着很长的历史,不同 的认识,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觉世界,也标志着图像第一次从手 媒介对人们感知空间、物体和时间的方式有着不同的影响。人如 工劳作进入到机械复制的“图像时代”。 何看,看什么,不仅仅只是个生理的问题,还是个复杂的文化过 ,电子媒介的出现,改变了视觉文化传播的方式,也改变了视 程。从最初的创造幻境的媒介——绘画,到机械复制时代的摄 觉文化自身的形态。-图像被无限完美复制成为可能,而原型不会 影,再到数字时代的赛博空间,媒介的每一步变化,都伴随着技 有丝毫的损耗。传播更是由以前的人对人的点状沟通方式,变为 术的进步,都标志着视觉文化的发展。 不需要人在场的虚拟互动。“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人 一、新媒体艺术的内涵 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 1.何为新媒体 延伸(或日任何一种新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 很难给新媒体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但可以从以下的关于新 的尺度。”③媒介的差别决定了所呈现的视觉表征上的差别和体 媒体的解释中获得些许的启发。“新媒体是计算机交互及通讯技 验文化的方式不I司。 术与传统媒介(电影、图像、文本、音乐等)的联合” ;“是 “今天的抽象之物不再是地图或概念了。仿真的对象也不 大量的集成交流方式中的一种新方式,电子方式的,如因特网、 再是国土或指涉物。现在是用模型生成一种没有本源或现实的真 cD—rom”②;“新媒体亦称电子传媒,普遍具有交互性”。 实:超真实。国土不再先于地图,已经没有国土,所以是地图先 新媒体艺术是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 于国土,亦即拟象在先,地图生成国土。”在手工制图时代,形 学科门类,是充满了全新实验精神的艺术创作活动,包括数字视 象的创造是和客观世界中的原型密切相关的,从本质来看,是一 频、网络多媒体技术、全息摄影、三维动画,以及图形处理、虚 种模仿。传统的模仿和数字时代的拟像有着本质的差别。前者依 拟现实等等。它涉及计算机技术、艺术学、传播学、社会学、哲 据的是“地域在先的原则”,先有地域,后有根据地域绘制的地 学、科学等诸多领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体。新媒 图;而后者,是先制造了地图,根据地图,再把地图转换成现实 体艺术的定义十分多样,有许多理论被艺术家经常使用,用它们 中的地域。以前,无论是绘画还是摄影,都以现实存在的物象为 在艺术、科学与社会之间建立桥梁,从而表达在当下这 一飞速变 原型进行创造,而在媒体技术发达的当今,已经不再需要现实中 化时代中对人自身所进行的思考与反省。 的原型了,用数字技术直接可以仿真图像。虚拟现实打破了传统 2.新媒体艺术特征 意义上的地域、国别、空间、时间的局限,在鲍德里亚看来,构 与传统的媒介艺术相比,新媒体艺术有着以下的显著特征: 成虚拟文化最重要的就是“拟像与仿真”。符号不再表征现实, (1)多媒体并置,多感官综合体验。在包括网络计算机、传 甚至与现实无关。好莱坞许多大片都依赖电脑数字影像技术来创 感器、投影、音效等许多设备的共同作用下,新媒体艺术让大众 造形象,从《指环王》{2012}到《阿凡达》,无不如此。波德 在虚拟场景中将视觉、声音、气味、触感甚至味觉一并体验。新 里亚的“拟像与仿真”成为这个时代最准确的预言,-- ̄ee全新的 媒体艺术的呈现形态,已超越了传统媒介带给大众的单一视觉体 虚拟文化也随即来临。 验。它的多感官综合体验,开发人的周身感官,这是传统的艺术 形态所无法达到的。 注释 (2)结构开放、交互特征。传统媒介作品很难与大众建立起 ①雏基百科http://en wikipedia.org/wiki/New media 直接的交互关系,都是单方面的“看”或体验。而新媒体艺术的 ②牛津词典 互动性,结构的开放性,使得其作品一直处于“未完成”的状 ③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一论人的延伸》北京:商务印书馆,33 态,成为了一个“游戏”,大众可以参与作品其中,直接构成作 品的一部分,进而转化为创造者。人与作品(机)的互动过程, 参考文献 才是作品真正意义上的完成。 [1】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Nl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 (3)学科交叉,跨界整合资源 新媒体艺术涵盖了诸多技术 I21刘仲严,艺术教育学新论:后现代艺术教育.fM].香港:香港艺术发 与学科,最大限度的体现了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如:计算机技 展局出版,2004 12 术、生命基因科学、电磁物理学、哲学、文学、神学等等,体现 【3J马晓翔,新媒体艺术透视lMJ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2 了后现代多元的审美价值观和对众多知识领域融合发展态势的深 [q&gP汉,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层探讨。 (4)虚拟现实。在由电脑硬件和软件所创造的幻真性的虚拟 作者简介 情境中,民众通过使用各种工具(如电子手套、数据头盔、CAVE 1.孙晔,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 2.丛森,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 己1己